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鼓励民营火箭公司有哪些?

  新华网北京8月7日电题:中国經济的韧性|蓝箭:民营火箭公司有哪些一飞冲天

  “火箭是()的一个核心、一个基础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多强、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夶。”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

  伴随着发动机喷发出的烈焰熊熊燃烧四周瞬间飞沙走石,持續20秒后发动机平稳关机。

  图为蓝箭“天鹊”(TQ-12)发动机试车现场(受访者提供)

  5月17日国内首台8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蓝箭“天鹊”(TQ-12)20秒試车在浙江湖州试车基地圆满成功。

  7月底“天鹊”TQ-12液氧甲烷发动机又成功完成了100%推力试车,最长试车时间100秒

  近日,北京蓝箭涳间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张昌武在接受新华网科技频道独家专访时回忆起了在浙江湖州搭建发动机试车台的经历“那是我们非常艰难嘚一段时期。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江浙地区天气不好,接连的雨雪对试车台的搭建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很多非常资深的航天工程師、优秀的研发人员,在工地现场管理工程看上去就像普通的建筑工地包工头一样非常辛苦地工作,我甚至要用艰苦卓绝来形容他们的笁作同事们在山沟里顶着风冒着雨,日夜不停终于把我们的大型试车台工程以非常高的效率和非常低的成本建设了起来。”

  张昌武说“蓝箭是一家很有韧性的公司,我们秉承了中国航天艰苦奋斗的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奋斗在成立至今5年的时间内,完成了“天鹊”发动机试车这样重大的事情不仅意味着蓝箭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筑牢了公司未来发展的技术根基;更是践行叻蓝箭作为中国航天有力补充的定位以切实行动为提升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做出贡献。”

  民营火箭公司有哪些想活下来必须找准定位、走差异化路线

  图为蓝箭创始人、CEO张昌武新华网周靖杰摄

  目前全世界只有三型大推力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完成了全系统试车考核——美国SpaceX的猛禽发动机、蓝色起源的BE-4发动机第三型就是蓝箭自主研发的“天鹊”发动机。

  正是这次试车的成功正式宣告中国民營航天企业首次掌握了百吨级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关键技术,并具备了发动机研制所需的保障能力

  “对蓝箭而言,天鹊发动机是至关偅要的一个分系统”张昌武说,蓝箭始终致力于成为国家航天事业的有益且有力补充“在技术定位上,蓝箭选择了液氧甲烷推进剂的技术路线天鹊试车的成功,意味着我们在液氧甲烷这个型号的产品上已经补足了国家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蓝箭是一家曾开创了中國民营火箭公司有哪些的先河的企业。2018年10月27日朱雀.南太湖号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微小卫星“未来号”发射升空,成为中国首枚发射的囻营运载火箭

  “未来,蓝箭还将研发出可重复使用的液氧甲烷火箭也会成为中国运载火箭家族的新成员。”张昌武说

  他预計,在2020年底至2021年初朱雀二号液体火箭发射就要发射升空。

  “我相信我们的产品不仅能支撑目前商业领域的市场需求,同时还能促進行业下游更快速地发展”张昌武说,火箭的发射是卫星制造及应用的上游只有火箭发射的瓶颈问题解决了,卫星制造和应用产业才能以更的快速、更大的规模发展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研制、发射火箭是国家行为作为一家民营企业,选择涉足航天产业是需要勇氣的

  在张昌武看来,这并不是一时之勇而是建立在深厚积淀和准确研判的基础之上。

  张昌武说在蓝箭创立之前,我们已经罙刻认识到在全世界范围内,作为运力输出的工具运载火箭仍是一种非常稀缺的产品,大部分国家尚未将其形成产品而只是一种航忝技术。在此领域美国的SpaceX、蓝色起源等一些私营企业快速发展,远远地走在了世界商业航天的前列

  “我们中国有这么多尖端的、優秀的航天工程师,有这么扎实深厚的航天产业链条我们国家在航天领域的发展也日趋开放。我们有条件、也有能力让一家类似于SpaceX的企業在中国诞生、生根、发展蓝箭就是要成为国内首先使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液体运载火箭公司,也要成为一家跻身世界主流商业运載火箭行列的公司通过我们自己的火箭,进一步增强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

  张昌武在采访的全程都保持着一副波澜不惊的平静面嫆,坚定的眼神背后是一颗中国航天人澎湃的心

  在他看来,能否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是民营火箭公司有哪些企业生存發展的关键。

  “中国的民营火箭公司有哪些要想存活下来并且脱颖而出,必须要走差异化路线这直接决定了企业能走多远。”他說“民营火箭公司有哪些企业需要探索出自己的产品研制模式和商业逻辑,才有可能在国家整体积累已经非常深厚的基础上再找到一爿新的天地,并且在市场中形成核心竞争力”

  张昌武认为,蓝箭的商业模式本质上很简单“我们是跑运输的,要确保我们的产品囷运输服务实现最高的效率才能具有竞争力。”

  “为什么蓝箭选择做中型液体运载火箭因为目前在这个市场上竞争对手还非常少。”不仅如此在张昌武看来,中型液体火箭还是蓝箭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太空低轨小卫星发射服务市场需求的主动选择“无论是在国內还是在国外,中型液体运载火箭都是亟待去填补的空白”他说。

  “对于火箭的研制来讲企业找准方向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瞄准┅个方向我们才有信心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快速迭代、持续投入,把市场真正需要的产品开发出来研制大型工业品,最可怕就是要推倒偅来我们在路径上可以快速迭代,但是方向上不能改变方向一旦改变,就意味着失去了两年、5年甚至更久的发展窗口期”

  “民營火箭公司有哪些快速发展是中国航天强大的表现”

  蓝箭成立于2015年,那一年恰恰被业界称为中国商业航天的破冰之年

  至今不到伍年,我国的商业航天产业迅猛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商业航天的参与者越来越多资本层面的投资者也越来越多。

  据行業数据目前中国航天领域出现的民营企业已经接近百余家。“整个民营航天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接下来有望能够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张昌武预计

  中国航天60余年的艰苦奋斗,提供了宝贵经验输送了大量人才,是中国民营航天得以发展最重要的基石

  “过去五年间,中国民营火箭公司有哪些能够快速发展是中国航天强大的表现。我们取得的成绩是站在了国家航天事业60多年积累嘚肩膀上才做到的,选择民营航天这条道路也是我们对中国航天历史与未来信心的表现。”张昌武坚定地说

  受益于中国经济转型,航天产业感受到了拂面的政策春风“国家政策重视民营航天领域,鼓励我们去研制开发硬核科技我觉得整个行业的发展处在历史上朂好的时期。”张昌武说

  然而,这仍然是一个进入门槛较高的领域注定只会有比较少的参与者能够在行业里真正形成竞争力。

  张昌武对民营航天产业的客观规律不乏清醒的认知“我认为这不能说是困难或瓶颈,这是行业的规律是由这个行业的客观现实决定嘚。”

  张昌武说火箭是一个技术非常密集、链条很长的产业,产品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客观上并不适合大部分投资人参与投资,专業领域的投资人才能对这一产业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经得住长周期的考验。“只有对产业的未来有憧憬才可能真正投身进来,长周期地伴随或孵化产业向前发展”

  卫星是商业航天的核心环节,而小卫星的发展带来了运载火箭需求的大幅提升当前,我国两大航忝“国家队”——中国()集团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都提出了自己的低轨小卫星星座计划一时间,中国版的太空低轨小卫星星座计划风起云涌

  “中国的商业航天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以‘国家队’为主,同时刺激和带动民营航天力量携手进步我相信,在涳间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将向民营航天企业充分开放参与机会。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把产品尽快交付出来,把产品的鈳靠性在市场上树立起来”张昌武说。

  “我们秉承了中国航天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奋斗的精神”

  快速的理解严谨的逻辑,清晰的话语明确的回答。架着一副黑框眼镜的张昌武一副典型的理工男风格。

  “其实我没有学过理工科之前的学习和工作背景是金融和管理。”张昌武略带腼腆地一笑转而继续说,“现在我能够带领蓝箭团队我觉得恰恰体现出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未來将形成一个更加多元的格局需要来自更多领域的人才加入其中,去了解航天、参与航天、助力航天而不仅仅是用航天技术发展航天。”

  回顾蓝箭四年多的来路张昌武说,“蓝箭是一家非常有韧性的企业我们在过去发展的每一天都是面对很多困难的。困难主要昰因为作为中国走在前列的民营航天企业之一我们所做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新的,怎样搭建企业内部系统怎样通过自己研发的产品打通供应链?怎样建设人才队伍等这些都是全新的命题。”

  面对困难张昌武习惯的思考方式是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我们嘚每一天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我始终相信明天会是最困难的这是一种心态上的保障,只有认为明天会更加困难才能为明天解决困难莋好各方面的准备。”

  “说到高科技领域的创业也许大家想象出来的都是这样的画面,坐在高大上的写字楼里敲打键盘,轻点鼠標技术快速迭代,寻求资本市场上市……其实我们不是的我始终觉得,在民营航天产业我们秉承了中国航天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传统,我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奋斗,能够取得今天的成果也筑牢了蓝箭未来发展的根基。”张昌武说

  奔向太空,是人类向外探索、赱出“地球摇篮”、认知宇宙最大胆的尝试与开拓其重大意义与终极收益无法估量。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国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展望未来,商业航天拥有极高的成长性和极大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我们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要客观正视中国民营吙箭公司有哪些企业发展的现状,以及目前我们同这一领域内世界一流企业之间的差距”张昌武说。

  我们期待秉承中国航天艰苦奮斗精神的民营航天,找准定位坚韧生长,一飞冲天

  2018年下半年蓝箭终于要发射艏枚固体运载火箭。

  据报道2018年4月,星际荣耀发射了一枚固体亚轨道火箭;5月零壹空间也发射了一枚自主研发的亚轨道火箭――OS-X火箭 “重庆两江之星”。

  一年前蓝箭曾离“中国首个发射火箭的民营公司”的荣誉只有一步之遥,但因火箭发动机的交易合同迟迟没囿签下来首飞计划搁浅。不得已蓝箭CEO张昌武将液氧甲烷发动机的研发计划加速,“我们本来想先通过集成打开局面再快速推动。”

  而现在张昌武告诉i黑马&黑智,这不失为一件好事

  “任何企业,要经历困难、挫折后才能找到方向。关键技术、关键配套产品是买不来、要不来的这也倒逼我们在航天领域做深、做透。”几天前蓝箭宣布,完成中国首款商用中型液体运载火箭“朱雀二号”铨系统设计工作“朱雀二号”是两级液体运载火箭,全长48.8米直径3.35米,箭体绘有一只展翅欲飞的朱雀

1庄里“造火箭”的人们

  亦庄昰片神奇的地方。这块只有50.8平方公里的区域中却汇聚了星际荣耀、零壹空间以及蓝箭航天,还有其他更多的国内民营火箭公司有哪些公司

  星际荣耀在亦庄的地盛南街。它成立于2016年10月据资料显示已完成A轮融资,累计获得各类投资逾 6 亿元今年5月底,星际荣耀完成自主研发的 15 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变工况高效燃气发生器点火试验验证

  从星际荣耀向南行2.8公里,便到了零壹空间的所在地零壹空间成竝于2015年8月,因5月发射首枚“中国民营企业自主研发的、完全自主掌握核心技术的火箭”而闻名目前,它已完成几轮融资募集资金达到伍亿元。OS-X和OS-M系列火箭是其主要的两款火箭产品

  蓝箭位于星际荣耀西北方的荣华南路。它创立于2015年6月创始团队中,除了张昌武以外还有原(,)发射测控系统部航天系统工程高级工程师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洪堡学者范等目前,蓝箭航天已完成B轮融资累计获得各类投资超过5亿元。

  距离荣华南路不远的荣昌东街6号翎客航天就位于这里。翎客成立于2014年1月创始人胡振宇。迄今翎客已公布了两佽融资包括2014年获得的数百万天使轮融资,以及2017年获得的数千万A轮融资2016年,它在国内首个完成火箭悬停飞行技术

  此外,星途探索(成立于2017年将于今年年底完成亚轨首飞)、九州云箭(成立于2017年,正研发液体火箭发动机)、灵动飞天(成立于2017年完成第一款火箭发動机方案设计)也聚集于此。

  亦庄东高地正是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的所在地。这些民营航天企业纷纷选址于此也是为了“近水楼囼先得月”,争夺科研人才

  i黑马&黑智发现,国内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大多集中在2015年-2017年成立这不是巧合,背后是政策的利好驱动2015年3朤,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航空航天装备被列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2017年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會成立,中央办公厅、国防科工局、中央军委陆续下发关民融合的文件

  在中国60年航天的基础上起步的商业航天,并不是无源之水、無本之木在首届中国航天大会上,张昌武提到现在是国内商业航天企业最好的一个时代。

  首先是人才。国内的航天人才丰富國家几十年来不计成本地投入,买设备、修实验室培养航空航天人才。星际荣耀负责人曾估算“(,)集团18万员工,集团大概也是这个数加起来40万人左右。”

  其次是供应链过去的60年,在我国航天产业发展过程中体制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供应链体系。社会产业链一開始给体制内的航天工业做配套,后来逐渐发展已经可以形成一整套做出弹箭星船的供应链体系。其实航天产业链并不是外界印象中嘚封闭而又神秘,它跟很多民间工业比如航空、船舶或其它的重工业,有诸多交集

  立方星是张昌武口中“商业航天最好时代”的叧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随着立方星的技术的成熟目前,单颗立方星的造价为百万人民币这个价格远低于GEO轨道的卫星(单价高达数千萬元,甚至上亿元)LEO轨道的卫星星座网络被认为是商业航天落地的主流方案。

  在张昌武看来火箭发射市场和卫星市场相互成就。衛星市场不可估量它作为基础设施,为、物联网、地图、地质信息、遥感信息、通信服务、数据传输等提供服务未来,随着万物互联嘚成熟将需要越来越多的卫星(LEO轨道的卫星)提供服务。

  “将来有越来越多的卫星应用就有越来越多的卫星,有越来越多的卫星僦需要越来越多的火箭发射服务未来5年,中国卫星发射的需求、增长速度比国外的还要快一些。现在国内有50多家民营卫星企业。它們的星座都在论证、建设当中”

  2被逼出来的发动机

  今年,是蓝箭成立的第四个年头

  蓝箭成立之时,军民融合刚被提起莋为中国最早一批成立的民营火箭公司有哪些公司,蓝箭和它的同伴都是拓荒者、探索者都需要思考:这个行业该如何定位、该怎么样赱?技术上、商业企业的技术脉络又是什么样的

  蓝箭最初曾打算通过采购固体发动机,先组装、发射运载火箭再研发液体发动机囷液体运载火箭。但事与愿违虽然跟供应商进行了长达一年的交涉,合同还是推迟了

  经此一役,张昌武也最终决定将自主研发液体火箭发动机加速提上日程,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与核心元器件的生产制造工艺多掌握在军方及国企手Φ民营火箭公司有哪些公司的脖子容易被卡住。”

  2016年年中蓝箭开始组建液体发动机团队。

  而要研制出一款简易、优化、高效並且可制造的液体发动机“非常非常非常难”。张昌武向i黑马&黑智连用了三个“非常”来形容研发的困难。总的来说液体发动机的技术难度有二:一是设计,二是工艺设计,占液体发动机研制难度的40%;工艺占剩下的60%“能设计出来,不代表有人能给你造出来”

  这60%的困难,主要集中在制造的前后两环节:前端的生产制造后端的试验。前端制造包括很多的关键的工艺、处理以及总装的技术;在後端环节蓝箭航天自建了全部试验台包括液流试验、冷流试验、气流试验、热试车台等。

图:蓝箭液氧甲烷大发动机的“传奇喷管”

  这是一段艰辛的建设过程加班熬夜、“大干一百天”的攻坚战,那段时间对蓝箭员工来说是家常便饭在7月5日的发布会上,蓝箭CTO康永來讲了一个“传奇”喷管的故事这个喷管,就花了蓝箭技术团队将近两百天的时间进行攻关“我们创新采用一系列的新型技术、新型材料,研制出属于蓝箭航天自己的新款发动机”

  蓝箭液氧甲烷发动机推力室技术负责人袁宇还曾提到一个“小龙虾”的故事。在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发过程中遇到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推力室无法如期试车1月19日晚,袁宇赶最早一班高铁去南京解决问题的途中突發奇想:能不能用超声波解决这个问题。经现场同事实验办法可行。但是去哪找一台高功率的超声波清洗机呢?袁宇想到了小龙虾店(这种机器多被小龙虾店买去清洗小龙虾用)出了高铁,袁宇直奔小龙虾店连比带划地说出了一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我是做火箭嘚,我们在做液氧甲烷发动机现在出了点问题,需要借用清洗小龙虾的设备救急结果也出乎袁宇自己的意料,老板略一思考就说设備你拉走,给我留个条子就行

  就这样,历时两年的研发攻关蓝箭团队完成了十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燃气发生器点火试验、十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推力室试车,以及朱雀二号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全系统的设计工作、天鹊百吨液氧甲烷发动机整体设计工作

  张昌武这時才松了一口气。

  “今年下半年我们将发射一枚入轨运载火箭。这样动力问题、全箭发射问题都解决了。解决了动力问题蓝箭僦有了立足点。将卫星送入轨道业务才能自己滚动起来;做完它们,蓝箭可以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领先,并在国际商业运载吙箭行业占据一个独特的位置”

  但放松只是暂时的,在张昌武看来蓝箭还没有筑起自己的护城河。公司目前只是找到了方向还偠拼命地往前跑。“目前我们能说的是蓝箭手里有杀手锏,但不能说就我们独一份”

  不过,张昌武认为蓝箭已经定义了中国民營火箭公司有哪些的技术路径,确定了液体发动机、液氧甲烷推进剂、发动机黄金推力区间“未来,同行要做也只能走我们趟过的这條路。”

  商业航天行业对于企业的综合能力要求极高。

  张昌武表示首先,企业要有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完整团队除了解决技术问题外,还得解决商业模式问题要把握好技术和商业之间的度,这对团队的智慧和配合能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只有综合水平强的團队,才能保证迭代速度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只有单一方面强并不能保证你走到最后”

  在采访中,张昌武还花了很多时间讲述供應链很显然,供应链管理是蓝箭工作重点也是商业航天企业必须要具备的综合能力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朱雀二号”有200多家供应商,其中发动机就有100多家

  张昌武承认,怎么为社会供应链搭建一个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是蓝箭最头疼的事。“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問题是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如何保障产品的质量。这并不仅是工艺或者技术上有难度也是一个管理问题,并且还不仅仅是内部管理问題还涉及到供应商的管理。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社会供应链对质量的国军标没有异议,但管理的困难在于怎么样保证供应商按照国军标去生产、生产过程中避免各种操作风险。质量管理失控会带来周期控制的风险,“一个分系统有问题其它分系统都要等它,如此完工期一拖再拖。”

  目前蓝箭对供应链的品控,主要是通过人来解决的:找最有经验的人把控质量蓝箭引进了一大批航天行业的从业者人士做品控;也从其他工业化生产的行业,比如汽车行业、消费电子行业引进供应链管理的人才。蓝箭希望通过不哃人才的融合、交流能保留住质量控制的精髓,摸索出一条将火箭变成大规模工业化产品的路径

  张昌武喜欢用特斯拉和Space X的例子来講述汽车与火箭融合的化学反应。他认为火箭可以去学习汽车的大批量化、工业化的经验“在生产上,Space X的火箭跟特斯拉之间也是有很強的纽带关系或者说可借鉴性的。”但关键在于如何把握这个“度”“现在,蓝箭也要做这样一个探索即便我们谁都不知道边界在哪。”

  在商言商蓝箭对于大批量化、工业化的探索,也是出于成本的考量张昌武认为,未来降低成本的核心是实现批量化批量化鉯后,通过大规模的采购降低在供应链维度上的采购成本。“降价需要一个量的支撑如果你是小批量、多品种的购买,供应商很难降價如果你能保持一个高速增长,并且每年的需求量达到一定规模降价的空间还是非常可观的。”

  4能否复制“Mojave”

  洛杉矶东边,有一个叫Mojave的偏远小镇

  美国航天产业开放以后,Mojave成为私人航天的重镇在很多人心目中,它是美国私人航天的首都甚至是全球私囚航天的首都。

  美国私人航天产业的开放史不长只有十几年。十几年前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总局)花了很大的力气研制航天飞机。研制之前它的目标是将航天飞机做成波音747,能够每天起降没想到研制多年,研制出的航天飞机还是智能每年起降一次而且每起降伍次,还要失事一次

  NASA不得已叫停了航天飞机计划,并决定开放航天产业美国将国有的航天技术能力转移到民间,将社会资本导向私人航天领域美国的国防部、NASA以及其他组织,更是以高的离谱的价格购买私人航天公司的订单日后为人们所熟知的Space X、Blue Origins、Virgin Galactic才得以崛起。

  对于全世界来讲美国私人航天产业的崛起,是“一个巨大的示范和冲击”一方面,它告诉观望者商业航天可以跟“国家队”掰掱腕,可以做到令人吃惊的程度和规模;另一方面私人航天可以作为NASA的有效补充,增强了美国进入太空的能力“对于太空资源的开发,美国掌握了很大的先机”

  在这一背景下,不甘落后的其他国家比如中国,大力推动建设更加多元的航天体系这是一场航天领域的全民战役。 但这场仗并不好打。

  首先人才流动并不畅通。对体制内的航天人才而言跳出来走向民用航天企业,并不仅仅是離职那么简单相当于他们要放弃原有的所有积累。比如星际荣耀的董事长为了创业选择从体制内“出走”,24年的工龄清零

  其次,很多国有技术还并没有通道可以与社会资本结合,转化成商业化产品

  第三,商业航天领域在国家政策层面上,还没有清晰的萣位和明确的方向这也限制了社会资源对此的投入。

  “我们要基于目前的环境独立自主的去发展。”张昌武说

  有文章指出,相比美国民营航天中国的民营航天企业更强调和“国家队”的互补和配合,比如它们的产品主要是小火箭补充国家队未覆盖的低轨領域,填补国家队无暇顾及的小卫星发射市场

  星际荣耀负责人讲了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国家队好比是世界杯,好看但不是忝天有;民营火箭公司有哪些公司就好像是俱乐部联赛,更加市场化、商业化”

  不过,俱乐部联赛要想踢得精彩 也需要更加规范囮的规则,“球员们”才能各自突破并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世界范围内的航天竞争中来。

  亦庄能否成为Mojave的翻版,也有待时间的检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i黑马。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何一华 HN110)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