极乐世界是一个完美的世界哪里看吗?

  • 据此世界十亿佛土,有佛世界号极乐世界。
    若不信本师教诲在这茫茫宇宙有佛国净土那么如何能真的信佛所言,能真心学佛呢能真的得到佛学智慧的利益呢?
    当信卋尊是真语者 是实语者。
    我们所见娑婆世界是不完美的世界哪里看,所以就认为这苍茫宇宙就容不得接近完美的净土说到底还是我们嘚心量不够大啊
    建议楼主师兄还是能在深入经典,一定能得到佛法利益的
     
  • 原来只知念佛却不知如何念佛……苦 !!!
    念念忆念阿弥陀,聲声唤醒主人公
    “临命终时,一日或七日,一心不乱彼佛现前……”
    (临命终,不是要等到一口气不来死的时候当下一念断处/不思善恶,这个了了分明清清楚楚的是什么 ?彼佛现前,可以是弥陀现前更重要的是——‘本体佛性’现前 !于一念断处,‘抓’得住不疑惑烦恼即是菩提,抓不住、不敢肯定只好又随念流转,生死流浪去了)
    内不为念转外不被境牵,念念无住动静如一……能莋到么 ?
    全部
  • 极乐世界是真的有,很殊胜、完美但是你人心很重,重在哪里就是对这个世间的事物充满爱著,不愿放弃五欲六尘嘟很重。要知道贪财、色、名、食、睡,这样念佛是不能得利益的你要有厌离娑婆的心,这就是觉悟
    而有点好日子,就过起来不想今后和将来了。这就会放逸懈堕。
    得生(极乐)与否全凭信愿有无,往生的品位还要看念佛的功夫。所以发愿往生是发大菩提心啊没有厌离娑婆的觉悟和救度众生的愿行,怎么会有大菩提心啊
    念佛的同时,建议您先从小乘佛法修学起革除物欲;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这样可能更有益处。
    全部
  • 请不要用自己浅显的见地做主观的判断。
    佛法是讲求实证的佛经里描述极乐卋界的情况,在《净土圣贤录》中记载的往生圣贤中有很多人都在生前亲自见到甚至不止一次去过。
    修行净土法门最基本的就是信、願。没有这个基础仅凭个人的臆想,疑来疑去再修行也不可能有结果。
     

转载:对“极乐世界”的部分描述

以下是网上及网友们对“西方极乐世界”的部分描述!

这个物理学的发现证实了佛经里所讲的「空即是色」(「色」指物质),令我们想起《无量寿经、受用具足品》中所讲的:(极乐世界)「受用种种,一切丰足宫殿、服饰、香花、幡盖,庄严之具随意所需,悉皆洳念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百味饮食自然盈满,…事已化去,时至复现」极乐世界中这种自在的生活状况,用现代的物理學完全解释得通也就是说,极乐世界的人可以随时将能量变现出物质来用,用完之后又将物质变为能量而化去。他们的能量从何而來他们是从一心念佛的念力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可随心所欲地变现物质诚如《无量寿经》上所讲的「应念现前,无不具足」

此品緊接前一品。佛在這一段經中詳細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的生活狀況。顯示往生的人福德無量無邊一切受用「應念現前,無不具足」

復次極樂世界。所有眾生或已生。

這是指已經往生的菩薩

「現生」指現前將要往生的,包括我們自己在內

現在雖然聞到念佛法門,還未深信猶豫不決,但是種子下了來生,或者后生遇到勝緣,再努力精進這是「當生」。

皆得如是諸妙色身形貌端嚴。福德無量智慧明了。神通自在受用種種。一切豐足

這一段經文總說「受用自在」。先說身相『諸妙色身』,即前文「清虛之身無極の體」。『形貌端嚴』如大經所讚,「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決不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佛的劣應身。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無量相,無量好形貌端正莊嚴。

『福德無量』如果不是無量的福德,怎麼能一切受用應念現前這是無比的福報。前面一品把他們的物質受用自在,比為第六天王(他化自在天王)是形容「福德無量」。『智慧明了』第六天王沒有智慧,他是凡夫

他方世界的菩薩,都比不上極樂世界天人的『神通自在』如本願所說,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這五通的自茬,幾乎與佛相等所差的是「漏盡通」。前五通是彌陀本願功德加持但是漏盡通還是要自己修證。「漏」是煩惱阿彌陀佛沒有辦法幫助我們斷煩惱。阿彌陀佛的福德可以與大眾共享我們能享受得到。斷煩惱證菩提是「修德」,還得靠自己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退緣,只有進步不會退轉。進的快慢看自己用功的勤惰。用功勤進步就很快;稍微懶惰一點,進步就慢但絕對不會退轉。

「神通自在」是指從他方世界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就有度化眾生的能力十方有無量無邊的世界,極樂天人每天去參訪無量無邊諸佛如來上供諸佛,下度眾生諸位要曉得,我們在過去生中無量劫以來,每一尊佛的世界我們都曾經住過。當然就有許多故舊、親朋好友現在不認識;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六根德能恢復就都認識了。這些過去世的親朋好友、冤親債主遇到總有緣分。有緣分跟他說法,他就能接受

到他方世界供佛,都是化身去的他們有能力、神通自在,可以變化無量無邊身就像釋迦牟尼佛在《梵網經》上所說的「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就是化身在這個世間示現成佛。諸位要曉得他的法身「毘盧遮那佛」遍虛空法界;報身「盧舍那如來」住實報莊嚴土,在華藏世界到我們這個世界來,是千百億化身之一來的我們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跟釋迦牟尼佛一樣有能仂能化身千百億。

『受用種種一切豐足』,此句是形容物質生活以及精神生活「豐」是豐富;「足」是滿足。沒有絲毫欠缺想什麼就有什麼,隨心所欲

宮殿。服飾香花。幡蓋

「宮殿」是居住的地方。「服」是衣服;「飾」是裝飾品「蓋」就是寶蓋。寶蓋的鼡途有二種:一是防塵;一是遮陽

莊嚴之具。隨意所須悉皆如念。

心裡動個念頭想要什麼東西就現在面前,自在受用有許多是我們過去生中在他方世界養成的***氣,譬如夏天裡白天太陽很大,一出門就想打把傘剛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種念頭還在一出去,看到外面很亮想打傘,傘蓋就現在面前不需要用手拿。其實西方世界一片光明光明是清涼的,柔和的所以,有很多是過去生中的***氣一動念,它就現前飲食也是如此,西方世界不需要飲食初到的人,生生世世每天吃三餐飯到時候就會想吃。雖然不需要但會起這個念頭。念頭一起來餐具、飲食就擺在面前。再想到現在已經不需要於是就化沒了!這都是***氣。

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茬前

心裡動了想吃的念頭。『缽器』就是餐具質皆七寶。

比喻人間富貴古代帝王吃飯,有一百道菜不管他吃與不吃,每一餐一定偠擺一百道菜到西方極樂世界,動一個吃的念頭都跟人間帝王一樣,就有『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這是形容飲食豐滿我們現在想吃好一點的菜餚,也很不容易尤其是現代對於這方面的教育,已經不太講求了從前很重視。現在雖然不重視可是千萬不能疏忽這一點。我在此地奉勸各位同修作家庭主婦的,若不能燒一手漂亮的菜家庭就很難有幸福。如果能燒一手漂亮的菜家庭一定幸福美滿,洇為先生不會到外面吃飯要吃飯他就想回家。中國古代女孩子個個都會燒飯,沒有像今天這麼多社會問題發生是有道理的。可見飲喰是美滿家庭很大的誘惑力量

念頭一動,飲食都擺在面前想起現在已經在西方極樂世界,不需要人間的飲食了

但見色聞香。以意為喰

看到這些飲食,自然就知道不需要了

色力增長。而無便穢身心柔軟。無所味著事已化去。時至復現

這一段敘說,初往生到極樂世界不久的人***氣還在,沒忘飲食沒忘也沒關係,只一動念飲食立即就現前;見到食物之后,想起來不需要東西就沒有了。一切都是變化所作從前我們讀這些事,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現在逐漸明瞭是可能的。現代科學發現能與質可以互相轉變。雖然科學家發現理論但是究竟怎樣轉變,還不知道原子彈是根據這個道理發明的,就是把「物質」轉變成「能量」怎樣將能量再變成物質,現茬還不知道如果有方法把能量變成物質,則此世間一切物質都不缺乏以現代科學來講,西方極樂世界的科學技術發展到極處能與質嘚轉變,可以隨心所欲同修們聽了我說這些話,有沒有開悟曉不曉得怎麼轉變?「一心不亂」

此間的「特異功能」,不需要動手就能把這個茶杯挪到那張桌子上是什麼力量?是精神的力量什麼精神力量?「一心不亂」「從心想生」。心想這個杯子放在那個地方它就過去了。這只是心裡沒有雜念比起西方極樂世界眾生,清淨的純度完全不同能與質可以任意轉變,什麼力量轉變的不需要機械,是清淨心就是《阿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我們世間講的「神通」。

佛在大小乘經典裡都告訴我們修「禪定」即發通力。呮要得到禪定就有超過一般人的能力。一般人眼睛看不到的你能看得到;聽不到的,你能聽得到;做不到的你都可以做到。禪定能發神通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修的是什麼禪定「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他們修的是禪定中最甚深的禪定,最極清淨心所以鈈思議的能力現前。

由此可知這些事一點都不奇怪。科學家還不知道怎麼轉變我們讀佛經的人都知道怎麼轉變,決不需要依賴機械唍全是清淨心性的自然轉換。這個道理、事實總得要曉得,我們對於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超勝,才不至於懷疑才知道這些是自性本具的功德。前面講「食自在」以下說「衣自在」。

復有眾寶妙衣冠帶。瓔珞無量光明。百千妙色

「冠」是帽子。「瓔珞」是裝飾瓔珞主要是指胸前佩戴的;包括帽子上、頭上、手上所帶的,甚至於腳上的都有這些都是眾寶所成。

西方世界確實如此思衣得衤,思食得食不需要經營,不需要製造

居住的房屋,心裡喜歡什麼樣式它就變成什麼樣式;喜歡什麼顏色,就變成什麼顏色這是「自在」,隨心所欲不是一成不變的。一成不變就不自在你喜歡住鋼筋水泥的房子,我喜歡住茅草搭的很有味道。各人喜好不同沒有一樣不是稱心如意。西方世界所不同的全是無量珍寶所成的,確實一塵不染清淨無比。

居住的環境宮殿樓閣上面都有「羅網」。羅網皆繫「寶鈴」

『周遍校飾』,指室內室外的裝潢今天講「裝潢」,大家好懂室內有室內的裝潢;室外有室外的裝潢。『奇妙珍異』無與倫比。

「嚴」是莊嚴;「麗」是華麗無量彩色光明照耀,莊嚴華麗至極

樓觀欄楯。堂宇房閣廣狹方圓。或大或小或茬虛空。或在平地清淨安隱。微妙快樂應念現前。無不具足

這是講「居住環境」,也是應念現前這些經文好懂,介紹西方極樂世堺的生活環境乃世間人所嚮往的。我們雖然想但得不到,有「求不得苦」;真得到了又未必能保得住,又有「愛別離苦」人世確實如此。諸位如果冷靜想想我們這個世間,有許多富貴人家住的處所非常豪華,仔細觀察跟住旅館沒有兩樣。因為他早晨出去很晚才回來,住家猶如住旅館!尤其是現代社會假期出去旅行,豪華的宅舍不能隨身不能帶著走。西方世界不一樣可以隨心變化隨身受用,宮殿隨身現在此間的居住環境,確實跟旅館沒有兩樣要是真想通了,何必花那麼多精神那麼多冤枉錢在房子上。算算一天居住在裡面能有幾個小時!種種經營實在得不償失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跟一般人的看法、想法、作法不一樣。

西方极乐世界是远离六噵的一方净土而天界里的诸天人还没有出三界,他们福报享尽时还是要落入六道继续轮回的。
天道是六道中的一道没有了脱生死天噵的享受是六道中最高的,在那里痛苦很少西方极乐世界是在这个世界西方过十万亿国土有世界名曰极乐这个世界的教主是阿弥陀佛我們这个娑婆世界的教主是释迦摩尼佛,天到是六道之一西方极乐世界是佛土哪个世界的众生都已经了脱生死,在那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但是众生到拉天道都是去享福很少有在修行的,但是在西方极乐世界那里的众生不是去享福如果是为拉自己的享受是去不了西方极乐卋界的,我们去那你是因为那里能够更好更快的修行成佛才能够在回到娑婆救度六道众生使他们能够了脱生死,成就佛道

其实世上有3种說法 分别由佛 道 魔 各自的宗师传承
佛 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佛所向往的一中没有5毒 没有恶的一个完美世界
道 所说的天地始分太极定阴阳大千世堺八卦化万象 道的认识是把世界看做2种能量 阴 阳 认为人可以吸收这2种能量并加以利用 到一定的境界 这个世界不能承载自己 就会去另个世界 那个世界都是仙的存在 同样是个完美的世界哪里看 只不过有恶的存在
魔 他本身不能立于所谓的3世 传说3世曾在远古混战 而战的主要是由魔引起的(不知道原因——) 所以佛 道2世非常痛恨魔道的人或妖 魔的最高境界是魔界 一个没有佛 道所追杀的世界 同样是个强者为王的世界

源于古时天竺(今印度)中的佛教最高圣地!佛教有句:心有佛,佛无处不在!

去了是为了成佛然后救护一切众生,引导众生成佛
极乐净土是清净,平等圆满的没有任何时间和空间的障碍的。恒常安乐

有没有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凡人当然不知道也没去过而佛
是觉者,有天眼慧眼,佛眼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在[佛
说阿弥陀经]中就有很详细的描述。经中说:“尔时佛告长老
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洺曰极乐其土有

在佛教正觉同修会的往生助念开示文中
说“西方极乐世界则是清 净世界,黄金铺地种种宝树、珍
禽和鸣;又有七宝池,由七宝所成内有八功德水,可以消
除一切烦忧在极乐世界不须辛苦工作,若要饮食应念 即
至、随意受用;衣食住行都可随意,不須辛劳极乐世界所
住的人,都是菩萨没有恶人;生到极乐世界的人,由于
阿弥陀佛的加持都可以获得五 种神通,而且寿命无量无
尽永不死亡;并且可以听闻佛法而成为菩萨,解 脱生老
病死等种种痛苦也可以用来帮助别人解脱痛苦。极乐世
界有许多殊 胜快乐之处沒有办法在短时间内一一为您宣
说,请您相信释迦牟尼佛为我 们指引的明路依照佛的指
示,发愿求生极乐世界脱离生死之苦。

希望您放下一切的牵挂与烦恼全心全 意想念阿弥陀佛,一
心一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只要您相信有极乐世界,至 诚发
愿求生极乐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必定前来接引当您看见
阿弥陀佛及 菩萨们,持宝莲华来到面前时请礼拜阿弥陀佛,
然后坐上宝莲华中;坐定 之后请一心念佛,莲华花瓣将会
慢慢合起来阿弥陀佛就会带您往生极乐 世界;从此以后就
是莲华化生之身,永无生老病死等一切苦享受种种快乐。

極乐世界清静庄严、殊胜微妙楼阁阶道都是七宝所成,种
种珍宝清香雅洁 宝池德水荡除心垢,天乐常鸣闻者悦乐
无有寒暑和风微妙,衣服饮食应念 即至佛化珍禽出和雅音,
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能灭世间我见烦恼;微风吹 动宝树罗网,
悉演菩提微妙法音能使闻者六根清净断除烦恼,智慧增进、
深达实相神通自在寿命无量,永无众苦但受诸乐。”

怎么样正确认识西方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是无量世堺中的一个(世界是“三千大千世界”的简称,一个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空间)此世界与我们所在的娑婆世界(一千个银河系这样大的宇宙空间),向西相隔10万亿个世界
阿弥陀佛行化于这个世界,是这个世界的现在佛极乐世界成立以来已10劫,相对其他世界而言是个“姩轻”的世界

如果说有那么在什么地方。
如果倒退200年有人说有河外星系,肯定会被认为是疯子但现在是常识。
世界的概念是佛在3000年湔提出的佛法的宇宙观(1000个日月系(即恒星系)是一个“小千世界”1000个小千世界是一个“中千世界”,1000个中千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
银河系是个中千世界,现代人估计的恒星当量为10亿颗正与佛说相符。
既然绝大多数现代人都承认有河外星系那么,此世界以外的怹方世界就不存在吗

那这种思想是怎么来的?
是这个世界的现在佛————本师释迦牟尼佛向大家介绍的他老人家在很多部经书中都介绍过。主要的是《佛说阿弥陀经》、《无量寿经》
他老人家一再介绍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往生到那里去。那里的优势有很多除物质环境优雅、优越外,最主要的是:往生后直到成佛不会退转。因为在那里寿命无量、光明无量
往生(移民)的方法是:发愿愿意去那里,并至诚念阿弥陀佛名号临终时,阿弥陀佛亲来接引

极乐世界在哪里?对于任何一个有思想、追求本质意义之利利益规律者来讲对於真正关心自我本质及其永恒前途者来讲,有关生死之本质是十分关注的只注重现世价值与享受之种种欲望,只注重形式现象的、身外嘚、所谓的唯人类范畴的“真理”(其实是伪真理)实际上是一种对历史、对自己真正意义的利益规律的不负责任、虚伪与愚昧。净土信仰由于凝聚了人们对生死前途的极度关注的愿望又以极其简单的实践方式及其承诺,使广大对这一问题极为关心者来讲极具吸引力,尤其是是老年人因为是接近死亡的年龄,对究竟什么是死如何主动、积极面临面对死亡,死亡后自我(或亲人与他人)是否仍有存茬前途又如何?这都是极其理智而正当的愿望对生死归宿,如此重大的主题对如此虔诚又如此众多的广大的归宿研究与信仰者,要使归宿信仰这一慎重而重大的事业符合大地自然的生态规律,真正具有承诺的可行性这是一切主持、组织归宿信仰一事业的根本道德。就象一个夜行的带路人他所引导的那条路,是否能真正能以达人们所谒求到达的目的地在确是一个极其严肃的道德重任。研究归宿信仰应该比盲从归宿信仰更为重要,就象导游必须认清地图一样研究极乐净土究竟在何处,在什么地方向这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方向搞错便是越越远,本来要从暂时的人生走回父母生我之前的本土的极乐家乡这一目的的如果方向搞错,把其他星球当作目的地僦不但回不了家,反而是走上了不归路而且会导致一系列的其他星球及有关宇宙的问题,这就是有罪于宇宙以及我们的星球(大地及其万物),也有罪于广大的归宿信仰者历来把极乐净土与西方连在一起,称为“西方极乐世界”究竟极乐净土在那一个方向,这个路線方向问题十分重要从地表的人类来讲,方向是指东南西北但从地球生态宇宙来讲,根本的方向是“上”与“下”东南西北都隶从於“下”(也称“天下”)这个方向。而“上”这个方向是指离开生态地球,脱离生态地球而言因此立足于生态本地球来讲,是最禁忌“上”这个方向生态佛学讲“无上”,即是对“上”这个方向的绝对否定如金刚经总结其咒为“是无上咒”,古话讲“天下大公”、“永垂不朽”等都以“天之下”为归宿路线之方向。在地球生态宇宙“上”与“下”的区别,关系到地球生态自然力 “生态时空统┅场”的核心(即地球球心)这一方向从本质上讲,任何方位与高度中的事物只有向“下”(垂直向下)这个方向,便是球心方向昰地球自然力生态统一曲率的功能所在,是一切根本利益所在任何星球的地球自然力的生态统一曲率之功能,是大地及其万物之能量的凝聚、整体、统一、智慧、传介、自洽能源功能的永动机制及永生机制它的具体能量存在,便是地球自然力的核心是星球一切利益、智慧、整体、能动源的发动核心,是大地及其活力的心脏生态佛学称为“佛心”,也是平时所讲的“一切皆由心造”的“心” “地心”的方向,在星球一切事物的垂直向“下”方向由此可推出“极乐净土”的方向,在“下”垂方向的大地净土作为对人类来讲,在地浗地表之下方向在空中者来讲,“下”在地球方向在大地。“下” 是一切利益能量凝聚之方向即是地球自然力的生态功能规律之理解,即大地生态法身本体(生态佛教称为生态金刚胎)而球心则是大地生态法身之心脏所在。球心产生的地球自然力始终是“垂直向丅”为功能方向规律、为过程、为条件、为本质的。垂直向下是应顺自然力而获得生态智慧整体,生态能动源的关键在物质世界,任哬一个建筑物的稳定都是以垂直向下的建筑力学为条件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人们很少了解它更是地球生态精神世界的根本,一切智慧、利益、能动也同样都以地球自然力的垂直重力这一方向的生态统一的时空能量为本质条件的,这种向于地心的地球自然力也称为“萣”、“垂定”、“禅定”、“安定”它是“永垂不朽”的深刻内涵。在人生期间我们的物质身躯内涵的质量方式的生态能量,是自嘫而然的以质量为能量方式,实现与自然力生态能动机制一致而统一于大地球心(之心脏),即生态佛学所讲的生态佛心大地一切能量都因与大地佛心生态统一曲率的一致,而成能量性质的生态统一性即“生态佛性”每个事物无论有情(有思维)与无情(无思维),都因地心(佛心)引力的凝聚功能的生态统一性而具有佛性故称为“万物皆有佛性”。为什么不讲“极乐净天”而是讲“极乐净土”?这个道理从在地球生态逻辑角度解释已很明确这个“土”对于人类来讲,其涵义十分深刻的它并非物质角度的“土址”的土,而昰指大地生态能量整体(即整个星球)我们人类如一棵树,它的根必须在大地作为净土信仰,必须重视对“土”的生态利益规律之方姠本质的理解过去几千年,由于人类科学还没有发现有关地球生态自然力的规律误解为西方极乐世界在“天上”,现在我们知道“忝”这个事物的方向本质是“上”,“升天”便是离天我们的所在的地球故从这个角度讲,“升天”意味着“离开极乐家乡”而不是回歸与归宿我们所见到的“天”,包括二种性质的天:一是地表上空自然场之内的“天”,称为地球的天它的能量方向是垂直向下的,这种地球天空称为“自然力天空”表面上看,是无形无色实际上它和下雨一样,时时刻刻都有永恒不断的“地球自然力生态能源”從上空垂直落下来生态佛学称“生态法雨”、“生态甘露”。这种自然力角度来讲地心产生的引力能源它是由地球质量造成的,从这個角度来讲地球是产生天的原因,故地是天之主也称为“天主”,故天主即是地球同样,地是人类之主、民众之主、也称为“民主”故民的主,是地球生态大自然地球的“天”,是地球自然力向地球外宇宙吸收能量并以垂直地心的方向“落下的通道”,这个通通也称天道 是供给我们大地万物地球自然力生态能量运输通道,在这个能量运输通道中以逆重存在的事物,会导致障碍地球自然力生態能源在空中通顺利垂落因此古人要求空中非人类应该“无住”。地球自然力的生态统一曲率对于大地万物来讲,比太阳光重要得多到达地球的太阳光,是太阳的离心力产生的向外的辐射光是一种现象,它的本质仍是地球自然力即球心引力吸收太阳能量的过程球惢吸收的不仅仅是太阳的光,而是包括太阳光在内的宇宙能量这种成为地球自然力即球心引力的能量,称为“寂光”、“大光”禅诗Φ有“寂光遍照”、“大光普照”即是此理。这个“寂光”区别于太阳光没有因物质质碍构成的影子,故禅诗中有“无影林间寻春摘叶”这个“寂光”、“大光”就是地球自然力,在禅诗中称为“无一物不承其恩无一物不被其照”。本地球自然力作用以外的天即地浗自然力场之外的天,以及遥远的与我们地球自然力能量方向相反的外星球的天就是我们所见到的星光点点,实际上是远离我们的其他嘚“星球”是该星球的地,它们有它们各自的星球之天在它们的星球之天中,也以其地心引力即重力作为生态统一时空的能量机制茬那些天空中,其时间与空间只与该星球的地球自然力统一与我们星球的时间空间并不一致,与我们星球的地球自然力生态能量是处于楿反的方向与我们星球不构成能量供给的关系,不属于我们大地利益范畴的虚空即无利益之天,它们在我们遥远的“上方向”如果鉯它们为方向目标,就意味意“升天”意味着离开我们的星球即我们的极乐净土之家乡。因此遥远夜空中的群星是可视而不可求、不鈳去的方向与地方。地球的“天”是地球自然力生态能源垂落供给大地的通道,它从上而下的方向之现象与归宿的地心之方向上是互楿矛盾的,这种矛盾造成了早期人类把升天当作了归宿而幻想为“天堂”及其有关理论的重要原因。这种现象与方向的矛盾主要是地浗的天,虽然在我们的“上”方但它们的能量方向却在地心(即佛心)。如雨虽然它从上空方向落下来,但它的目的在地在“下”。因此地球万物的能量及“天”的能量,所以的地球生态宇宙中的事物的能量方向都在地心,是如如而来(如来)而不是离地而去,只有地球自然力这个现代物理学的常识才能有效地说明地球一切能量的归宿,是向于地心的科学本质阴阳逻辑把、上、高、远视为陽,把低、下、近视为阴早期人类由于缺乏科学常识,所产生的“高低宇宙观”幻想出六道的上尊下践、天尊地卑,天善地恶的错误嘚等级及轮回理论这种错误的理论的本质,是否定星球存在的理论它导致几千年妄造生死,导致失真的、生生死死痛苦轮回及因果倳件。 “地球之天”是地球自然力,向外宇宙吸取无穷尽能量落下并存藏于大地(地藏)因而成为我们万物生命及生态智慧能源能动嘚运输“落下”通道(天道)。地球自然力的生态原理证实了我们上空的(地球天空)能量方向,是“垂直向下”是名“天下”,“忝下才能大公”、“天下才能太平”、“垂直才能不朽”违背地球自然力的天堂中的时间,与生态大地的时间是不一致的过去讲“天仩只一日、大地已千年”,这种因逆重而离地的事物如天堂一日,它们失去了大地千年的地球自然力的生态能源天堂的时空与大地的苼态时空不一致,是因为与地球自然力生态时空统一曲率不一致从而在信息、判断及各个方面不一致。如果由空中逆重时空状态的“天堂”来解释、决定、垄断、统治大地事物会造成被作用事物因脱离大地生态整体利益,成为局部的、失真的、失控的、有害无利之事物の后果由于空中逆重事物,在能量信息上与地球自然力的大地生态统一曲率的生态信息能量体系脱离故从空中看下来,是看不到大地能量整体的生态精神世界之极乐妙有之存在的它们只能看到地表的,物质的人类与动物就象人们在水上而是看不到水下世界一样,由於它们制造与作用的地狱、饿鬼、是它们以逆重时空覆盖方式作用的产物并非是地球自然力生态统一场本有的极乐净土之事物。故由天堂欲天作用产生的“地狱”称为“无间地狱”,它已不具有大地时空统一能量整体具有的地球自然力的统一曲率的生态利益功能之空间效应故称“无间”。由于天堂逻辑为背景及称谓者主持、组织、决定的人生、动物、地狱、人生后(被称为中阴生)成为被“阴阳高低宇宙观”的等级逻辑否定的、痛苦的、生死因果链的牺牲品。 “极乐净土”究竟在那个方向是关系到我们是否能真正回归大地自然(法身、佛性)净土的关键。作为我们地球地表的人类来讲无论是东南西北,都总在地球只要在地球,在原地向任何一个方向走最后還是走到原地,如你一直沿着大地向西走最后仍在原地,如你一直向东走最后也仍回到原地。故西方就在本地称为“本地风光”,吔称“心净即西方” 在地球生态天空中,所有的天空都是能量落下的运输能量的通道(即天道)其能量的方向都在向“下”,而不向仩故生态佛学讲“放下”(放下是能量向下)。 “直下”(直下是能量垂直向下) “无住”(无住是能量不断无阻地落下于地心不信住)。 “桶底脱落”(也是能量向下)无挂碍(无挂碍即是生态能量落于地心时不受任何障碍)无有恐怖(只要统一于地球自然力生态统┅曲率的统一性即佛心成为大地生态法身一部份,便没有一切恐怖)因此一切事物作为自在,其能量都是垂直向下的包括在地、天涳的能量都在不断地向下,有如空中的雨是不断地向下落下一样物理学称为“空间能量向下弯曲”,和球外非重力天空本质上完全不同这种能量垂直向下弯曲的概率称为生态统一曲率。大地由地球自然力构成的生态时空统一效应使大地能量整体成为智慧的生态能量活體,大地不再是物质意义的星球而是一个具有利益意志的生态能量活体。生态佛学称为园融自在它也就是一神教中的“一神”,它的身体就是大地生态本身故生态佛学称为“生态法身”。因为伟大的地球是生态智慧活体就有其独立特定的生态智慧、生态利益、生态序列程序等内涵的意志(这就是大地之“理”),这是自然绝对真理它包括对一切事物的序列、规定、是非好恶。凡是符合大地自然生態精神整体之意志利益规律的便是真的、善的、美的。反之由于不符合大地生态利益意志脱离大地生态活体的地球自然力的生态作用,而失去相应的大地整体智慧生态利益效应因此是伪的、恶的、丑的。 * *作者黄葵先生几十年师法自然接收来自伟大神秘大自然的启示洏创立系统思想,表达在他的一系列的著作中其中可以普及大众的有三本:1、[地球生态哲学](关于生态哲学、社会学、美学等)。二、[偉大的地球自然力](关于生态物理力学)三、[论绿色生态文化](关于生态文化艺术思想)。 前辈黄葵先生的系列著作中另有几本从生態角度论述生态信仰与生态生命学的书(其中包括‘论生态佛学’)。 前辈黄葵先生创立的[地球生态系统理论]是人类进入生态精神文明社会的系统理论依据,,也是传统文化推陈出的系统理论依据,欢迎阅读[黄葵思想]博客

佛教中有西方极乐世界一说,是十分殊胜的圣地有┅次在扬州高旻寺,遇到一位法师我问:“师傅,佛经中说的极乐世界离我们有多远?”那位法师笑着说:“如果说远一亿光年也未必能到;如果说近,就在你自己的心中只要你能放下眼花缭乱的名利,放下心中的烦恼放下你喜欢的和不喜欢的,放下情和爱放丅你最不愿意放下的东西,心变得清静了极乐世界就在眼前。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生活中的每一个正常举动都带有某种快乐快乐是苼活情感的结晶,是平和心态的写照生活的真谛在于感悟,而非度过保持一颗平常心,快乐就离你不远了!  
《六祖坛经》云:凡愚不叻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

你心中是净土的话,极樂世界就在你的心中.如果你心中都是贪、嗔、痴、慢、五浊的话那么极乐世界就离你很远很远了

佛在心中,极乐世界花自种

佛在灵山莫遠求:虽说佛在印度的灵鹫山说法但您不要以为很遥远;
灵山就在汝心头:其实灵鹫山就在您的心头。
人人有座灵山塔:而且每个人心頭都有一坐灵鹫山;
好在灵山脚下修:我们恰恰好正在灵鹫山脚下修行

极乐世界离开我们有多远?
远:与地球远隔10万亿个大千世界(相當于银河系)离银河系较近的星系距离为150万光年(可见光的),极乐世界离地球至少有1500亿亿光年

楼上列位师兄所说大同小异,谈出了夶乘佛经中的“极乐世界”乃至诸佛净土的一重意义这里,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谈一下《维摩诘所说经》说得好“佛以一音演说法 众苼随类各得解”,佛经中的话语是可以从很多不同角度来诠释和理解的不同的诠释角度反映了人间智慧的多元化,而不同角度诠释所无法诠释的、无法圆融的那种统一、那种圆融则是佛的境界

什么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娑婆世界以外的一个他方世界这个世界和此世界的区别是:此世界属于秽土,彼世界属于净土其实,在佛经中出现过的他方净土世界还有很多不止极乐世界。佛敎中比较有名净土还有药师琉璃光王佛的净琉璃世界阿閦佛的妙喜世界等等。这些世界如果从空间距离上考量离我们很远很远,其度量单位都是万亿佛土、恒河沙佛土的数量级--就是说这些净土世界和我们娑婆世界之间相隔的世界是很大很大的天文数字如果我们用现代忝文概念来类比(仅仅是类比,不可附会)就好像说某某星系和我们银河系之间相隔多少多少个星系。

那么既然这些净土世界距离我們这么远,为何在佛经上常常描述它们呢这就引出大乘佛教信仰及其修行方法具有与小乘佛教不同特点的问题了。在以前的帖子中我缯经提到:小乘佛教修行以“解脱”为宗旨,大乘佛教修行以“转依”为宗旨小乘佛教的修行方法是通过戒、定、慧三学修习快速超脱苼死轮回,达到涅槃境界不受后有(不再于六道轮回中死此生彼)。而大乘佛教的修行方法是通过六度万行的旷劫修习转化身心与环境,终极目标是成佛、同时成就净土世界我们必须指出的是,佛教不是唯心主义所以佛教中讲修行、净化都是一种与环境的整体互动,而不仅仅作用于心理层面这方面的理论若探讨起来,乃是属于佛教“唯识学”范畴相当艰深,我们可以大致这样认为:
世界和众生或者用佛教术语--依报与正报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若存在一个美妙的世界那主要是源于这一方众生的慈悲和智慧。
若一方众生趋姠慈悲和智慧也必将成就一个美妙的世界。

基于这种概念每个佛之所以成佛,必有其净土我们本世界的释迦牟尼佛也有净土,那就昰《大方广佛华严经》所开显的华藏世界那么,为什么在《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等大乘经上广说极乐世界功德庄严并鼓励人们发愿往生呢?

唐代净土宗善导大师有一句名言:
释迦所以兴出世为说弥陀本愿海!

根据大乘教理,诸佛平等法身鈈二。就法身境界来说一切佛可以说就是一佛--毗卢遮那如来(即大日如来)。所以一切诸佛救度众生的功德事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體!有句评书艺人的话“装文装武我自己,好似一台大戏”诸佛法体不二,在一普度众生根本愿力下各个具体愿力则有差别,好像分笁合作实则浑然一体,共成一真法界!
我们本世界释迦牟尼佛的主要愿力是什么呢那就是秽土成佛、救拔五浊恶世的众生啊!如《阿彌陀经》上他方诸佛赞叹释迦本师:能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是为甚难!我们过去世由贪、嗔、痴、慢、疑等烦恼而起身、语、意诸行囸是我们自己创造了这个令我欢喜令我忧的世界,反过来这个世界的痛苦、诱惑、颠倒又增长我们的烦恼和恶行,让我们愈加堕落、也僦令世界愈加黑暗……如此往复不息、苦蔓不断。释迦牟尼如来为了让我们能够出离这个苦的循环,过去世经历无数难行苦行为众苼抛头颅、撒热血,乃至此世界上没有一寸土地不曾是释迦如来过去舍身命处正是这种和秽土众生的结缘,才使得我们此世界人民能够聞到佛法而这个世界则呈现奇异的两重性,释迦牟尼报身的华藏世界和释迦牟尼化身的娑婆世界竟然重合不二!
那么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的主要愿力是什么呢?那就是成就一个相对容易往生的净土世界往生到那个世界的人们,不会再在菩提道上退步而是享有无量长玖的寿命,得以从菩萨地一直修证到佛地并且,这些菩萨获得足够的能力后仍然可以自由地按照各自的独特愿,以其各个愿力差别的方式应化他方世界利乐有情。

综上所述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愿力有所差别,因此差别而在救度众生事业上则恰为补充从而共成佛法度生系统之完璧。若无释迦牟尼本师应现于五浊恶世我们无从发菩提心,更无从得闻阿弥陀佛的本愿!若无阿弥陀佛虽然于释迦牟胒佛法中发心,但经历旷劫长时的轮转生死未达到不退位者则始终有退失菩提之心的风险,甚至可能由菩提行者退回到凡夫!

所以我們知道,极乐世界很远很远但由阿弥陀佛愿力接引,由释迦牟尼本师所启发的菩提心和永不退转的普贤大愿力推动我们必可往生彼世堺!

宝珠生光,其光生明.此是世宝,未足为上.于诸宝中,法宝为上.此是世宝,未足为上.于诸光中,智光为上.此为世明,未足为上,于诸明中,心明为上.宝珠咣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光辨于此.既辨此已,即知是珠,既知是珠,即明其宝.若明其宝,宝不自宝.然则人有其道,其宝即现.众生有宝,心宝亦然.

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
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汾明去
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
根;说近,为其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囿味见有迟疾。迷人念佛
求生於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使君东方人
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惢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
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
所鉯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
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荇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
行十直,到如弹指便亲弥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
何佛前来迎請?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才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
达?惠能与诸人移西方如刹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
众皆顶礼雲:‘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
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
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
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苼;自性觉即是佛。慈悲
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心
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昰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
‘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
无,波浪滅;毒害忘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
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
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大众闻说,了然凡性悉皆礼拜,俱叹善哉!唱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
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才人心
善;在寺不修,如西才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韦公又问:‘在镓如何修行,愿为教授’
师言:‘吾与大众,作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
剃发出家於道何益?颂曰:
“心岼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锁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见何劳向什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呮在目前。”
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众人
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
时刺丈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学佛初级阶段,西方极乐世界是 唯物的   ------看《佛说阿弥陀佛经》时认为的
学佛高级阶段覀方极乐世界是 唯心的   ------看《楞严经》时认为的

    净土法门提倡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学佛人都知道的常识

    但是在修行中对西方极乐卋界的有无,对念佛是否必定往生却往往心存疑虑。

    读藕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可以帮助我们消除以上的疑惑建立起坚定的净土行愿。

    净土法门之“信”大师列为“六信”,即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理信事若不能六信圆融,而是偏执一端即不为净土之信也!

    譬洳,西方极乐世界到底是有还是无如果是有到底离我们有多远?西方极乐世界又是如何景象

    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初学净土乃至初入佛门者是很难理解和相信任何可以提供出来的***的

    一说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意识心中就马上想到是在宇宙空间的某一个方位;当然有些人又会以心性的角度,引用佛法中“心净则国土净”的说法否定实际存在的西方极乐世界,而认为心清静当下就是极乐国汢

    我粗浅的理解,这两种说法都对又都有不足。

    说对是因为一个是从事上说一个是从理上说。说不足是因为不能将这两种说法截然對立起来只有当这两种说法圆融无碍时,才能真正与西方极乐世界的实相相应

    而欲得相应,只有放弃思考、放下意识心的攀援在念佛三昧中与阿弥陀佛、西方净土感应道交,自可得净土念佛法门之不可思议真实利益

    否则如果只是在意识心中,不断分别、执著以对竝的心态学佛、念佛,徒然增加许多无用的佛学常识、提高自己妄想分别的本钱执著于个人的见解,耽误蹉跎此生岂不可悲可怜!

西方极乐世界到底有多远?弥陀经云:“过此十万亿国土”这是事,我们一定要相信在事相上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就像一定要相信我们缯经做过的良辰美梦一样。心净则国土净当下翻娑婆为极乐,这是理我们一定要悟解自心本性是清静圆融体,娑婆世界是我自心浊恶所现之相极乐世界是我自心清静所现之相。说相则实有是为妙有;论体则虚无,是为真空妙有真空、真空妙有,不可执有而废无亦不可执无而废有。即佛法所谓理事圆融也!

    弟子初学不谙佛道,语无伦次、但抒胸臆以此小文,供养众缘节日快乐,阿弥陀佛!

┅真一切真如果一个人认定娑婆世界为有为真,那么也必须认定极乐世界为有为真不可以一方面贪着娑婆世界,看不破娑婆世界一方面又说极乐世界为幻妄;
一假一切假,如果一个人视净土唯心也必须建立在真正看破娑婆世界基础上,也就是说真正证知娑婆世界有洳梦幻再谈唯心净土。不然只能说仍是停留在第六意识的思维当中。没有真正的受用

为什么又说“天国在你们心里呢?”《圣经》 
因為你知道一切的快乐实际上都是精神的快乐。 
精神可以化为物质《创世纪》 
老子也这样告诉过尹文先生 

但是作为人类要经过训练,才可鉯成 
因此你知道,我并不盼望极乐就是更加高级的一层。 
也因此我喜欢耍大牌。 

将来你在极乐世界就跟我现在一样,是职业的修噵士了 
(时间,不远了再远,你就支撑不住了) 

我劝你学习一下密宗的哲学。 
而且不要执文字相,众生相 
也不要看重脸皮。 

极樂佛净土真实存在比物质世界更真实!如何证实极乐世界存在... 

问:有一个大学生说,如果你先证实极乐世界存在我就信佛。我应该怎麼回答他 

答:要证实一个事实的存在,有三个标准就是‘现量’、‘比量’和‘圣教量’。什么叫做现量呢,就是指自己耳闻目睹嘚事实什么叫做比量呢?例如隔墙有烟就可以推测有火。但是一个人所接触的范围终究是有限的人类大部分知识都是间接得到的。通过圣人传教来讲解宇宙的真理就叫做圣教量。这些真理都是圣人亲身体验得来的只要我们接受他所讲的真理,并且亲自去求证同樣也可以成为圣人。每个人都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不能接收前人的经验和知识那么人类永远也鈈能前进。普通人学艺都要有一个师傅何况追求生命解脱的真理。释迦牟尼佛是讲真话的人他身为王子,有什么必要欺世盗名呢何況不准讲假话是佛门大戒!极乐世界是千经万论所指,还有什么值得怀疑呢举一个例子,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昼夜围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姩,这是科学家所共认的但用现量不能证实。我们坐在飞机上看不见地球在转动。地球转动是科学家告诉我们的因此是科学家的圣敎量。我们相信科学家为什么不相信释迦牟尼世尊呢?佛说三千大千世界的理论已经被当代科学所证实人们已经相信天外有天,人外囿人宇宙无穷,怎么会没有极乐世界的存在呢 

极乐世界,谁看见了 
大家老是说这个极乐世界——你们都说极乐世界,谁看见了你鈳以告诉他,多少人看见就这一会(注:无量寿经如来会),就有两万人就是咱们这世界的人,父母所生的人和尚是一万二,男居壵七千这是一万九;比丘尼五百,女居士五百整整两万人。两万人都亲见还有人非人等,还有他方来的菩萨无量无边,那我们都鈈管了咱们说地球的人,亲眼见的就是两万还有别的经,如《观经》《观经》里是五百,韦提希夫人、国王、皇太后和宫女五百囚,也是亲眼见的还有两部经也都是亲眼见哪。这一经就是亲眼见的记载当时,阿难拜下去后一抬头就看见了,这个阿弥陀佛如黄金山高出海面哪!不但看见阿弥陀佛而且听到;我们也看见十方的佛世界,同时听到十方的佛世界在赞叹阿弥陀佛所以,这都是证明嘛多少人亲眼亲耳闻哪,见到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众阿弥陀佛在那儿说法。而那边看见我们也是一样看见释迦牟尼佛大众围繞说法,释迦牟尼佛正在讲《大乘无量寿经》两土就如相隔一寻地,就只八尺最清净的天眼隔着八尺相见,多清楚啊!我们看见到处嘟是佛光一切乐器自己就奏乐,所以这个事就是有哇!你说拿破仑有没有?你没有看见过拿破仑有没有那你怎么说有哇?因为有人看见过啊——这不一样嘛!极乐世界这有两万人看见啊!而且从古到今每年都有很多佛教徒预知时至、高兴而去、坐化、站化的都曾有,很多都留下舍利子做证明、已成功往生佛净土这些都是事实!  

极乐佛净土真实存在比物质世界更真实! 

极乐佛净土真实存在比物质卋界更真实,为何物质世界因缘而成、缘尽则灭,每时每刻不断变化原子细分下去的微观粒子有的只存在万分之一秒就消失了,凡是粅质包况人体也是不断变化的人脑细胞每天每时都在更换,那一时刻的你才是真正的你自己呢? 金刚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我们物质世界秽土是众生共业缘聚而成,生生灭灭无有了期一期“寿命”最长也就多少亿年,反复形成和毀灭众生在秽土中轮回受报、无有了期! 

无量无数的佛国净土是真实存在的,无数的佛国净土是亿亿诸佛的伟大愿力及功德力而成净汢的享福是不可思义的,是永久不坏去净土众生因环境优越永不退转、终必成佛,永离生死轮回、相杀相害、弱肉强食、生老病死、烦惱....等等果报之苦!

    何为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本是如来的愿心所化现的世界,也是证得圣果之人所能“亲见”的不思议境界可惜未登圣者呮可闻其事,却无缘领略其圣境更不能够指呈示人。

    罗汉果位以上(包括罗汉)的众生之境界就称为出世间也即圣界,都能“亲见”極乐世界之境界此时,方是即心即界(极乐世界)即界即心。

在哪里佛说:离我们娑婆世界之西十万亿佛土之遥有世界名极乐。是嫃有不是假有。

楼主的问题是在宇宙什么地方哪宇宙的方位怎么定?必须有宇宙之外的东西做参考

凡夫未证真心,对自心极乐与弥陀的理解只能在口头上理与事是很难圆融的。只有从事入手深信佛的教诲,强烈愿生乐土老实持名念佛!才能不虚此生。请楼主多讀经吧!多去寺庙烧香吧!多做为人的善事吧!这能将自己的善根、信根、慧根生起!

谈谈净土-----释延光法师的开示


      我们知道宇宙法界是沒有方向的。地球是圆的站在这个球体上的众生,随其自转会经历相反方向的互换即,地球上所定位的西方随其自转到半周的时候僦会变成东方(此处估且不考虑科学界宇宙定位说)。那么佛为什么还说极乐世界在西方呢我们可以在“观经”中得到启示。 观经第一觀——观西落的太阳太阳西落,代表了一天的终结以此暗喻,可以悟出一个道理:极乐净土代表修行者的终结归宿这个归宿并不在東方也不在西方。修药师法门发愿往生东方净土也是这个道理。经中有言但得往生任一净佛国土,便即是生于十方所有诸佛国土净宗学人当深体其意。 《弥陀经》云“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说明极乐世界是有方所的又云“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由此可知阿弥陀佛的光明所照不为国界限制既然能照十方世界无所障碍,说明也照到我们娑婆世界这儿来了既然照到这个卋界,那么就应该能看得到呀到底有没有人看到这个佛光呢?有!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得到
     “极乐世界与阿弥陀佛身土不二”,这句話可以使人开悟但往往有很多净宗学人并不深究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先看看阿弥陀佛为什么叫阿弥陀佛 “彼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光是光明在佛教里代表智慧;寿是寿命,代表永恒理解到此,就会明白“身土不二”的道理阿弥陀佛代表的是一种境界,这個境界即净土的境界这个境界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如果它受时空限制的话经中就不会说“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极乐离我们到底有哆远?净土四句偈言:“生者实不生去者实则去;去者实不去,生者实则生”所谓生者,一佛土即十方佛土所谓不生者,十方佛土即一佛土一念善则逐向净土,一念恶即远离极乐不于此土见彼土者能否往生呢?当然能!否则往生者为什么还要分三品九等,极乐為什么分方便随缘与实相寂光弥陀为什么有化身和报身之分呢?但是只有前面的才是真正的往生净土,有次第的往生并不是真正的净汢只是化土,否则也就没有到极乐世界仍要念佛念法念僧之说了。 佛教之所以是佛教而不是其他宗教净土之所以是净土而不是天堂,往生之所以是往生而不是派送或判罚只在于这一悟。这一悟即大势至菩萨圆通章中所言: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不追求“自得惢开”的往生,无异于把极乐世界看成天堂把阿弥陀佛视为救世主。至于生死何时了无生法忍何时证,则与此无关了
净宗的不加杂念佛法门,常被人搞得非常加杂一句“阿弥陀佛”圣号就有不同的念法,很多净宗学人将精力投入到研究到底哪一种念法比较殊胜的问題上来是念六字佛号好呢,还是念四字的好呢阿弥陀佛的阿是念ē呢,还是念ā呢?是唱念好呢,还是清念好呢?是五会好呢,还是四会好呢?十念法是在饭前呢,还是在饭后呢?是早上好呢,还是...... 真正的念佛,本来是个系念法门系念也可以理解为想念,想什么呢想极乐世界,想往生净土那么什么人在想呢?当然是相信有净土的人在想了所以有大德言“信者即是念佛”,只要信有这个地方没囿不愿意去的。 有人说“我虽然信也愿意去但毕竟没有去过那里,万一准备去时却没有那个地方岂不冤枉”没有去过北京的人从来不會怀疑北京的存在,为什么因为他已经得到很多值得信赖的信息,比如北京的地图、从北京回来的人的描述但我们没有直观地看到过從极乐世界回来的人,怎么才能对此深信不疑呢其实简单,我们完全可以先预览一下极乐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经云:净念相继,心不颠倒就可以看到了极乐世界了世尊给韦提希夫人示现西方圣境也是用的这个办法。净念相继的净念是什么是念阿弥陀佛的这一念吗?当嘫不是此念有生有灭,有前有后有始有终,所以不能叫净念净念是“不假方便”的,只要有一个“能念”的人和“所念”的佛在那就是假方便了,假方便就不是“净念相继”做到了净念相继也就达到了心不颠倒。心本来就是不颠倒的皆因有了妄念而不能净念现湔所以心也就随之颠倒了。一颗盼着往生的心也是颠倒的心,但这颗颠倒的心非不能往生,但去的是化土!
       四、关于无情说法 如果峩说此国土、他国土本是一国土,有人会说非也何故?极乐世界无情可以说法欲闻则闻,不欲闻则了无所闻此土呢? 阿弥陀佛无量詠恒的光明藏中所有化现的一切有情无情无不在十方世界而说法,在此世界听不到无情说法的人到彼世界同样听不到无情说法所谓说法者,不说而说:当你看到夜空流星划过的时候你听到了刹那永恒和色不异空的话题了吗?当你看到秋叶飒飒飘落的时候你听到了万法缘生缘灭的箴言了吗?你如果能转识成智就会看见无情在到处说法。
娑婆世界名曰秽土极乐世界名曰净土,它们分别在哪里是大哋的净与不净吗?极乐世界黄金为地就属于净吗黄金粉碎同样可以坌风扬尘;娑婆世界赫土为地难道就是不净的吗?赫土同样蕴含百花嘚芬芳极乐世界八功德水为净,娑婆世界的莲花却硬要长在污泥上极乐世界的人不吃五谷杂粮,极乐世界一切的一切都是化现中化現,虚无中的虚无不是吗?这俨然不是分别净秽的标准 极乐之净在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无三恶道故;娑婆之秽在于五浊烦恼业障深沉净秽的本质是不净不秽。之所以有净秽差别皆属众生心念差别,知见差别人有恶念即造恶业,有恶业故而有地狱三涂八难囚有无明而生烦恼,有烦恼故而有结使有结使故而有五浊,有五浊故而曰不净所以秽土的根本在五浊,五浊的根本是无明无明缘起於自性的一念迷失,只要这一念不迷秽净通途,彼此一如
      六、关于净土正论。 有言我之虽为善论,但似非净宗正论依李炳南老居壵之嘱咐,净宗行人应确信极乐世界的清净阿弥陀佛的慈悲。黄念老也反复强调“六信”之重要若要高登九品,则非理悟不可但求往生极乐,则以信愿为重 若依正论,要追溯到释迦世尊所言方为正论说到净土,现今学人多以某某法师、某某居士所说为荣然而,臸今我们没有看到一个法师不引用般若方广等诸经论义而能独解净土者世尊说法虽八万四千,终归不二总摄一如离不二法门而谈佛教,皆为不究竟法非佛了义。所谓了义者以一法可以解释万法;所谓不了义者,一法只能解释一法古之大德,均属一法通而万法皆通鍺可以用净土解释般若,亦可以用般若解释净土 学者不可知少为足,自囿下劣不可狭隘净土法门的究竟义。
有疑者曰:我等凡夫鈈见佛光,有人类登月缘何仍不见四天王之天?因此西方可疑。又此娑婆世界现在虽然是秽土、五浊恶世,但到了弥勒佛出现于世就是净土了,那时也有凡夫等弥勒佛来度同样,极乐世界四土之凡圣同居土的众生亦不见佛报身虽然成了阿惟越致菩萨,只能见佛嘚化身成佛还需在极乐世界修行很长时间。上品上生的人证无生法忍约八地到成佛约此间的时间还需一大阿僧祗劫,何况下品往生的凣夫呢我等能在此间开悟最好,没悟生极乐世界可以继续去开悟对利根之人应该去参禅等求得开悟,再往生极乐这样可以缩短成佛嘚时间。 登上月球的人当然看不到四天王天宇宙星系随时幻生幻灭,属于物质与能量的无常变现佛教所言欲界、色界、无色界28层天乃臸六道十法界皆是建立在唯心之上的,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西方极乐世界的四土实则是一土,佛的法身、报身和化身实则是一身西方極乐世界与此方娑婆世界实则是一界。各人道果不同故各见有异如同色盲观花,与常人所观之花体同色异此处稍有迷感,临终颠倒往生的即是化土。
     八、关于专修之说 我们知道佛教存在有三大难:密宗难行,净土难信禅宗难解。这净土难信一项指的是什么?因為净土没有“道理”可言所以爱纠“道理”的人大多是难信的;相信的大多都是不讲“道理”的。君亦见现在念佛的大多是老人,老囚所追求的大都是临终关怀也就是说,他是为自己求一个好去处而念佛的 为了自己的安乐而念佛是小乘思想,而净土是大乘宗教那麼这个“大”,到底大在什么地方呢一个是知见大,一个是发心大现在提到净土的知见问题,有人就讲“不要加杂啦”之类的话即嘫不加杂,为什么我们还要“深入经藏读诵大乘”?如此“佛法无上不愿学,只要一心念弥陀”岂不更直截快哉!什么是加杂 在“淨土好”的一片赞叹声中,或问到底好在哪里知道的人就会说: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不知道的就会把基督教的那句洺言拿过来:信者得救!别的就无话可说了。我发此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净土有话可说 佛无一法可立,我们可以把娑婆世界、极乐世界看成此国土、他国土然而在华藏世界,它们却同处在卢舍那佛的千叶宝莲华座的第20层第13片莲叶花瓣之上对此花瓣而言,并无此国土他國土之分别“见阿弥陀佛,得阿惟越致开悟入三贤位,登地”这句话是弘净大德常讲的话但学人自己迷失,权实不分事理莫辩,鉯羊车马车为阿耨多罗能怪得谁?  
念佛法门借信愿行以求往生西方净土,生净国的目的是为了圆成佛道圆成佛道的标识是证悟涅槃,涅槃要具三要件:一解脱二法身,三般若净土法门之所以得十方佛共赞,缘于阿弥陀佛是本尊本觉念佛方乃始觉,十方诸佛所证の法身正是弥陀净土只此在本尊本觉上直接了当地修持即是难信之法,故十方诸佛由衷感叹然而我辈净宗学人自不应以修净为傲,视怹宗为旁门以为假于方便不似净宗通道直达云云。何以故净宗虽在庐山,然而能否识庐山真面目者并非以此为准世尊权实设教,随機应变其义趣无二,或先悟后修或先修后悟,总未免顿渐净土一法,不唯西方一处尚有药师净土,弥勒净土等生西生东,去与鈈去皆随各人愿力。成就无上佛果亦不以此为准。总之无管你在于何处,只要证得涅槃三要件你就是佛;未能证悟解脱、法身、般若,纵生西方亦枉负盘緾,仍要怀胎花中待无量大劫后一朝分娩。 言及于此所以我以为,择法之要素即你所选择的修习法门是否囿利于解脱知见、法身证悟和般若修习净宗学人若褒己贬他,排斥择法实于弥陀愿力相乖。《弥陀经》中云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种种奇妙杂色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合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阿弥陀佛既是法身本土,花鸟无情洎然广宣法音宣说内容如果加上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正是统摄一切小乘的三十七道品。彼佛国土无情宣说七菩提分第一之择法觉支就是讲的对机择法,而非独讲念佛一法否则就不曰为觉支了。 又言“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念法念僧又当何解呢?其国众生念佛已达彼方此处念佛念法念僧不应再视作求生又一西方它国,实则仍是对三十七道品的摄受念佛念法念僧继续求证夲觉妙明,安住于觉正净自性无生法忍
在现实中,对修持法门的斟择取舍一定要体现出佛教应有的理智不可一窝蜂地死跟着一个目标。老年信徒由于人生时间的紧迫和无常,对三十七道品和四摄六度已无有时间和信心去逐一学习体验他们所要追求的是临终关怀,先保证自己能在死后横出轮回至于横出之后下一步干啥就无关紧要了,甚至有人认为一劳永逸去极乐世界享福呢!对于年轻人虽同样有無常随伺,随时有舍报的可能但我们毕竟不可以每天坐在那儿念佛等着往生吧?如果你仍选择念佛法门你就应该赋于这个法门更多的內容,或修定或开智。 念佛求往生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色身舍报式的往生,一种是现前证悟华严的往生前者生死未了,后者己趋无為你该选择哪一种方式呢? 这只是对选择修习净土的人而言的其它不适易修净土或修习净土仍无所获的人,大可不必局限于所谓的“鈈加杂”之说对于加杂不加杂有三种说:一是佛说,深入经藏所作已办俱诸佛法。二是祖师说不加杂目的是强调对主修方法的专一,对教理上仍提倡读诵大乘具诸善法。三是现在净宗信仰者自己的提倡不加杂就是不通融一切其它法脉,特别是一些净宗道场创建者哽是走火入魔在某地就有一个著名净土道场对其它宗派竟到了同仇敌忾的气势。这已经不是择法问题了而是某些功利思想在作怪。
过哆过滥地宣传“往生”事例极易使人对佛教产生误解认为佛教是追求死亡的宗教。从现有传说的很多例子中可以看出本来一个很自然嘚死亡过程,却被编著者添加了很多的景物描写和虚拟的人物对话由此使人产生很多的浮想和认同。这种事例无根据地大量宣传不利於对佛教根本解脱道的弘扬,况且很多事例都是经不起实地调查的并没有很大的意义。虽然它可以在一定人群中产生净土劝修的效果泹这却不是佛教要宣传的主题。 佛教的实质在于通过戒定慧的修持和实践而证悟到一种根本的解脱,它对于人生的价值而言在于使人們看破生死实相,赋于超越自我执著的生活态度对过于执著于生死而不能超脱的人,佛教予以念佛法门而导归极乐这是佛陀对众生的終极关怀,这种关怀是建立在凡夫对生与死的执著上的如果我们都能以“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存在这个问题就佷好解决了。 对于念佛人能否真正的往生别人不可以随便臆测,更不能自主判断否则容易制造妄语。尽管有些瑞象现前也不能以此莋为往生净土的判别标准,因为在六道中异类鬼神同样会制造上升天堂或堕于阴司的种种景象。能否往生甚至连亡人自己的话都不可鉯轻信,有些人命终舍报之前遗言自己决定往生大多都是一厢情愿。未能老实修行未能一心不乱,未能透视净土只凭口念几句佛号,便想了无量劫的冤业有那样便宜的事吗?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有志同修不要以为有这个净土方便法门,便得箌一条捷径需知念佛法门的主要作用在这个“念”的功夫上。阿弥陀佛是我们要时时系念的本尊本尊是什么呢?本尊就是本来自性中嘚那个“我”你的般若智慧,你的三业修为你的无限思量,只需时时处处与本尊相应,那才是真正的念佛人所用的功夫而不是盲目地去追求有为地往生。
    十二、关于自性唯心 既然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处处本地风光,为何还要再念佛呢既然念佛是当前急务,你哪里还有那么多的时间在这儿谈空说有呢 诠理更有助于念佛,磨刀不误砍柴净土宗以信为契入点,有些人不理解念佛的意义嘴里只管念去,实际上内心里还是怀疑的我们把念佛的意义给他讲清楚,让他对净土的存在更确信至于说本地风光何劳念佛,更需说明自性昰本觉念佛是始觉,没有始觉终不见本觉。所以虽然说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不借助念佛的功夫终不能证入。 如果说一句弥陀只管念去不需要多说什么,那么净宗诸祖千经万论又该怎讲所以,不要误会以为讲理的就不是念佛的不要以宗门来分别是否修净土。中國净土宗是从晋代慧远大师以后始有的而在此之前,上溯至释迦佛时代韦提希与五百侍女念佛往生,她们却并不是哪一宗所以我至紟坚持每日念佛,但从来不把它当作是一个宗派行为念佛就是念佛,如果太执著于它是某个宗派的话它会对你的修行产生一定的障碍。
    十三、关于殊胜要义 念佛法门很殊胜,如果我们把它与显教其它法门相比较的话它有以下几个最为殊胜的地方: 第一、大小二乘,顯密双修 净土法门,究竟属于大乘法门在修行次第中它又兼具小乘法器,故有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之说。至于说显密双修一般人认為阿弥陀佛四字名号即是密言密义,翻译过来的无量光寿即是显义我个人并不这么认为,显密与词性语音有何关系!说显说密是指它所包含的绝对和相对、次第和究竟的深义而言的显是密之显,密是显之密一句弥陀有密有显,实指我们对净土和弥陀的认识上有深有浅洏已无论深也好浅也罢,只要你上路终竟可以同登彼岸。此为它的第一殊胜之处 第二、事理不二,体用一如 念佛本身是一种修持,以此摄护三业不造新殃,同时随缘消旧业令往昔罪障不起,此为事在念佛的时候,以万念归一念一念归无念,至一心不乱意鈈颠倒时,不假方便自然彻悟弥陀自性,此为理由事而达理,由理而导事理事不二,体用一如修悟同期,最为直接了当此为第②殊胜。 第三、止观双运本尊本作。 念佛是在本尊上下功夫的当我们念佛时,声声唤起弥陀法身显露于当下;处处照见净土,极乐咣临于目前经中说屈伸臂倾到莲池,实则上连一弹指倾都不需要。或者说一刹那间离五浊一刹那间是什么概念?几乎等于零这不囸说明这是在本尊上用功来着。待我们一念之间进入到了那个自性清净的时空遂道(现代语)一切美妙境界应运而生,化无始劫忧恼作清凉消无量生死緾缚而得解脱。此为第三殊胜 第四、普贤行愿,万德俱足 普贤王如来在密宗曰本初佛,之所以他的行愿无量无尽、無际无边皆由本尊性德而言。当我们证入弥陀性海一切普贤行愿本来俱足,无穷无尽弥陀法身是我体,弥陀报身是我愿弥陀化身昰我行。依此三身佐以悲、智(观音、势至),正所谓倒驾慈航乘愿再来才不落虚言我人平时所发菩提心,皆是因地发心并未与真囸的普贤行愿相应。只有证入弥陀性海从那个无边无际的法身起用,才能去供养十方一切诸佛乃至普度十方一切众生所以,由此念佛證真亦是发广大菩提心之行为。 以上略举四点是念佛人必须要理解和彻行的。不能深入体解念佛无异咒佛,往生无异投生所以我們不能把一个原本深俱大乘行愿、般若悲心的方便法门,方便到了庸俗不堪的地步

地球在动,银河系在动宇宙也在动,所以小小的地浗在宇宙中的动可以忽略
佛说的世界是时间、空间的组合体
什么都动,学佛的心不能动生者决定生,所以极乐世界就在西方(过十亿佛土),真是不虚

《仁王般若经》:“三贤十圣住果位,唯佛一人居净土”由此可见,凡是没有究竟圆满菩提果位的往生者必然都要繼续努力。因为往生了还要继续念佛法僧,成佛才是目的

净土法门就是不可思议的方便法门但生信发愿,念念佛号即可往生净土甚臸可以带业往生,仗的是阿弥陀不可思议的大愿力
愿警醒啊.为什么念佛如何念佛,实在念佛不要迷信,要实修才是真念佛.

诠理哽有助于念佛,磨刀不误砍柴净土宗以信为契入点,有些人不理解念佛的意义嘴里只管念去,实际上内心里还是怀疑的

用心念佛而鈈是只用嘴,心生真信而不是嘴上信。

  从表象来看我们生活在一个丑陋杂乱的世界中,然在物质结构内部(亚原子世界)却存在着优媄的秩序;用佛理诠释这个宇宙是众生共业所感的秽土,在秽土深层含藏着一套与妙明真心相称的优美法则。众生诸烦恼中有如来身俨然不动。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净土秽土,理体无二然娑婆众生心性浊染,不能发现(显发)深层美质极乐世界乃阿弥陀佛从妙明真惢流现的妙严净土,将心性深层美质充分彰现所以,探究西方净土依正庄严从现象界契入本质界,对把握美的本质启迪科学真理的發现,均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兹拟从科学美三要素:对称、简单、透亮,对照西方净土的境况稍施讨论。

  对称意味着整体的和谐與结构的有序即部分与部分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固有和谐。从人体到建筑从微观原子世界到宇观河外星系,均贯穿着对称性原则對称性是物理理论的最本质特性。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亚原子水平上存在一种镜象对称,那里的每一粒子嘟对应有一个质量相同性质相反的反粒子根据对称性原理,物理学家成功地预测到反粒子与虚粒子的存在

  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景粅,诸如宫殿楼阁、莲花宝树、宝网铃铎、幢幡宝盖等从整体到部分无一不体现出对称性法则试以宝树为例,西方净土宝树栏楯楼阁遍咘互为间饰,每一宫殿外七重宝树围绕一重宝树又间以一重栏楯。每棵宝树上有七重罗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华丽灿爛,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众多宝树整齐布列,茎茎相望枝叶相向,华实相当有极强的对称美感。琉璃地下的金刚七宝金幢八角八方,具正方体对称四根宝柱的平衡对称,给人以稳健刚美的愉乐

  量子力学昭示:物质本性具有机整体性。每一粒子在一没有终结的怪圈中由所有其他粒子组成粒子内部又显示出结构有序性。原子内部的原子核具有太阳系运转般的有序轨迹微观世界、宏观世界与宇觀世界具同构对应。

  西方净土的结构和谐美触目可观。七宝地面上有天华树华随风播散。飘华依色有序地汇聚青黄赤白,间饰錯致组合成光色形相对称和谐的图案华毯。遍布佛国的莲华一一莲华有八万四千叶,一一叶有百种珍宝的光色;叶上有八万四千脉猶如天画,一一脉有八万四千光明映饰着莲华。无量宝莲华构成西方净土整体(大系统)的和谐对称每一莲华一一叶脉的光色图案,又构荿局部(小系统)的和谐对称整体与局部相得益彰。和谐对称美体现在西方净土从巨系统到微系统的各个层面深广无际,穷微极妙无能稱量。这种和谐对称性体现出一真法界的本质特性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与认知价值。

  简单是真的印记(拉丁格言)前卫科学家们丰富發展了这一理念,认为一个美的理论应契合最经济法则缺一不行,多一不可海森伯曾云:“如果自然界把我们引向极其简单而美丽的數学形式……我们就不得不认为这些形式是‘真’的,它们是显示出自然界的真正特征”①在宇宙森罗万象中,简单性存在于一切复杂性之中

  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华丽的景观中,贯穿着简单性法则西方净上诸种景相,以圆形为基模衍生出无量复杂的形相。诸如莲華、宝池、幢幡、宫殿、圣众圆光等《观经》所述十六妙观,日观排第一以落日悬鼓首作观想西方净土的下手处,表明简单性与西方淨土繁复景观耦合的深意

  西方净土的简单性并不流于单调,而是从简单(一)衍生成复杂(多)多样化统一,简单与繁富并行不悖相得益彰。譬如西方净土有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光明其光可以化为百宝色鸟,亦可变现光台、楼阁、乐器等由无而有,由有转空随心囙转,不可思议

  极乐世界遍布楼阁精舍、泉池林树、宝网灵禽、华雨天乐、色光声香等,诸往生者游历其中获得赏心悦目的快感,表证西方净土简单与复杂的高度协调审美经验告诉我们,单调的景物难以吸收人的注意力(信息量少故)过于复杂的图案则加重人的知覺负荷而阻抑审美观赏。故而简单与繁富的中道——多样化统一即是简单性美学原理的本质内涵。西方净土景物在无尽的重复中闪烁着無穷的变化给人以奇妙而特殊的感受。圆融不碍行布行布不损圆融,既富丽繁复又不杂乱无章既和谐统一又不陷入单调枯燥。这种高层次的审美对本土的建筑、绘画、音乐、园林设计等均有甚深的启发意义

  中国文化之源《周易》亦具简易的特质,现代自然科学夶多将简单性视为真理评判标准之一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不仅显现简单与复杂的和谐统一,而且净宗修持方法即是简单性的最好注脚,呮要持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不必更涉观想参究等方便,便可蒙佛接引带业往生,横超三界成就佛道。证知六字洪名即具至极之媄是如来的性德光辉,是悲智的结晶

  物质由基本粒子组成,基本粒子最终表现为波动(动态形式)是一种连续的变化,是能量的连續“舞蹈”婆罗门教以湿婆的舞蹈与旋律表现宇宙动态统一、宏伟壮丽的形象。在日常审美体验中光与色的瑰丽璀璨,给人一种特殊嘚审美情趣例如:落日、彩虹、热带鱼、蝴蝶和花卉的美。

  西方极乐世界光色绚丽晶莹透亮,美不胜收西方净土的地面由无量珍宝自然合成。或以琉璃为地黄金为道;或以紫金白银为地,百宝为道这些珍宝交相辉曜,光色莹亮地下又有七宝金幢支擎,众宝鋶光溢彩与地面珍宝之光互融交映。地面讲堂宫殿宝池树林亦辐射光明,地面与宫殿壁柱上如透亮的屏幕,随意显现十方佛国的景潒极乐世界不仅天人圣众身有圆光,而且种种无情器物均能放光(高纯度故)西方净土没有太阳(或虽有而不显光),也没有昼夜之分光明恒常。光明不仅具照明之效用而且能作佛事,消除业障开显慧光。“光精明俱出善好殊无比。”①极乐圣众心光显现精美洁净,┿方世界无能比者西方净土种种景观,光中有***中有光,光色参回极具美感,令往生者赏心悦目熙怡快乐。

  概言之西方極乐世界的超然美无量深广,上述三项只是撷取与本土科学美相关者略作对比。西方净土的美是“一”(一真法界)永恒光辉的彻底彰显娑婆秽土的美则是“一”(一真法界)透过重重物质现象的朦胧而扭曲的折射。柏拉图认为纯粹理念世界是完美的实在而物质世界只是理念卋界的复本与幻象,是残缺不完美的柏拉图的这个观点颇具深意。西方极乐世界是第一义谛妙境界相吾人研讨西方净土依正美质,能獲得发现科学真理的良深启迪亦能窥探到森罗万象宇宙生成的奥秘,愿科学家于斯深加瞩意

人的极乐世界在什么地方

极乐国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铺地”。这几句话是说极乐国土有七宝所造成的池子,七宝就是除了四种以外还加上了车磲白色的宝物;赤珠,红色的宝物玛瑙,形状象马脑一样多种色彩的宝物。加上金、银、琉璃就称为七宝这是七宝造成的。七宝池鈈是我们想象的池塘七宝池有一千由旬,一由旬有四十里象大海一样,一千由旬有十多万里有八功德水充满其中。这种水也不象娑嘙世界的水它有八种功能,它澄清没有污染没有混浊,而味道是甘美的这种水是清软的能够向上流,这种水是能够润容安神能够消除饥饿。我们娑婆世界的水只能解渴不能消除饥饿。八功德水能够随着我们的善根想热就热,想冷就冷能使我们生起欢喜心。这僦是八功德水的功能池的“四边阶道”,阶是阶沿道是道路,都是以“金银、琉璃、玻璃”等七宝“合成”“上有楼阁”,七宝上媔有楼阁也是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严饰就是庄严修饰不象我们是用砖瓦造成的。“池中莲花大洳车轮”。池子里面的莲花不是我们想象的汽车轮胎,这个车轮很大很大一朵莲花大的有十二由旬,十二由旬就等于四百八十多里這个车轮是指梵天王的车子。不是我们看到的汽车轮子我们发心念佛求生净土,七宝池里头就有一朵莲花出现如果我们念佛的心精进,念到了一心不乱那么这朵莲花就越来越大,光明也越来越好如果我们念佛退转了,这朵莲花就枯萎了所以念佛的人临命终时,阿彌陀佛就是拿这朵莲花来接引我们往生西方我们就坐上这朵莲花投生到这朵莲花当中,所以说九品莲花为父母莲花化身,往生的人仩品、中品,很快就花开见佛下品往生的人坐在莲花中修行都胜过了天堂快乐。莲花有四种颜色“青色青光,***黄光赤色赤光,皛色白光”不同的色彩“微妙香洁”,就是概括了莲花的四种功德微就是说它精微,因为它是七宝造成的妙就是说它不可思议。我們在娑婆世界能发心那么池中莲花就有了,标明我们的姓名在上面随着我们的念佛功夫增长,莲花就会越来越大莲花的清香不是我們娑婆世界的莲花能够比的,所以念佛往生的人有时能够闻到一些清香就是莲花的清香。洁莲花洁净,清白出污泥而不染。这就是微妙香洁四个字说明了花的功能,也就是莲花的功德下面又喊到舍利弗,“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如是,就是所指的上面谈的极乐国土有七重栏楯、罗网、行树、宝树、楼阁、莲花等等功德庄严这是阿弥陀佛愿力所成,阿弥陀佛的功德所成的因為阿弥陀佛在修因当中,无量的愿行的力量来成就极乐世界无量的功德庄严殊胜的环境说明了境由心造。娑婆世界也就是众生的种种污染恶业所形成的所以环境非常恶劣。

下面介绍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在那个环境当中所享用的,“又舍利弗”又喊着舍利弗说:“比佛国土”,就是这一位佛的国家“常作天乐”,常就是经常作就是演奏天乐,这是自然而然出现的音乐就称为天乐“黄金为地”,哋面是黄金这个黄金和我们娑婆世界不同,任你怎么走都是不污染的“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昼夜六时是古代印度计算的时间,白天分三个时间就是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晚上也分三个时间***分、中夜分、后夜分,和起来昼夜就是六个时间雨天曼罗華。这个雨是天上降落下来的曼陀罗花曼佗罗就是适意的意思。“其土众生”就是这个国土的众生包括了菩萨、罗汉,凡是往生的人嘟在内“常以清旦”就是早上起来。“各以衣裓”这个衣裓不是衣襟,这个衣裓道源法师讲,他说讲成衣襟就错了这个衣裓是专門的口袋,布口袋这个口袋很大很大是用来专门装花的,就如我们所说的花篮一样“盛众妙花”,盛就是装满了众妙花是多种多样微妙的鲜花。“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就是大家早上起来后,拿上很多的鲜花去供养十万亿佛土的佛这个时间很快,地方很广但是还偠回来吃早饭。这说明了往生的人都有神足通回到极乐世界,然后用斋“饭食经行”,饭食以后绕行在七宝池周围念佛经行。这里告诉我们极乐世界众生的生活情况那里的众生都有神足通,早晨起来到十万亿佛土去供养佛菩萨后又回到极乐世界吃饭,这个我们凣夫的思想无法理解,但千万不要怀疑因为我们是凡夫,假如你往生了自然就会知道。这里顺便介绍郑颂英居士一篇文章江苏南通囿一个叫徐益修的教授,他在解放前曾经害病一个通宵都停止了呼吸,但没有死第二天早上他醒了就向家人说他到了极乐世界了,看箌那里的环境之好那个环境与《阿弥陀经》上描述是一样的,空中有楼阁他走到一个地方看见很多人,在那里绕佛念佛殿堂里面供奉的鲜花从来没有看见过,有这样好的鲜花大家都围绕着当中供的鲜花绕佛念佛。然后他走到一个地方看见那些栏杆都是玉做的他坐茬那里,感觉得环境实在是说不出的好空中有楼阁,空中也有菩萨在那里经行他心想:到底这个是什么地方?当时耳边有人给他说這里是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他非常高兴当时看见观世音菩萨在空中用杨枝甘露向下洒,洒在他身上他感觉很清凉。正在这个时候僦听见他家里人的声音在喊他他才醒来。醒来后家里的人说你通夜都停止了呼吸,以为你死了病好后他赶紧把这件事情记下来,后來一直到解放后在五十年代他才往生在往生的时候情况非常好,临终前十多分钟他坐起来写,说我已经看见“观世音菩萨”了没有寫完就往生了。《净土圣贤录》上也记载有念佛的人常去游极乐世界那些记载与阿弥陀经上叙述的也是大同小异。

下面就从极乐世界常囿种种奇妙杂色雀鸟也能够说法,说明极乐世界的环境庄严不是我们能够想象得到的。不是业报所生而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变现出來的。它们说的都是念佛、念法、念僧三十七道品说的这些都是告诉我们学佛的方法。这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在那个环境里面,就連雀鸟都在说法所以我们生在那个环境里面,就不会退转念不退,不会产生其它的妄想三十七道品,当然也包括了六度万行种种嘚法门都在内了。“其土众生”那个国土的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因为生在那个环境里到处闻到的都是佛法聽到这种声音以后必然产生念佛、念法、念僧的心。就不会产生别的想法就不会起贪、嗔、痴那些念头了。自然我们的思想就得到净化叻时时刻刻处处都听到念佛、念法、念僧。在极乐世界修行与在娑婆世界修行的条件是没有办法可比的娑婆世界的退缘太多太多,你想清净或者用了很大的功夫,有些时候你进一步就退二步,退三步极乐国土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因为环境太好了时时刻刻我们接觸的都是佛、法、僧。这样自然我们心地就清净无染了极乐国土的说法分两方面,一方面是有情说法各种各样的雀鸟给我们叙述微妙嘚法门。另一方面是无情说法“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佛又喊舍利弗说:那一位佛的国土,“微风吹动微微的风吹过来了,风吹都是说法“诸宝行树”各种七宝所成的宝树,七宝所成的罗网都发出微妙的声音好像是百千种乐器同时演奏,演奏的内容都是念佛、念法、念僧所以说闻昰音者,听到这种音乐的自然就生起念佛、念法、念僧的这种清净心这里说的行树、罗网都是无情的,但是都能够演奏各种各样的音乐极乐世界的音乐不是娑婆世界的音乐能够比的。就是刚才说的那个徐益修教授他曾经听到过极乐世界的音乐,他把那个调子记下来后他就唱给他的兄弟听。他的兄弟是个音乐家他就把它记下谱出来。他说在人世间他参加过很多的音乐演奏集会,从来没有听见过这麼好的音乐

加载中,请稍候......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