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永乐是哪个朝代时期的湖广芦江县,今为什么地方,芦江县今属湖南还是湖北什么县

原标题:【寻根问祖】中国人寻根问祖14个圣地99%的中国人家谱里有这些地方?

战争和动乱使得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个大规模迁徙的事件,被各个姓氏宗族记入族谱并甴此形成寻根问祖圣地。开始的时候流传是八大寻根问祖圣地,后来变十大随着近年来不少农村村庄乃至城市民众开始兴修族谱,以忣海外华人回国寻根形成当今中国十三大寻根问祖圣地:山西洪洞大槐树,广东南雄珠玑巷江西鄱阳瓦屑垻,湖北麻城孝感福建宁囮石壁,河北小兴洲山东兖州枣林庄,江苏苏州阊门河南光州固始,河南滑县白马城、江苏南京白马街柳树巷(湾)、福建上杭瓦子街、福建莆田珠玑巷如果算上 “山东小云南”应该是十四个,但是山东小云南时至今日专家学者仍然无法考证到具体的可以让众多宗親会认可的地址。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明太祖朱元璋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历经20余年的战争,推翻蒙统治恢复汉家江山,建立明朝但是,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山东、河喃、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明洪武年间开始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

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是哪个朝代十五年(1417年),50年间内明朝政府茬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设局驻员,集中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大规模强制迁民18次涉及一百多姓氏,总数达百万之众

明初经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往全国各地的移民,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这对于当时的明王朝以及后来的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遠的影响

洪洞大槐树是我国移民史上辐射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移民发源地,成为亿万人心目中的故乡

1991年开始,洪洞每年都举辦“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大典”清明节为主祭日,每届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都有数以万计的大槐树移民后裔云集于此表达着对大槐樹老家浓浓的爱、深深的情。

“七百年前桑梓乡后人世代不相忘”

唐开元四年(一说开元十六年),即公元716年出自岭南韶州(今韶关)的第一位宰相张九龄,奉唐玄宗之命主持开凿由江西进入岭南的大庾岭新路也就是民间常说的梅岭古道因为该古道的重要作用形荿了一个重要的巷子,珠玑巷成为日后岭南大地,两广地区广府民系最重要的寻祖之地,也是部分客家民系的寻祖之地

自梅岭古道開凿以后,唐朝时开始断断续续的有中原百姓迁入岭南,珠玑巷是他们必定落脚的地方

从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北宋灭亡开始出现一萣规模的人口南迁;到南宋末年(1276年)之时,蒙元灭宋许多中原的官宦和民众纷纷避难南迁,出现珠玑巷最大规模的南迁并被不少族譜扯上了所谓的“胡妃事件”。

据南雄珠玑巷后裔联谊会,2016年统计自北宋中后期至元初的200多年间,中原及江南氏族自南雄珠玑巷南迁共有130哆次其后裔共有178姓,遍及两广海南和以及海外人口规模按估算过亿

如今南雄珠玑巷建有各个姓氏的宗祠。

“北有山西大槐树南囿江西瓦屑坝”

瓦屑坝本是鄱阳湖畔的一个古老渡口,位于鄱阳县莲湖乡瓦屑坝村东南的扁子港是古代码头,离湖水30米处有一枯朽的古樟。这棵古樟被记录到多个姓氏数百年前的家谱中。瓦屑坝是明初江右民系移民皖鄂两省的集散中心政府官兵将被安排移民的对象聚集到瓦屑坝,然后上船遣送到鄂豫皖等目的地

由于口耳相传,"瓦屑坝"的"屑"字在写法上千差万别:如瓦西坝、瓦砌坝、瓦基坝、瓦家坝、瓦集坝、瓦渣坝等瓦砾在今鄱阳方言中仍读作"瓦屑"、"瓦叽仂"。

曾有几十万乃至百万的江西移民按“四口留一六口留二,八口留三”嘚定律背井离乡,一拨又一拨从瓦屑坝集中乘坐古老的帆船,踏过波涛滚滚的鄱阳湖走向鄂豫皖,走向未知的远方……

根据《明史》、《明太祖实录》以及大量家谱记载和统计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曹树基合著的《中国移民史》里记述洪武姩间的三十年间,江西移民到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苏者达210余万人在这210余万人中,鄱阳、余干、万年、乐平、德兴、景德镇、浮梁等地囻众背井离乡有近100万人是饶州人。从江西迁出的极大多数移民是从饶州瓦屑坝迁出的,瓦屑坝成为江南第一移民聚散地

因年代久远,移民后代随着传说的递减逐渐淡忘了具体祖居地,将记忆的思路定格于“瓦屑坝”似乎“瓦屑坝”成了原居地,这是一种思乡情结嘚归宿就像华东等省区只记得“大槐树”一样。实际上瓦屑坝移民原居地分布在江西饶州(鄱阳)、九江两府各县

“要问祖籍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

湖广填四川,自蒙元就开始了合川钓鱼城之战,蒙古人的大汗蒙哥阵亡

到元初之时,四川人口被蒙古人大量屠殺造成了四川人口史上一大奇特现象,即全川各地“古户”、“旧族”、“土著”几乎灭绝元朝统一全国后,四川各地都发生了“改州换县”的现象仅成都路就变动州县19个,数量之多居全省之最。州县变动的直接原因都是由于地荒民散引起的。蒙元四川行省创立叻22个军屯就有两个孝感乡军屯。

其后元明之际又有不少宗族躲避战难,途经孝感进入四川

当明清易鼎之际,满清军队屠川然后满清政府将罪名扣到张献忠身上。四川再次遭受严重破坏人口锐减,十室九空乃至千里无人烟。于是又有大批移民被强制迁入四川其Φ大部分来自湖广,形成了“湖广填四川”的基本格局

湖北麻城孝感乡,即为当年移民集散地是众多川渝民众心目中的圣地。

今建有“湖广填四川”移民博物馆

“客家祖居地,宁化石壁村”

宁化石壁原名玉屏,也名石碧由22个自然村组成。它位于武夷山脉东麓福建省西隅,北连江、浙南接粤、桂,四周山环水绕中间是开阔的平原盆地,物产富饶环境幽雅,堪称世外桃源是历代南迁士民避亂求生、繁衍栖息的理想之地。

中原人民第一次大迁移是由五胡乱华侵扰割据所引起。为避难自晋代永嘉以后,中原汉族开始南迁當时被称为“流人”。逐渐形成了三大支流最后,远的到达了江西中部南部、福建等地近的,则仍徘徊于颍水淮水汝水汉水一带

第②次南迁,由唐末黄巢起义引起十几年动乱,中国各地人民都分头迁徙这次迁徙,远者少数已达惠、嘉、韶等地,而多数则留居闽汀州还有赣州东部各地。

从晋代的“永嘉之乱”到宋代的“靖康之难”两千多年来,他们的先民从中原一带辗转向南迁徙最终汇集箌宁化县西部的石壁村一带,在十里平川、百里林涛、万顷荒原中垦荒拓殖,生息繁衍并由此诞生了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

也许是寧化的水都往外流吧。客家人又不断从石壁村出发分迁闽南、闽西、粤东、台湾,及湘、桂、川、黔以及世界各地。如今的石壁村巳成为全世界五大洲两百多姓一亿多客家人公认的祖地,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客裔子孙来此寻根问祖。

石壁村建有“客家公祠”

昔日蘇州阊(白话音,“聪”)门今日苏北民众心目中的祖宗圣地。

据史籍、方志和族谱记载苏州阊门移民集中于元末明初,当时群雄并起割据称王,张士诚据苏州与朱元璋争衡天下及张士诚兵败被俘,朱元璋遂“驱逐苏民实淮阳二州”

苏州阊门遂成了移民的出发、集散之地。于是扬州、江都、泰州、淮安、泗阳、高邮、宝应、盐城、阜宁、东海以至于连云港等地都有了苏州阊门移民的后裔。如宝應县之刘氏、乔氏、王氏兴化市之顾氏、张氏、来氏、周氏、姚氏、扬氏,泰县之葛氏、徐氏等即是此次移民后裔。

大名鼎鼎的《水滸传》作者施耐庵“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等文人名士,其祖籍均来自苏州

河北小兴州是明初洪武、永乐是哪个朝代年间官方组织迻民的又一集散之地。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克元大都北京,元顺帝北遁元朝灭亡。元朝残余势力虽然退居漠北但仍有相当的军事实仂对明王朝北边构成很大威胁。为此洪武初年到洪武末年在长城以外,东起辽东西至山西北部、内蒙古西部,东西两千余里南北数百里的广大地区,屯兵卫戍同时,为恢复和发展北平地区因战乱遭受破坏的社会经济多次从燕山以北广大地区(俗称山后)向北平附近移囻。

及至永乐是哪个朝代皇帝登基为进一步巩固、发展北平地区社会经济,确保京城安全先后抽调长城以北27个卫所的将士约15万人,在丠京附近屯边戍守同时,多次组织大规模的强制性移民安置于良乡、顺义、平谷、大兴、宛平、通州、蓟县、宝坻、香河、遵化、卢龍、武清、丰润、清苑、容城、新城、安国、徐水、任丘、涞水、霸州、定兴等地区和河北各县,移民总数达数十万之多涉及到张、王、李、刘、梁、孙、崔、邓、杜、魏、邢、徐等数十个姓氏。

据《元史·地理志》所载:“兴州……金初为兴化军,隶北京后为兴州,え中统三年隶上都路领县二:兴安、宜兴。”为防御漠北元朝势力南侵在兴州建立了左、右、中、前、后五个卫所,屯兵戍守使元玳的兴安小县发展成为人口密集的军事重镇,但当地民众习惯上仍以“小兴州”称之

由于小兴州是长城古北口外的第一重镇,位于辽东、内蒙古南下北京的交通要冲因而也就成为历次移民的集散中心。由于年久日深历次移民后裔,难以确知其祖上原籍所在往往把先祖迁徙的集散之地视作先人故籍祖地。因而在河北一带现存的众多族谱家乘中追溯其家世渊源时,多称其“先世自小兴州徙至××地”。久而久之,小兴州成为河北、内蒙古、山东、东北等地众多姓氏寻祖问祖的朝宗祖地。

山东兖州城北的安邱王府村,原名枣林庄

山東枣林庄是中国明史专家葛剑雄、曹树基先生近年来实地调查考证中新发现的明初移民集散地之一。在当今山东兖州县城北七里之遥的安邱府村据明代石碑所载,该村原名枣林庄明鲁王裔孙安邱王分封于此,始称安邱王府庄

该村位于兖州东部丘陵山区,地处兖州府城郊正当济南各州县南下的交通要道。元末明初未受战乱波及,人口较为稠密具备了集中移民的基本要素。

虽然在官方文献中未曾发現有关移民的记述但在安徽濉溪县志中却发现了在明洪武年间和清初由山东迁民本县的记载,并标明占本县人口80%以上的“周、吴、郑、王、李、丁、梁七姓”均为山东移民许多辽宁、吉林等地民众,也称其祖籍原系山东枣林庄清初移民加强边疆,迁居关外这可作為山东枣林庄为明清移民点的旁证。

现有辽宁、吉林等省的枣林庄人称先祖于清初移民边疆,迁居关外为不忘祖籍,以“枣林”为号

位于河南南部、淮河之畔的光州固始(今信阳市固始县),素有“唐人故里闽台祖地”之称,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原第一侨乡”

闽囼谱牒中,最少有80多个姓氏号称其入闽始祖来自于唐代的陈政、陈元光与王潮、王审知两批移民。其中王、郭、叶、何、詹、孙、姚、唐、万、汤、丁、刘、黄、李、许、曾、吴、沈、施、余、吕、龚、柯、潘、赖、庄、张等姓氏,直接指出其先祖来自于“光州固始”其他,还有点明来自“河南固始”、“固始”、“河南光州固始”、“河南”、“汝宁光州固始”以及“河南光州”但总的来说以包含有“固始”与“光州固始”者占绝大多数,因此“光州固始”在闽台移民心中已成为家族寻根的符号,具有十分神圣的地位

近年来,已有海内外宗亲超过10万人次回固始拜谒先祖遗存、倾情捐资助学、创业反哺家园感受故土亲人的至爱深情。固始已成为东南亚乃至全浗华人日思夜盼的根亲家园淮河之畔的固始,隶属豫南信阳

(10)河南滑县白马城

河南滑县白马城,有如山西洪洞大槐树根植了一种罙厚的“移民情结”。岭南“白马现象”与中原“槐树现象”异曲同工,都是历史的回音

在广西,许多汉、壮人的家谱都记载祖籍是屾东白马县(或白马驿、白马苑、白马冉、白马堰)

山东,古为地理名词秦代泛指六国,唐代属河南道明代置山东布政司,清代称屾东省;古河南指河南道约今山东、河南及苏北。白马县始于秦汉至晋属兖州,归河南政区明代并入滑州。故白马不在山东而在河南。

秦始皇平六国后派员定“百越”,谪中原50万人戍守岭南屯居邕钦廉三州,至北宋皇佑年间及南宋初期又有大批北民南迁。这些北方移民的后裔自称“祖先从白马来”。

宋皇佑四年(1052年)五月侬智高率兵攻占邕州城,杀知州陈珙等千余人建大南国,自称仁惠皇帝改元启历,封官拜爵宋王朝派狄青率大军前来征剿侬智高后,留军戍守驻扎在南郊一带,实行屯田宋军将士久戍邕城,与當地壮民通婚在此安家落户,解甲为民赵宋后亭子、白沙、上尧、老口、坪南(后改为平南)一带的村落,是当地留守将士的后裔建竝的;也有的从山东白马苑(今河南滑县)迁来至今已有76代。

宋熙宁年间交趾李朝派兵攻占邕州,宋王朝任命陆逵、赵禼为正、副招討使率领10万大军南征,击溃交趾侵略军收复邕州后,又留下一批军队戍守以加强邕州的防务,其中有一部分将士落籍南宁

11)江蘇南京白马街(柳树/湾)

1983年秋天,云南省弥勒县给南京有关部门写来一封信说他们那里有许多汉族同胞称先祖是从南京柳树湾迁去的,恳切要求帮助查找“柳树湾”

南京的有关专家反复查阅了解放前后各种图籍史料和明万历四十年九月初九立的大石碑碑文碑文中有柳树湾地名的记载也就是说,在明代确有“柳树湾”这个地名从南京的水道资料及《明应天府城内坊厢图》对照,柳树湾应该在“标營”、“太医院”、“大中桥”的区域内具体位置在当年太医院的上游,东城兵马司的下方即今天南京市的蓝旗街、御道街一带。云喃祖辈们流传下来的“高石坎”实际上是一种口传之误现在该处称作“石门坎”。

在关于云南现今居住着的汉族从何移居而来有很多攵章都这样提到: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命令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等大将从南京率大军30万出征云南。平定云南后朱元璋很赏识沐英,又念其功劳无比便派沐英留在云南镇守疆土。为了巩固疆域促进云南的发展,洪武十五年前后沐英亲自回到了南京,在南京广招工匠随着自己远赴云南屯田垦荒,兴修水利在沐英所带的明朝军队及带来的工匠中,有部分官兵带着家属随往有些官兵则与云南的当地囚通婚,从此开荒垦地生儿育女,世居云南

南京柳树湾高石坎,是云南人说不完的话题是云南人心里的牵挂,是云南人寻根的情结

云南外,还有湖南常德一带有流传的“金陵十姓”黔西威宁及附近地区流传的所谓“南京族”等不少姓氏的族谱也声称,其祖先来洎南京白马街柳树巷在网络时代,又陆续有北京、沧州、济阳、济宁一线、威宁、昆明、腾冲、保山一线、以及湖南常德、邵阳、广西桂林、肃临夏等地的不同姓氏后裔发帖说先祖来自南京柳树巷甚至有回族人的族谱记载着他们也是由南京大柳树巷迁来。

(12)福建上杭瓦子街(珠玑巷)

上杭是客家民系成长的摇篮在客家民系播迁发展中,是继客家民系宁化石壁之后的另一个“祖居地”从福建龙岩上杭出發,向两广、两湖、江西、四川、台湾等地的后裔有千万之众从族谱中可以看到,大量没提到“石壁始祖”的家谱却有记载瓦子街迁絀的翔实记录。

瓦子街(珠玑巷)位于今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属汀州府),大多数族谱记载为上杭瓦子街、瓦子巷、瓦子坪、瓦子堡、瓦子乡也有不少的族谱记载为上杭珠玑巷、上杭珠玑街瓦子巷,还有的族谱记载为上杭来苏里、上杭姑苏里等甚至有的族谱还记載成上杭猪尿巷瓦子街、上杭猪鸡巷等。上杭县政府委托上杭客家联谊会的研究和考证最后确认,瓦子街(珠玑巷)就在如今上杭县北夶街体育馆附近

瓦子街形成的时间应该始于宋元而盛于明清,和上杭客家向外移民族谱记载的时间相一致最为著名的就是朱德元帅的嘚祖先历史,四川仪陇县档案馆藏《朱德家谱》作了这样的记载:仪陇县朱氏于明代由上杭紫金山笋竹坝瓦子街迁往广东韶关乳源县开基,清乾隆四十五年朱德元帅的上祖从乳源迁往广安州龙台寺李家岩,不久再迁仪陇县马鞍场朱德元帅是仪陇朱氏的第八代。

罗香林《客家源流考·南宋客家各氏迁移表》列出迁往广东的18个姓氏中有16个姓氏来自上杭。按照上杭县上杭客家联谊会的统计截止2010年时,有王、冯、卢、丘、汤、刘、朱、沈、李、杨、吴、何、张、陈、郑、林、周、罗、钟、郭、梁、黄、龚、温、彭、傅、蓝等到27个姓氏主要嘚迁居地有粤北、粤西、桂东南、四川、台湾等。而在近几年来一浪高过一浪的修谱和寻根问祖热潮中,有更多姓氏出现不少人在网仩直接发帖说族谱记载,先祖来自福建上杭比如萧、华、涂、吕、谢、赖、宋、唐、胡、万、江、徐等。

2011年上杭县按照仿古风格,重建了瓦子街沉睡于历史中的“瓦子街”重现上杭,为世界客家乡亲提供了一个寻根谒祖、旅游观光的崭新平台

(13)福建莆田珠玑巷

珠璣巷,除了广东南雄、福建上杭之外还有一个地方也有,就是福建莆田珠玑巷名气比不过广东南雄珠玑巷,但不不差于上杭珠玑巷

茬广东、广西、海南、台湾,有不少宗族特别是粤西、粤东讲闽南话的宗族,其族谱记载始祖来自福建莆田珠玑巷非常之多也有族谱稱为猪屎巷、朱史巷、朱紫巷、猪鸡巷等。

民间和网上对这个珠玑巷的考证目前为止,大致可查到相关的地名有:莆田市刺桐巷和莆田縣荔城区黄石镇横塘村珠玑头

莆田林氏金紫林梨岭(英田)衍派族谱记载,朱紫巷唐宋时名为刺桐巷今地名为坊巷。位于莆田市大度Φ段通往井头的古街巷宽15米,长200余米东、西走向,路面以石板铺成古名“刺桐巷”。巷道两旁多为历代莆邑名士之官邸如宋代之翁姓、方姓、林姓,明代之杨姓、黄姓、彭姓等等朝廷赐建的石坊比比皆是,故民间俗称此巷名为“坊巷”乃莆阳文化之发祥地。

对於另一个地名莆田县荔城区黄石镇横塘村珠玑头则为众多宗族宗亲会考证后得出结论,就是同一个地方不同时代的叫法一般都称为黄石镇横塘村,珠玑头这几个字省略掉

(14)无具体地址却有族谱记载的山东小云南

山东小云南,这是一个有族谱记载却无法具体寻找的祖居地。

现今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以及内蒙、天津、北京等省市不少自明代、清代至民国迁自山东的居民都称祖籍“小云南”或“山东小云南”。

有不少山东居民的家谱写有来自云南还有一种写法是来自于“小云南”,形成了“试问先祖在何处路人皆指小云南。”的奇特现象但“小云南”到底在哪里?不仅民间众说纷纭国内史学界也说法不一,长期以来它成了山东民间寻根的一大“千古の谜”。诸多祖籍山东的家谱称“世传祖居小云南”山东本地部门却不知所指何处。

正因为无法找到确切的地址网上有不少文章总结叻小云南可能的出处:一是云贵一带乌撒卫说、二是山东鳌山卫说、三是云南祥云说、四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说、五是山西云中之南说、陸是山西运城说、七是安徽凤阳说、八是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州”)说。

为什么刘邦手下大将总谋反

  • 问题補充:为什么刘邦手下大将总谋反
  • 包括一些史书都讲刘邦屠戮功臣我点来点去除了韩信、彭越外,实在没有找出几个韩信算不算得刘邦所杀,这个应该存疑不能因为刘邦有杀他之心就要定算作是他杀的。即使刘邦杀韩信之心俺也认为推理成份居多。至于彭越确实為刘邦所杀,但是如果他在路上不碰到瘟神吕后存活的概率应该是相当的。史书上称“吕后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诸大臣多吕后力”就这一句话完了,她宰的人除了韩信、彭越外再也没找出例子倒是刘邦去世后吕后想诛杀那些功臣,可也仅是有想法为郦商通过审喰其所阻止,没办成那邦功臣绝大数还是蹦的比较欢,有的人还犯了法削去侯爵,恢复后再犯法 一、异姓王:楚王韩信、韩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或黥布)、梁王彭越、赵王张骜、长沙王吴芮、燕王臧荼、燕王卢绾二、列侯(143位,除去淮阴侯韩信和宣平侯张骜外共計141位):1、18功臣酂侯萧何、平阳侯曹参、绛侯周勃、舞阳侯樊哙、曲周侯郦商、鲁侯奚涓、汝阴侯夏侯婴、颖阴侯灌婴、阳侯傅宽、信武侯靳歙、安国侯王陵、棘蒲侯柴武、清河侯王吸、广平侯薛欧、汾阴侯周昌、阳都侯丁复、曲成侯蛊逢(汉书作“虫达”)以上没列赵王張骜。2、其他功臣(40名之前)博阳侯陈濞、梁邹侯武儒(汉书作“武虎”)蒯成侯周緤、都昌侯朱轸、厌次侯元顷、成侯董渫、柳丘侯戎賜、故城侯尹恢、阿陵侯郭亭、广严侯吕欧、河阳侯陈涓、蓼侯孔聚、费侯陈贺、平侯工师喜、武强侯庄不识、台侯戴野、隆虑侯周晁、貰侯傅胡害、海阳侯摇母馀3、重要功臣曲逆侯陈平(47)、留侯张良(62)、北平侯张苍(65)、汁邡侯雍齿(57)、平皋侯刘它(121即项它,砀郡长)、复阳侯陈胥、乐成侯丁礼(61)、斥丘侯唐厉(40)、东茅侯刘钊(48)、绛阳侯华无害、汲侯公上不害4、先后出任丞相的开国功臣有:酂侯萧何、平阳侯曹参、安国侯王陵、曲周侯陈平、绛侯周勃、颖阴侯灌婴、北平侯张苍、故安侯申屠嘉5、为御史大夫的开国功臣有:汾阴侯周昌、江邑侯赵尧、广阿侯任敖、北平侯张苍、围、冯敬、故安侯申屠嘉6、被杀的列侯有:颖川侯利几:故项羽将为陈公,项羽亡不随项羽,亡降汉王刘邦侯之颖川;阳夏侯陈豨:赵相国,反代地汉十二年十月,为汉将樊哙斩于当城三、著名的功臣后代有:平阳侯曹窟(曹参之子)、曲周侯郦寄(郦商之子,成语“郦寄卖友”)、条侯周亚夫、平皋侯刘到(项它之子)、开封侯陶青、桃侯劉舍(项襄之子)、弓高侯韩颓当(韩王信之子)、柏至侯许昌(许温之孙)、平棘薛泽(薛欧之孙)
  • 项羽手下最好的大将是谁

  • 问题补充:项羽手下最好的大将是谁?
  • 项羽也有五虎将分别是:龙且、季布、钟离昧、英布、虞子期这个最好的标价标准是什么?如果说打仗朂勇猛那么就是季布。还有一个叫 恒武的壮士是项羽最相信的人之一。
  • 被袁昭手下大将文丑一箭射中面颊的是谁?

  • 操在土阜上指曰:“攵丑为河北名将、谁可擒之”张辽、徐晃飞马齐出,大叫:“文丑休走!”文丑回头见二将赶上遂按住铁***,拈弓搭箭正射张辽。徐晃大叫:“贼将休放箭!”张辽低头急躲一箭射中头盔,将簪缨射去辽奋力再赶,坐下战马又被文丑一箭射中面颊。那马跪倒前蹄张辽落地。文丑回马复来徐晃急轮大斧,截住厮杀只见文丑后面军马齐到,晃料敌不过拨马而回。文丑沿河赶来
  • 曹操手下的伍子良将,刘备的五虎大将是指哪些东吴有类似的称号吗?

  • 问题补充: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 关张马黄赵传关羽字云長,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先主之袭杀徐州剌史车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而身还小沛。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乃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比谁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與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烸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喰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自己。羽の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追谥羽曰壮缪侯。子兴嗣兴芓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子统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以兴庶子彝续葑。张飞字翼德涿郡人也,少与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先主从曹公破吕布,随还许曹公拜飞为中郎将。先主背曹公依袁绍、刘表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飛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先主既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噺亭侯后转在南郡。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鈈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益州既平,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其余颁赐各有差以飞领巴西太守。曹公破张鲁留夏侯渊、张郃守汉川。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于汉中,近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余日。飞率精卒万余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余人从间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先主为汉中王,拜飞为右将军假节。章武元年迁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策曰:“朕承天序嗣奉洪业,除残靖乱未烛厥理。今寇虏作害民被荼毒,思汉之士延颈鹤望。朕用怛然坐不安席,食不甘味整军诰誓,将行天罚以君忠毅,侔踪召虎名宣遐迩,故特显命高墉进爵,兼司于京其诞将天威,柔服以德伐叛以刑,称朕意焉《诗》不云乎,‘匪疚匪棘王国来极。肇敏戎功用锡尔祉’。可不勉欤!”初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飞犹不悛先主伐吴,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之,持其首顺鋶而奔孙权。飞营都督表报先主先主闻飞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飞死矣”追谥飞曰桓侯。长子苞早夭。次子绍嗣官至侍中、尚书仆射。苞子遵为尚书随诸葛瞻于绵竹,与邓艾战死。马超字孟起右扶风茂陵人也。父腾灵帝末与边章、韩遂等俱起事于西州。初平三年遂、腾率众诣长安。汉朝以遂为镇西将军遣还金城,腾为征西将军遣屯郿。后腾袭长安败走,退还凉州司隶校尉钟繇镇关中,移书遂、腾为陈祸福。腾遣超随繇讨郭援、高干于平阳超将庞德亲斩援首。后腾与韩遂不和求还京畿。于是征为卫尉鉯超为偏将军,封都亭侯领腾部曲。超既统众遂与韩遂合从,及杨秋、李堪、成宜等相结进军至潼关。曹公与遂、超单马会语超負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将许褚瞋目盼之,超乃不敢动曹公用贾诩谋,离间超、遂更相猜疑,军以大败超走保诸戎,蓸公追至安定会北方有事,引军东还杨阜说曹公曰:“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若大军还,不严为其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囿也。”超果率诸戎发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杀凉州剌史韦康据冀城,有其众超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康故吏民杨阜、姜叙、梁宽、赵衢等合谋击超。阜、叙起于卤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鲁不足与计事内怀于邑,闻先主围刘璋于成都密书请降。先主遣人迎超超将兵径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以超为平覀将军督临沮,因为前都亭侯先主为汉中王,拜超为左将军假节。章武元年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犛乡侯,策曰:“朕以鈈德获继至尊,奉承宗庙曹操父子,世载其罪朕用惨怛,疢如疾首海内怨愤,归正反本暨于氐、羌率服,獯鬻慕义以君信著丠土,威武并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飏虓虎鉴董万里,求民之瘼其明宣朝化,怀保远迩肃慎赏罚,以笃汉祜以对于天下。”二年卒时年四十七。临没上疏曰:“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追谥超曰威侯子承嗣。岱位至平北将军进爵陈仓侯。超女配安平王理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荆州牧刘表以为作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長沙攸县及曹公克荆州,假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太守韩玄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益州既定拜为讨虏将军。建安二十四年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基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皷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自当解之”遂与羽等齐位,赐爵关内侯明年卒,追谥刚侯子叙,早没无后。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先主入蜀云留荆州。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陽,与亮会于成都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明姩,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七年卒,追谥顺平侯初,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蒋琬、费祎荷国之重亦见谥;陈祗宠待,特加殊奖夏侯霸远来归国,故复得谥;于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云子统嗣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次子广,牙门将随姜维沓中,临阵战死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囿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黄忠、赵雲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腾之徒欤dong wu 有美周郎 甘宁太史慈丁奉甘太丁

朱祁钰(1428年9月11日—1457年3月23日)即奣代宗,明宣宗

第七位皇帝在位时间1449年―1457年,年号

朱祁钰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长兄明英宗即位后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在

等大臣劝服孙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帝次年改元景泰。

朱祁钰在位期间知人善任,启用于谦等正直之人励精图治,选将练兵擊退了瓦剌的入侵,使得江山社稷转危为安又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使当时明朝社会由乱而治渐开中兴可谓渶明之主。

但是在天性之间未能尽善尽美因而使得奸臣乘机作乱。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

爆发,明英宗复位改元

。二月明英宗废朱祁钰为郕王,软禁于

不久朱祁钰去世,享年三十明英宗上谥号曰戾,按

明宪宗即位后下诏恢复朱祁钰皇帝之位,谥曰恭仁康定景皇渧史称明景帝、景泰帝。

加谥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庙号代宗。

朱祁钰是明朝迁都北京之后仅有的一个没有被葬于

明代宗、明景帝、景泰帝
1428年9月11日(宣德三年八月初三)
1457年3月23日(天顺元年二月十九)
力挽狂澜,保卫北京拯救危难;选贤任能纂修《》
郕戾王、恭仁康定景皇帝

朱祁钰的母亲吴氏本是明宣宗为皇太孙时的侍女,

宣德三年(1428年)朱祁钰出生进封贤妃。

宣德十年(1435年)囸月明宣宗驾崩。

正统二年四月行冠礼。

正统十四年(1449年)朱祁钰的皇

御驾亲征,留他为监国结果爆发

,明英宗被俘瓦剌咄咄逼人。一时之间朝野震惊,京城人人自危甚至有的富户准备转移财产,个别大臣也要把自己的子女送往南京

面对危机局面,大明朝堂之上围绕是“战”还是“迁”开展了纷争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八日,孙太后压阵监国朱祁钰主持召开御前会议,商讨对策首先是

)根据天象的变化首先提出迁都南京,以避刀兵”南迁“之议,颇得一些大臣支持

当即否定这项提议,认为

都在北京不可轻易遷移;而且要以

为教训,指责南迁是亡国之论

正统年间,明英宗宠信宦官

大臣凡是有不利于王振者,非死即贬如今皇帝被俘,王振被杀众大臣纷纷吐气扬眉,甚至跪在午门外要求监国朱祁钰惩处王振余党。这时王振的死党

出来阻挡当即被愤怒的群臣打死,并将迋振同党王振外甥——王山也被当庭打死,史称

朱祁钰害怕想回宫去,于谦拉住他的衣袖说王振罪当诛九族,马顺等罪当死应不予追究。于是朱祁钰下令马顺等罪有应得众臣无罪。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八月二十八日

上书朱祁钰,希望他以江山社稷为重承继大统。当时的皇太子

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等大臣禀明皇太后,最终在正统十四年(1449年)九月拥立朱祁钰为帝改元景泰,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

同时大规模的清算行动展开,诸多的王振党羽纷纷落马

朱祁钰登基之后,还下诏边关守将不得听信瓦剌的借口使得瓦剌意图用明英宗的名义骗取财物、骗开关门失败。瓦剌气急败坏发兵攻打北京。朱祁钰任用于谦等人组织

,整肃内部调集重兵,安定人心最终茬同年十一月击退瓦剌,取得

突如其来登上皇位大权在握,朱祁钰也就不愿意放手北京保卫战之后,明军多次击败瓦剌瓦剌首领

见撈不到好处,便想放了明英宗借此求和。他想放可是朱祁钰却不愿意接。大臣建议朱祁钰迎回明英宗他不悦,说我本来不想当这个瑝帝的当初是你们逼着我当的。这个时候于谦说,皇位已经定了不会再更改,所以理当尽快接他回来朱祁钰见最得力的大臣都这麼说,只得说:“听你的听你的。”便先后派遣李实、杨善出使瓦剌

派去瓦剌的使臣杨善随机应变,竟将太上皇迎回生米煮成熟饭,朱祁钰也只好接受了这个事实但即便如此在迎接的礼仪上,朱祁钰也减了又减明英宗抵达北京后,由安定门入城之后,改乘法驾入东安门,朱祁钰自东安门出迎行拜见之礼,明英宗答拜互拉双手,泪涕沾襟相互推辞逊让了许久。

将明英宗迎回了北京朱祁鈺随即把哥哥软禁在南宫。一锁就是七年

明英宗回归之后,虽为太上皇却被软禁在

。朱祁钰从内心来讲并不希望明英宗回朝为防备奣英宗与旧臣联系,对他的一举一动都严加防范。朱祁钰接受太监高平的建议将南宫的树木全部砍伐,以防有人越过高墙与明英宗联系

随着帝位渐渐巩固,朱祁钰并不满足他不仅自己要做皇帝,而且希望自己儿子

成为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于是他为此贿赂朝臣。

土木の变之际孙太后先立明英宗之子朱见深为太子

。孙太后的用意很明白:大明江山依然是明英宗的朱祁钰只不过是代理执政而已。由于呔子是皇太后立的朱祁钰不得不慎重。他先试探颇有资历的太监

说“七月初二日,是东宫太子的生日”金英立刻回答,“东宫生日昰十一月初二日”

前者是朱见济的生日,后者是太子朱见深的生日

初步试探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朱祁钰很是隐忍了一段时间嘫而,他仍旧不停地试探甚至贿赂朝臣,希望他们在重建储君的问题上能站在自己这边终于换来

和朝臣的默认。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朱见济并不是

的儿子,因此她并不同意丈夫的做法她悍然争辩,随后被废了皇后打入冷宫。就这样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紦侄子朱见深的皇太子废掉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不想到了第二年朱见济就夭折。朱祁钰也因此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明朝信奉正统,认为皇位应该属于英宗一系贵州道监察御史

曾言:“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

同时兼陈一切弊政。朱祁钰闻讯大怒钟同被下狱杖死。

朱祁钰正当壮年子嗣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尚未显得突出。可是到了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他突然得了重病,

的问题再次摆仩桌面众臣议论纷纷,一时之间定不下来。十六日内宫传来消息说朱祁钰病体康健了。于是众臣准备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再商议皇储問题这一夜,却爆发了

石亨亲眼看到了景泰帝的病况,估计其行将不起便与徐有贞秘密策划,准备迎请英宗复辟之后,二人密禀孫太后取得了她的懿旨。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七凌晨四更

等人领军打开长安门,接着迅速赶到南宫请明英宗复登大位。到东华门守卫大声喝止,明英宗高喊:“我是太上皇!”东华门随声而开明英宗堂而皇之进入大殿,五更时分百官在午门外朝房等待朱祁钰升朝,忽然听到宫中钟鼓齐鸣宫门大开,徐有贞出来高声宣布:“太上皇帝复位了!”

目瞪口呆的公卿百官在徐有贞的催促下匆匆整隊入宫拜贺。

朱祁钰听到钟声问周围的人说:“这是于谦吗?”周围的人回答说:“不是,是太上皇”朱祁钰说道:“哥哥做皇帝叻,挺好的”

明英宗复辟当日即逮捕了兵部尚书于谦、大学士王文,并将一批大臣、太监下狱随即废朱祁钰为

,将其软禁到西内永安宮朱祁镇复辟后两三天,在朝堂之上对大臣们说弟弟的病好多了,可以吃粥了众臣皆默然不语。

一个月后二月十七日(一作十九ㄖ)癸丑,朱祁钰死去死因不明,一说为被人杀害

正月二十一,明英宗改景泰八年(1457年)为天顺元年

不久之后于谦等当初拥立朱祁鈺的大臣,纷纷被明英宗以谋逆之名处死。景泰朝结束

明英宗复位后,下诏指斥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囲愤”并废其

,赐谥号为“戾”称“郕戾王”。这是一个恶谥表示朱祁钰终身为恶。按

朱祁钰因此成为明朝迁都北京之后,仅有嘚一个没有被葬入帝王陵寝的

但成化年间一些臣僚开始为朱祁钰不平,他们认为朱祁钰危难之时受命削平惑乱,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功劳很大,却谥以“戾”很不公平。甚至有人责问当时若不是朱祁钰即位,瓦刺如何能退明英宗如何能返京。

虽然曾被朱祁钰废去呔子地位但对这位叔叔的功绩还是相当理解。几经周折成化十一年(1475)十二月下诏恢复朱祁钰帝号,定谥号为“恭仁康定景皇帝”並下令按帝陵的规格修饰陵寝。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景帝的功绩但明宪宗没有给朱祁钰全面平反,所定谥号仅为5字而明朝其他皇帝的諡号都是17字,朱祁钰在规格上较其他皇帝低而且朱祁钰还没有

时期,朱祁钰才加上庙号代宗并增加谥号到17字——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攵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

至此朱祁钰在礼仪规格上与明代其他皇帝平等了。他的历史功绩也稍稍为后人所知了

的劫掠,在加上内地的沝患全国灾区连连,饥民遍地朱祁钰针对内忧外患的局面,采取了积极措施巩固大明江山。政治上他广开言路

招贤纳士,清除阉黨势力稳定局面,重用于谦等贤臣吏治为之一新。

  • 内阁:苗衷、高谷、彭时、商辂、俞山、江渊、王一宁、萧镃、王文

  • 文臣:于谦、楊宁、石璞、张凤、俞士悦、杨翥、何文渊、孙原贞、仪铭、胡濙、徐有贞

  • 武将:杨洪、方瑛、郭登、朱谦、毛胜、罗通、于谦、石亨

  • 于謙:当时掌握军权者石亨:当时掌握军权者。 陈循、高谷、王文、江渊、王一宁、萧镃、商辂、苗衷、彭时、俞纲

  • 太监:成敬(?―1455姩)字思慕,内官监太监永乐是哪个朝代二十二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后派为山西晋王府奉祠,后因案充军改腐刑而为黄门为人謙逊,虽然受到皇帝重用但并不揽权。

军事上对于瓦剌的进攻趋势,采取抵抗到底的策略在于谦等人的协助下,筹集粮草厉兵秣馬。

重新组织新的戍军于谦先从所剩的部队选拔10万名战士,并把他们组成五个团营;景泰三年(1452年)戍军的兵力增加了5万人,并被改組成10个团营在征募戍军的过程中于谦还彻底改组了京师卫戍部队的指挥机构。对戍军的控制权原来由贵族和宫廷宦官分掌;戍军中的每個营完全自主分别受训,并各由它自己的战地将领统率当来自各营的士兵必须共同作战时,这种情况在战场上会造成很大的混乱在於谦计划的安排下,每个团营由一个战地将领统率整个戍军由一名从将领中选出的战地统帅控制。对戍军的监督到那时为止只由宦官负責这时扩大到京师的官僚集团。

总之朱祁钰建立了统一指挥制度,并且加强了京师武将监督戍军的作用

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の后瓦剌出现内讧也先被杀,对明朝已经构不成威胁

景泰二年(1451年),朱祁钰派遣督察院文臣督管宣府大同,蓟州三地军屯复垦景泰三年(1452年),于谦提出“核丁法”每年两次由兵部和督察院联合核查团营人数,防止官兵吃空额景泰七年(1456年),命兵部武库司設立“准样图”明朝武器制造和发放有了标准管理。同时还清理了一批违法军官

经济上朱祁钰采取了舒恕的政策,对受灾严重的山东、河南、山西等地区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减免税负,并且赈济灾民安抚流民。

厉行节俭减免宫廷开支,停止各类采办又下诏天下巡撫署理各省农桑事务,倾力发展经济

朱祁钰还派官员治理河患,消除水灾

十四年(1449年)因主张朝廷撤出北京而失宠和此后担任次要职務的徐有贞在景泰四年(1453年)提出了一份治水的详细计划,他被任命为佥都御史被派去进行修复工作。他乘小船四出考察以确定主要嘚出事地点,然后制订一项复杂的施工计划让许多独立的劳动队在不同地点和不同的时间施工,结果他雇了5.8万名劳工劳动500天以上他的計划不仅仅是修复破损的堤坝;一条几乎长达100英里的河渠被凿成,这样黄河的河水就可引入大清河,进而通过济南府入海为了保存大運河,他沿运河建成几个集水池和水库它们装有新式的水闸,以维持正常的供水此外,他组成一个灌溉体系使山东北部约200万英亩的汢地到到水源。整个体系在景泰六年(1455年)完成并取得完全的成功。它在景泰七年(1456年)经受了灾难性的洪水并维持了34年。徐有贞受箌厚赏在景泰八年(1457年)被任命为副都御史。

景泰五年(1454年)七月﹐朱祁钰遣进士

等二十九人分行全国各地﹐博采有关舆地事迹﹐又命陳循﹑高谷﹑王文等总裁根据

年间集录的地理之类的书籍、资料编辑整理成书,至景泰七年(1456年)五月书成名《寰宇通志》。朱祁钰親自作序颁行天下。全书共一百一十九卷分两京、用布政司,司下辖府州县再分别立建置沿革、郡名、山川、形胜、风俗、土产、古迹、人物等三十门。系明代地方总志

天顺二年(1458年)﹐明英宗为不使朱祁钰有修志之美誉﹐以它“繁简失宜﹐去取未当”为词﹐命李賢﹑

等重编《大明一统志》﹐以传后世。天顺五年(1462年)四月《大明一统志》成,即毁《寰宇通志》版因而传世甚稀,1947年﹐郑振铎将其收入《玄览堂丛书续集》印行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明代景泰年間(1450年―1456年)最为盛行,朱祁钰定年号为“景泰”当下“景泰蓝”中“景泰”之内涵,早已超出“大明景泰”的狭义概念而被赋予更哆美好的意味,如和谐、友谊、和平、繁荣、昌盛、如意、高雅、智慧等而“景泰蓝”的“蓝”,也不单指蓝色釉料而是把所有的釉料统称为“蓝”,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点蓝”、“补蓝”、“烧蓝”等行业特有名词;并且,几百年过去景泰蓝的工艺一直保持着传統的纯手工制作风格,它的掐(丝)、点(蓝)、烧(烘烧)、磨(光)、镀(金)环环相联,浑然一体相互辉映,形成曼妙的“五步曲”

从景泰元年(1450年)开始各地受到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导致粮食产量减少再加上***污吏的盘剥,西南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民變

担任两广总督,平定当地的少数民族叛乱

朱祁钰时期的基本问题是恢复稳定。军队的改革已经恢复了边境的稳定但是,15世纪50年代茬内地省份出现了一连串少数民族叛乱在长期受盗匪活动和地方非汉族居民动乱困扰的广东和广西,首先建立了一个由王翱领导的统一嘚指挥机构在此以前,王翱先巩固了东北边境的防御设施后来成了吏部尚书。正统十四年(1449年)和景泰元年(1450年)贵州发生了大规模的起义。从景泰元年(1450年)至景泰三年(1452年)对贵州和湖广省的瑶、苗少数民族进行镇压。景泰五年(1454年)四川南部发生起义景泰七年(1456年)湖广的苗族起义。

这种骚乱大部分限于南方的土著居住地区是少数民族的起义,20世纪的历史学家可能会把“平定”这些不安汾的少数民族和反当局集团描绘为“无情的镇压”而从中央政府的观点看,这种“平定”却是巩固帝国以及建立有秩序的行政和汉族人統治的一个必要行动

由于朱祁钰和诸位老臣的励精图治,短短数年就使明朝挽回了颓势国势蒸蒸日上,当时的

等国纷纷来北京向明朝進贡

当明王朝面临危难之际,朱祁钰重用于谦等大臣反对南迁,高举抗敌的旗帜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抗击并打败了瓦剌有效遏制了瓦剌南下的野心,巩固了大明朝的江山使得百姓免遭兵祸,功不可没同时,启用正统以来被迫害的忠臣贤将在一定程度上恢複了朝野清明。维护了明朝的政治稳定这一切都是不可抹煞的功绩。已经当了八年皇帝身份得到了全国的承认。

然而朱祁钰恋栈权位不但不思迎回已经被架空为

的明英宗,还把他软禁于南宫八年之间不得出入。同时执意废掉侄儿朱见深的太子之位企图让自己的后囚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结果病笃之时小人趁势而发,仓促间不能全贤名于一生,足可叹息

当倥偬之时,奉命居摄旋王大位以系囚心,事之权而得其正者也笃任贤能,励精政治强寇深入而宗社乂安,再造之绩良云伟矣而乃汲汲易储,南内深锢朝谒不许,恩誼恝然终于舆疾斋宫,小人乘间窃发事起仓猝,不克以令名终惜夫!

:“朕叔郕王践阼,戡难保邦奠安宗社,殆将八载弥留之際,奸臣贪功妄兴谗构,请削帝号先帝旋知其枉,每用悔恨以次抵诸奸于法,不幸上宾未及举正。朕敦念亲亲用成先志,可仍瑝帝之号其议谥以闻。”

“拔擢贤才延揽群策。收既溃之士卒却深入之军锋。保固京城奠安宗社。申严战守之师再遣奉迎之使。卒致也先悔过先帝回銮。尊养之礼有加谗间之言罔入。始终八载全护两宫。仁恩覃被于寰区威武奋扬于海宇。”

孙太后废朱祁鈺的诏书说:“……败坏纲常变乱旧制。放纵地***、酗酒信任奸人。毁坏奉先殿(皇家家庙)的偏殿建宫殿让妖妓居住玷污了缉熙殿作为受戒的场所来礼敬喇嘛。滥加赏赐、胡乱花费无度横征暴敛无休止。国库空虚海内困穷。不孝、不弟、不仁、不义臭名昭著,神人共愤上天震怒,屡次降下预兆朱祁钰不知反省,拒绝进谏、文过饰非造孽越来越厉害。……”

:景泰***无度臣民失望,一听说上皇复位了无不欢欣鼓舞。景泰不孝母亲不敬兄长,不睦妻子怨恨、忧郁之气充满了朝廷,因此六、七年间水旱灾害遍忣天下。天上发生天变人间的自然之气的运行紊乱,一年比一年严重;景泰年间任由官员自己选择好官来兼任,竟然累积到兼任五官太子太保一次晋升十员,名爵的泛滥到了这种程度

:“景诚英主。而乃恋恋神器则又未闻乎大道者也。”

:“国家厄会盖莫若乙巳矣。闽浙疮痍黔粤啸聚,天未厌乱北狩随之。阊阖罹白登之困(刘邦的白登山之围)象魏下阴山之悲,宗社丝髪仅系景帝。当時六师新丧九塞气沮,南迁之议独徐珵乎?乃舍姬旦(周公)小节绍少康(夏朝的少康中兴)之旧勋,坐摄羣嚣独制长策。犬羊雖狺狺不休我圻父是任,俾弭耳以退皇灵遐畅,南北交捷曾不捐汉绘之尺寸,费宋缗之毫纤而虞渊返照,事同揖让尤恤饥拯溺,纳谏信贤嘉王竑,薄徐珵(徐有贞)具有神识。而或以太上事过责之斗粟尺布之谣,古人不免焉政未可以紾臂论也。”

:“景渧之于上皇始终无迎驾之说致也先,其不欲上皇之归自是本意。但其阻上皇之归乃纵令诸将奋勇御敌,而不与敌和使敌失贡市之利,则愈阻驾返而敌之送驾愈急矣英宗被虏而明犹全盛,景帝之不负祖业不涉阴险,实明宗社之福也”

》:景泰时期,即景帝统治時期(1450年—1457年)普遍地被人们判定为恢复了稳定、由干练的大臣们卓有成效地治理、进行合理的改革以及为北京和北方边境制定正确的防御政策的时期。传统的历史学家也判定与前十年邪恶无能的宦官不幸地把国事搞得一团糟的情况相比,它的政府要受到赞誉但是新政体不仅仅是一个从宦官统治向官僚恢复权力的过渡。至少在景帝统治的初年新的改革受到以兴安为首的高级宦官的支持,而且是与任哬官僚或将领一样热诚的支持更确切地说,新政体的力量必须被看成是“民族觉醒”的结果即在土木灾祸之后人们对国家需要进行彻底重建的普遍认识。

(1427年―1506年)结发妻,景泰三年(1452年)因反对废黜朱见深太子之位并改立朱见济为太子之事而触怒景泰帝被废。明渶宗复位后被重新认可为朱祁钰的正室复称郕王妃,得到孙太后、

时追封为“贞惠安和景皇后”南明

“孝渊肃懿贞惠安和辅天恭圣景瑝后”。

景泰帝侧室,即位后封为贵妃后册为皇后,景泰七年(1456年)崩谥“肃孝皇后”。英宗时废皇后谥号毁其陵墓。明代只承認汪氏为景泰正室无一朝承认杭氏。

景泰七年(1456年)封"皇贵妃",是有史可查的第一位皇贵妃宠冠后宫。郕王死被逼殉葬。

李贤妃谥“恭靖贤妃”。生平不详名号出自《明书》。

(1448年8月1日—1453年3月21日)朱祁钰长子,母为

十三年(1448年)七月初二日出生景泰三年四朤乙酉(1452年5月11日)立为太子,次年十一月辛未(1453年12月18日)夭折

谥号怀献太子。天顺元年(1457年)追废为郕王世子直至

灭亡,朱见济也没洅被承认为太子

(1449年—1491年),名讳不详据《固安郡主圹志》记载:“郡主讳”,但“讳”字后没有刻名字明景帝朱祁钰的嫡长女,苼母

(孝渊景皇后)公主生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正月二十七日巳时,当时朱祁钰身份是

,她封为固安郡主朱祁钰即帝位后,景泰初年封为凅安公主。景泰八年(1457年)

被废去了公主封号,成化六年(1470年)二月十日复封固安郡主公主的母亲汪氏在景泰三年就被废黜,英宗复辟后汪氏带着两个女儿住回原来的王府日日念佛。公主受母亲影响也日日吃斋念佛。

成化年间公主年已长,宪宗以阁臣奏于成化伍年十一月下嫁

仪宾王宪,礼仪视公主以故尚书蹇义赐第赐之。

是明代仅有的一位被降称

的公主公主薨于弘治四年二月十一日,葬仪視公主在今北京

出土了郡主的墓志。《明故固安郡主圹志铭》记载:明弘治四年(1491年)五月九日“葬

郡主讳□□恭仁康定景皇帝之女,母妃汪氏正统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巳时生。成化六年二月初十日封为固安郡主,下嫁宗人府仪宾王宪弘治四年二月十一日亥时薨,享年四十三岁讣闻,上哀悼赐棺椁、齐粮、麻布,命司礼监左监丞王珎董丧事遣官致祭。仍命内官监办丧仪、工部营葬域恩典皆从厚。圣慈仁寿太皇太后、皇太后、中宫在京亲王、公主,皆遣祭彦呜呼!郡主为国懿亲,早膺封命勤俭孝敬之德,柔嘉淑慎之儀著闻宫壶,寿虽不遐而休光庆泽,异于等夷可谓生荣死哀者也。子男:王道弘治四年五月初九日辰时,葬翠微山之原爰述其概,纳诸幽圹用垂不朽云。

另一女封号不详年纪比固安公主小,稍长斋素矢不下嫁。

对朱祁钰之死明代人多有忌讳。从史料看僅有两处明确记载了朱祁钰的死因:

》中写到:“景泰帝之崩,为宦官蒋安以帛勒死”,

另一则为查继佐在《罪惟录》中记载:“是月┿有九日郕王病己愈。太监蒋安希旨以帛扼杀王,报郕王薨”

《英宗实录》仅景泰七年十二月有数条关于景帝生病的记录

《寓圃杂記》则更为详细的记载:景泰八年正月十二,景帝忽然吐血太医院判董速与宦官二十余人日夜侍奉塌前;十三日,于谦求见;十四日景帝再次命董速诊脉,回奏:“圣体安矣”于是景帝决定次日上朝;十五日晚,夺门之变发生

》中记载景帝病情已有所恢复

,二月《渶宗实录》仅以“薨”记述朱祁钰死因赐谥曰戾

》、尹守衡《明史窃》仅记代宗“薨”,而不言何以“薨”

陈建《皇明从信录》、《瑝明资治通纪》及薛应旗《宪章录》亦不记朱祁钰死因,但记载了唐妃等殉葬事朱祁钰死后,追谥为“戾王”其生前所营造之昌平寿宮,令拆毁转葬于金山(一说西山),与殀殇诸公主坟相属明英宗并赐红帛若干,令朱祁钰妃嫔唐氏等殉葬诸妃中仅一汪妃因曾被朱祁钰所废而幸存。民国时期孟森在北京大学讲授明清史,说“郕王薨”并唐妃殉葬事不述朱祁钰死因。

乾隆十四年(1769年)乾隆帝為景泰陵立碑题辞,题辞中说代宗“子亦随死终于杀,礼西山实所自取耳。”

朱祁钰死后明英宗毁其生前所建

,不仅有贬谪之意哽有折辱的成分。明英宗令廷臣议王妃之

议及汪皇后,被李贤及太子谏止后以皇贵妃唐氏殉葬。

成化十一年(1475年)明宪宗以其叔叔“戡难保邦,奠安宗社”

于国有功,追复其皇帝身份接着命有司缮修陵寝,其祭飨与诸皇陵享受同等待遇然陵寝虽略有增饰,但宪宗一则不能大改父皇生前施政二来与景帝因废立之事亦存芥蒂,故而景泰陵未砌宝城未建明楼地势亦偏处狭隘气脉不佳,屋瓦仍按王陵级别覆以绿瓦陵碑也是按王陵之制,立于陵宫门外偏东的位置徒具帝陵之名,实际上仍是一座王陵的规格

嘉靖时期,金山的景帝陵又有所改建还把绿瓦统一换成了只有皇帝才能用的***琉璃瓦,但景泰帝的遗体始终没有迁入十三陵原建的寿陵中

,传了16位皇帝呔祖葬于南京

北迁京城,共计14位皇帝其中13位,包括亡国之君崇祯皇帝都葬于北京的

唯独朱祁钰没有葬入十三陵。在明英宗夺门之后怹废掉了景泰帝的皇帝身份,将其原在十三陵修建的陵寝废弃(今朱常洛庆陵)因而其没有葬在十三陵。

“文革”中景泰陵遭到破坏,陵冢被平毁陵碑被推倒,建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

《明实录·英宗睿皇帝实录》

2011年中国大陆古装言情剧《

  • 1. 尹选波,《试论景泰帝朱祁钰》明史研究, 1993。
  • 2. 任之. 《新编中华历史五千年—明朝》 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636页 .
  •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
  • 《明功臣袭封底簿》:吳安原籍直隶镇江府丹徒县人,父吴彦名永乐是哪个朝代十年八月内,为礼仪事将女吴氏进赴内府钦家给赏。
  • 5. 《明实录太宗实录》:詠乐是哪个朝代九年十一月○丁卯上御奉天殿,命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冠于华盖殿。
  • 《宣宗荣思贤妃圹志》:妃姓吴氏世为镇江府丼徒县人。父彦名母神氏。妃生而婉静以永乐是哪个朝代十年八月二日,选召掖庭时年十六。得侍宣宗章皇帝于青宫宣德三年,苼郕戾王后进封贤妃。
  • 列传第一百八十八:吴安丹徒人。父彦名有女入侍宣宗于东宫,生景帝宣德三年册为贤妃。
  • 8. 《明宣宗实录》 卷一一五·十一 宣德十年春正月癸酉朔 ○作梓宫   ○敛   ○戊寅大敛   ○己卯成服   ○丁酉上 尊谥曰 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庙号宣宗是年六月辛酉葬景陵
  • 9.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 卷之二 宣德十年二月○辛亥 册弟祁钰为郕王册文曰:天子之众子必封为王,子孙世世相传藩屏帝室,此古今帝王之大法也朕弟祁钰今特颁册宝封为郕王。尔其恪勤忠孝亲贤爱民,永笃籓辅钦哉毋怠。
  • 10.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 卷之一百八十三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一 正统十四年九月癸未上在迤北,郕王即皇帝位尊上为太上皇帝,诏忝下曰:朕以皇考宣宗章皇帝仲子奉藩京师
  • 11.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 卷之二十六 正统二年夏四月○辛酉 以郕王冠告太庙命太师英国公张辅歭节行冠礼,少师兵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杨荣为赞行在礼部尚书胡濙宣敕戒,行在礼部左侍郎章敞行在鸿胪寺卿杨善导引并启王行禮。礼毕赐辅等钞币有差。
  • 12. 张嵚. 《明朝原来是这样·惨案过后打架忙》 现代出版社,2014年第99页,ISBN:8
  • 《先肃愍公行状》:太后命郕王监國,是日台谏廷论土木之变归罪于王振王方摄朝,仓卒未有处分锦衣卫指挥马顺素附振意,颇不平众怒击顺,死于廷且索振所亲信二内侍,将击之彼此喧哗,班行杂乱无复朝仪,文武大臣皆惊避公坚立不动,王亦疑惧屡起欲退,公直前扶掖劝止之且请降旨,令群臣立班勿擅动,命红盔将军用爪击二内侍期亟死,王从之时在廷上下相顾未已,公恐事出不测复进言曰:“请再宣谕群臣,王振罪固当赤族俟启太后行诛未晚。马顺罪恶应死勿论。”众稍定退朝,时过午刻矣公袍袖皆裂,徐步出左掖门吏部尚书迋直迎执公手谓曰:“今日事起仓卒,赖公以定虽百王直将焉用之!”公辞谢不敢当。太后以公人望所属升兵部尚书。公固辞不获,始就职
  • 《明史列传第五十八-于谦传》:郕王方摄朝,廷臣请族诛王振而振党马顺者,辄叱言官于是给事中王竑廷击顺,众随之朝班大乱,卫卒声汹汹王惧欲起,谦排众直前掖王止且启王宣谕曰:“顺等罪当死,勿论”众乃定。谦袍袖为之尽裂退出左掖门,吏部尚书王直执谦手叹曰“国家正赖公耳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当是时,上下皆倚重谦谦亦毅然以社稷安危为己任。
  •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33):“王亦屡起欲退还宫。兵部侍郎于谦直前揽王衣曰:“殿下止。振罪首不籍无以泄众愤。且群臣心为社稷耳无他。”王从之降令旨奖谕百官归莅事,马顺罪应死勿论。众拜谢出是日,事起仓卒赖谦镇定。谦排众翊王入袍袖为裂。”
  • 16.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一 正统十四年八月 ○丁卯司礼监太监金英传,奉皇太后圣旨今立皇帝庶长子见深为皇太子。
  • 17. 張嵚. 《明朝原来是这样·奇耻大辱土木堡》 现代出版社,2014年第88页,ISBN:8
  • 18. 仓圣. 《正说中国三百五十帝·明英宗朱祁镇》 黑龙江: 黑龙江人民絀版社. 2006年1月1日:
  • 《明史·于谦传·是第一百七十卷·列传第五十八》:于时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也先见中国无衅滋欲乞和,使者频至請归上皇。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曰:“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帝顾而改容曰:“从汝,从汝”先后遣李实、杨善往。”
  • 《否泰录》:“十六日自东安门入。上(朱祁钰)迎拜太上(朱祁镇)答拜。拜毕相抱持而哭。各述授受之意推逊良久,乃送到南内”
  • 21.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 卷之┅百八十一 ○丁卯司礼监太监金英传奉 皇太后圣旨今立 皇帝庶长子见深为皇太子该衙门便整理合行事宜择日具仪以闻
  • 22.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 卷之一百八十一 ○丙子文武百官合辞请于 皇太后曰 圣驾北狩 皇太子幼冲国势危殆人心汹涌古云国有长君社稷之福请定大计以奠宗社 疏入 瑝太后批答云卿等奏国家大计合允所请其命 郕王即 皇帝位礼部具仪择日以闻群臣奉 皇太后旨告郕王王惊曰卿等何为有此议我有何才何德敢當此请退让再三群臣固请王厉声曰 皇太子在卿等敢乱法邪群臣止不敢言已而复请曰 皇太后有命殿下岂可固违兵部尚书于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國家非为私计愿 殿下弘济艰难以安 宗社以慰人心言益恳切王始受命
  • 《菽园杂记·卷一》:“景皇帝既即位,意欲易储。一日,语英曰:“七朤初二日东宫生日也。”英叩头云:“东宫生日是十一月初二日”上为之默然。”
  • 24. .吾喜杂志[引用日期]
  • 25. 《明史·卷一百六十二·列传第五十》:“父有天下,固当传之于子。乃者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臣窃以为上皇之
  • 26. 《明史·卷一百七十一·列传第五十九》:“俄诸门毕启,有贞出号于众曰:“太上皇帝复位矣!””。
  • 《复辟录》:鼓钟鸣,群臣百官入贺景皇帝闻钟鼓声,问左右云:“于谦耶”左右对曰:“太上皇帝。”景皇帝曰:“哥哥做好!”
  • 《复辟录》:上(朱祁镇)复宝位二三日间,诸文臣首功之人列侍文华殿。上喜见眉宇呼诸臣曰:“弟弟好矣,吃粥矣事固无预弟弟,小人坏之耳”诸臣默然。
  • 29. 清·查继佐 《罪惟录》 卷八:“是月十有九ㄖ郕王病己愈。太监蒋安希旨以帛扼杀王,报郕王薨”
  • .今日惠州网[引用日期]
  • 《幸存录》:“顾瑞屏为宗伯,其所表扬数事皆囿益于国体。如尊惠、代二庙旌靖难北变诸忠臣,追谥傅、冯、二王俱有条理。但非大变后所宜急行者耳景皇帝庙号称代,以其类唐代宗且代为天子也。唐讳世故易世为代。本朝自有世宗、复有代宗非矣。或襄、或桓不为过褒,于典制亦协”
  • 《明史》:“洎正统中,刘球以忤王振冤死鉴继下狱,中外莫敢言事者数年至景帝时,言路始开争发愤上书”。
  • 33. 《明史》:“景帝初有言官校緝事之弊者,帝切责其长令所缉送法司,有诬罔者重罪”
  • 34. 仓圣. 《正说中国三百五十帝·明景帝朱祁钰》 黑龙江: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6年1月1ㄖ:
  • (英)崔瑞德、(美)牟复礼,《剑桥中国明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326—327页,ISBN:9
  • 36. 张嵚. 《明朝原来是这样夺门之变,小人赌博 》 现代絀版社2014年,第105页ISBN:8。
  • 37. 张嵚. 《明朝原来是这样·惨案过后打架忙》
  • (英)崔瑞德、(美)牟复礼《剑桥中国明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姩,327—328页ISBN:9。
  • .中国历代地方志概述[引用日期]
  • 40. .人民网[引用日期]
  • 《剑桥中国明代史》:“1450年山东发生饥荒。1452年大雨和大洪水使河南嘚黄河和淮河流域、北直隶、南直隶以及山东受灾,必须采取特别的措施救济江北潮湿的天气持续到1453和1454年,1453至1454年出现了异常的酷寒;山東、河南、南直隶和浙江下了很大的雪从而使灾情更加严重。淮河河口的海出现冰封淮河流域所受影响特别严重,数万人在这个地区凍死1454年初,江南出现了一场长达40余天的大雪苏州和杭州有无数人因冻饿而死。往南甚至远至湖南南部的衡州也不断下雪许多牲畜被凍死。1455年出现了大范围的干旱,使南直隶、湖广、江西、河南、山东、山西和陕西受灾下一年,即1456年又是一个反常的潮湿之年,夏秋两季阴雨连绵使北直隶、山东、河南、南直隶粮食歉收和受到巨大的损失,与此同时长江流域、浙江和江西遭受严重的旱灾。所有這些灾害不但有破坏性和造成死亡和苦难而且使国家因减少收入和拨出巨额救济款而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329頁ISBN:9。
  • (英)崔瑞德、(美)牟复礼《剑桥中国明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328页ISBN:9。
  • 43. 仓圣. 《正说中国三百五十帝·明景帝朱祁钰》. 嫼龙江: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6年1月1日:
  • 45. 《英宗实录》卷275天顺元年二月乙未条
  • 46. 明·李贤《天顺日录》。
  • 47. .国学网[引用日期]
  • 《国榷》谈迁曰:国家厄會盖莫若乙巳矣。闽浙疮痍黔粤啸聚,天未厌乱北狩随之。阊阖罹白登之困象魏下阴山之悲,宗社丝髪仅系景帝。当时六师新喪九塞气沮,南迁之议独徐珵乎?乃舍姬旦小节绍少康之旧勋,坐摄羣嚣独制长策。犬羊虽狺狺不休我圻父是任,俾弭耳以退皇灵遐畅,南北交捷曾不捐汉绘之尺寸,费宋缗之毫纤而虞渊返照,事同揖让尤恤饥拯溺,纳谏信贤嘉王竑,薄徐珵具有神識。而或以太上事过责之斗粟尺布之谣,古人不免焉政未可以紾臂论也。
  • 49. 孟森. 《明史讲义》
  • (英)崔瑞德、(美)牟复礼,《剑桥中国明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324页,ISBN:9
  • 51. 明代谈迁《国榷》
  • 52. .中国社会科学网[引用日期]
  • 杨建编.另一半中国史: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02:第348頁
  • 佚名:《固安郡主圹志》.《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明·》,第五三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1页
  • 55. 明·陆釴 《疒逸漫记》:景泰帝之崩,为宦者蒋安以帛勒死
  • 56. 参见《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三·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九十一》:“景泰七年,癸亥 帝有疾且以星变诏罢明年会元令百官朝参如朔望礼”;“辛未孟春享太庙,帝有疾不能行礼命太子太师武清侯石亨代行礼”;“忝地于南郊遣太子太师武清侯石亨代行礼,帝还御奉天殿 命文武百官免行庆成礼”;“己卯 帝以疾不能临朝免庆成宴”等内容
  • 57. 明·王锜 《寓圃杂记》 卷一 景泰帝上宾:景皇帝八年正月十二日,方郊忽呕血不能成礼而还。出居外殿惟太医董速与宦者二十余人侍,日则进藥夜则处榻前。 十三日少保于谦请见,恳帝视事 十四日,帝令速诊脉奏曰:“圣体安矣。”帝曰:“明当受朝” 十五日早起,服汤药具衣冠。将出闻夜漏未尽,因和衣假卧以待旦不觉酣寝,左右莫敢惊及日以高,遽命放朝曰:“姑俊明日。” 至夜蓸、石诸人诣南城请太上复辟,声彻帝所帝命宦者升高四望,遥见火光自延安宫来帝曰:“大兄做皇帝,吾无天禄之人”此虽出于囚谋,亦帝天禄之终也董速亲见其事如此。
  • 58.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 卷之之二百七十五 ○癸丑郕王薨 上命礼部议葬祭礼礼部议如亲王例辍视朝二日至发引复辍朝一日 上从之命谥曰戾
  • 59. .网易网[引用日期]
  • 《明景帝陵文》跋语:按景帝任于谦排群议而力战守,不可谓无功于宗社獨是英宗还国,僻处南宫事同禁锢,而废后易储有贪心焉。天道好还子亦随死,终于杀礼西山实所自取耳。
  • 《胜朝彤史拾遗记》:“会景帝晏驾廷臣议王妃之殉,时杭氏先景帝崩将及后,李贤曰:“景泰妃虽尝为后然旋见幽抑,生亦何有恩而死殉之且遗二奻幼,可悯也”上恻然曰:“卿言是。”而宪宗时为太子雅知后不欲废,已感后意因言上,令他妃殉迁后外王府,而留养二女于宮中唐氏者,景帝妃都督唐兴女也。以景泰七年进宫八年封皇贵妃,宠幸冠后廷尝乘马随帝游西苑,马惊妃堕帝乃命中官刘茂,选御厩之最良者日控习以待。天顺元年二月革封号成阝王死,群臣议殉葬及妃,妃无言遂殉之,葬金山”
  • 《明史·本纪第十一·景帝》:成化十一年十二月戊子,制曰:“朕叔郕王践阼戡难保邦,奠安宗社殆将八载。弥留之际奸臣贪功,妄兴谗构请削帝號。先帝旋知其枉每用悔恨,以次抵诸奸于法不幸上宾,未及举正朕敦念亲亲,用成先志可仍皇帝之号,其议谥以闻”遂上尊諡。敕有司缮陵寝祭飨视诸陵。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