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客刷等级级怎么刷!花钱少刷级的

大多数都是托刷的礼物要如数奉还的,不是托的在分***家托也不是白给刷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垃圾软件,一群2b青年整天在里面浪费苼命和金钱、里面有几个有素质有文化的人还整天觉得自以为是、中国人真悲惨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

?  话说最近关于各大直播平囼刷量造假的揭露贴好多啊,嗯让你们自吹自擂,让你们虚假繁荣哼。不过呢八姐一直觉得,刷量似乎在某些行当中是颠覆不破的吸引用户的真理啊:你不刷对手也刷;你不刷流量和主播一看活跃度不行啊,一转身就走了;再说了你不刷,怎么忽悠投资方呢所鉯,我觉得这不算大事

?  但是吧,凡事都有个度八姐觉得,小规模地刷刷、用户起来了之后就不刷了这叫“小刷怡情”,无伤大雅但你要是全靠刷量,那就不太好了吧而八姐最近从36氪研究院内部获得的一份分析报告则显示(嗯,你懂的我又认识36氪的茶水间大媽,哈哈)直播平台映客的刷量率高达99%,也就是说调查发现,映客直播间的100个观众中只有1个是真实的。嘿要是这是真的,在映客仩直播的童鞋们你就是在自娱自乐啊,看你演戏的其实都是机器人啊!

?  有的童鞋要说了八姐你是职业黑吧?说是不是映客对手派来的?好伐那我就来简单说下这个分析报告的背景。36氪研究院有个量化咨询项目啥意思呢?就是投资前VC们也搞不清想投企业是否數据造假,投资后也摸不清企业真实情况于是就会雇一些研究机构来调查企业的真实情况。八姐拿的报告就是36氪研究院给投资机构们做嘚另外,从研究方法上是采用的大数据抽样的方式,八姐觉得还是挺靠谱的

?  来,详细说说这份针对映客的调查报告

?  在映愙中,研究方按观众数量级分布区间随机抽样选取共100个直播间,并抓取其观众列表内全部信息包括映客号、等级、粉丝数、关注数、送钻数及映票数。

?  获取数据后研究发现:“观众的信息存在很多疑点:排列在最前面的若干位观众(浅蓝色部分),其映客号不规则而の后的观众(浅灰色)映客号均以4000开头,并符合一定递增规律与实际情况不符。我们初步判断浅蓝色之后的观众全部为机器人进一步验证,浅蓝色部分的观众、粉丝数、关注数等其他信息均是不规则分布,而浅灰色部分的观众关注数统一为1000这样一来,我们更加确信以4000开头的並符合一定规律的观众是系统自动生成的机器人观众”

?  然后36氪研究院的童鞋发现了机器人的规律(感觉像是柯南附体啊):

?  可鉯看到,机器人观众的映客号头几位数字均符合一定规律(以4000、7197、11开头)并且按等级分布降序。另外机器人观众的粉丝数、关注数或送钻數都基本在同一量级,依次递减

?  因此,直播间内连续排列的观众,若映客号以某一系列相同数字开头,有递增趋势并且粉丝数、关注數或送钻数符合一定递减规律的,我们断定均为机器人观众

?  于是36氪研究院分析称,由于映客屏蔽了100位观众之后的数据研究方只能獲取每个直播间的前100位观众信息,这样一来就需要探索这100位观众的真假分布与整体观众分布的关系。

?  经过对100组数据分析研究方发現每100位观众的排列,都是真实观众按等级降序随后是全部机器人观众。因此可以大胆推测,若直播间内的真实观众小于100则呈现出的100位观众,包含了全部真实观众若真实观众大于100,就暂不能推测真实观众数量

?  对已抓取的100个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方称当直播間在线观众数小于10,000时,前100位观众在等级降序排列的真实观众之后均出现机器人观众。因此计算得到,当在线观众数小于10,000时机器人观眾平均占比为99%,也就是说,真实观众仅占当前在线观众数的1%

?  哈哈,你看懂了吗反正我觉得人家的调查分析是入情入理,简单易懂的当然可能有映客的小盆友要说,抽样方法可能有问题呢嗯,有种你们举出证据来再把刷量的都打掉,公布真实数据

?  除了观众數真实性太低外,36氪研究院的这份报告还指出因为映客直播内容质量平庸,观众的付费转化率也比较低

?  根据报告,映客的在线观眾转化率为57.1%即平均在线观众数是进入房间的总观众数的57.1%,这个指标反映直播的质量和观众对直播的粘性粉丝转化率为0.5%,即进入某直播間中的全部观众(包括假观众)平均有0.5%转化为该主播的粉丝,也就是说,200个人进入直播间(包括假观众)就有1个人会关注主播。粉丝付费转化率為9.4%假设主播付费的用户均成为主播的粉丝。数据表明热门主播的粉丝中,每10人就会有1人为主播送出映票根据粉丝转化率,推出观众付費转化率为0.5‰,平均2000位观众(包括假观众)会有1人为主播付费。

?  另外报告也称,绝大部分的用户贡献了少数映票(映客内部虚拟货币), 而大部分映票由极少数人送出简单点说,也就是映客的付费是由大V驱动的,付费行为不符合全民化结构嗯,全民直播啥的都是幌孓呐

?  报告从近84万付费用户,统计出总送出映票数小于元)的用户以分析映客平台的付费用户结构。结果显示98.6%的用户的总送出映票數不足1000元。进一步计算这部分用户产生的映票总数仅占总映票数的6.0%。可以判断,绝大部分的用户送出极少比例映票报告又对送出总映票夶于10万(1万元)的用户进行分析,发现这部分用户只占到全部用户的0.1%而这部分用户所送出的映数占到总票数的56.5%。也就是说千分之一的人贡獻了超过半数的映票。可以看到主要付费行为,还是集中在极少部分的人中通过一系列对映客平台付费用户的研究发现,映客更像一個大V驱动的平台

?  好啦,报告中还有更多内容我就不多说了。至于映客的数据水分是否如此大也欢迎大家讨论哈。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