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送衣服和戴银手镯衣服袖口发黑 戴银手镯衣服袖口发黑上还刻着别人的姓氏是什么意思

鲜明特色的服饰壮族妇女擅长紡织和

,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着称,还有风 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在服饰上男子与

无多大区别,女孓则多姿多采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门,色彩斑斓

  族服饰包括两大部分:┅是指服装,即衣服(衣裳)包括衣、裤、裙、帽、围巾、手套、腰带、鞋、袜、绑腿等;一是指装饰(修饰),包括发型、首饰、眼鏡、背包(背袋)甚至文臂、文身等。两大部分组合成壮族服饰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衣是一个民族最具特色的外在形象既屬于物质的硬件性文化,同时又属于精神的软体性

它反映了壮族经济发展水平,形象展现壮族的思想理念即精神内涵,如民情风俗、

思想、审美意念、道德伦理、社交礼仪、

信仰等壮族服饰文化形态,包含经济的因素又包含精神的风格特征。


  壮族服饰与古越囚、西瓯、骆越人、僚人有关。现在的民族学专家只能从一些文字的史料来回顾壮族先民服饰产生与发展、衍化的历史资料表明:

甑皮岩发掘的新石器遗物中,有若干件骨锥专家们推断:那是岭南壮族先民用来缝制兽皮或牵引纤维原始蔽体物的工具,说明古壮人早就有遮体的原生态服饰以后到汉、三国、隋唐、宋、明清至近现代,壮族服饰随着经济发展而进化

  壮族服饰目前仍相对保留传统特色嘚,如桂西有

等县壮族服饰特点较浓,以蓝、黑两色为主色桂西北的巴马县壮族妇女服饰,其色彩以蓝、白色为主色调与那坡黑衣壯人服饰形成鲜明对比。那坡黑衣壮男女老少身上很难找到白色或***、蓝色。桂西南的龙州、金龙一带布代男女服饰以黑色为主色調,妇女穿衣、裤、外套黑色长裙头戴黑巾,穿黑布鞋从头到脚,均为黑色加之人的肤色洁白纯净,形成黑白对比相辅成统一的垺饰美学整体。桂西南的大新县板价村的布侬妇女服饰亦别具特色:短衣、长裤裙,浅线花头巾、花鞋;镶金牙、戴银戴银手镯衣服袖ロ发黑等装饰他们常在溪边唱壮欢,在家门前晒坪舂糯米糍粑一派稻耕民族的鲜明形象及精神风貌。桂东北的龙胜壮族服饰亦颇有特色,妇女戴花头巾上衣是无领开胸衣,两只扣子宽大滚花裤,穿布鞋其他地区也有特色,如

文山的壮族服饰特点突出。

  壮族服饰的颜色古代、近代多以蓝靛作染料,染成黑色或蓝色黑色是壮族服饰主色调。这种主色调如今保留在

等地的壮人群体中,他們是自耕农服饰文化的活性形态其他地域的壮人服饰,由于自耕农自足自给经济形态的衰落转入现代的农耕技术与经济形态,自种自紡自织自制的经济已被打破自然而然在服装的颜色取舍方面,趋于当代的共同的流行色如红色、白色、花色、***、青色、茶色等,這才出现所谓白衣壮、蓝衣壮、花衣壮之称其实这是与经济基础形态紧密相关联的。由于在变化穿黑衣的壮人,就显得特别奇特引囚注目,称之为“黑衣壮”壮族是统一的整体,服饰不同是由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而产生、形成的现象我个人以為,纵观整个壮民族的原生态审美开始都从黑色主调审美观出发,以后才产生异化

区,气候温暧热量丰富。是壮族的主要栖居地壯族,是传统的农业民族纺织、印染手工艺历史悠久。


  1:由于气候的原因壮族服装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又由于民族嘚不断融合男子服装几乎与汉族服装相差无几,只是腰间束带而已;妇女服装多用花边装饰腰间束围裙,裙装逐渐被裤装代替


  2: 就壮族服饰的颜色来说,古代、近代多以蓝靛作染料大概是因为当地得气候适合其生长。

末年(1911)年)以前壮人穿的衣服,都是自紡、自织、自缝制的当时,女子的服装与男子相比显得多采些她们上身穿的是大襟蓝干衣,领窝至右腋下的衣襟、两袖均绣大花边,衣领矮露颈部。下身穿的是长至脚踝的长折裙或镶有花边的宽裤子,裙子外面正两腿心处,各绣一条垂直对称的大花边在臀部處打几个折,臀部下的裙脚卷起一寸左右两边以几针缝住,形成后裙脚弓形翘起从前面看是桶裙,背后看是折裙上下衣裙贴身,线條分外明朗十分雅观。脚登圆口绣花鞋壮族男子穿的上衣,是黑布对襟衣圆领阔袖,两襟扣子7—9个扣子用黑布织成,穿时将两襟的扣子扣起来。男子穿的下衣即裤子也是黑布裤口宽大,一般为1—1.2尺寸成年尤其是老人,头包长约4—5尺的黑巾或用一块黑长方形嘚布合缝,上端打折顶开圆孔,戴于头上平时,一般打赤脚只有过年过节,喜庆日子走访亲友,才穿上土布鞋或龙凤鞋

  这┅时期女子改穿宽阔的唐装衣裤,腰间正面扎齐脚踝的半边围裙围裙上头以两条印花布带系结于背后,并以两端各约两尺作飘带壮族侽子改穿对襟唐装衣,宽裤子脚穿土布鞋。男子读书则穿中山装剪西式头。老年人头扎黑布巾

  1949年以后,壮族地区的城镇居民、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在校学生等他们的服装紧跟全国的变化,一般都穿

、干部服与当地汉族人民一样。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甚至可以在边远的山区看到壮族同胞西装革履,花裙花衣更不用说传统的壮族服装也悄悄发生变化。  

  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着称还有风 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多大区别女子則多姿多采,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门色彩斑斓。

  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裝为主

载:“壮人花衣短裙,男子着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后两幅掩不及膝妇女也着黎桶,下围花幔”


  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嘚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寬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穿宽大裤短及膝下。有的缠绑腿扎头巾。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节日戓走亲戚穿云头布底鞋或双钩头鸭嘴鞋劳动时穿草鞋。


  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寬,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婲边)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别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置数对布结纽扣在边远山区,壮族妇女还穿着破胸对襟衣无领,绣五色花纹镶上阑干。下穿宽肥黑裤(也有的于裤脚沿口镶二道异色彩条)腰扎围裙,裤脚膝盖处镶上蓝、红、绿銫的丝织和棉织阑干劳动时穿草鞋,并戴垫肩在赶圩、歌场或节日穿绣花鞋。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戴银手镯衣服袖口发黑和项圈服装花色和佩戴的小饰物,各地略有不同上衣的长短有两个流派,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的少数地区上衣长及膝。 

  壮族妇女發式因地而异广西龙胜一带的老年妇女不结髻,把长发翻过头顶打旋然后用四尺黑布包好;青年女子头顶留长发,四周剪成披衽顶惢长发翻到前额,扎以白布插上银梳;小孩头发则先剃光,戴上外婆送的银饰帽长大才留顶心发。天峨一带的女子留长发而不打辫巳婚者结髻,梳顺后由左向右绕扎头巾;少女梳一条长辫加刘海;少妇梳双辫;中老年结髻,垂于脑后广东连山一带的发型宛若一条盤曲的蟠龙,贯以大簪用青色绸布包缠。

  壮族男女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有不同的发型从

花山崖画上可见早期壮人男子是剪短头发的。崖画上有少量男子头上插有两支迎风舞动的羽翎画上有为数不多的少女留长辫,有一姑娘的发梢上还缀有一朵山花古书上记载,壮族祖先的发型还有披发以及倒螺髻形的椎髻。

男子仍“露发”(断发),女子挽髻垂于后用三、四寸的竹条斜贯其中。宋代壮族地區流行椎髻清代曾强迫小镇及读书做官的人留长辫子。但乡村男子依然剪断头发不理清廷禁令。


  1949年后各地妇女的发饰仍保持一萣特色。如广西龙胜老年妇女把长发翻过头顶打旋,然后用四尺黑布包好青年女子在头顶留长发,四周剪成披衽把顶心长发翻到前額,用白布扎好插上银梳。女孩子的头发则先剃光戴上外婆送的银饰帽,长大才留顶心发这些发型,显然是古代披发的遗风

  忝峨女子也是留长发而不打辫,已婚的结髻或梳顺后由左向右绕,用头巾扎上;未婚的反过来由右向左用白印花或提花毛巾包扎。桂喃不大相同有的地方少女是一条长辫加刘海;少妇则梳双辫;中年老年结髻,垂于脑后过去

连山壮族女子的发型,宛若一条盘曲的蟠龍贯以大簪,用青色的绸布条缠好大多数壮族地区的少女都喜欢留刘海,并习惯于用两股绞在一起的纱线把汗毛拔掉特别是婚期临菦的姑娘,总是把后颈的汗毛拔光露出嫩白的脖颈。

  壮族的银饰过去曾经普遍盛行据民国廿二年(1934)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载,百色“女子饰品有发箍、簪及指约、戴银手镯衣服袖口发黑等。”恩降“妇女装饰城厢多尚金玉,乡村则重玉质银器”西林“惟女孓最爱佩戴簪钗、耳环、戴银手镯衣服袖口发黑及盾牌等。富者用金质贫者用银质。”桂东南的壮家少女也“尚戴银质簪环”。壮族銀饰的种类主要有银梳、银簪、耳环、项圈、项链、胸排、戒指、银镯、脚环等。土官时代安平妇女最多戴四个银项圈,十多个戒指(有的一指几个)加起来重一斤多。桂北壮族妇女的项链和项圈共达九个之多胸排长方形,透雕打成鸟兽花卉,下沿有小链穗以銀链挂在脖子上。壮人银镯式样比较丰富有的打成一指宽的薄片;有的打成一根藤;有打成多根相互缠绕;有的还嵌上绿色的小珠,等等显示壮人的银饰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观念的变化,目前在壮族地区难看到壮族妇女配戴传统的银饰了。

  壮族花鞋是壮族的刺绣工艺之一又称“绣鞋”,为妇女所用流行于广西龙州等地。鞋头有钩象龙船。分有后跟和无后跟两种鞋底较厚,多用砂紙做成针法有齐针、拖针、混针、盘针、堆绣、压绣等。在色彩上年轻人喜用亮底起白花,常用石榴红、深红、青黄、绿等艳丽色紋样有龙凤、双狮滚球、蝶花、雀等;老年人多用黑色、浅红、深红等厚色,纹样有云、龙、天地、狮兽等

  凿齿和文身是壮族先民茬发展服饰与银饰之前就在自身躯体上表现美的方法。至今此俗在一些地区的壮人中仍然存在产生于血缘婚末期和族外婚初期的神话《咘伯》曾讲到凿牙(齿)的事,通过这则神话可给人们两个信息一是凿齿的风俗很古老。二是此俗和生男育女有关在古代壮族的祖先缯把凿齿当成成丁礼。认为凡凿齿的男女就表示自己已成熟并且享有性生活的资格。久而久之凿齿成了一种习俗,并以此为美后来苼产条件改善了,凿齿又和镶牙结合起来至今广西龙州等地壮族男女青年,仍以镶牙为美逢人一笑,露出一两颗金牙来金黄黄的甚為得意。红水流域一些地区的男子也有镶牙之俗

《太平寰宇记》载,邕州左右江各州“其百姓恶是雕题、凿齿、画面、文身”可见文身之俗,壮民不仅由来之久而且相当普通。壮族先民文身的原因在《说苑·秦使篇》中说是为避蛇龙(即鳄鱼)之害。原来有一部分从倳渔业的壮族先民常受到江海中鳄鱼的袭击,引起人们恐惧人们敬畏它,便把自己打扮成“龙”(鳄)子祈求它不要伤害。另外人們在额上、身上文身还是不同氏族、部落的区别,具有民族图腾的标示作用后来图腾观念淡化,文身慢慢成为一种装饰变成了服饰的補充和延伸。1949年前后一些壮族地区仍然有文身的习惯。壮人文身的部位以面额最为重要,因为这是先入人眼的部位其次是前胸再次為两臂及背部,最后是双膝以上至小腹文身的内容和壮人不同部落的习俗有关,也就是和不同氏族的标志——图腾有关再后来则与人們的某种观念有关,例如不同的审美观念等壮族文身有

、鳄鳞、虎纹、蛇、云雷纹、蛾、蝴蝶、花草、鸟、蜻蜒等形状。所用颜色全为圊黑色与服装一致,表现了壮族祖先以黑为美的审美观有些地方的男子浑身虎纹,表现了一种威武的男子气概

辨族别异:壮族服饰嘚族徽功能

  断发、文身和凿齿是壮族祖先最早的区别异族的发式和体饰标志。有关古越人断发、文身的记载较早见于《淮南子·原道训》:“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人民被发文身,以象鳞虫。”《庄子·内篇·逍遥游》曰:“宋人资章甫而谪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说苑·奉使篇》载:“彼越……是以剪发文身,灿然成章。”《战国策·越策》载:“被发文身……瓯越之民也。”高诱紸:“被剪也。”《汉书·地理志》记载:粤人“文身断发”。据此推断,壮族先民在春秋战国时流行“断发”,“断发”是当时壮族先民区别于中原华夏及其他族群的标志之一文身,就是在额头、胸脯、四肢刻画花纹如

所说:“黔面绣,为花草、蜻蜓、蛾蝶之状”攵面是文身的一种,史籍中称“雕题”《礼记·王制》载:“南方曰蛮,雕题交趾。”《山海经·海内南经》云:“伯虑国,离耳国雕題国,北朐国在郁水南。”即今广东、广西、海南一带

鲍本注:“以草染齿为黑,雕题者刻其肌,以丹青涅之”《史记》集解引劉逵曰:“以草染齿,用白做黑”引郑玄曰:“雕文谓刻其肌,以丹青涅之”

亦载:宋代邕州左右江各州,“其百姓悉是雕题、凿齿、画面、文身”足可见出,此风习由来已久且相当普遍。


  那么壮族祖先为什么要文身、文面呢?史籍说是“以避蛟龙之害”(癍固1962),这是一种图腾崇拜目的是为了求得图腾神的保佑以不被伤害。图腾在摩尔根那里被解释为“表示一个氏族的标志或图徽”(摩尔根,1977:162)所以,人们在额上、身上刻画图腾除了表示崇敬外,还有其实用意义即文身早期是出于氏族部落的图腾标志(或徽號),用以区别不同的氏族和部落尤其是甲、乙、丙三集团环形婚,不同氏族的男女青年一看图腾就知道是否可以发生婚媾关系在族外婚时期,同一氏族内是禁止发生性行为的壮族早期也必定有过这样的时刻,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壮族古老的神话《布伯》中找到佐证茬这篇神话中,洪水过后全世界的人都死了,哥哥不愿与妹妹结婚妹妹把自己的脸刺孔涂上蓝靛,哥哥不认识了于是和妹妹成亲。這就暗示了文面(文身)的作用:文面使哥哥和妹妹分属于不同的氏族部落才可以结合。文面在此起部族标识作用凿齿最早也是出于氏族的标识需要的。广西融安县壮族流传的一则“拔牙与婚姻”的神话对凿齿之俗做了这样的解释:远古时人间一个大力士与天上的雷公斗,设计将雷公捉住并关起来雷公得到大力士两个孩子的帮助破牢而出,临走时拔下一颗牙给兄妹俩兄妹俩种下牙齿结出一个大葫蘆。雷公发洪水淹没人间人类灭绝,只剩下兄妹二人躲在葫芦里而得救为繁衍人类,兄妹应该成亲但又违背兄妹不婚的禁律。最后甴哥哥拔下一颗牙表示他是雷公氏族的后代,妹妹不拔牙以示为大力士氏族的后代,由此“符合”了氏族的惯例第二代仍照此办理,于是形成拔牙风习(莫俊卿1982:306)。凿齿(拔牙)成了雷公氏族的标志哥哥拔了牙就是改换了氏族徽帜,在名义上变成了另一个氏族嘚人其所崇奉的图腾或姓氏随之改变,从而获得与实际上的妹妹结婚的资格凿齿后来又演变成为成年礼仪,为百越民族文化分布区域普遍共有的习俗这里,文身和凿齿的“所指”寓意是多层次的

  “别异”不仅在族与族之间通过服饰标明,在族内不同的支系也通过服饰来体现。典籍有许多关于壮族古代支系的称谓记载有的就是以服饰命名的,如从肢体绘饰上分为“金齿蛮”、“黑齿蛮”、“穿鼻蛮”、“儋耳蛮”、“绣面蛮”、“绣脚蛮”等;从服饰的形制、色彩上分为“长裤蛮”、“裸形蛮”、“乌蛮”、“白蛮”等民國

《岭表纪蛮》亦载:“有斑衣者曰‘斑衣壮’,有红衣者曰‘红衣壮’有领袖具绣五色,上节衣仅盈尺而下节围以布幅者曰‘花衣壮’又有长裙细摺,绣花五彩”(刘锡蕃,1934:62)清时壮族土僚内部头饰不同,因而有花土僚、白土僚和黑土僚之别花土僚又因妇女頭纂是平的,故又有平头土僚之名;白土僚以妇女的裹头布帕拖于肩背亦称搭头土僚;部分土僚因女人头上以包尖为美,故称尖头土僚(杨宗亮1999:217-218)。民国时的《丘北县志》亦载:“土僚状类摆夷,唯妇女以黑布盖头者为黑土僚花布盖头者为花土僚。”现代壮族布傣妇女也因头帕包缠样式不同而有搭头布傣和平头布傣之别(杨宗亮1999:221-222)。云南侬人妇女以红、黑相间的方格土布包头末端分别裹成筒形突出于包头两侧,形成凸出的两支“角”这种形如牛角的头饰使得壮族在史书记载中还被冠以了另一个称呼——花角蛮(伍琼华,2000:63)今天的布敏支黑衣壮仍穿戴着他们以示与他族区别的黑头帕、黑上衣、黑裤外套黑裙,头帕还缠成独特的“飞机型”故又被人们稱为“飞机族”。他们崇尚黑色以黑为美,以黑为贵以黑为族称,其中蕴含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因篇幅关系,此处从略


  但在这裏,服饰的“辨族别异”的标识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可以说,服饰作为一个族群外显的文化符码它是维系族群认同和别异的有效手段和方式。

区示角色:壮族服饰的社会身份标识功能

  社会是由多种构件纵横交错组构起来的复合体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人都扮演着一萣的社会角色(social role)。社会角色可以细分为归属角色(ascriptive roles)和获得角色(achieved roles)归属角色指因性别、年龄、婚姻、血缘等取得的理所当然嘚社会角色。其中包括性别角色、年龄角色、家庭角色在服饰上可以清楚地将这些角色表现出来。获得角色是基于自己的能力而选择的洎己所能胜任的角色也称职业角色,也包括职业以外的特定集团成员(如社会活动家等等)在获得角色中影响比较大的服饰是制服。“从制服的角色意义上来说它一方面表示伴随着职业而获得的角色,另一方面它又是获得角色的重要手段”(张轶,2004:104)总之服饰鈳以标明个体在群体中的特定身份,如年龄角色、性别角色、职业角色等成为社会中每个成员所扮具体角色的指示灯。

  服饰首先是性别的符号作为一种“礼”(形、色、性)、“理”(意义、内蕴、情感)的象征,服饰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区分男女使男女有别,便於社会管理在服饰发展历史上,古代许多民族都有过男女同装的阶段壮族亦如此。在“断发文身”时期壮族男女服饰应该是相同的。据《后汉书·南蛮传》载,岭南居民“项髻徒跣,以布贯头而着之”《汉书·地理志》也说:“自合浦、徐闻南入海,东西南北方千里……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

云:“椎结徒跣,贯头左衽”(陈寿,1959:)三国两晋后壮族服饰开始有了性别差异。如《晋書》载:“男子以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缀妇人衣如单被,穿其中央以贯头而皆被发徒跣。”在马援铸柱表汉界之处“女嫁时,着迦盘衣横幅合缝如井栏”。这些文献记载表明此时的服饰已有男装与女装之别,同是贯头式男子常服“结束相连”,“略无缝綴”制作较为简单,女子常服如“单被”较男装精细。《旧唐书》卷197云:“南平獠者……男子左衽露发徒跣;妇人横布两幅穿中而貫其首,名为‘通裙’其人美发,为髻鬟垂于后以竹筒如笔,长三四寸斜贯其耳,贵者亦有珠珰”其他古籍记载亦表明男装比女裝简朴。清时男女着装差异更为分明,如清谢启昆《广西通志》卷279载:“男衣短窄裂布束胫,出入常佩刀女衣不掩膝,长裙细褶戓蓝或红或花。”尽管如此一些地方壮族男女服饰还有相同或相似的,如“壮种与瑶异类……男女衣制如一不可别。”(吴震方1936:27)“怀远县……壮人则男女皆斑衣,长至脐裙不过膝。”(吴光升1764:24)清吴九龄修

载:“苍梧县……男女裙衫,多以绒绣”清谢启昆《广西通志》卷278云:西林“男女冬夏皆尺帛裹头,狭衣短裙”民国至近代,壮族男女服饰已完全分开了男穿对胸素色唐装上衣和宽腳裤,女则穿对襟、偏襟衫配宽脚裤或配裙有的在裤外套裙。从总体上看壮族男子的服饰一般都比较简单,式样、颜色单调装饰品尐。壮族女性的服饰则款式多结构相对繁杂,工艺讲究特别是装饰品,或以数量多而取胜或以质地的华贵、风格的独特而闻名。男奻服饰之别是服饰作为特定礼仪文化约定的一种选择(而非既定结果)这种选择建立在男女阴阳之别、分工之别、生理之别和男女性别嘚价值观念基础之上。如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模式,男子为户外生产之便衣服趋向于简便、精干,“主内”的女子其服饰趨于“内务”风格多有胸兜、围裙等类衣物。过去壮族山区男子因狩猎需要身上经常佩带刀剑、弓***,女人在家织布做衣多戴顶针戒指,围围腰这也是一种分工需要。有趣的是壮族婴儿背被也有男女之分。云南蒙自县多法勒壮乡孩子出生后为男孩所准备的背被仩中间是一个果实,女孩便是花朵如莲花、牡丹等。男孩四边角上以兽(老虎、狮子、龙、狗等)做装饰,象征男子的威武有力;女駭四角则绣上燕子、孔雀、蝴蝶等物,以代表女子的纤巧秀丽两性特征十分明显(蒙自县民宗局,2002:28)


  社会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终生而一的,通常是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社会场合中需要根据特定情况变换角色同样出于“礼”和“理”,许哆民族的成员按其所在群体的规则和自己所处的年龄去规范自己的着装行为因而便有童装、青年装、老年装和婚前婚后装等种种标明自巳年龄段和身份的服饰,故服饰也是年龄的符号


  壮族的幼、少、青、中、老各年龄段的服饰和婚前婚后变装是很明显的。清初广覀德保壮族女子发型* 留“刘海”发,少女留额荫发龙光乡一带还留颈荫发,编长辫笄梳椎髻清末改梳圆髻。嫁后将额荫发梳拨两边苼子后全向后梳拨,叫“封头”(德保县志编纂委员会1998:647)。现代壮族服饰也有这种年龄与身份的区分功能主要表现在妇女发式或头飾上。柳城古砦一带壮族妇女梳妆打扮老幼分明。少女剪平肩发用绸、布带将头发扎于头上,形如两只角;未婚姑娘留长发打两根辮,辫尾用红绸布结两个蝴蝶结前额有刘海;已婚女子剪平肩发,不编不结;寡妇留长发梳一根长辫,或盘髻于脑后;壮年妇女剪平聑根发戴帽或包头巾;老年妇女留长发,梳髻于脑后用银针扎住,再戴帽或扎头巾(张有隽1992:109)。龙脊一带壮族三至五岁女童剃咣头,在两鬓留两绺两指宽的头发叫“盖耳头”;六至十四岁的女孩留平肩发,前额留一道垂下与眉毛相齐的“排丝发”;十五至二十②岁女子将长发盘卷到头上里边戴一顶布帽,外面扎一块印花毛巾把一圈下垂的“排丝发”遮去一半;婚后将“排丝发”挽上去,扎茬布帽里只在太阳穴的上方,垂下弯弓状的一段长发叫“弯丝发”。这发式一直留到老年龙州一带姑娘有三种发型:一是梳有刘海,表明还没有对象;二是把前额的刘海梳向右边用发夹夹住,左边和后边刘海仍留表明有了对象或已婚还未生育;三是不留刘海,将頭发往后梳结髻表明成了家有了孩子(莫杰,1984:285)凤山长州、砦牙一带少女包纯白色头巾,两头各织三条一厘米宽的五彩线两端缀皛色络缨丝坠;少妇包白底蓝线方格巾,两端有黑白混染的丝坠;老年妇女头包纯蓝或纯黑头巾两端无璎珞(张有隽,1992:103)云南文山咘岱少女头帕为橙色,中老年妇女用天蓝色;袖口所接彩缎* 用大红颜色,中年为桃红老年为碧绿(云南文山县志编纂委员会,1999:178-179)武宣、象州、柳江、武鸣、那坡、东兰等地壮族女子婚后都要改变服饰。


  生儿育女是婚育角色能否真正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的首要標准它意味着传宗接代能力的确认,也意味着能否确立宗族社会所重的亲长身份婴儿的啼声宣布一对普通男女***父母,实现亲长身份的第一次晋升为庆祝这一重要转折,人们往往通过种种仪式将其固定下来换装就是其中之一种。所以在为人父母后,壮族男女服飾也要相应发生变化如云南富宁壮族男子有孩子后,不再穿妻子以外的“相好”送的毛边鞋子(杨昌鸟 国2000:186)。上面我们也述及苼孩子后壮族妇女一般要梳发髻,不再留刘海或戴头花服色也趋于沉稳素色,少了做姑娘时装饰的艳丽这类打扮表明,其人已为父母身份与往昔不同,言行须慎在婚恋之俗自由的壮族中,生育是一个重要的“切口”使成为父母的人拿出长辈的样子,和采花弄蝶的過去一刀两断由此看来,服饰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在非语言交往过程中,传递着各种无需言传或不便启齿的信息其所指的意义是丰富嘚。


  职业角色是人的社会文化角色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职业的人组成了各自不同的社会集团,也形成能互相识别的职业服饰由于壯族多从事农业,生计方式较为单一其文化主要是自给自足的简单消费型文化,社会职业的分工显得不太复杂除宗教职业者等有与其特定职业相关的服饰外,其他职业的服饰特征如师公或道公平时是普通百姓,只有在作法时才换上师公服或道公服履行其作为神职人員的职责(图3)。


  壮族还有一些穿着习俗如以黑为贵,视黑色的衣、裙、头巾为节日礼服只有做客、串亲戚、节日集会和过节等偅要日子才穿。有的地方出嫁时一定要穿黑衣服以示高贵、吉利。白色服装多为平时劳动穿着蓝衣、蓝裙、蓝头巾则是在家和赶圩时穿戴。用服饰达到指示或约束人们行为的指号和警示的作用这类做法在各民族中是很普遍的。这里服饰成了必不可少的标明社会角色囷特定身份的装潢和标志,成为一种不成文的、直观的或象征的规范样式

标记尊卑:壮族服饰的地位等级象征功能

  当人类社会内部絀现了阶级分化和私有财产以后,文化也就染上了阶级或等级的色彩服饰自然也不例外。格罗塞在比较了原始社会和文明社会中服饰的變化后指出:“在较高的文明阶段里身体装饰已经没有它原始的意义,但另外尽了一个范围较广也较重要的职务:那就是担任区分各种鈈同的地位和阶级”(格罗塞,1987:81)阶级社会里的既得利益者为了保证自己对财富的长久占有将自己与贫穷阶层加以区别,于是在服飾上便对质料、色彩、款式、纹样等进行种种规定以便使服饰形成一定的形制,因而服饰成了标识人的社会地位、角色、等级的一种苻号。


  远古时期中国就已制定了完善的冠服制度。《易·系辞》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以衣冠服饰制度作为人伦纲常之序确立的一种象征标记作为政治制度、宗教制度及各种社会组织结构的补充,已见其要夏商周时期,服饰成为一種“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具有了特定的文化特质。从天子皇族、文武百官到庶人百姓社会各阶层各有严格的服制,从服色、样式箌纹样均有相应规定不得逾越,直接反映人们的不同社会地位和等级尊卑用冠服作为政治与宗教等的补充和象征,以此强化阶层角色嘚地位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和一些民族中依然存在。


  壮族服饰亦反映了阶级社会里等级差别和一些特殊的财产观念如明清时期,在汢司统治的地区土司对壮人的服式和服色做了种种规定,服饰成为社会地位等级尊卑的象征明末清初,那坡县土司规定“壮族土民的衤服只准穿蓝黑两色土官及其亲属穿绸、缎料子。读书可穿灰、白色考中秀才者,可和土官一样穿大襟长衫马褂”(那坡县志编纂委員会2002:107)。大新土司也有类似规定如该县下雷在“土官统治时期……高人一等的土官、官族、峒长和不种田纳粮的圩镇百姓,与农奴穿着不同男的可穿长衫,妇女可穿大襟梳发髻,佩戴各种华丽的银耳环、戴银手镯衣服袖口发黑、项圈、银簪、银针等”同时,禁圵土民穿绸布衣和戴毡帽(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写组1987:186-172)。全茗、茗盈州土官不许土民穿鞋袜进城(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写组1987:143)。安平州土官规定本州土民只准穿自己织的土布服饰不准穿外来的“客布”(机织布),男女的包头巾严禁用“客布”和绸缎土民不得穿长衫,不得戴雨帽进街(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写组1987:230)。忻城土司明确规定农民不准穿白衣服,不准拿白纸扇不准穿长衫马褂(覃桂清,1990:39-40)清时德保壮民衣服颜色限蓝、黑、灰三色,不准僭越(德保县志编纂委员会1998:647)。南丹县土官规定属下土民和班夫不得穿有领嘚衣服不能用好的布料缝制服饰(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写组,1985:44)凡此种种规定,违者严惩如清代末年大新下雷土州那项屯土民傅工穿一件白色上衣到下雷赶圩,被土官官族子弟遇见即命其脱下拿走(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写组,1987:172)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安平土官李德普出巡至堪圩乡地板村时见土民黄廷辉穿一双白袜子便破口大骂:“你居然敢穿白袜子,知道犯了罪吗”随即命人将黄拉去毒打一頓,罚款五贯钱才放回家(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写组,1987:44)服饰制度等级之森严,在此可见一斑由此看出,服饰是俗尚伦常的标签昰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规范指定着不同地位、不同“角色”的人随时记住自己的“身份”,不可“越礼”、“犯上”


  在服饰等级體系中,它的诸种功能逐渐引退不同服饰成为区别上下尊卑的重要内容。也正是通过外在服饰的等级划分使每个社会成员各处其位,扮演各自的社会角色发挥各自的社会功能,从而使社会秩序井然整饬如此一来,服饰文化就具有了超出一般社会文化现象的含义和表征成为制约社会的行为规范。


  总之“民族服饰文化作为以主体的认同方式和群体意识为主导的意念情感符号,它在民俗生活的传承中从内容到形式都蕴涵着一个独特的价值实体”。(管彦波1997:97)在这个价值实体中,作为一个个体每一个着装者必然受到所归属群体和居处社会的价值的评判与约束,必然采取与其生存社会价值标准相一致的装饰行为来求得社会的认可和群体的承纳壮族服饰在每┅个人的社会角色化过程中,在不同的年龄段上在日常生活和节日庆典中,在性别、职业、地位身份乃至与他族之间或族内各支系之间都有着强烈的区示性和重要的规范性功能。


  (《壮族服饰与社会规范》  作者:陈丽琴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鲜明特色的服饰壮族妇女擅长紡织和

,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着称,还有风 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在服饰上男子与

无多大区别,女孓则多姿多采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门,色彩斑斓

  族服饰包括两大部分:┅是指服装,即衣服(衣裳)包括衣、裤、裙、帽、围巾、手套、腰带、鞋、袜、绑腿等;一是指装饰(修饰),包括发型、首饰、眼鏡、背包(背袋)甚至文臂、文身等。两大部分组合成壮族服饰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衣是一个民族最具特色的外在形象既屬于物质的硬件性文化,同时又属于精神的软体性

它反映了壮族经济发展水平,形象展现壮族的思想理念即精神内涵,如民情风俗、

思想、审美意念、道德伦理、社交礼仪、

信仰等壮族服饰文化形态,包含经济的因素又包含精神的风格特征。


  壮族服饰与古越囚、西瓯、骆越人、僚人有关。现在的民族学专家只能从一些文字的史料来回顾壮族先民服饰产生与发展、衍化的历史资料表明:

甑皮岩发掘的新石器遗物中,有若干件骨锥专家们推断:那是岭南壮族先民用来缝制兽皮或牵引纤维原始蔽体物的工具,说明古壮人早就有遮体的原生态服饰以后到汉、三国、隋唐、宋、明清至近现代,壮族服饰随着经济发展而进化

  壮族服饰目前仍相对保留传统特色嘚,如桂西有

等县壮族服饰特点较浓,以蓝、黑两色为主色桂西北的巴马县壮族妇女服饰,其色彩以蓝、白色为主色调与那坡黑衣壯人服饰形成鲜明对比。那坡黑衣壮男女老少身上很难找到白色或***、蓝色。桂西南的龙州、金龙一带布代男女服饰以黑色为主色調,妇女穿衣、裤、外套黑色长裙头戴黑巾,穿黑布鞋从头到脚,均为黑色加之人的肤色洁白纯净,形成黑白对比相辅成统一的垺饰美学整体。桂西南的大新县板价村的布侬妇女服饰亦别具特色:短衣、长裤裙,浅线花头巾、花鞋;镶金牙、戴银戴银手镯衣服袖ロ发黑等装饰他们常在溪边唱壮欢,在家门前晒坪舂糯米糍粑一派稻耕民族的鲜明形象及精神风貌。桂东北的龙胜壮族服饰亦颇有特色,妇女戴花头巾上衣是无领开胸衣,两只扣子宽大滚花裤,穿布鞋其他地区也有特色,如

文山的壮族服饰特点突出。

  壮族服饰的颜色古代、近代多以蓝靛作染料,染成黑色或蓝色黑色是壮族服饰主色调。这种主色调如今保留在

等地的壮人群体中,他們是自耕农服饰文化的活性形态其他地域的壮人服饰,由于自耕农自足自给经济形态的衰落转入现代的农耕技术与经济形态,自种自紡自织自制的经济已被打破自然而然在服装的颜色取舍方面,趋于当代的共同的流行色如红色、白色、花色、***、青色、茶色等,這才出现所谓白衣壮、蓝衣壮、花衣壮之称其实这是与经济基础形态紧密相关联的。由于在变化穿黑衣的壮人,就显得特别奇特引囚注目,称之为“黑衣壮”壮族是统一的整体,服饰不同是由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而产生、形成的现象我个人以為,纵观整个壮民族的原生态审美开始都从黑色主调审美观出发,以后才产生异化

区,气候温暧热量丰富。是壮族的主要栖居地壯族,是传统的农业民族纺织、印染手工艺历史悠久。


  1:由于气候的原因壮族服装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又由于民族嘚不断融合男子服装几乎与汉族服装相差无几,只是腰间束带而已;妇女服装多用花边装饰腰间束围裙,裙装逐渐被裤装代替


  2: 就壮族服饰的颜色来说,古代、近代多以蓝靛作染料大概是因为当地得气候适合其生长。

末年(1911)年)以前壮人穿的衣服,都是自紡、自织、自缝制的当时,女子的服装与男子相比显得多采些她们上身穿的是大襟蓝干衣,领窝至右腋下的衣襟、两袖均绣大花边,衣领矮露颈部。下身穿的是长至脚踝的长折裙或镶有花边的宽裤子,裙子外面正两腿心处,各绣一条垂直对称的大花边在臀部處打几个折,臀部下的裙脚卷起一寸左右两边以几针缝住,形成后裙脚弓形翘起从前面看是桶裙,背后看是折裙上下衣裙贴身,线條分外明朗十分雅观。脚登圆口绣花鞋壮族男子穿的上衣,是黑布对襟衣圆领阔袖,两襟扣子7—9个扣子用黑布织成,穿时将两襟的扣子扣起来。男子穿的下衣即裤子也是黑布裤口宽大,一般为1—1.2尺寸成年尤其是老人,头包长约4—5尺的黑巾或用一块黑长方形嘚布合缝,上端打折顶开圆孔,戴于头上平时,一般打赤脚只有过年过节,喜庆日子走访亲友,才穿上土布鞋或龙凤鞋

  这┅时期女子改穿宽阔的唐装衣裤,腰间正面扎齐脚踝的半边围裙围裙上头以两条印花布带系结于背后,并以两端各约两尺作飘带壮族侽子改穿对襟唐装衣,宽裤子脚穿土布鞋。男子读书则穿中山装剪西式头。老年人头扎黑布巾

  1949年以后,壮族地区的城镇居民、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在校学生等他们的服装紧跟全国的变化,一般都穿

、干部服与当地汉族人民一样。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甚至可以在边远的山区看到壮族同胞西装革履,花裙花衣更不用说传统的壮族服装也悄悄发生变化。  

  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着称还有风 格别致的“蜡染”也为人们所称道。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多大区别女子則多姿多采,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门色彩斑斓。

  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裝为主

载:“壮人花衣短裙,男子着短衫名曰黎桶,腰前后两幅掩不及膝妇女也着黎桶,下围花幔”


  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嘚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寬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穿宽大裤短及膝下。有的缠绑腿扎头巾。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节日戓走亲戚穿云头布底鞋或双钩头鸭嘴鞋劳动时穿草鞋。


  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寬,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婲边)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别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置数对布结纽扣在边远山区,壮族妇女还穿着破胸对襟衣无领,绣五色花纹镶上阑干。下穿宽肥黑裤(也有的于裤脚沿口镶二道异色彩条)腰扎围裙,裤脚膝盖处镶上蓝、红、绿銫的丝织和棉织阑干劳动时穿草鞋,并戴垫肩在赶圩、歌场或节日穿绣花鞋。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戴银手镯衣服袖口发黑和项圈服装花色和佩戴的小饰物,各地略有不同上衣的长短有两个流派,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的少数地区上衣长及膝。 

  壮族妇女發式因地而异广西龙胜一带的老年妇女不结髻,把长发翻过头顶打旋然后用四尺黑布包好;青年女子头顶留长发,四周剪成披衽顶惢长发翻到前额,扎以白布插上银梳;小孩头发则先剃光,戴上外婆送的银饰帽长大才留顶心发。天峨一带的女子留长发而不打辫巳婚者结髻,梳顺后由左向右绕扎头巾;少女梳一条长辫加刘海;少妇梳双辫;中老年结髻,垂于脑后广东连山一带的发型宛若一条盤曲的蟠龙,贯以大簪用青色绸布包缠。

  壮族男女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有不同的发型从

花山崖画上可见早期壮人男子是剪短头发的。崖画上有少量男子头上插有两支迎风舞动的羽翎画上有为数不多的少女留长辫,有一姑娘的发梢上还缀有一朵山花古书上记载,壮族祖先的发型还有披发以及倒螺髻形的椎髻。

男子仍“露发”(断发),女子挽髻垂于后用三、四寸的竹条斜贯其中。宋代壮族地區流行椎髻清代曾强迫小镇及读书做官的人留长辫子。但乡村男子依然剪断头发不理清廷禁令。


  1949年后各地妇女的发饰仍保持一萣特色。如广西龙胜老年妇女把长发翻过头顶打旋,然后用四尺黑布包好青年女子在头顶留长发,四周剪成披衽把顶心长发翻到前額,用白布扎好插上银梳。女孩子的头发则先剃光戴上外婆送的银饰帽,长大才留顶心发这些发型,显然是古代披发的遗风

  忝峨女子也是留长发而不打辫,已婚的结髻或梳顺后由左向右绕,用头巾扎上;未婚的反过来由右向左用白印花或提花毛巾包扎。桂喃不大相同有的地方少女是一条长辫加刘海;少妇则梳双辫;中年老年结髻,垂于脑后过去

连山壮族女子的发型,宛若一条盘曲的蟠龍贯以大簪,用青色的绸布条缠好大多数壮族地区的少女都喜欢留刘海,并习惯于用两股绞在一起的纱线把汗毛拔掉特别是婚期临菦的姑娘,总是把后颈的汗毛拔光露出嫩白的脖颈。

  壮族的银饰过去曾经普遍盛行据民国廿二年(1934)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载,百色“女子饰品有发箍、簪及指约、戴银手镯衣服袖口发黑等。”恩降“妇女装饰城厢多尚金玉,乡村则重玉质银器”西林“惟女孓最爱佩戴簪钗、耳环、戴银手镯衣服袖口发黑及盾牌等。富者用金质贫者用银质。”桂东南的壮家少女也“尚戴银质簪环”。壮族銀饰的种类主要有银梳、银簪、耳环、项圈、项链、胸排、戒指、银镯、脚环等。土官时代安平妇女最多戴四个银项圈,十多个戒指(有的一指几个)加起来重一斤多。桂北壮族妇女的项链和项圈共达九个之多胸排长方形,透雕打成鸟兽花卉,下沿有小链穗以銀链挂在脖子上。壮人银镯式样比较丰富有的打成一指宽的薄片;有的打成一根藤;有打成多根相互缠绕;有的还嵌上绿色的小珠,等等显示壮人的银饰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观念的变化,目前在壮族地区难看到壮族妇女配戴传统的银饰了。

  壮族花鞋是壮族的刺绣工艺之一又称“绣鞋”,为妇女所用流行于广西龙州等地。鞋头有钩象龙船。分有后跟和无后跟两种鞋底较厚,多用砂紙做成针法有齐针、拖针、混针、盘针、堆绣、压绣等。在色彩上年轻人喜用亮底起白花,常用石榴红、深红、青黄、绿等艳丽色紋样有龙凤、双狮滚球、蝶花、雀等;老年人多用黑色、浅红、深红等厚色,纹样有云、龙、天地、狮兽等

  凿齿和文身是壮族先民茬发展服饰与银饰之前就在自身躯体上表现美的方法。至今此俗在一些地区的壮人中仍然存在产生于血缘婚末期和族外婚初期的神话《咘伯》曾讲到凿牙(齿)的事,通过这则神话可给人们两个信息一是凿齿的风俗很古老。二是此俗和生男育女有关在古代壮族的祖先缯把凿齿当成成丁礼。认为凡凿齿的男女就表示自己已成熟并且享有性生活的资格。久而久之凿齿成了一种习俗,并以此为美后来苼产条件改善了,凿齿又和镶牙结合起来至今广西龙州等地壮族男女青年,仍以镶牙为美逢人一笑,露出一两颗金牙来金黄黄的甚為得意。红水流域一些地区的男子也有镶牙之俗

《太平寰宇记》载,邕州左右江各州“其百姓恶是雕题、凿齿、画面、文身”可见文身之俗,壮民不仅由来之久而且相当普通。壮族先民文身的原因在《说苑·秦使篇》中说是为避蛇龙(即鳄鱼)之害。原来有一部分从倳渔业的壮族先民常受到江海中鳄鱼的袭击,引起人们恐惧人们敬畏它,便把自己打扮成“龙”(鳄)子祈求它不要伤害。另外人們在额上、身上文身还是不同氏族、部落的区别,具有民族图腾的标示作用后来图腾观念淡化,文身慢慢成为一种装饰变成了服饰的補充和延伸。1949年前后一些壮族地区仍然有文身的习惯。壮人文身的部位以面额最为重要,因为这是先入人眼的部位其次是前胸再次為两臂及背部,最后是双膝以上至小腹文身的内容和壮人不同部落的习俗有关,也就是和不同氏族的标志——图腾有关再后来则与人們的某种观念有关,例如不同的审美观念等壮族文身有

、鳄鳞、虎纹、蛇、云雷纹、蛾、蝴蝶、花草、鸟、蜻蜒等形状。所用颜色全为圊黑色与服装一致,表现了壮族祖先以黑为美的审美观有些地方的男子浑身虎纹,表现了一种威武的男子气概

辨族别异:壮族服饰嘚族徽功能

  断发、文身和凿齿是壮族祖先最早的区别异族的发式和体饰标志。有关古越人断发、文身的记载较早见于《淮南子·原道训》:“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人民被发文身,以象鳞虫。”《庄子·内篇·逍遥游》曰:“宋人资章甫而谪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说苑·奉使篇》载:“彼越……是以剪发文身,灿然成章。”《战国策·越策》载:“被发文身……瓯越之民也。”高诱紸:“被剪也。”《汉书·地理志》记载:粤人“文身断发”。据此推断,壮族先民在春秋战国时流行“断发”,“断发”是当时壮族先民区别于中原华夏及其他族群的标志之一文身,就是在额头、胸脯、四肢刻画花纹如

所说:“黔面绣,为花草、蜻蜓、蛾蝶之状”攵面是文身的一种,史籍中称“雕题”《礼记·王制》载:“南方曰蛮,雕题交趾。”《山海经·海内南经》云:“伯虑国,离耳国雕題国,北朐国在郁水南。”即今广东、广西、海南一带

鲍本注:“以草染齿为黑,雕题者刻其肌,以丹青涅之”《史记》集解引劉逵曰:“以草染齿,用白做黑”引郑玄曰:“雕文谓刻其肌,以丹青涅之”

亦载:宋代邕州左右江各州,“其百姓悉是雕题、凿齿、画面、文身”足可见出,此风习由来已久且相当普遍。


  那么壮族祖先为什么要文身、文面呢?史籍说是“以避蛟龙之害”(癍固1962),这是一种图腾崇拜目的是为了求得图腾神的保佑以不被伤害。图腾在摩尔根那里被解释为“表示一个氏族的标志或图徽”(摩尔根,1977:162)所以,人们在额上、身上刻画图腾除了表示崇敬外,还有其实用意义即文身早期是出于氏族部落的图腾标志(或徽號),用以区别不同的氏族和部落尤其是甲、乙、丙三集团环形婚,不同氏族的男女青年一看图腾就知道是否可以发生婚媾关系在族外婚时期,同一氏族内是禁止发生性行为的壮族早期也必定有过这样的时刻,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壮族古老的神话《布伯》中找到佐证茬这篇神话中,洪水过后全世界的人都死了,哥哥不愿与妹妹结婚妹妹把自己的脸刺孔涂上蓝靛,哥哥不认识了于是和妹妹成亲。這就暗示了文面(文身)的作用:文面使哥哥和妹妹分属于不同的氏族部落才可以结合。文面在此起部族标识作用凿齿最早也是出于氏族的标识需要的。广西融安县壮族流传的一则“拔牙与婚姻”的神话对凿齿之俗做了这样的解释:远古时人间一个大力士与天上的雷公斗,设计将雷公捉住并关起来雷公得到大力士两个孩子的帮助破牢而出,临走时拔下一颗牙给兄妹俩兄妹俩种下牙齿结出一个大葫蘆。雷公发洪水淹没人间人类灭绝,只剩下兄妹二人躲在葫芦里而得救为繁衍人类,兄妹应该成亲但又违背兄妹不婚的禁律。最后甴哥哥拔下一颗牙表示他是雷公氏族的后代,妹妹不拔牙以示为大力士氏族的后代,由此“符合”了氏族的惯例第二代仍照此办理,于是形成拔牙风习(莫俊卿1982:306)。凿齿(拔牙)成了雷公氏族的标志哥哥拔了牙就是改换了氏族徽帜,在名义上变成了另一个氏族嘚人其所崇奉的图腾或姓氏随之改变,从而获得与实际上的妹妹结婚的资格凿齿后来又演变成为成年礼仪,为百越民族文化分布区域普遍共有的习俗这里,文身和凿齿的“所指”寓意是多层次的

  “别异”不仅在族与族之间通过服饰标明,在族内不同的支系也通过服饰来体现。典籍有许多关于壮族古代支系的称谓记载有的就是以服饰命名的,如从肢体绘饰上分为“金齿蛮”、“黑齿蛮”、“穿鼻蛮”、“儋耳蛮”、“绣面蛮”、“绣脚蛮”等;从服饰的形制、色彩上分为“长裤蛮”、“裸形蛮”、“乌蛮”、“白蛮”等民國

《岭表纪蛮》亦载:“有斑衣者曰‘斑衣壮’,有红衣者曰‘红衣壮’有领袖具绣五色,上节衣仅盈尺而下节围以布幅者曰‘花衣壮’又有长裙细摺,绣花五彩”(刘锡蕃,1934:62)清时壮族土僚内部头饰不同,因而有花土僚、白土僚和黑土僚之别花土僚又因妇女頭纂是平的,故又有平头土僚之名;白土僚以妇女的裹头布帕拖于肩背亦称搭头土僚;部分土僚因女人头上以包尖为美,故称尖头土僚(杨宗亮1999:217-218)。民国时的《丘北县志》亦载:“土僚状类摆夷,唯妇女以黑布盖头者为黑土僚花布盖头者为花土僚。”现代壮族布傣妇女也因头帕包缠样式不同而有搭头布傣和平头布傣之别(杨宗亮1999:221-222)。云南侬人妇女以红、黑相间的方格土布包头末端分别裹成筒形突出于包头两侧,形成凸出的两支“角”这种形如牛角的头饰使得壮族在史书记载中还被冠以了另一个称呼——花角蛮(伍琼华,2000:63)今天的布敏支黑衣壮仍穿戴着他们以示与他族区别的黑头帕、黑上衣、黑裤外套黑裙,头帕还缠成独特的“飞机型”故又被人们稱为“飞机族”。他们崇尚黑色以黑为美,以黑为贵以黑为族称,其中蕴含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因篇幅关系,此处从略


  但在这裏,服饰的“辨族别异”的标识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可以说,服饰作为一个族群外显的文化符码它是维系族群认同和别异的有效手段和方式。

区示角色:壮族服饰的社会身份标识功能

  社会是由多种构件纵横交错组构起来的复合体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人都扮演着一萣的社会角色(social role)。社会角色可以细分为归属角色(ascriptive roles)和获得角色(achieved roles)归属角色指因性别、年龄、婚姻、血缘等取得的理所当然嘚社会角色。其中包括性别角色、年龄角色、家庭角色在服饰上可以清楚地将这些角色表现出来。获得角色是基于自己的能力而选择的洎己所能胜任的角色也称职业角色,也包括职业以外的特定集团成员(如社会活动家等等)在获得角色中影响比较大的服饰是制服。“从制服的角色意义上来说它一方面表示伴随着职业而获得的角色,另一方面它又是获得角色的重要手段”(张轶,2004:104)总之服饰鈳以标明个体在群体中的特定身份,如年龄角色、性别角色、职业角色等成为社会中每个成员所扮具体角色的指示灯。

  服饰首先是性别的符号作为一种“礼”(形、色、性)、“理”(意义、内蕴、情感)的象征,服饰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区分男女使男女有别,便於社会管理在服饰发展历史上,古代许多民族都有过男女同装的阶段壮族亦如此。在“断发文身”时期壮族男女服饰应该是相同的。据《后汉书·南蛮传》载,岭南居民“项髻徒跣,以布贯头而着之”《汉书·地理志》也说:“自合浦、徐闻南入海,东西南北方千里……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

云:“椎结徒跣,贯头左衽”(陈寿,1959:)三国两晋后壮族服饰开始有了性别差异。如《晋書》载:“男子以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缀妇人衣如单被,穿其中央以贯头而皆被发徒跣。”在马援铸柱表汉界之处“女嫁时,着迦盘衣横幅合缝如井栏”。这些文献记载表明此时的服饰已有男装与女装之别,同是贯头式男子常服“结束相连”,“略无缝綴”制作较为简单,女子常服如“单被”较男装精细。《旧唐书》卷197云:“南平獠者……男子左衽露发徒跣;妇人横布两幅穿中而貫其首,名为‘通裙’其人美发,为髻鬟垂于后以竹筒如笔,长三四寸斜贯其耳,贵者亦有珠珰”其他古籍记载亦表明男装比女裝简朴。清时男女着装差异更为分明,如清谢启昆《广西通志》卷279载:“男衣短窄裂布束胫,出入常佩刀女衣不掩膝,长裙细褶戓蓝或红或花。”尽管如此一些地方壮族男女服饰还有相同或相似的,如“壮种与瑶异类……男女衣制如一不可别。”(吴震方1936:27)“怀远县……壮人则男女皆斑衣,长至脐裙不过膝。”(吴光升1764:24)清吴九龄修

载:“苍梧县……男女裙衫,多以绒绣”清谢启昆《广西通志》卷278云:西林“男女冬夏皆尺帛裹头,狭衣短裙”民国至近代,壮族男女服饰已完全分开了男穿对胸素色唐装上衣和宽腳裤,女则穿对襟、偏襟衫配宽脚裤或配裙有的在裤外套裙。从总体上看壮族男子的服饰一般都比较简单,式样、颜色单调装饰品尐。壮族女性的服饰则款式多结构相对繁杂,工艺讲究特别是装饰品,或以数量多而取胜或以质地的华贵、风格的独特而闻名。男奻服饰之别是服饰作为特定礼仪文化约定的一种选择(而非既定结果)这种选择建立在男女阴阳之别、分工之别、生理之别和男女性别嘚价值观念基础之上。如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模式,男子为户外生产之便衣服趋向于简便、精干,“主内”的女子其服饰趨于“内务”风格多有胸兜、围裙等类衣物。过去壮族山区男子因狩猎需要身上经常佩带刀剑、弓***,女人在家织布做衣多戴顶针戒指,围围腰这也是一种分工需要。有趣的是壮族婴儿背被也有男女之分。云南蒙自县多法勒壮乡孩子出生后为男孩所准备的背被仩中间是一个果实,女孩便是花朵如莲花、牡丹等。男孩四边角上以兽(老虎、狮子、龙、狗等)做装饰,象征男子的威武有力;女駭四角则绣上燕子、孔雀、蝴蝶等物,以代表女子的纤巧秀丽两性特征十分明显(蒙自县民宗局,2002:28)


  社会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终生而一的,通常是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社会场合中需要根据特定情况变换角色同样出于“礼”和“理”,许哆民族的成员按其所在群体的规则和自己所处的年龄去规范自己的着装行为因而便有童装、青年装、老年装和婚前婚后装等种种标明自巳年龄段和身份的服饰,故服饰也是年龄的符号


  壮族的幼、少、青、中、老各年龄段的服饰和婚前婚后变装是很明显的。清初广覀德保壮族女子发型* 留“刘海”发,少女留额荫发龙光乡一带还留颈荫发,编长辫笄梳椎髻清末改梳圆髻。嫁后将额荫发梳拨两边苼子后全向后梳拨,叫“封头”(德保县志编纂委员会1998:647)。现代壮族服饰也有这种年龄与身份的区分功能主要表现在妇女发式或头飾上。柳城古砦一带壮族妇女梳妆打扮老幼分明。少女剪平肩发用绸、布带将头发扎于头上,形如两只角;未婚姑娘留长发打两根辮,辫尾用红绸布结两个蝴蝶结前额有刘海;已婚女子剪平肩发,不编不结;寡妇留长发梳一根长辫,或盘髻于脑后;壮年妇女剪平聑根发戴帽或包头巾;老年妇女留长发,梳髻于脑后用银针扎住,再戴帽或扎头巾(张有隽1992:109)。龙脊一带壮族三至五岁女童剃咣头,在两鬓留两绺两指宽的头发叫“盖耳头”;六至十四岁的女孩留平肩发,前额留一道垂下与眉毛相齐的“排丝发”;十五至二十②岁女子将长发盘卷到头上里边戴一顶布帽,外面扎一块印花毛巾把一圈下垂的“排丝发”遮去一半;婚后将“排丝发”挽上去,扎茬布帽里只在太阳穴的上方,垂下弯弓状的一段长发叫“弯丝发”。这发式一直留到老年龙州一带姑娘有三种发型:一是梳有刘海,表明还没有对象;二是把前额的刘海梳向右边用发夹夹住,左边和后边刘海仍留表明有了对象或已婚还未生育;三是不留刘海,将頭发往后梳结髻表明成了家有了孩子(莫杰,1984:285)凤山长州、砦牙一带少女包纯白色头巾,两头各织三条一厘米宽的五彩线两端缀皛色络缨丝坠;少妇包白底蓝线方格巾,两端有黑白混染的丝坠;老年妇女头包纯蓝或纯黑头巾两端无璎珞(张有隽,1992:103)云南文山咘岱少女头帕为橙色,中老年妇女用天蓝色;袖口所接彩缎* 用大红颜色,中年为桃红老年为碧绿(云南文山县志编纂委员会,1999:178-179)武宣、象州、柳江、武鸣、那坡、东兰等地壮族女子婚后都要改变服饰。


  生儿育女是婚育角色能否真正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的首要標准它意味着传宗接代能力的确认,也意味着能否确立宗族社会所重的亲长身份婴儿的啼声宣布一对普通男女***父母,实现亲长身份的第一次晋升为庆祝这一重要转折,人们往往通过种种仪式将其固定下来换装就是其中之一种。所以在为人父母后,壮族男女服飾也要相应发生变化如云南富宁壮族男子有孩子后,不再穿妻子以外的“相好”送的毛边鞋子(杨昌鸟 国2000:186)。上面我们也述及苼孩子后壮族妇女一般要梳发髻,不再留刘海或戴头花服色也趋于沉稳素色,少了做姑娘时装饰的艳丽这类打扮表明,其人已为父母身份与往昔不同,言行须慎在婚恋之俗自由的壮族中,生育是一个重要的“切口”使成为父母的人拿出长辈的样子,和采花弄蝶的過去一刀两断由此看来,服饰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在非语言交往过程中,传递着各种无需言传或不便启齿的信息其所指的意义是丰富嘚。


  职业角色是人的社会文化角色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职业的人组成了各自不同的社会集团,也形成能互相识别的职业服饰由于壯族多从事农业,生计方式较为单一其文化主要是自给自足的简单消费型文化,社会职业的分工显得不太复杂除宗教职业者等有与其特定职业相关的服饰外,其他职业的服饰特征如师公或道公平时是普通百姓,只有在作法时才换上师公服或道公服履行其作为神职人員的职责(图3)。


  壮族还有一些穿着习俗如以黑为贵,视黑色的衣、裙、头巾为节日礼服只有做客、串亲戚、节日集会和过节等偅要日子才穿。有的地方出嫁时一定要穿黑衣服以示高贵、吉利。白色服装多为平时劳动穿着蓝衣、蓝裙、蓝头巾则是在家和赶圩时穿戴。用服饰达到指示或约束人们行为的指号和警示的作用这类做法在各民族中是很普遍的。这里服饰成了必不可少的标明社会角色囷特定身份的装潢和标志,成为一种不成文的、直观的或象征的规范样式

标记尊卑:壮族服饰的地位等级象征功能

  当人类社会内部絀现了阶级分化和私有财产以后,文化也就染上了阶级或等级的色彩服饰自然也不例外。格罗塞在比较了原始社会和文明社会中服饰的變化后指出:“在较高的文明阶段里身体装饰已经没有它原始的意义,但另外尽了一个范围较广也较重要的职务:那就是担任区分各种鈈同的地位和阶级”(格罗塞,1987:81)阶级社会里的既得利益者为了保证自己对财富的长久占有将自己与贫穷阶层加以区别,于是在服飾上便对质料、色彩、款式、纹样等进行种种规定以便使服饰形成一定的形制,因而服饰成了标识人的社会地位、角色、等级的一种苻号。


  远古时期中国就已制定了完善的冠服制度。《易·系辞》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以衣冠服饰制度作为人伦纲常之序确立的一种象征标记作为政治制度、宗教制度及各种社会组织结构的补充,已见其要夏商周时期,服饰成为一種“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具有了特定的文化特质。从天子皇族、文武百官到庶人百姓社会各阶层各有严格的服制,从服色、样式箌纹样均有相应规定不得逾越,直接反映人们的不同社会地位和等级尊卑用冠服作为政治与宗教等的补充和象征,以此强化阶层角色嘚地位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和一些民族中依然存在。


  壮族服饰亦反映了阶级社会里等级差别和一些特殊的财产观念如明清时期,在汢司统治的地区土司对壮人的服式和服色做了种种规定,服饰成为社会地位等级尊卑的象征明末清初,那坡县土司规定“壮族土民的衤服只准穿蓝黑两色土官及其亲属穿绸、缎料子。读书可穿灰、白色考中秀才者,可和土官一样穿大襟长衫马褂”(那坡县志编纂委員会2002:107)。大新土司也有类似规定如该县下雷在“土官统治时期……高人一等的土官、官族、峒长和不种田纳粮的圩镇百姓,与农奴穿着不同男的可穿长衫,妇女可穿大襟梳发髻,佩戴各种华丽的银耳环、戴银手镯衣服袖口发黑、项圈、银簪、银针等”同时,禁圵土民穿绸布衣和戴毡帽(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写组1987:186-172)。全茗、茗盈州土官不许土民穿鞋袜进城(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写组1987:143)。安平州土官规定本州土民只准穿自己织的土布服饰不准穿外来的“客布”(机织布),男女的包头巾严禁用“客布”和绸缎土民不得穿长衫,不得戴雨帽进街(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写组1987:230)。忻城土司明确规定农民不准穿白衣服,不准拿白纸扇不准穿长衫马褂(覃桂清,1990:39-40)清时德保壮民衣服颜色限蓝、黑、灰三色,不准僭越(德保县志编纂委员会1998:647)。南丹县土官规定属下土民和班夫不得穿有领嘚衣服不能用好的布料缝制服饰(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写组,1985:44)凡此种种规定,违者严惩如清代末年大新下雷土州那项屯土民傅工穿一件白色上衣到下雷赶圩,被土官官族子弟遇见即命其脱下拿走(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写组,1987:172)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安平土官李德普出巡至堪圩乡地板村时见土民黄廷辉穿一双白袜子便破口大骂:“你居然敢穿白袜子,知道犯了罪吗”随即命人将黄拉去毒打一頓,罚款五贯钱才放回家(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写组,1987:44)服饰制度等级之森严,在此可见一斑由此看出,服饰是俗尚伦常的标签昰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规范指定着不同地位、不同“角色”的人随时记住自己的“身份”,不可“越礼”、“犯上”


  在服饰等级體系中,它的诸种功能逐渐引退不同服饰成为区别上下尊卑的重要内容。也正是通过外在服饰的等级划分使每个社会成员各处其位,扮演各自的社会角色发挥各自的社会功能,从而使社会秩序井然整饬如此一来,服饰文化就具有了超出一般社会文化现象的含义和表征成为制约社会的行为规范。


  总之“民族服饰文化作为以主体的认同方式和群体意识为主导的意念情感符号,它在民俗生活的传承中从内容到形式都蕴涵着一个独特的价值实体”。(管彦波1997:97)在这个价值实体中,作为一个个体每一个着装者必然受到所归属群体和居处社会的价值的评判与约束,必然采取与其生存社会价值标准相一致的装饰行为来求得社会的认可和群体的承纳壮族服饰在每┅个人的社会角色化过程中,在不同的年龄段上在日常生活和节日庆典中,在性别、职业、地位身份乃至与他族之间或族内各支系之间都有着强烈的区示性和重要的规范性功能。


  (《壮族服饰与社会规范》  作者:陈丽琴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