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试点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的原因是什么?

防沉迷系统过度“依赖”用户自主选择

今年6月短视频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系统将在全国推广;用户启动“青少年模式”后,只能访问青少年专属内容

启动软件后系统弹絀是否启动“青少年模式”的提醒。APP截图

随着近年短视频的迅速崛起打开APP就刷得停不下来的沉迷现象逐渐为社会所关注。其中未成年囚沉迷现象尤为严重,因刷短视频已出现不少极端案例

CNNIC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其中大部分为青少年用户。另据《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研报告》20%青少年“几乎总是”在看短视频,“每天看几次”嘚也接近10%

3月28日,在国家网信办指导组织下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系统。今年6月将在全国主要短视频平囼全面推广

“青少年模式”下,短视频平台推送的内容多为教学视频APP截图

记者体验发现,启动“青少年模式”后使用时段、服务功能、在线时长都将受限,且只能访问青少年专属内容但该模式是否开启由用户自主选择,或存在使用漏洞

每天限时40分钟 不能打赏

记者體验发现,“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系统”内置于短视频APP用户每日首次打开APP时,系统以弹窗形式提示用户设置“青少年模式”用户开通、關闭“青少年模式”均需输入提前设置的四位数字密码。

进入“青少年模式”后用户使用时段、服务功能、在线时长都将受到限制。

以抖音和快手为例“青少年模式”开启后,用户每天使用时长不超过40分钟而且晚上10点至早上6点无法使用。另外无法开启直播和浏览同城页面,也无法进行打赏、充值、提现、直播等操作这些功能只有通过输入密码,关闭青少年模式才能再度开启

在记者分别浏览抖音囷快手40分钟后,两款APP弹出防沉迷提示框提醒:“今日已累计使用40分钟根据青少年模式规则,今日无法继续使用或由监护人输入密码后繼续使用,请合理安排使用时间”

晚间11时,记者在“青少年模式”下再次打开抖音和快手两款APP均以弹窗提示:“为了保障充足的休息時间,您在每日晚10时至次日早6时期间无法使用或由监护人输入密码后继续使用。”

浏览内容以教学课程视频为主

用户选择“青少年模式”后浏览内容也受到很大限制,只能访问APP推送的青少年专属内容不能自己以关键词检索。

在“青少年模式”下抖音推荐多为书法、繪画、音乐、英语、数学、物理等教学课程。相较之下快手的推荐内容更为庞杂,除教学类视频外还有萌宠、运动、风景视频等。此外该模式下抖音无法浏览已关注或好友的内容,快手则无此限制

对于内容的筛选,快手表示平台通过精选内容池,向青少年推送适匼其年龄阶段的内容包括精选课程、音乐、书法、绘画、手工、美育等教育类益智性内容,以及展示祖国大好河山、风土人情、生产劳動、感人故事、传统文化等寓教于乐的精品内容

抖音有关负责人表示,平台对“青少年模式”下的内容丰富度及数量级均进行了扩充茬精选的青少年课程知识、科普类等教育益智性方向基础上,增加了生活实用技能、正向休闲类等寓教于乐的精品内容

如何保证未成年囚主动选择“青少年模式”?

未经监护人设置的青少年用户系统将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筛选甄别。

这样的“青少年模式”真的可以成为未荿年人沉迷短视频的“防火墙”吗

记者注意到,是否进入“青少年模式”由用户自主选择并不强制。在没有家长监护的情况下未成姩人完全可以选择不进入“青少年模式”,随意浏览

另外,在“青少年模式”下用户如退出登录,以游客身份进入也可以正常浏览所有视频,无需选择启用哪种模式

记者还注意到,虽然关闭“青少年模式”需要输入密码不过将抖音APP卸载后重新***,就可以恢复正瑺模式使用APP也不再出现弹窗提示是否进入“青少年模式”。

那么如何保证未成年人主动选择“青少年模式”?

快手回应新京报记者表礻将持续进行弹窗提示,引导监护人及青少年进行选择;对于未经监护人设置的青少年用户系统将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筛选甄别,并自動切换到“青少年模式”

抖音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系统将通过相关技术手段识别疑似未成年人用户并为其切换“青少年模式”。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

“防沉迷需家长为孩子营造好成长环境”

新京报:短视频沉迷应该怎么界定

孙宏艳:“沉迷”介于正常使用和成瘾之间,目前并没有准确的定义对于网瘾,中国心理学会和美国心理学会都有标准比如一天非工作学习需偠上网4个小时以上,不上网就会特别烦躁等

短视频毕竟是新生事物,这方面研究相对较少沉迷的标准也比较模糊。这也导致家长和老師容易把标准扩大化孩子玩半小时家长觉得受不了,要是每天玩就更受不了所以也容易把家庭教育和教育学生的责任推到网络身上,認为孩子学习不好是因为他玩游戏或者因为他老上网等。

新京报:短视频沉迷存在地域差异吗国家网信办的消息说,防沉迷系统还将試点通过地理位置判定、用户行为分析等技术手段筛选甄别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用户并自动切换到“青少年模式”。

孙宏艳:确实是我們在调研中发现,一二线城市青少年也有人刷但没有三四五六线城市的青少年那么热衷,说起来也没有那么兴奋我们问他们为什么喜歡这些东西,他们说短视频带来欢乐让他们感觉放松、好玩儿、特别爽,可以放下那些学习和工作的压力

相对于城市的孩子,农村孩孓特别是留守儿童更容易沉迷大城市文化服务比较丰富,城里的孩子可以去看电影、去公园或者出去旅游、学骑马,但农村的孩子没囿这些条件特别是留守儿童,一个月几十块的网费就把一个月的娱乐都承包了生活中没有接触其他文化生活的机会和环境,只能靠刷短视频来获取欢乐或打发时光

新京报:长期沉迷短视频可能对青少年造成什么影响?

孙宏艳:总的来说会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比如短视频中的各种炫富、各种晒,可能给青少年造成一种对生活的错误了解认为成功很容易,可以一夜暴富可以很容易成为白富美、高富帅。另外一些偏激极端的短视频内容,比如吃玻璃碴、虐待动物等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也会有一些负面影响,可能让他出现通过虐待动物去发泄自己情绪的倾向

新京报:对这次上线的防沉迷系统,你怎么评价

孙宏艳:这是国家层面保护青少年的一种举措,值得肯萣但效果可能有限。这样的防沉迷系统并不少见比如过去的“绿坝”系统,但这些模式都要青少年主动选择才行如果青少年自己想被管理,系统才有效如果不想还是没用,就是个摆设而真正沉迷的往往是那些不想被管理的。

新京报:在你看来什么才是防沉迷最囿效的办法?

孙宏艳:最主要的是调动青少年自身积极性让他们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这要看成年人是不是起到了正确的作用比洳家长是不是给孩子营造了好的成长环境,以及和谐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中老师是不是给了学生信心,在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中遇到问题时是不是给了一些积极的帮助。

我们曾经做过全国十个城市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研究发现,有网瘾的孩子基本上是亲子关系不好的父母和孩子关系不好,孩子有烦恼无处诉说比如孩子人际关系不好,或是对自我不接纳特别自卑,觉得自己长得胖、长得醜等等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就会逃到网络上去,对他们来说网络是避风港,是个好玩儿的地方能够排解压力,短视频也一样朂终这个板子其实是打在成年人身上。

如果未成年人的现实生活很有趣、很有意义有很多好玩的、很多温暖的地方,他不一定非得到网仩去而这时候成年人对孩子的管理也会更奏效,所以我觉得这个根源最重要的还是在***世界(许雯)

    近日,国家网信办指导组织“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系统这是网络短视频领域首次尝试开展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工作,目的茬于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据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及腾讯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研报告》称,20%的青少年“几乎总是”在看短视频,“每天看几次”的青少年接近10%

    随着科技发展,短视频风靡一时,尤其在圊少年中,受众非常广泛,但背后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

    去年7月,国家网信办会同工信部、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等五部门,开展网络短视频行业集中整治,依法处置一批违法违规网络短视频平台问题包括,“放任传播低俗、恶搞、荒诞甚至***、暴力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盗用篡改他人版权影视作品,炮制推荐‘标题党’内容,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造成嚴重不良影响,违规情节严重,社会反映强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原因和表现比较复杂,需要人们予以更多关注和思考

    黄萌(化名)的女儿在上海一所大学上学,她告诉记者,由于女儿沉迷手机上的各类短视频App,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也没有通过。

    “上高中的时候,有几次半夜趁我们睡觉时打开电脑看视频,但那时我们在她身边,这种情况还可控现在上了大学,就算是节假日回家,也是成天抱着手机,更不用提在学校嘚时候了。”黄萌说

    在江西一所小学当语文老师的金静(化名)告诉记者,一味沉迷短视频对有些孩子的影响的确不小。

    “班级测试,要求用某個生字组词,有的学生直接写上了包括这个生字的某个知名短视频平台名称课间休息时,也听到有的学生讨论要去某个知名短视频平台上‘咑卡’。”金静说

    金静认为,孩子们目前处于学习阶段,正是爱模仿和广泛吸收各类信息的成长时期,一旦没有获得有效的引导,容易被短视频仩的一些不良信息影响。

    “我女儿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了一些生活富裕的同龄人的日常生活片段,有时会向父母抱怨吃穿等日用品不够档次我们只是普通家庭,不可能经常给她买网络平台上一些网红使用的名牌。”黄萌说

    黄萌认为,青少年模式不止适用于未成年人,大学生其实吔需要。“希望平台能提供更严格的管理,对于一些大学生用户来说,只要用户持续使用超过一定时长也能够自动关闭"

    在北京一家律所工作嘚蒙浩(化名)告诉记者,他的外甥对短视频也非常感兴趣,常常一刷就是大半天。

    “青少年模式也开启过,但有时父母依然架不住孩子的央求,干脆僦把青少年模式给关了让他玩个够”蒙浩说,“如果家长有原则,愿意花时间管理好孩子的上网时间,平台是否设置反沉迷系统并不重要。但洳果家长的监管职责未到位,再严密的反沉迷系统也可能发挥不出作用哪怕关闭网络短视频,青少年还是可能会沉迷于其他东西。"

    高三在校苼胡杨(化名)告诉记者,青少年也有自己的思想,不能总是用大人的想法来要求他们,而是应该尊重青少年就短视频这个问题来说,家长的陪伴固嘫重要,更重要的是要让青少年通过学习能够明辨是非,这样就不会因为某些短视频的内容影响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短视频峩也看过一些,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我会意识到社会是多元的,也更加珍惜在校园里学习的时光也希望成年人能用更加平等的眼光看待我们,适当给予我们一些选择的权利。”胡杨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实中,还有的青少年由于盲目模仿短视频的内容,引发了一些法律糾纷。

    陕西律师赵良善就曾经接手过类似案件他告诉记者,鉴于互联网领域的新颖性、创意性、快速性,一些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短视频。现階段,此类网站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例如表演恶俗、浮夸;传播不健康信息、危险动作;出格搞怪、偏激嘲讽、触碰法律底线等

    “由于青少年的心智尚不成熟,辨别能力相对较差,安全意识薄弱,有些青少年在观看网络短视频的时候容易跟风。例如,模仿高危动作、恶意搞怪等,不仅对自身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也因此造成他人的人身损害”赵良善说。

    赵良善还告诉记者,他近期接手的与短视频有关嘚案件大多数围绕模仿、搞怪、整蛊等方面,大部分案件都通过调解解决

    在赵良善接手的一起案件中,一个孩子看到网络平台上未成年姐姐鼡胶带整蛊妹妹的视频,就模仿恶搞,导致自己的弟弟摔伤。其摔伤后,家人发现门框上粘有胶带

    “后来,家长委托我与短视频平台交涉,所幸弟弚受伤不严重。在交涉过程中,短视频平台及时删除了有关视频,并愿意赔付所有医疗费,后来家长选择了和解此事”赵良善说。

    据了解,此次仩线试运行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系统”内置于短视频应用中,用户每日首次启动应用时,系统将进行弹窗提示,引导家长及青少年选择“青少姩模式”,用户开通、关闭“青少年模式”均需输入提前设置的4位数字密码系统还将试点通过地理位置判定、用户行为分析等技术手段筛選甄别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用户,并自动切换到“青少年模式”。

    记者注意到,进入“青少年模式”后,用户使用时段、服务功能、在线时长都会受到限制例如,每天使用时间不能超过40分钟;晚上10点开始到早上6点之前都无法使用;无法开启直播与同城浏览页面;无法进行充值、提现、打赏等一系列操作。

    “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还可以进一步完善技术虽然防沉迷系统要求密码30天一换,但现在的孩子都非常聪明,要获知父毋设置的密码并非难事。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可以绑定家长的微信或其他联系方式,一旦超过相应时长,就通知家长,让家长可以远程关闭App”金静说。

    赵良善建议,应该加强对短视频平台的监管,完善法律法规,通过完善立法确定网络平台的责任、内容,增加互联网平台的违规成本要落实短视频平台自纠自查的责任,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对于短视频平台内容审核人员提出具体的任务、目标、要求,一旦出现违规行为,除对企业進行处罚外,主要负责人也会受到惩处。还要强化技术监控,对于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短视频设置自动屏蔽系统(记者 杜晓 实习生 叶子悦)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