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最贫困老村寨怎么样是哪里?

安宁湖畔的家园(资料图片)

  24日记者按红军长征当年的路线,过石棉县擦罗彝族乡到马鞍山,进入石棉县安顺彝族乡新场村

  80多年前,中央红军经过安宁湖畔的新场村在此露宿。80年后一个新老村寨怎么样已在安宁湖畔成为村民们的幸福家园。

  1935年5月24日中央红军在擦罗街上分粮后,继續往安顺场方向前行

  擦罗距离安顺场还有30公里。红军走出擦罗穿过一条条深沟,翻过一座座高山沿着弯曲的山路前进,长长的隊伍就像一条长龙

  天黑了,红军继续夜行军经过安顺场彝族乡新场村时,他们在这里取水深夜时,红军到达马鞍山山顶山脚僦是安顺场。

  1935年5月23日和24日红军先遣队冒雨行军100多公里路,停下来休息时不少人坐下靠着背包就睡着了。

  安宁湖畔石棉县安順彝族乡新场村,20幢具有藏彝风情的民居巍然屹立

  湖畔,彝族村民罗洪木易等12户彝族同胞和7户藏族同胞已住进新家“新村建成后,常常有游客前来参观游玩”村民罗贵林最早在安宁湖畔开办藏家乐,他也尝到了乡村旅游的甜头

  “4·20”芦山强烈地震,新场村農房不同程度受损灾后恢复重建,新场村依托民俗文化、红军文化和特色产业按照“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产村相融”的思路,統筹规划农房重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打造“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

  新场新村聚居点共涉及54户重建户其中,三组新村聚居点为川西民居风格村落安置受灾群众11户;四组新村聚居点为风情彝家,安置受灾群众23户;五、六組新村聚居点为藏彝特色新寨安置20户生态移民。

  新村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投入资金209万元,发展优质枇杷基地500亩、优质核桃基地1500亩、Φ高山错季蔬菜1000亩建设3个养殖小区,培育群众增收致富的骨干产业

  “有新房住,还有产业可以致富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罗洪朩易说。

  在马鞍山在新场村,雨夜露宿的红军展示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

  红军在新场村的故事,在这里代代相传

  如今,繼承着这样的精神这里的藏彝汉团结一心,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将新村建设成令人神往的幸福家园。

建议使用Chrome、火狐或360浏览器访问戓将IE浏览器升级到最新版本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