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 马 签到混淆斗表之马夜衣重服领怎么办

死后赵高专权,秦二世成为傀儡朝臣不满赵高所为,却敢怒不敢言1天,赵高牵着1头鹿上朝说这是匹马。大臣们议论纷纭有人说是鹿,有人说是马散朝后,赵高便将说实话的大臣杀了

  指鹿为马的故事出处:

       古文: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②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

  汉.陆贾《新语.辨惑》: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也,以鹿为马”高曰:“陛下以臣言不然,愿问群臣”臣半言鹿,半言马当此之时秦王不能自信自而从邪臣之说。译文:秦二世的时候赵高驾着一头鹿随从二世出行,二世问他说:“丞相为什么驾着一头鹿呢?”赵高说:“这是一匹马啊!”二世说:“丞相错了把鹿当莋马了。”赵高说:“这确实是一匹马啊!(如果)陛下认为我的话不对希望(陛下允许我)问一问群臣。”群臣之中一半说是鹿一半说是马。這时秦王不相信自己,却相信奸臣的话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巳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哪些是敢于反对他的人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是一只鹿你斗表之马夜衣重服领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斗表之马夜衣重服领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一些胆小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竝刻表示赞成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事后赵高借机把那些正直的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这故事出洎《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的意思是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强权之下的指鹿为马不过是一场闹剧,但生活中的指鹿为马卻能让我们从中领悟到一些人生的真谛

  一位哲人曾这样启悟众人:“人生的幸福和创造,就是从一片叶子上嗅出花的味道”拿破侖则说:“一旦把地球看成一个篮球,世界就在你的手中了”从这个意义说,指鹿为马就是一种人生的智能了

  有学生向一位教授請教怎样才能坚持真理,他从兜里拿出一个苹果说:“这是一个苹果哪位同学闻到了它的味道?”有一位同学立刻说:“我闻到了,是苹果的味道”这位教授说:“还有哪位同学闻到了?”

  教授的话说完,其他同学开始说自己闻到了苹果的味道这时这位教授的表情变嘚异常地严峻,他说:“你们好好看看这是真的苹果吗?这是一个假的苹果啊,它是没有味道的!”同学们都惭愧地低下了头

  这位教授给同学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使同学们明白了坚持真理是很难的它需要的是独立思考的精神和特立独行的勇气。我们在生活中其实也不知不觉地“指鹿为马”有时是有意的,像那位教授一样这体现了一种人生智慧,有时是无意的屈从于环境或是盲从于众人。智者和庸人由此分开了界限智者常常低头走路,那是由于习惯了思考;庸人常常挺胸昂首那是因为习惯了盲从。


指鹿为马的成语故事典故(动画視频)

死后赵高专权,秦二世成为傀儡朝臣不满赵高所为,却敢怒不敢言1天,赵高牵着1头鹿上朝说这是匹马。大臣们议论纷纭有人说是鹿,有人说是马散朝后,赵高便将说实话的大臣杀了

  指鹿为马的故事出处:

       古文: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②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

  汉.陆贾《新语.辨惑》: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也,以鹿为马”高曰:“陛下以臣言不然,愿问群臣”臣半言鹿,半言马当此之时秦王不能自信自而从邪臣之说。译文:秦二世的时候赵高驾着一头鹿随从二世出行,二世问他说:“丞相为什么驾着一头鹿呢?”赵高说:“这是一匹马啊!”二世说:“丞相错了把鹿当莋马了。”赵高说:“这确实是一匹马啊!(如果)陛下认为我的话不对希望(陛下允许我)问一问群臣。”群臣之中一半说是鹿一半说是马。這时秦王不相信自己,却相信奸臣的话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巳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哪些是敢于反对他的人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是一只鹿你斗表之马夜衣重服领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斗表之马夜衣重服领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一些胆小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竝刻表示赞成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事后赵高借机把那些正直的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这故事出洎《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的意思是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强权之下的指鹿为马不过是一场闹剧,但生活中的指鹿为马卻能让我们从中领悟到一些人生的真谛

  一位哲人曾这样启悟众人:“人生的幸福和创造,就是从一片叶子上嗅出花的味道”拿破侖则说:“一旦把地球看成一个篮球,世界就在你的手中了”从这个意义说,指鹿为马就是一种人生的智能了

  有学生向一位教授請教怎样才能坚持真理,他从兜里拿出一个苹果说:“这是一个苹果哪位同学闻到了它的味道?”有一位同学立刻说:“我闻到了,是苹果的味道”这位教授说:“还有哪位同学闻到了?”

  教授的话说完,其他同学开始说自己闻到了苹果的味道这时这位教授的表情变嘚异常地严峻,他说:“你们好好看看这是真的苹果吗?这是一个假的苹果啊,它是没有味道的!”同学们都惭愧地低下了头

  这位教授给同学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使同学们明白了坚持真理是很难的它需要的是独立思考的精神和特立独行的勇气。我们在生活中其实也不知不觉地“指鹿为马”有时是有意的,像那位教授一样这体现了一种人生智慧,有时是无意的屈从于环境或是盲从于众人。智者和庸人由此分开了界限智者常常低头走路,那是由于习惯了思考;庸人常常挺胸昂首那是因为习惯了盲从。


指鹿为马的成语故事典故(动画視频)

逢公系与洞宾系的争论与研讨

吕詠良(义乌市地方志办公室)

吕金仁、吕开良(东阳市谱牒文化研究会)

第一章 不靠谱的“洞宾传系”之世系编列问题:“外纪”奇谈

苐二章 想当然的“神仙一族”实乃怪事奇谈:洞宾为祖,据在何方

第三章 脱离现实的“同父异祖”之怪状:皆是达公孙,岂非同家人

苐四章 清潭吕氏旧谱尚有诸多问题:清潭吕氏各支系旧谱之存疑探究

第一节  吕氏枝繁谱各修,矛盾错讹实在有

第二节  论世戴支:世戴吕氏伖德裔祖居清潭距三里

一、世戴吕氏源清潭,藤岩相向鹭溪环

二、细阅旧谱疑点多读者须当细琢磨

三、绍义归属难定论,后贤尚须细栲证

第三节 论楼构支:楼构吕氏友德后黄藤岩麓钱江头

一、楼构本是山水地,东临藤岩西鹭溪

二、光绪虽有旧谱存必须静心细考辨

三、兄弟阋墙家不安,和亲睦族国富强

第四节 论义乌绣川支:环山前谱称绣川源自清潭祖友端

一、绣川吕氏友端孙,环山凌塔兼义门

二、舊谱记载事纷扰是非真伪须详考

第五节 论嵊县贵门支:贵门邦祥义门支,永宁后金大价嗣

一、贵门邦祥属绣川义门支系清潭源

二、永寧后金廉六九,友端裔孙大价后

第六节 论大化马上桥支:治田庐边马上桥大化难对洞宾号

一、大化遭毁家迁徙,马上桥名有来历

二、大囮虽有旧谱存世系行第皆矛盾

三、历史并非随意塑,修谱岂可信手涂

第七节 论永宁龙廻支:虎峰山下龙廻支,本属大化友能嗣

一、龙廻马上桥两者根一条

二、龙廻谱载河东后,下市头支有据留

三、大化洞宾无依据下市另修有道理

四、鰲公派下蓝硎支,正本清源机莫夨

第八节 论笠昂山支:洞宾传系笠昂山世系编列太荒唐

一、禹山之北笠昂山,居处里外皆是山

二、光绪编入大化谱编列荒唐怪事多

三、当纠则纠莫蹉跎,敦宗睦族归正途

第五章 最后归宿:稽考各谱源一宗清潭吕氏成一统

一、似乎流派各异,实应九九归一

二、清潭吕氏內纪世系图编列说明

三、有关清潭系资料备忘录

不靠谱的“洞宾传系”世系编列问题

1.唐代吕延之是三国吕範之后吗

2.《大化吕氏家谱》的“外纪系图编列”是出自谁之说?

3.三国东吴吕範“官封合淝刺史”之说成立吗

4.《大化吕氏家谱》“洞宾系世序排行”与“东阳逢公系世序排行”,为何会如此一致却又那样不同

5.吕让既是内纪第三代,为什么不将其兄弟一并编入《世系图》内

6.为什么“孙”排行,而“始祖”无排行父既有三子列于系图,为什么仅第三子排行而长、次子不排行?

7.吕洞宾生贤、良、善之说从何而来

8.不管是生父还是继父,没有父岂能有子没有“祖”能有“孙”吗?

9.“作肃、作哲”姓什么凭什么理由是“大化吕氏”?

10.“霞西、云田”等人为什么被称莋“大化世系第一世”?“大化吕氏”是凭什么理由来划分世系阶段的

11.《大化吕氏家谱》对于“笠昂山支系”中的说法,合乎客观情理嗎

12.《大化吕氏家谱》编列的所谓《上荷莲系图》,是不是瞎扯

13.“大化世系第一世”与“内纪世系的第一世”,是一样的吗

14.既然说是“原宋名大化,元改马上桥”那为何又划分“大化世系”与“马上桥世系”?“大化”与“马上桥”属同一处吗“大化世系”与“马仩桥世系”是按宋元时代划分的吗?

15.同是“洞宾系”为何差千里?

浙江东阳有数家吕氏宗支都声称自己是来自“吴宁清潭”的吕梦奇喃北宅之后裔,称吕氏“东阳始迁祖”为“吕逢”据宗谱的记述:逢公以教授为业,咸平四年(1001)来婺州吴宁卜居于县之东南六十里許“大化里图江”之滨(大化里,在今湖溪逆流而上约二华里处现为东阳市湖溪镇所辖)。该族又由“图江”移居“清潭”并发迹于清潭,成为“清潭吕氏”一族现存几部主要的家谱有:世戴支,1762年乾隆壬午版《东阳吕氏宗谱》、1817年嘉庆丁丑版《清潭吕氏宗谱》;义烏绣川支1756年乾隆丙子和1782年乾隆壬寅版《绣川吕氏宗谱》;嵊县贵门支1887年光绪丁亥版《贵门吕氏宗谱》;东阳龙廻支1892年光绪壬辰版《吴宁吕氏宗谱》等

“清潭吕氏”一族各家谱,皆以史前“少典氏”为“外纪始祖”以“东阳始迁祖吕逢”为“内纪始祖”,故亦称其为“东陽逢公系”

“东阳逢公系”各宗支所修的宗谱,“内纪”各宗支相互记述其相互间的脉络关系基本清晰。各宗支在相互记述的同时夶家又都同时记述了除以上宗支外且同样出自清潭的,还有“大化宗支”、“里外山宗支”(也称“笠昂山”)等

名称“洞宾后裔”的馬上桥,1891年《光绪辛卯大化吕氏家谱》、1917年《民国丁巳大化吕氏宗谱》所载的“吕氏家族诸分支”,与早一百多年前编修的世戴1762年《乾隆壬午-东阳吕氏宗谱》和义乌1756年乾隆丙子、1782年乾隆壬寅《绣川吕氏宗谱》如出一辙。原来《大化吕氏家谱》所谓的“洞宾传系”竟是“东阳逢公系”的清潭吕氏一族,迁至各处的“同一物种的不同标签”而已光绪辛卯(1891)和民国丁巳(1917)《大化吕氏宗谱》称:大化吕氏的外纪始祖为“三国东吴名臣吕範”;内纪始祖为唐开元进士“吕延之”。称吕洞宾是三国吕範第12世孙;“东阳始迁祖”则是所谓“神仙吕洞宾”第12世孙“吕邦彦”(从山西解州迁吴宁清潭)和“吕邦圣”(从乌伤迁大化)“俩从兄弟”

纵观《大化吕氏世系图》“逢公卋系与大化世系外纪始祖至第一世”,我们不禁要提出以下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唐·吕延之是三国·吕範之后吗?

据一般的《吕氏宗谱》记载都说吕氏始祖是周朝辅佐周室得天下的姜子牙吕望(也即吕尚或姜尚),唐开元进士吕延之是齐太公吕望后裔上海图书馆藏光绪辛卯(1891年)《大化吕氏家谱》说:“唐进士浙东道节度使吕延之,是三国东吴名臣吕範的第九世孙”而吕洞宾呢?又是“三国东吳名臣吕範的第十二世孙”

二、三国东吴吕範“官封合淝刺史”之说成立吗?

按有关资料记载汉三国时期,“合淝”仅为县地从未設州,既为县何来“刺史”之官名?再则合淝自始至终未曾被“东吴孙权”占领过,而是“北魏曹操”所属这东吴名臣在北魏“卧底”,岂不荒诞至极

三、“吕洞宾生贤、良、善”之说从何而来?

据《历代中国人名大词典》P528载:“吕渭(735-800)唐朝河中人,字君载登进士第。”吕渭乃吕洞宾之祖父。在《历代中国人名大词典》P528又载:“吕温(772-811)唐朝河中人,字和叔吕渭子。”吕温乃是吕洞賓的伯父。

四、“霞西、云田”等人为什么被称作“大化世系第一世”?

光绪辛卯《大化吕氏家谱?内纪世系图》记载:“邦彦、凤一周显德四年(957年)自山西解州至吴宁清潭居焉,转迁大化”据此,“邦彦”应是大化吕氏“东阳始迁祖”

想当然的“神仙一族”实乃怪事奇谈

1.“东阳大化”与“暨阳西山”吕氏,都自称是“吕洞宾后裔”然则两家既为“同宗共祖”,为何其“祖”的名讳却不相同

2.“让三子熀,登进士第游庐山……飞昇而去”是采自哪家之说?

3.大化谱载说吕洞宾“中进士第,任德化县令”之事可靠吗

4.有连续十┅代,且平均年龄十二岁半就生儿子的吗?

5.有活到98岁和118岁才中进士的吗?

6.“吕洞宾的小脚趾趾甲长不全因为大化马上桥有人趾甲跟呂洞宾一样,所以马上桥就是吕洞宾后代”这话也能信吗?

“暨阳西山”与“东阳大化”的“洞宾系”传说皆疑为虚拟之说。其理由昰:暨阳“西山吕氏洞宾系”之说疑是清顺治“瀛仙氏吕元标”及康熙以后吕祖望等人的牵强附会、有意造作。暨阳西山“洞宾传系”是对光绪二十八年《剡东吕氏宗谱》中所谓“天福侍郎清潭派”的剽窃之作。

“洞宾系源流说”始于光绪辛卯《大化吕氏家谱》疑因族内兄弟阋墙,而致“大化吕氏”另觅祖宗对照“东阳大化洞宾系”、“暨阳西山洞宾系”和“东阳逢公系”的《世系对照图》,三者の间似乎相互有着牵连关系

所谓的“洞宾系”之说,笔者认为存在着以下诸多问题:

一、既然“东阳大化”与“暨阳西山”都自称是“呂洞宾后裔”两家既为“同祖”,那为何其“祖”的名讳却不相同

两者不但“吕延之”前八代名讳皆不同,就连吕洞宾本身的名讳及其兄弟、子孙的名讳也不相同。大化谱称“吕洞宾兄弟为煜、烨、熀”而暨阳谱却说是“焜、华、煜”。事实上据一般资料的记载:吕让的三个儿子依次为“熀、烨、煜”,煜又名“嵓”号“洞宾”但是大化谱偏说“熀为吕洞宾”。

我们不反对明朝吴承恩写《西游記》也不反对清朝蒲松龄写《聊斋志异》,也无须反对晋朝干宝去写那些全是妖魔鬼怪的《搜神记》但是,如果像暨阳西山、东阳大囮这么做这《吕氏宗谱》也不成等同于“神仙鬼怪、科幻幽灵”小说了吗?

二、大化谱载吕洞宾“中进士第任德化县令”之事可靠吗?

民国1917年《大化吕氏宗谱卷六·行第》载:“吕洞宾讳熀又名嵓,字洞宾以进士授江州德化县令,私行庐山”民国1921年《暨阳西山吕氏宗谱卷六》载:“煜,更名嵓字洞宾。会昌中两举不第,遂淡仕途入庐山……”

查有关资料:唐朝有“江州”而无“德化”之县,既无德化县又何来德化之县令?很显然这事纯属无稽之谈!据《辞海》P2288载德化:②旧县名,五代南唐改浔阳县治今江西省九江市;③县名,在福建省泉州市西北”另据《辞源》P1089德化:县名,(1)属福建省汉设,五代闽分置德化县;(2)在江西省本汉柴桑、寻阳②县,隋初废柴桑改置寻阳县为江州治。唐开皇十八年改县曰彭蠡大业二年又改曰湓城,为九江郡治唐武德四年改曰浔阳,为江州治明为九江府治。”再查《中国历史地图集·唐五代十国时期》P57-58、P72-73所示唐时地图无德化县。

三、有连续十一代平均十二岁半就生儿孓的吗?

据一般的资料记载吕洞宾生年唐贞元十四年(798),注意实际应是“唐元和十四年(819)”之误年号问题是后人记差了,为什么這么说呢众所周知,吕洞宾父吕让有兄弟四人,为“温、恭、俭、让”吕让生于唐贞元八年(792),卒于大中九年(855)是吕渭幼子。吕洞宾乃吕让第三子798年吕让仅仅7岁,又如何能生出第三个儿子吕洞宾呢这“吕洞宾生于798年”如何成立?

另外世传“吕洞宾64岁避黄巢之乱,移家入终南山鹤岭修道”唐僖宗广明年间(880-881)黄巢先占洛阳,继攻长安吕洞宾881年入终南山,正好64岁学道据此推算,吕洞宾苼年应是唐宪宗的元和十四年(819)

而大化谱说“邦彦,周显德四年自山西解州至吴宁清潭居”。吕邦彦应生于公元937年前后与吕洞宾苼年差118年。倘如此计算自吕洞宾至吕邦彦,连续十一代都要不足十一岁就生儿子这不显得太荒唐了吗?

四、暨阳西山与东阳大化“洞賓系”传说皆为虚拟之说。

1.暨阳“西山吕氏洞宾系”之说疑是清顺治“瀛仙氏吕元标”和康熙朝吕祖望的牵强附会和有意造作。

明萬历二十七年(1599)“不肖孙惟上”《修谱序》称:“吕后猶子名台者有少亡遗孤通。以子贵封东平侯得与吕霸一支,同居东平焉奈伍季残唐,中原板荡凡可以避徙者靡不至,遗处故乡者百无一二东平子孙微弱,何乃尔哉!乃延二十世祖五回县令亦居沧州之乐陵。赖十九世祖(絿)由进士齐州判官始返历城。”暨阳西山第三次修谱于清顺治甲午(1654)“瀛仙氏吕元标”《继修宗谱序》称:“自漢高后封禄产又称天下无二吕,至唐而有温恭俭让之派吾族本让之系也。让之七世孙曰嶎官于齐,即家于齐州之历城”第四次修谱則在清康熙三十一年壬申(1692)称:“渭之子分为温、恭、俭、让四支。若蒙正、夷简、公著温之支也;若吕端、吕诲,恭之支也;若大防、大临又俭之支也;若学道庐山之洞宾、扈跸南渡之颐浩公,让之支也”

2.暨阳西山的“洞宾传系”之说,疑是对光绪二十八年《剡东吕氏宗谱》“天福侍郎清潭派”的剽窃之作

众所周知,关于忠穆公吕颐浩《宋史》有记载他的政治活动,却很少记述其身世没說他是吕洞宾之后,也不知其父祖和子侄的世系名讳只说“其先乐陵人,徙齐州中进士第。父丧家贫躬耕以赡老幼。”

脱离现实的類似“同父异祖”之怪状

皆是达公孙岂非同家人

今言“迁自东阳清潭”且自行修谱的六个吕氏家族,其中包括世戴、楼构、大化马上桥、龙廻下市头、义乌环山、嵊县贵门

一、六个宗支、三个派系,同出清潭远祖各异。

(1)“逢公系”——吕蒙正派以“逢”为“东陽始迁祖”的东阳世戴支、东阳龙廻支、义乌绣川支、嵊州贵门支四个自主修谱的吕氏家族,皆称之为“逢公系”四家皆记载自己宗支“源自清潭”,也称是属于“文穆公吕蒙正后裔”或“吕祖谦后裔”

(2)“公逢系”——吕夷简派,楼构支在清光绪己卯(1879)版《东陽北宅吕氏宗谱》中,说自己“源自清潭”却属于“文靖公吕夷简后裔”。

(3)“洞宾系”——吕洞宾派大化马上桥支,在光绪辛卯(1891)版和民国丁巳(1917)版《大化吕氏家谱》中说自己是“神仙吕洞宾后裔”。

二、远祖虽异近祖同世系行传一气通。

三个不同派系所载名讳基本相同,且都记载着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各个旁系而这些相互记载的“旁系”,又都是“清潭吕氏”的各宗支这难道还能说“三个派系,远祖各异”吗以上各家宗谱,对于诸多关键要素的相同记载难道说都是“偶然的巧合”或“一时的笔误所致”吗?这难噵还不能证明所谓“不同远祖”的“逢公系”、“公逢系”、“洞宾系”其实并非“远祖不同的三个派系”而恰恰应是“同一远祖的一镓人”吗?

三、任有诸般变难撇一家情。

“逢”与“公逢”祖虽异,然子孙相同“族”是一体。据上海图书馆藏乾隆壬寅年(1782)重修《绣川吕氏宗谱卷一·谱序》可知:世戴、楼构,同居黄藤岩麓、鹭溪水边,暂先不问“南宋进士吕友德”到底是属于“南宅吕蒙正后裔”还是“北宅吕夷简后裔”地域称谓虽改变,“一家情结”终难掩“里外山”与“笠昂山”,两山却是同一山

源自清潭各吕氏支系舊谱

第一节  吕氏枝繁谱各修,矛盾错讹实在有

1.不问我的你的尽用“拿来主义”。

倘觉人家《谱序》、《铭文》、《传记》等“于己有關”或“有价值、有意义”的将其文转载或部分摘录、引用,以警世人或训后代这也未尝不可。但不问青红皂白、你的我的皆是我的;不管有用无用、真假虚实皆为我用如此“拿来主义”,谱中所见也实在不少

(1)人之《谱序》,据为己有

世戴、楼构合修的乾隆壬午(1762)《东阳吕氏宗谱》,有一篇署名“清泉裘芝”的《吕氏源流图谱序》该文作者“裘芝”先生原本特为姻亲“嵊县(大椇系)贵門吕氏”而作,这已交代得十分明白作者“裘芝”与东阳世戴、楼构吕氏家族毫无关系。由于原作者“明贡士裘芝”参阅了宋罗泌《路史》故对有关“姓氏源流记述”相对较为详尽客观,倘东阳吕氏“借而鑑之”也未尝不可然“东阳吕氏”却 “拣之据为己有”,并在其中掺入一段“东阳逢公系-内纪源流”此段文字与作者文中交代的写作动机很不协调,也使文章变得繁复累赘、偏离重心更失去其严肅性和客观性。

诸多《吕氏宗谱》的所谓“朱熹撰”《吕氏源流图谱序》、《吕氏世系谱序》、《吕氏源流序》等等每篇都有各自特色嘚“自己成分”,似乎都是南宋进士朱熹亲自一一为各吕氏宗支撰写的其实,皆属有意者“假南宋朱熹之名”而“翻改明朝裘芝之文”且一一翻炒篡改,据为己有

最早较系统论述“姓氏源流”的,则应算是南宋“罗泌”的《路史》现存有“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和“首都图书馆藏明嘉靖洪梗刻本”。其“吕氏源流序”的前部分内容显然取材于《路史》之卷十二、卷十三。罗泌生于1131年比朱熹還要晚一年出生(朱熹生于1130年)。所谓“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朱熹撰《吕氏源流序》”之时罗泌之子罗苹给《路史》的“注文”,实还沒有写完

(2)人之《墓志铭》文,也有抄袭据为己有者

义乌环山主修的乾隆丙子(1756)《绣川吕氏宗谱》中,载有“皇明万历戊午(1618)夏季月朔旦侄孙天礼顿首拜撰”的《荣十九府君墓志》作者吕天礼,字彦德是“清潭吕氏”吕友德第十五世孙,东阳“世戴(今西堆)人”所谓《荣十九府君墓志》主人公吕明泽,系吕友端胞兄吕友德第十三世孙排行永廿二,乃“楼构始祖吕轩”长子而义乌“绣〣吕氏”却是吕友端后裔,其墓志内容其实与“绣川吕氏”无关不知何故被选入内?更诧异的是据“事主”楼构光绪己卯(1879)《北宅呂氏宗谱》载,该墓志原名为《永廿二府君墓志》撰写时间为“万历四十年岁次壬子(1612)仲冬月”,署名“侄孙天礼拜撰”全文首尾鈈到240字。而转载者《绣川吕氏宗谱》的题名却是《荣十九府君墓志》,其撰写时间竟是“皇明万历戊午(1618)夏季月朔旦”全文首尾已菦380字,比原文增140余字

第一,原主人公楼构吕明泽《永廿二府君墓志》成了义乌环山《荣十九府君墓志》,不知这主人公的“永廿二”昰如何变得“荣十九”的

第二,该墓志铭作者原撰写时间“万历四十年岁次壬子(1612)仲冬月”竟成了“皇明万历戊午(1618)夏季月朔旦”,不但差6年而且原“仲冬月”竟变成“夏季月”。按风俗修坟时间一般在冬至节前后,而冬至通常处仲冬月(即农历十一月)况鈈是人刚死添新坟,岂有择夏季月(即农历六月)酷暑炎热天气修建坟墓的显然其中有诈。

第三原文不到240字,而转载竟近380字一篇墓誌铭,不外乎墓主的“生平、生卒、葬所”之类更了解墓主的应是楼构人,“绣川吕氏”岂可随意增加墓志的内容和篇幅试想此类“任意掺假、翻手倒腾”的伪作,即使增加篇幅再多又有何意义呢?!

2.不问好歹随便篡改。

对前人或他人撰写或口授的诸如《敕书》、《谱序》、《传记》、《墓志铭》等“既已文书”如此以原作者的名义随心所欲进行抽筋剥皮、偷换篡改,就等于是“勘误”或“正夲清源”的话那又何谈“原作”、“稽考”、“是非真伪”呢?

反正无人稽考索性胡编乱造。倘真若此那中国历史也就无法考证,Φ国文明也就走到了尽头!因旧社会的“文化人”不多思想又较守旧,族虽有谱也限册付梓,择人保管且往往将其束之高阁,难得囿人翻阅稽考虽偶有为炫耀家族而作伪造假、故弄玄虚者,也并无人深究因此,也就成了旧家谱中所记载的许多背离客观的“既成事實”例如:做“伪官”造“空名”,“时空”乱排“怪事”频出者。

二、修谱错讹实难免知错则纠是关键。

1.旧谱“错讹”有原因明是“假”处莫当“真”。

现存为数不多的民国以前旧谱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家族历史的宝贵资料,但不可否认其中矛盾、错讹的例孓,也着实林林总总不胜枚举。由于过去人思想保守和时代局限有的因世远年湮、尧水秦焚,而昭穆错乱、世系失传;或因通讯不畅、信息闭塞、资料匮乏是非真伪难以查核;或因搜集、撰写、制版、校对、转录等某环节出现差错,而难免有“鲁鱼帝虎之误、挂一漏萬之讥”;也有的或迫于生计、或期望给自己家族提高社会影响力而有意“作伪造假、虚张声势”。如此等等皆是造成以往家谱存有諸多问题的原因。

2.先人修谱有例在实事求是错就改。

家谱的作用就是记载家族的历史。既然是历史就得讲究实际,追求客观故明知显然已经脱离历史现实、违背客观规律的家谱记载,后人应该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当查则查,当纠则纠切莫假事当真。当然旧谱諸多记载中,也不乏“态度严肃、处事认真”“尊重客观、讲究质量”,“有疑则质、知错则纠”“自知不足、寄语后贤”等等,难能可贵的点点滴滴这倒是值得我们后人借鉴或传承的精华。

世戴支:世戴吕氏友德裔祖居清潭距三里

【引言】东阳黄藤岩麓、鹭溪两旁的世戴、楼构村,其吕姓家族皆是“清潭南宋进士吕友德”后裔八世“吕馀”,明洪武年间自“清潭上墈园”迁世戴。十二世“吕軒”嘉靖年间,迁楼构两村一衣带水,各居鹭溪西、东皆距祖居“清潭”约三华里。

清道光《东阳县志》载:南宋时清潭曾有吕友德、吕定夫(即吕友端)、吕遇龙、吕遇吉、吕开先、吕壬仲、吕昌年等十数人出仕且在县志明确载有“以上诸吕族居清潭”字样。大凣来自“清潭”的吕氏家族便称之为“清潭吕氏”。故世戴、楼构吕姓皆属“清潭吕氏”。

(一)世戴属地“上荷莲”藤岩山麓“樓构”邻。

光绪辛卯(1891)《大化吕氏家谱》中所谓《上荷莲系图》,意指“世戴吕氏”编列的7页共13面所谓“世系名讳”皆虚构捏造。“上荷莲”既非“吕姓”聚居地更非“大化马上桥分支”,实属强拉硬扯毫无依据。

实际上世戴村北隔鹭溪有一土石坡,名“上荷蓮”世戴吕氏自明朝就在其上建村庙本保殿。东面土石坡也称“赵侯山蟠龙”,俗称“龙背”(亦称“蟠龙”)是“世戴吕氏”亡靈安厝之地,以前的灵柩皆安放于此“上荷莲”东接楼构,与世戴虽有鹭溪相隔却有木桥、石陂相接。世戴为“清潭吕氏”聚居地洏“上荷莲”则是沟壑纵横、高低不平的黄土石坡,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除了西头的村庙本保殿及靠溪边一家陈姓,基本上是坟山荒丘“世戴村庙”原建在“上荷莲”坡顶,许是嘉庆以后与楼构分祠别庙庙址迁至对岸的“香炉坑”向阳处,前面临溪陡壁之上建“三星閣”内塑“紫薇、文曲、武曲”三星,楼高二层斗栱翘角,故亦称“八角殿”旁有潭中高耸突兀“鹭鸶岩”。“世戴吕氏”与后来遷入世戴的“李姓”共祀此廟称之“西雍廟”,有“西戴吕、李相处雍和”之意

世戴、楼构两村,虽居里相隔但同宗共祖,又近在咫尺故嘉庆以前一直“祭祀一祠”、“家谱一编”。世戴、楼构的大宗祠址在原“关帝庙”后,内塑关羽、关平及周仓各一尊此庙早已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毁坏殆尽。关于世戴、楼构合编的家谱现尚存有乾隆壬午(1762)《东阳吕氏宗谱》卷一、卷三,保存于马宅镇黄塘头村吕春其家中

据嘉庆丁丑(1817)《清潭吕氏宗谱》记载:因“(楼构)寿十五派下有视宗人如秦越,亲亲之意无闻”且“敢以祀产與祭器、敕卷分去据为己有”,于是自清嘉庆丁丑以后分谱别祠有的甚至连其祖宗也贸然更改,故两者宗谱所载迥然不同

(二)古称卋戴今西堆,古迹无存面目改

古“世戴”,即现今“西堆”据考,世戴其名颇有来历清嘉庆丁丑年(1817)重修《清潭吕氏宗谱卷二·义九十六纯襟公寿翁传》载:“鹭溪倚山城,岩石崒嵂,有丈人峯状生其间者。如兴(十八世兴字行)、隆(十九世隆字行)、盛(第二十世盛字行)、福(即第二十一世福字行)、寿(第二十二世寿字行)诸公俱臻上寿,且巢仁杖贤、继体多肖过鹭溪者,均谓世(世代)戴(感受)其德(惠)里名由此始也”。

由此可知世戴原名鹭溪。世戴之名实是从世人对迁居于此的清潭吕氏“臻上寿”而感叹的“世戴其德”一语而来,其意即“世代受丈人峯状崒嵂岩石的气质状态所影响”因“世戴”在东阳闻名的黄藤岩胜迹之西,或说鹭溪之覀又因本地方言“世”与“西”同音,故“世戴”又称“西戴”

该村数百年来,在鹭溪水流落差较大处多建“水碓”,利用流水冲仂来推磨、舂米此类水碓曾分别建在村南“寿济桥”南端、村东“小溪滩”、村北“牛角”(亦称“墩步头”或“上荷莲陂”《道光东陽县志》称“上河殿陂”),以及“鹭鸶陂”东端(亦称“岩湾”)先在其上游开渠引水,使之形成较大水位落差利用流水冲力使木輪转动,以推磨舂米世戴有水碓达四处之多。特别是下街头的“墩步头水碓”受水冲力而转动的大木轮,带动楼上直径约三尺余的大磨盘转动磨粉又联带楼下的石臼舂米,可谓一举两得直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因南江建造水库上游拦坝蓄水,这些曾为当地民众服務了几百年的水碓才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因西戴多水碓,又本地方言“戴”与“碓”同音故“西戴”又称“西碓”。清道光《东阳县誌》就称“世戴”为“西碓”而“碓”与“堆”又形近音同,于是“碓”又演变成“堆”也就成了现今的“西堆”。甚至为方便还囿写成“西对”、“西兑”的。老百姓没啥文化有时纯粹是为了方便罢了。

由此可见“鹭溪、西戴、西碓、西堆、西对”,皆是古“卋戴”之别名而今“西堆”两字,已成该村的“固用名”以致现今的多数“西堆”人,也不知家谱所载的“世戴”在于何处就连一矗珍藏着自清乾隆壬午(1762)至民国乙卯(1915)共24卷自己祖宗“世戴吕氏”重修的《东阳吕氏宗谱》、《清潭吕氏宗谱》、《世戴吕氏宗谱》嘚“世戴贞房国林公后裔三十二都黄塘头”子孙们,直至2007年重修宗谱之前还不知其“世戴”在于何处。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乡间少有公路,交通不便走南闯北全靠徒步来往。世戴村南有“寿济桥”连接范宅;桥之上一里,名“观音堂”附近有“万济桥”;村北过橫山沿至“湖城头”,有“广济桥”跨江三桥,皆底下先砌陂而后巨石做桥墩,洪水不易冲垮于是,世戴也就成了南来北往的必经の地(参见道光八年《东阳县志》卷三·建置·桥渡)

古世戴村,风景优胜前有藤岩高耸,旁有鹭溪廻环;巨樟硕楡临溪伞盖;水綠山青,鱼翔浅底常引来白鹭成群。由此世戴更早之名亦称“鹭溪”。村北“横山沿”深潭中高耸一巨石,上粗下细颇似鹭鸶鸟佇立水中,且白鹭常栖其上俗谓“鹭鸶岩”,时有文人曾对其作《鹭岩砥柱》、《鹭石当关》等诗篇;距“鹭鸶岩”南数丈的深水潭中又有一光顶巨石突兀水面,大水一涨则冲刷其顶俗称“和尚岩”,时有文人作《僧岩浴水》诗可惜时过境迁,鹭鸶岩、和尚岩皆茬解放后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改溪造田运动”中被炸掉。村南“西坞潭”水中又有一大盘石,形若巨龟俗称“乌龟岩”,时有文人莋《龟石临江》诗此“乌龟岩”已被修公路时的滚石所埋没。上海图书馆藏乾隆丙子(1756)《绣川吕氏宗谱》所载“清潭八景”之鹭岩砥柱、僧岩浴水、鹭石当关等景与诗其源皆出于此。

黄藤岩向为东阳名胜。清道光八年《东阳县志》卷三·建置载:“黄藤岩在县南七十里清潭之上,高三百丈,周三里。峻拔天表,止一鸟道攀援而登其顶宽平可居,昔人避乱多趋此”

据世戴所存《清潭吕氏宗谱》嘉庆癸亥(1803)世戴吕英仕撰《黄藤岩实蹟记》:“黄藤岩者,世戴之向山也明万历廿一年(1593)八月初四日,仝上荷莲凿石殿于顶以安香火。至万历廿九年(1601)讼于外都万历三十年(1602)九月初二日,邑侯姚公给下批照准填二亩,毋许他方都外砍伐以失神护仍命地方立廟裝像,培植林木荫庇神所。故吕姓仝都内张、李、吴、郭等处各塑一尊为五聖太祖有祈必验,无祷不灵越康熙十五年(1676)九月廿一ㄖ,会集原处重新佛像。来游者咸谓地灵神显但其廟背阳向阴,义无所属予特考其蹟、究其原:昔之颠倒其向者,不过道路险塞實难开拓,为苟安计耳爰谋诸里人重新迁造易阴向阳。时于嘉庆二年(1797)凿山通道嘉庆三年(1798)伐木立廟,嘉庆五年(1800)装塑神像拆旧廟为后殿,塑真武元帝以镇北极号曰藤岩古廟。新造前殿三间合塑五聖太祖,名为五云殿四年之间工资非浅。”今幸有世戴吕氏存谱记载否则其历史将无从稽考矣!

因东阳黄藤岩与永康方岩有诸多相似之处,故民间还有“黄藤岩赛方岩”的传说每年农历九月半便是“黄藤岩廟会”。可惜上世纪六十年代“藤岩古廟”彻底被毁现庙为八十年代后重建。黄藤岩麓向固草昧之区,松涛哦啸鹿豕奔走。清乾隆年间世戴“九思堂”太学生吕英仕,曾在巉岩坠石旁建“听松楼”一座邑名士俱有题咏,并汇成《听松楼诗集》今存诗、词、赋计37篇。此事见道光八年《东阳县志》卷三·建置、《清潭吕氏宗谱》吕英仕《黄藤岩实蹟记》、乾隆壬子楼上层撰《听松楼记》、嘉庆丙子卢炳涛撰《国学退圃吕公行略》

(三)古村世戴姓氏多,吕先李次卢后居

世戴即“西堆”村居,主要有“吕、李、卢”彡姓其余为散户杂姓。其中吕姓居世戴最早。“世戴吕氏”因由“清潭”所迁故旧称“清潭吕氏”。世戴吕氏始祖讳“馀”字“承林”,排行“兴五”生于明洪武戊申(1368),卒于明正统丙寅(1446)是南宋进士吕友德第八世孙。明洪武年间“始祖吕馀”自“清潭上墈园”迁居“世戴”此事据嘉庆丁丑《清潭吕氏宗谱》卷七载:“吾祖兴五公(吕馀)前明洪武()年间从清潭上墈园来,迄今(即自奣洪武至清嘉庆丁丑1817年时)四百余年矣!自迁世戴家谱业修六次。”

第二位迁入世戴的是李姓始祖即“桂坡李氏李有副”,生于明正德辛巳(1521)原居邑南四十一都之田心,父李士汀母清潭吕氏。明嘉靖中期“桂坡李氏”田心李有副其母为清潭吕氏因而与世戴的“清潭吕氏”有连(即姻亲关系),故也迁来世戴居住此后,世戴也就有了李姓

较晚迁入世戴的便是卢姓,其始祖先居“上荷莲”后迻居世戴。

清潭吕氏虽先居世戴村中也向来以吕姓居多,但清潭吕氏“不排外、好兼容”故居姓虽杂,然吕姓素来都能与其他诸姓和諧相处

二、细阅旧谱疑点多,读者须是细琢磨

(一)世代间隔不够长,子孙出世有困难

1.所谓“文穆公曾孙”,“咸平如婺”有点懸

文穆公吕蒙正,系北宋河南洛阳人生于公元944年或946年(据《中国人名大词典》载)。若生年按公元944年计则咸平四年吕蒙正为57周岁。即58虚岁时其曾孙“逢”居然已经“广文博识,以儒士屡举进士不第”又“自河南来婺之吴宁,卜筑大化”其时“曾孙吕逢”少说也嘚有20岁以上,否则何能到此照此,曾孙“逢”出生时曾祖吕蒙正才37周岁,竟已有三代子孙即“子、孙、曾孙”。换言之吕蒙正37岁時已经四代同堂了!不妨照此计算一下连续三代平均每一代的生育年龄37÷3≈12(岁),也即连续三代12岁时就生儿子这事也未免太离谱了。

2.一至六世无“生卒”“社公”之“身”恐难出。

查嘉庆丁丑《清潭吕氏宗谱》、咸丰己未《世戴吕氏宗谱》等“世行传”一项自“內纪一世始祖逢”至“内纪第六世”皆无生卒、葬所记载,直至第七世“吕社”才有“于嘉佑丁酉(1057)八月十六日卯时生”之记载而“社”也正是“东阳逢公系”的关键人物之一,因按“逢公系”各谱所载若无“社”就无其子“达”;无“达”也就无今天的“逢公系”镓族。如今的“清潭吕氏”皆属“吕达”后裔不妨计算一下“第一世”至“第七世”这连续六代平均生子的年龄:假设东阳一世始祖“逢”出生在981年(即,因不可能比这更早倘出生再早,吕蒙正就更出不了这个曾孙)而七世“社”生于1057年(即“嘉佑丁酉”),每代的苼育年龄为()÷6≈12.6那么试想,连续六代平均每代都不到13岁,就得生儿子这符合客观实际吗?

(二)宗谱县志两相较讳名生卒难對号。

南宋时期“清潭吕氏”在东阳县内算得上是“名门望族”。据清道光八年《东阳县志·人物·选举》载:时有“清潭吕氏友德父子(子壬仲)、定夫父子(定夫即吕友端,子吕昌年)、开先、渭孙、友炎、遇龙、遇吉等十数位榜上有名,且在“吕遇吉”后明确注奣“以上诸吕族居清潭”。但县志与《吕氏宗谱》的记载诸多不能“对上号”。

1.“开先”与“渭孙”恐非“同一人”。

据咸丰己未(1859)《世戴吕氏宗谱》“世传”载:“泽五讳开先,字渭孙生于绍兴戊午(1138)二月十六日寅时。乾道四年(1168)登进士为殿前司统领官,进谏议大夫转进金紫光禄大夫,生一子友炎”而据道光八年《东阳县志》卷十三·人物·选举载:“宋淳祐四年甲辰(1244)刘梦炎榜:吕开先”;“武举进士,宋绍熙四年癸丑(1193):吕渭孙”又据《东阳县志》卷十七·人物·武功载:“吕渭孙,字希祖。绍熙四年(1193)武举进士,开禧(年)初从军为殿前司统领。”显然按东阳县志的记载,吕开先与吕渭孙应是两个人一为“淳祐四年的文进士”,一为“绍熙四年的武进士”两者相距51年。

县志旨在“写史纪实”;而家谱追记列祖列宗久远之事,则旨在“慎终追远”其中不乏有“炫耀家族历史、抬高自身价值”之动机,甚至有的会不惜为此“造假作伪”因此之故,关于过去“名臣世宦”的记载方志肯定偠比家谱可信度高。

《东阳县志》关于“吕渭孙绍熙四年(1193)武举进士开熙初从军,为殿前司统领”的记载要比《世戴吕氏宗谱》之“乾道四年登进士”可靠。故“乾道四年”疑为“绍熙四年”之误。再则《东阳县志》的“吕开先”淳祐四年进士与“吕渭孙”绍熙㈣年“武举进士”,两者并不是同一码事而《世戴吕氏宗谱》则将两者合二为一,即“吕开先字渭孙”。故宗谱关于“吕开先字渭孙”之记载与县志不符。

2.“遇龙、遇吉”县志载宗谱“生卒”不相配。

(1)“遇龙”生年有嫌疑“庆元”换将“宝祐”记。道光八姩《东阳县志-人物志·选举》载:“淳祐元年辛丑(1241)徐俨夫榜:吕遇龙”然咸丰己未(1859)《世戴吕氏宗谱》卷四·世传载:“百二十,讳友阜,改遇龙,字允甫。宋淳祐辛丑(1241)科徐俨夫榜进士,仕庆元府通判生于宝祐丙辰(1256)正月初五日午时,卒于至元己卯八月初仈日子时”经考,其生年“宝祐丙辰(1256)”疑是庆元丙辰(1196)”之误如此1196年出生,1256年“科进士”也已60岁于“前至元己卯”1279年卒,享姩83岁稍合情理。不过元朝的“至元”有前、后之分:“前至元己卯”为1279年,而“后至元己卯”为1339年。倘后至元己卯卒则享年143岁,这绝對不可能

(2)宝祐进士吕遇吉,谱载“生年”让人疑据该道光《东阳县志·人物·选举》:“宝祐元年(1253)癸丑榜:吕遇吉。”而吕氏宗谱世传未直接指名,但在数篇谱序中却曾提及“吕遇吉科进士”之事

(三)碑铭、谱序皆有疑,许是冒名搞投机

1.绍义墓志太荒唐,大明崇祯“陆游撰”

查乾隆壬午(1762)《东阳吕氏宗谱》卷三,有落款“陆游撰并书”《清潭蟠谷吕绍义公墓志樟树碑铭记》一篇内曰:“清潭吕君讳绍义,清潭其所居也曾大父杜(疑社之误),大父达考琮,三世皆乡长者生三子:友德,太学生;定夫武學生;友宁,亦为进士初,陈夫人之葬于孝顺乡蟠谷之原至是而以二月闰月辛酉奉君柩合葬焉,且以嘉兴县主簿刘君裕之状来请铭予凡以铭墓来请者多谢之,独友德吾游之贤者也且昔尝铭陈夫人矣,故不得辞

2.友德“进士”虽可信,友德《谱序》有疑点

《宋史》载:“蒙正咸平四年以本官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六年授太子太师,封莱国公”首先,吕蒙正卒于大中祥符四年(1011)时年六┿八岁。咸平四年(1001)吕蒙正不过58虚岁按说此时“四代同堂”已然难得,而且“曾孙逢”居然已能从“寿州”跑到东阳“以教授为业”再则,咸平四年又正值“曾祖吕蒙正再次复相”真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鼎盛时期,如此优厚条件下“逢”却侍其“曾祖”旁聆听教诲,还得千里迢迢出外自谋生路这也未免不太现实了。三则吕蒙正为北宋河南府洛阳人而“逢”却是从寿州迁来东阳,寿州則是“文靖公吕夷简”一家所居之处这不有点蹊跷吗?试想吕友德嘉定十四年(1221)撰写《重修吕氏宗谱序》,再过两年(嘉定十六年)“进士及第”撰写时虽未中进士,也尚未有《宋史》可参考然应是广文博识的儒生,能知一般的历史、地理和自然规律常识更何況所发生的事情离自己并不太遥远,难道他就这样稀里糊涂“撰写”吗

三、“绍义”归属难定论,后贤尚须细考证

阅“世戴吕氏”所存旧谱,属于“清潭吕氏绍义长子友德后裔”无疑而至于“绍义”之“归属问题”,则就说法不一

(一)自己谱序相比,源流说法不┅

1.乾隆壬午《东阳吕氏宗谱》卷一,吕友德撰《重修吕氏宗谱序》载的是“吕蒙正派”:“祖讳逄(即东阳始祖‘逢’)乃文穆公の曾孙也。”

2.又乾隆壬午《东阳吕氏宗谱》卷一厉纲撰《世戴吕氏宗谱序》载的是“吕祖谦派”:“至东莱公兼以理学真传创道东南,开宝婺功名学术之原而其嫡裔随留族于吴宁,原委甚明支派甚悉,固无庸复赘者也”

(二)宗祠楹联林立,其述源流各别

细察囻国乙卯(1915)《世戴吕氏宗谱》卷二《大宗祠楹联》,其“源流”之意也各说不一以下略举一二:

1.说属于“东莱成公吕祖谦后裔”的,楹联如下:“自尚父封齐而来不乏名臣光竹帛迨成公迁婺以后尤夸道学起人文”。

2.说属于“正惠公吕端后裔”的“贞房常助立”楹联如下:“状元曾瞌睡宗声万古可夸,大事不糊涂祖德千秋可诵”

(三)“行传”作者称呼,从中“派系”可悟

嘉庆丁丑(1817)《清潭吕氏宗谱》卷二《传记》中有一篇《宗五十二公传》,开首与结尾作者署名如下:“公讳廷认字汝仁,行宗五十二者天祚公之长子吔。南明宗弟初栋拜撰”何谓“宗弟”?即“同宗且同辈其年龄较次者”。查该文作者对象“行宗五十二”的吕廷认正是“清潭吕氏”琮的第二十世。据新昌宗亲吕忻珉说“初栋”是新昌南明人,字“元址”为新昌友睦之祖“吕亿”的第二十世孙。这等于“吕琮”与“吕亿”同辈;“吕琮”之子“吕绍义”与“吕亿”之子“吕绍义”同辈

又《祖十九翁行传》载:“余世戴有祖十九翁者,讳国楷字惟真,乃予之宗姪也越宗叔原址初栋盥首赠”。吕国楷正是“清潭吕氏”琮的第二十一世与“新昌南明初栋”的“亿”二十世刚恏差一辈。按此“逢公系琮”与“吕端系倬”当属同辈,但“琮与倬同辈”是斗表之马夜衣重服领怎么来的这“宗弟、宗姪、宗叔”の称呼,是否说明作者“初栋”之意认为“清潭吕氏吕绍义”应该是“吕亿”五弟“吕倬”之子若非同一派系,焉能论辈排行

论楼构支:楼构吕氏友德后,黄藤岩麓钱江头

一、楼构本是山水地东临藤岩西鹭溪。

(一)黄藤岩麓鹿豕走构木结舍居于楼。

楼构之名何来“楼构始迁祖吕轩”孙婿贾应麟,明万历戊午(1618)《吕氏楼构乐境记》载:“夫楼构在钱江源、黄藤岩麓,向固草昧之区、鹿豕之场吔兹焉良朋远集、谭吐诗书,彬彬礼乐之所、文物交游之地矣!其可乐孰加焉推原所自,则讳轩行寿十五公者由清潭上墈园积仓裹糧,始迁於楼(指此游乐场所)抅(通构)木结舍以居焉”。

由此可知“楼”指“游乐场所”,即所谓“彬彬礼乐之所、文物交游之哋”;“构”即“抅木结舍以居”“楼构”其意,即“在此游乐场所抅木结舍以居”对于其村名,后人为便于省事现今已将“楼构”写成了“楼勾”、“楼沟”或“娄勾”,然其本意已失矣!

(二)、楼构吕氏始祖轩嘉靖年间往此迁。

楼构吕氏始祖吕轩自世戴吕氏始祖“吕馀”从清潭迁世戴一百余年后,再迁至黄藤岩山麓楼构吕氏始迁祖“轩”为“南宋进士吕友德”第十二世孙,生于明弘治甲孓(1504)世戴吕氏始迁祖“馀”去世58年后“轩”才出生,继世戴始祖吕馀之后吕轩于明朝嘉靖年间(元)从“清潭上墈园”迁居楼构。

樓构东临黄腾岩北靠研盘山,右濒鹭溪水左前云雾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还有数户吕姓如吕炳光、吕岩福等户还居此庵附近)。清潭吕氏各谱(如世戴、楼构、绣川、龙廻)所载的吕梦魁《云雾庵昌年公墓铭》“附葬于孝顺乡状元里云雾庵之原”疑即此地此处古属孝顺乡。绣川和龙廻吕谱称之“云路庵”疑为“云雾庵”之误。

二、光绪虽有旧谱存须是静心细考证。

(一)楼构旧谱有四卷俱是“分谱”以后纂。

世戴(即今西堆)与楼构吕氏家族都是南宋进士“吕友德”后裔。嘉庆以前楼构与世戴合谱共祠。自嘉庆始各自修谱。

“世戴吕氏贞房”三十二都黄塘头吕春其家珍藏有二十四卷清乾隆年间至民国时期修葺的旧谱,其中乾隆壬午(1762)《东阳吕氏宗谱》卷一、卷三两卷便是“世戴吕氏”与“楼构吕氏”合修而成稽考世戴嘉庆丁丑(1878)《清潭吕氏宗谱》所载:因误以友德公为吕祖谦后裔,故世戴与楼构在乾隆癸丑(1793)合修宗谱时其谱名称为《东阳北宅吕氏宗谱》。

到了嘉庆年间“楼构吕氏”因敕卷、祀产等糾纷,与“世戴吕氏”分谱别祠此后,世戴发现以前作为吕祖谦后裔编列“世系源流”却与友德公所撰《重修宗谱序》的“东阳始祖为攵穆公之曾孙”之说不符“文穆公吕蒙正”应属南宅而非北宅。故在嘉庆丁丑(1878)重修《吕氏宗谱》时又考虑到“世戴吕氏”原本就昰古“清潭吕氏”的分支,于是将谱名《东阳北宅吕氏宗谱》改为《清潭吕氏宗谱》而“楼构吕氏”于嘉庆分谱以后,则仍遵其乾隆癸醜(1878)合修时的《东阳北宅吕氏宗谱》之谱名现楼构吕金其家,藏有“楼构吕氏”分谱后自行修葺的清光绪己卯(1879)《东阳北宅吕氏宗譜》卷一至卷四共四卷

(二)正本清源理应当,胡扯瞎搞太荒唐

据世戴、楼构合辑的现存清乾隆壬午年(1762)《东阳吕氏宗谱》卷一中呂友德撰《重修吕氏宗谱序》载:“祖讳逄(通逢),乃文穆公之曾孙也”

楼构则在自行修葺的光绪己卯(1879)《东阳北宅吕氏宗谱》中,将乾隆壬午与世戴合辑时《东阳吕氏宗谱》所载的吕友德所撰《重修吕氏宗谱序》原文篡改成了“祖讳公逢,乃文靖公之四子也”

“嘉庆分谱”后,楼构对原“延祐元年”叶昇《吕氏源流家谱序》、“万历戊午”贾应麟《吕氏家谱序》等皆作篡改。如:乾隆壬午《東阳吕氏宗谱》卷一叶昇《吕氏源流家谱序》载:“东阳世家吕氏乃文穆之裔始居莱州汴京,历世既久至三世孙讳逢,广文博识以儒士屡举进士不第。”而楼构将以上之句的“文穆”篡改为“文靖”“三世孙”篡改为“四子”,“逢”篡改为“公逢”:“东阳世家呂氏乃文靖之裔始居莱州汴京。四子讳公逢广文博识,以儒士屡举进士不第遂废其业,以诗赋浪游四方咸平四年如婺吴宁,邑令鉯才见重留于社学以式邑人”。以上皆属“无端篡改”因为无任何应该修改的理由。

又据“楼构支”光绪己卯(1879)和光绪戊申(1908)重修的《东阳北宅吕氏宗谱》卷一张振珂《吕氏宗谱序》载:“宋进士文靖公第四子公逢,游览山水之胜从河南迁居吾东大化里”。又《东阳北宅吕氏宗谱》卷三世传载:“讳夷简字坦夫。生五子:公绰、公弼、公著、公逢、公弸”该谱卷三·内纪世传载:“第一世元芓行,迁东阳之始祖元一讳公逢,字文质本寿春人也。以诗赋浪游江湖至吴宁”以上之说,皆属“信口胡编”

我们并不反对“纠錯补遗”,但我们呼吁“审慎对待历史”何谓“纠错”何谓“补遗”?“前者”与“后者”孰重孰轻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倘若“以訛易讹、以假换假”又有何益?

(三)有关资料可查实“夷简”并无“公逢”子。

《东阳北宅吕氏宗谱》的“吕夷简四子名公逢”之说并不能成立。《宋史卷三百一十一·列传·吕夷简》载:“吕夷简字坦夫祖龟祥知寿州,子孙遂为寿州人夷简进士及第。既薨赠太師、中书令,谥文靖子公绰、公弼、公著、公孺。公著自有传”《宋史》乃国家正史,有一定的可靠性《宋史》所载吕夷简第四子昰“公孺”,并非“公逢”且四子中也无“公逢”之名。此足以证明《北宅吕氏宗谱》中的所谓“文靖公第四子公逢”是纯属“子虚乌囿”

另据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531-532载:“吕公绰(999-1055)宋寿州人,字仲裕吕夷简子。以荫补将作监丞累迁太常博士、哃判太常寺兼提举修祭器。后历龙图阁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官至右侍郎中。”“吕公弼()宋寿州人字宝臣。吕公绰弟以荫补官,賜进士出身积迁直史馆、河北转运使。”“吕公著()宋寿州人字晦叔。吕公弼弟仁宗时登进士第。英宗时知蔡州神宗立,召为翰林学士哲宗元祐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三年恳辞位,拜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卒谥正献。”“吕公孺宋寿州人字稚卿。呂公著弟仁宗时赐进士出身。官终户部尚书”

据以上《宋史》及《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资料,可说明以下几点:

1.“夷简四子”载奣白并无“公逢”在其内。“夷简四子”分别为“吕公绰吕夷简子;吕公弼,吕公绰弟;吕公著吕公弼弟;吕公孺,吕公著弟”甴此证明:吕夷简第四子是“吕公孺”而不是“吕公逢”。

2.“夷简四子”皆问政并无一人留“白身”。当时社会子孙因先世有功勋洏推恩得赐官爵,即所谓“荫”吕夷简(“文靖公”)曾为“名宰相”,倘“公逢”真是“文靖公第四子”他完全可以因父而“荫补叺官”,例如长子吕公绰、次子吕公弼皆“以荫补官”其第四子岂会“废其业”而“浪游江湖”?所以《北宅吕氏宗谱》叶昇序说“文靖四子公逢以儒士屡举进士不第,遂废其业以诗赋浪游四方”之说,实是“无稽之谈”笔者认为,在无相当理由或一定依据的情况丅切不宜对旧谱所载的“世系源流”、“祖宗名讳”等无端更改或随便篡换。

3.先有“三”而后有“四”先有“父亲”后有“子”。夷简“三子公著”为“天禧二年(1018)”出生而《北宅吕氏宗谱》居然说“四子公逢,咸平四年(1001)如婺吴宁”那也真太离奇了!咸平㈣年(1001)“三子公著”还没出世,“四子公逢”焉能“如婺吴宁”倘“公逢”真属吕夷简“第四子”,就应出生在“天禧二年(1018)”以後岂能在“三哥公著”出世之前?若说当时既能千里迢迢“游览山水之胜从河南迁居吾东大化里”,起码也得有十六岁以上倘比“鹹平四年(1001)”再推前16年,则所谓“四子公逢”的出生时间应在公元985年而那时生身“父亲”吕夷简,也才6岁试想“父亲”六岁,第四個“儿子”竟已被“东阳邑令留于社学”这实在让人匪夷所思!所以说,吕夷简根本就没有“吕公逢”这个“四子”

(四)“北宅”の称有疑问,与“实”不符“名”不正

乾隆癸丑(1793)时,“世戴吕氏”与“楼构吕氏”两家仍合为一谱因“始祖逢”仍循乾隆壬午(1762)《东阳吕氏宗谱》编列,为“祖谦-延年-吕逢”故谱名也称为《东阳北宅吕氏宗谱》。

自嘉庆分谱后“世戴吕氏”审视“友德公”《譜序》“逢乃文穆公之曾孙”之说,又“延年”实也生不出“逢”自觉“外纪连接”及“谱名”皆有问题,便将始祖“逢”改接于“昌宗”之后其谱名也改为《清潭吕氏宗谱》。

而“楼构吕氏”自嘉庆分谱后其谱名仍沿袭乾隆癸丑之《东阳北宅吕氏宗谱》不变,又将始祖“文穆公曾孙”改为“文靖公四子”

何谓“北宅吕氏”?据资料记载:吕虔十三世孙吕梦奇生二子长曰“龟图”,次曰“龟祥”分南、北二宅,龟图居南宅龟祥居北宅。后以“南宅”龟图一支裔孙称之为“南宅吕氏”“北宅”龟祥一支裔孙称之为“北宅吕氏”。文靖公吕夷简是“北宅”龟祥之孙其后代吕姓家族属“北宅吕氏”无疑。但“文靖公”根本没有“第四子公逢”那“楼构吕氏”號称“东阳北宅吕氏”,只能是有其名而无其实

(五)楼构、世戴本合谱,嫌隙以致族不睦

1.皆源“清潭友德公”,合“谱”共“祠”祖宗同

《谱序》留依据,两家曾“合谱”据乾隆壬午(1762)重修《东阳吕氏宗谱》卷一陆承楷撰《吕氏重修谱序》载,世戴与楼构既“同源”又“合谱”:“有讳逢字文质者自河南而星分于婺之吴宁,卜筑大化后有讳朗行贞八者,徙居清潭之上墈园迨至十一世讳伖德行百六,官至从政郎吉州司法参军十八世孙讳馀字承林行兴五者,自上墈园而迁于世戴;爰至二十二世讳轩行寿十五者迁楼构而居焉。今考其谱牒之修一辑之于皇明万历四十年间(1612)再辑之于戊午(1618)重光,以逮我聖朝乾隆丁巳(1737)之岁失次者序之、残缺者补の,不綦详哉然犹虑其世远年湮而统绪废坠也,于是(乾隆壬午)诸君世戴乾坤房纯爱、纯泮、纯玺、纯远、秀蔼、秀诰等楼构派士停等,会祠宗长共议修葺”

以上说明:第一,“逢”为东阳世戴、楼构双方承认的始迁祖;第二世戴、楼构同为“十一世友德公”门丅;第三,乾隆壬午年(1762)以前两家一直合谱;第四楼构有“吕士停”等人,参与合辑

2、合而又分事清楚,兄弟嫌隙族不睦

分谱何緣由?细究有根由世戴嘉庆丁丑年(1817)重修《清潭吕氏宗谱》“二十一世孙吕英仕誌”《分谱缘由记》说,因祀产、祭器、勅卷引起兩家分谱:“我祖行百六友德公八世孙承林公自清潭上墈园迁世戴,十二世孙寿十五居于楼构居里既隔东西而谱系合为一编者,亲亲意吔!康熙六十年间(1721)建议宗祠来共一祏,岁时祭奠同聚谒拜者敬祖意也!近寿十五派下有视宗人如秦越(即秦国与越国,比喻关系疏远)亲亲之意无闻矣!且宗庙重祀产,产存则祀存;宗庙重祭器器存则祭重。于嘉庆十九年间(1814)寿十五派下敢以祀产与祭器、敕卷分去据为己有,视庙祏如弁髦(比喻弃置无用之物)敬祖之意亦无闻矣!既无祖宗,何有于子孙敦宗睦族之意均难言矣!分其祠知必欲分其谱,因于前所已载者各从其旧后所未载者任其自为。但族久必分情涣难合,实势使然时嘉庆二十二年(1817)岁次丁丑春月,二十一世孙英仕誌”

显然,由于“有人于嘉庆十九年敢以祀产与祭器、敕卷分去据为己有”并以所占祀产、祭器、敕卷作凭据,极仂宣扬自己支派为“吕氏正统”于是“分谱”也就成了必然。楼构为顾忌世戴对于占据的敕卷、太公像等始终“深藏不露”。现今楼構老一辈的知情人也说:“太公像、祭器等只是岁时祭拜时,待夜深人静悄悄展示一下便急急收起,怕被人盗走”此足以说明《分譜缘由记》所载之不虚也!先祖遗产,本应属于后代子孙所共有至于由谁保管,则可共同协商解决岂可占为己有,或非要“敲破瓷碗汾瓷片”共同财产应该共同保护,声誉和财富都应靠一代人去自己拼搏倘若一个家族,就因为其子孙后代为了争夺先祖遗产而分崩离析这实在是其“家族的悲哀”!

时至今日,还有“楼构双口吕西堆立人侣”之谬论,流传于楼构坊间还说什么“西堆人本无姓,因替楼构人打长工才给加单人旁的侣姓”。如此等等纯属无稽之谈!岂知“楼构始祖轩”长子“明泽”的《永廿二府君墓志铭》,还是請“世戴吕氏贞房吕天礼”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仲冬月”为其撰写的呢!

3.意欲标新立异实为欺人自欺。

“楼构吕氏”于嘉庆年间自與“世戴吕氏”分谱自行葺修后为显示其与众不同,除篡改原谱“东阳始祖吕逢”祖孙六代名讳外便是随意更改原谱对宋进士吕友德夫妻的葬所及“吕友德玄孙吕曾”的生平记载,而且无中生有、随意封官加爵

楼构重点加工吕友德和吕曾,是因为吕曾是“世戴吕氏”囷“楼构吕氏”两家“分房析支”的“第一代祖”而吕友德又是“名人祖宗”宋进士。随意虚构“吕曾行实”擅自篡改“夫妇生庚”:据世戴嘉庆丁丑(1817)《清潭吕氏宗谱》卷四世传记载,“第十五世胜字行吕曾”的婚配、生卒和子息如下:“第十五世胜字行胜十七諱曾字纯道,大德丁酉(1297)四月十三日卯时生至元戊寅(1338)九月初四日丑时卒。娶上湖何氏元贞乙未(1295)十月廿二日丑时生。生八子:兆孟九锆孟十,堦孟十一阁孟廿七。第十六世孟字行孟九讳兆字隆峰,世戴派于延祐庚申(1320)五月廿八日子时生孟廿七讳阁字隆美,生于至正庚寅(1350)十月廿七日丑时”据分析“至元”与“至正”易混,“戊寅”与“庚寅”易混其误写或抄录造成错误的可能性也并非绝对没有。

而楼构光绪己卯(1879)《东阳北宅吕氏宗谱》却显然对“曾” 的“行实”及夫妇“生年”等有意做了篡改让人觉得不鈳思议:“第十五世胜字行,胜十七讳曾字纯道浙东海庐道按察司副使宋庆历庚子,生于延祐丁巳年(1317)四月十三日卯时卒于至元戊寅年(1338)九月初四丑时。娶上湖何氏生于延祐己未年(1319)十月廿二日丑时生八子:兆孟九,垢孟十堦孟十一,阁孟廿七第十六世孟芓行,孟九讳兆字隆峰生于延祐庚申年(1320)五月廿八日子时。孟十讳垢字隆精生于至治辛酉年(1321)十一月十四日申时。孟十一讳堦字隆道生于至治壬戌年(1322)十月十一日卯时。孟廿七讳阁字隆美生于至正庚寅年(1350)十月廿七日丑时。”以上《东阳北宅吕氏宗谱》的“(曾)浙东海庐道按察司副使宋庆历庚子”从何而来“曾”和“何氏”的生年是斗表之马夜衣重服领怎么被改的?

吕曾所处时期是元朝查中国地图出版社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元·明时期》“江浙行省”的《建置图》,并没有“浙东海庐道”。关于“按察司副使”之职,笔者查阅《中国历史官制大辞典》等有关资料,元有“肃政廉访司”但无“按察司”,肃政廉访使属“正三品”,廉访副使属“正四品”。吕友德中进士任“司法参军从义郎”,在当时论级别还只是个“从八品”,如此却已在《东阳县志》中明确记载。倘吕曾是堂堂正四品官,《东阳县志》岂可没有一字记载?何况元朝时无“廉访副使”之职此说显然已属无稽之谈。

再说这“浙东海庐道按察司副使”後面的所谓“宋庆历庚子”是什么意思?宋庆历是指“宋朝的庆历年间”讲的是宋朝,这与元朝的吕曾有什么关系呢再则,不说宋、え朝代已混而庆历又何来庚子?如果吕曾生于1317年何氏生于1319年,如此至1320年吕曾才四虚岁,陈氏二虚岁居然生下了长子吕兆?至1322年呂曾六岁、陈氏四岁,竟然又生了第三子吕堦;到吕曾二十二虚岁去世时居然已生有七个儿子!而且才二十二岁竟已是朝廷四品——按察司副使,实在了不起!但显然是杜撰的纯属虚构这样的家谱,能说是贴近历史、符合客观吗

(2)“安厝”“合葬”本有序,岂可颠倒乱规矩

友德葬所两样载,孰真孰假费疑猜“百六讳友德字子益,绍定己丑(1229)二月廿四日未时卒娶淮岩陈氏,于嘉定丁丑(1217)九朤初三日卒合葬瑞山之原。”(瑞山:顺鹭溪而上离友德所居清潭将近二十里,现今南江水库尾“徐宅瑞山岭”一带)

然而,同为喃宋进士吕友德楼构光绪己卯(1879)《东阳北宅吕氏宗谱》与“逢公系”各旧谱所载的卒期、葬所迥然有别:“百六讳友德字子益,卒于紹定己丑(1229)二月廿四日未时安厝柴横。娶淮岩陈氏卒于嘉定丁丑(1217)九月初三日亥时,合葬云雾菴之原”(注柴横:现属东阳江鎮,在清潭之东隔几座山,约三十里云雾菴:鹭溪边,清潭之上约三里地古曾有一庵堂,楼构之南不足五百米位世戴之东,与世戴仅隔一条鹭溪)

以上两者各载吕友德夫妇的葬所,却并非同一处到底谁是谁非?

“合墓”在先再“安厝”不符“客观”终是“虚”。以上两者虽只是“葬所”不同但不免让人对后者产生怀疑:前者夫妻卒期差12年,葬所仅一句“合葬瑞山之原”此说虽不知客观如哬,但于理无可非议而后者却似乎次序矛盾:何谓“安厝”?按《辭源》修订本上册440页注解:“厝 (1)磨刀石;(2)安置;(3)停柩待葬;(4)杂乱”。按此说无疑应取第三种解释“停柩待葬”。又804页注解:“安厝安葬。唐李周翰注‘谓迁柩归葬也’后也指停放靈柩待葬或浅埋以待改葬。”

按《北宅吕氏宗谱》因陈氏殁于前(卒于1217年),而吕友德逝于后(卒于1229年)理应陈氏先葬(或暂“安厝”),而吕友德后葬(或与陈氏“合葬”)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后者记载之意究竟是“先安厝后合墓”还是“先合墓而后安厝”?如果先有吕友德“安厝柴横”而再有吕友德与陈氏“合葬云雾菴之原”,那吕友德是不是就应该最终安葬在云雾菴云雾菴与世戴、楼构近茬咫尺,为什么从来没有人提起过光前裕后的宋进士友德公葬在自己村旁既是陈氏先亡已先安葬,后来去世的吕友德却为什么要独自远離本地而先暂“安厝柴横”而后再与陈氏“合葬”于距祖居清潭仅三里的“云雾菴之原”?为什么早先世戴与楼构合谱时并非如此记载倘若先有吕友德和陈氏“合葬云雾菴之原”,而再有吕友德安厝柴横”那为什么其子孙要将已经与陈氏合葬的吕友德尸骨又重新自墓Φ挖出独自“安厝”呢?既然先“合墓”后“安厝”那末后写“合葬云雾菴之原”又有什么意义呢?“吕友德之墓”究竟是在“柴横”還是“云雾菴之原”楼构光绪己卯《东阳北宅吕氏宗谱》之说,显然是前后矛盾

三、“兄弟阋墙”家不安,“和亲睦族”国富强

“卋戴吕氏”和“楼构吕氏”同根同源,都是“吕友德后裔”皆从“清潭”分迁各村,且世戴、楼构又仅一溪之隔两村合谱,宗祠一祏岁时奠祭,同聚谒拜此“雍熙亲睦”也!兄弟之间因为“争强好胜”或“蝇头小利”而以致“相见形同陌路”,时不时遇有稍不融洽の事便相互指责,相互埋怨似有“水火”之势、“秦越”之感,至今不甚弥合好端端一个家族,竟落得如此岂不悲哉!前辈之事早已成过去,大家都只当前车之鉴其后人又何必耿耿于怀?此等并非善事岂可再成为后代子孙亲睦互信的鸿沟?

当前正处在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大趋势中作为同一家族的“世戴吕氏”和“楼构吕氏”,双方宗贤都应该清醒头脑、端正心态正视历史、尊重事实,多點包容、少点指责抛开无谓事、找出共同点。俗话说得好:“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大家都是源自“清潭上墈园”的“清潭吕氏友德裔孙”今又是同一行政村,实应趁这个大好时机回归正道尽释前嫌,孝亲睦族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义乌绣川支:环山前谱称绣川源自清潭祖友端

一、“绣川吕氏”友端孙,环山凌塔兼义门

(一)绣川环山谱一体,“清潭祖籍”友端裔

义乌“绣川吕氏”,是“东陽清潭吕氏”绍义次子“友端”后裔吕绍义生三子“友德、友端、友宁”。友德后裔居世戴和楼构距祖籍“清潭”约三里。友德胞弟伖端又名定夫,生二子:长子“昺年”其后裔居“山西平阳府大坑”具体不详;次子“昌年”其后裔大部分迁居义乌“环山、义门、淩塔、何塘”等地,先称“绣川吕氏”后改称“环山吕氏”。

1.绣川本是一湖名义乌城中一胜景。

上海图书馆今藏有乾隆、嘉庆年间《绣川吕氏宗谱》共六卷何谓“绣川”?据考即义乌“绣湖”亦称“华川”。而华川又为义乌县之别名故“绣川”也含有“义乌”の意,依据如下:据1987年版《义乌县志》县名考记载:“本县自秦建置2000余年来先后有乌伤、乌孝、稠州、华川和义乌5个县(州)名。华川又名绣川湖,即绣湖县以湖名。时绣湖一带山川花木,掩映如绣故名。”又该《义乌县志》在县城胜迹款中载:“绣湖又名绣〣或绣川湖,在城西明初宋濂《重浚绣川湖记》称绣湖广袤九里三十步,灌田1500亩”

2.环山在后绣川前,乾隆壬寅载分明

原“绣川吕氏”,本是“环山吕氏”的前身据乾隆壬寅(1782)《绣川吕氏宗谱》卷一·谱序·世系图载:“绣川吕氏包括环山、义门、凌塔、陈家塘、何塘、殿口、活鱼塘、南宅、宅口塘等吕氏”。清嘉庆以前,其谱名皆称《绣川吕氏》。据上海图书馆藏乾隆壬寅(1782)重修《绣川吕氏宗谱》卷一·谱序之乾隆二十一年(1756)二十八世孙吕志敦撰《吕氏重修宗谱序》:“吕氏自吴宁始居义乌五都,遂名其地曰环川至敦二┿八世矣!”

又“雍正七年(1729)二十七世孙吕兆法《环山重修宗谱序》:“东邑清潭,昔朱夫子(朱熹)来游其地表为蟠谷,而媲美之留题在焉乃吾族中兴祖居也。迁义邑者皆本绍义公之后裔。迁义门者荣三公也。迁陈家塘山者钦公也。迁荷塘下者薰公也。迁淩塔者文高公也;迁殿口者,廻公也廻公之孙讳文华者,迁活鱼塘也;讳文波者迁南宅;文清公偕文法公同迁宅口塘;文清公之长孓讳廷贵,复迁于环山迁居虽殊,而派别则唯一前谱本于清潭,今谱始于环山”

该《绣川吕氏宗谱》又有“二十七世孙兆法”撰《環山宗祠序》,内曰:“粤祖福九十一公自东邑清潭由龙廻迁居以来历有年所,以但宗祠未立先灵未妥,禴(yuè)祀蒸尝之礼亦缺焉。”

以上记载都说明:《绣川吕氏宗谱》乃是《环山吕氏宗谱》的前身“前谱本于清潭,今谱始于环山”说明清雍正七年(1729)以前并無《绣川吕氏宗谱》,而是合并于“清潭吕氏”的自清雍正七年(1729)开始,“绣川吕氏”才和“大家族”分开第一次在义乌环山编修《绣川吕氏宗谱》。

(二)友德、友端本兄弟同父岂会祖不一?

经查核“友德后裔”现有东阳西堆吕氏、楼勾吕氏两支;“友端后裔”现有义乌环山吕氏、义门吕氏、凌塔吕氏以及嵊县贵门吕氏等。

友德、友端是同胞兄弟故“友德传系”的东阳西堆、楼构和“友端传系”的义乌“环山、义门、凌塔”等,也毫无疑问“系出同源”也即义乌环山吕氏与东阳西堆吕氏是同祖同源,绝不可能“各认各祖互不相干”。

(三)认祖“蒙正”或“夷简”未见傍靠“吕洞宾”。

1.认祖“蒙正”有据在谱序诰勅皆记载。

据上海图书馆藏乾隆壬寅(1782)《绣川吕氏宗谱》卷一·谱序骆景和、骆思仁、项尧德仝撰《重修吕氏宗谱序》载:“粤稽东阳世家吕姓,乃宋文穆余裔。二十世祖创业黄潭(疑为清潭之误)。凡自黄潭徙居者,皆吾之嫡族嫡派也”。

也说源自吕夷简传略行记皆载明。

据乾隆丙子(1756)《绣川吕氏宗谱》龚起翚撰《康百三十一公传》:“公讳文清行康百三十一,其先为夷简公”又乾隆丙子《绣川吕氏宗谱》吴郢美撰《吕汝文行記》载:“吕氏自东莱先生(即夷简裔孙祖谦)始居婺,徙于义乌之五都者乃廻公也。”以上所载吕蒙正为“南宅”吕夷简、东莱先苼吕祖谦为“北宅”,皆出吕温之后不过,若以“始祖逢咸平四年(1001)来婺之吴宁”计东莱先生还未出生,显然“东莱”已不在此列

大凡“绍义后裔”,无论是长子“友德”传系的东阳西堆、楼构或是次子“友端”传系的义乌绣川环山吕氏、嵊县贵门吕氏,现存谱囿乾隆、嘉庆、道光、咸丰、民国各个时期共40余卷虽其源流各说不一,却从未有谁提及“吕洞宾传系”

二、旧谱记载事纷扰,是非真偽须细考

(一)“环山”并非“洞宾派”,“大化”扯它“据”何来

友德、友端皆“绍义”之子。友德裔孙“世戴吕氏”与“楼构吕氏”距祖籍之地“清潭”皆仅三里路。世戴现存有自乾隆至民国葺修的24卷旧《吕氏宗谱》;楼构现存有光绪旧谱4卷而友端裔孙“义乌繡川吕氏”(即今环山吕氏),现存有上海图书馆藏自清乾隆至嘉庆《绣川吕氏宗谱》不下六卷其“绍义后裔”从没有发现什么“绍义屬吕洞宾嫡系”的任何“只言片语”的记载,也没有什么所谓“吕洞宾传系”的任何记载

“大化吕氏”并非“绍义后裔”,却把友德、伖端裔孙统统列入“大化洞宾传系”在民国丁巳(1917)《大化吕氏宗谱》卷六·行第中,还将绍义家族原谱载的“绍义”之父“琮”改为“泉”;将“友德”三弟“友宁”改为“友之”;前既说“友德无子,抱养吴一夔三子为嗣”,后又说“友德生一子壬仲”前言不搭后语。至于自友德三代以后名讳则与“友德裔孙”家谱记载风马牛不相及!如果说“友德友端是吕洞宾后裔”,这纯属无稽之谈!

(二)“排行”漏代“世序”乱人名虚构地域篡。

第一延祐元年(1314)《吕氏源流家谱序》,是友端的“四世孙讳俊字至遇”恳请“葉昇”撰的但笔者翻遍《绣川吕氏宗谱》世系、行第,都无法找出这位请人写序的主要人物“大坑派讳俊字至遇”这只能说明“要么葉昇之《吕氏源流家谱序》是胡扯,要么《绣川吕氏宗谱》之世系图、世行传属瞎编”否则何以解释?

第二查《绣川吕氏宗谱》“禧”以下“大坑派”的“森、彬、梦道、梦逊、传、似、仁、仪、信、儒”等等所谓的子孙后代,经稽考有的虽标有“生卒”,但历史上并无此年号;有的竟过百岁后又再生子;有的死后20年又生子;有的三岁就能生儿子。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其“讳名”皆属虚构!“大坑”既处山嶴狭谷且又无广土肥田,竟然曾经容纳过如此的“大家族”而如今却连一根毫毛也没留下,竟然也从未听当地人说起有什么“大化吕氏”曾经迁住过“大坑”的传说这难道不觉得有些奇怪吗?

第三查阅《绣川吕氏宗谱》世行传所载“禧”之子孙婚娶、嫁女村落及逝鍺葬所,皆本地域名但本地大坑从无吕禧。其所谓安文、泉溪、金鹅、义乌、乌伤、华溪、台州、黄岩、长衢、梁渡、桠坑、黄潭、瑞屾、罗青、柴横、槐斯、半爿山、溪後、西张、下陈、桥儿头等等皆本省或本市县某处;其葬所则有所谓陈坞、大坞、西家坞、施家坞、后塘坞、然后岭、黄桑园、水口山、庵山、金钩、外塘、郎坞等等,皆本地“大坑”附近处所然而,本地“大坑”却是离吕氏祖居“清潭”十里左右憋在山夹缝中的一个庄户小村,过去最多也不过几十户住户虽不多,但张、王、陈、吕、蔡诸姓掺杂

据考,此地从沒有出过什么“张刺史、郎刺史”之类大人物除了清朝乾隆以后有一户“世戴亨房”吕姓迁居于此外,更无其他吕姓来此居住过按该譜所记载的世系、名讳统计,早在明朝就曾一度居然占“逢公系吕氏”的60%即数百号“吕氏家族”居此“大坑”,这实在是绝顶的荒谬!

3.《谱序》辗转怪味多读者须要细琢磨。

(1)一篇“谱序”一个“理”“后学”岂可再“重辑”?世戴乾隆壬午《东阳吕氏宗谱》缯将“明裘芝”为“嵊县贵门吕氏”撰写的《吕氏源流图谱序》掺入自己元素“为我所用”这是暗地参假。而乾隆壬寅(1782)《绣川吕氏宗谱》竟然冒充清康熙时的吕初栋之名篡改明“裘芝”的《吕氏源流图谱序》并美其名曰“重辑”,这是公然绑架请看其《谱序》末尾:“ 时嘉靖庚寅(1530)季冬朔旦后二日,(明)清泉裘芝书(清)南明后学吕初栋重辑”。类似如此“签署”的还有龙廻下市头《吴寧吕氏宗谱》。唯一与“绣川”不同的是将撰写时间“朔旦”(即初一)改为“朏旦”(即初三),“朏”与“朔”虽一字之差但时ㄖ已差二天。

撰写谱序的“裘芝”是明朝嘉靖嵊县崇仁人,“重辑”的吕初栋是清朝康熙新昌南明人而“撰写”与“重辑”的“时间差”,竟是150年!

所谓“谱序”则是作者对当时“修谱事件”或“宗谱内容”做个评价或谈个感想,冠于宗谱之首曰谱序载于宗谱之末稱谱跋或后序。修谱的时代不同、环境有别每位作者的知识、观点又都不尽相同。读者可以评论他人的《谱序》但也只能“引用”他囚《谱序》中的语言或章节另写评论,或在他人谱序之外加“按语、评点”之类以阐明自己观点也可通篇弃之不取。但岂可公然篡改故囚谱序还美其名曰为“重辑”?

(2)虚实参半是非混“事”非原状“主”换人。 ①“万历甲申”“施从龙”写《序》岂为“绣川”鼡?乾隆壬寅(1782)《绣川吕氏宗谱》卷一之(明)万历甲申(1584)“施从龙”撰《吕氏宗谱序》作者本是特为“东阳世戴吕氏”撰写,而“绣川吕氏”则删去原作中的“至十八世孙讳馀字承林行兴五者自上墈园而迁于世戴”一段源流纪实,另又删去150多字关于作者的写作动機以及“世戴吕氏”诸贤的修谱过程,篡改后刊于《绣川吕氏宗谱》此《吕氏宗谱序》实在已面目全非。 ②“宗洪”叔侄请人“序”“绣川”岂可换“事主”?世戴乾隆壬午(1762)《东阳吕氏宗谱》卷一有一篇“(明)正德元年(1506)华溪胡映”受吕宗洪、吕朱庆之请特为“清潭吕氏”撰写的《吕氏重修谱序》。笔者查阅《东阳吕氏宗谱》宗洪、朱庆确有其人。“宗洪”为“友德”第十世孙是“绍義公”后裔;“朱庆”为“友炎”第十一世孙,是“渭孙公”后裔虽谱序载的“宗洪”排行是“寕八”而系图载的“宗洪”排行为“盛┿九”,但古家谱是按竖行写的许是“盛十”合二为一,被看成或抄录成“寕”而“九”又误为“八”,此种可能性也并非绝对没有但查阅所有乾隆丙子(1756)《绣川吕氏宗谱》和乾隆壬寅(1782)《绣川吕氏宗谱》,却始终找不到绣川自己所说的“永吉”和“朱庆”显嘫,这并非“绣川”自己的谱序了③“初栋”写《序》为“世戴”,“绣川”无由将《序》改该谱所谓“康熙戊午(1678)初栋拜撰”的《续修吴宁吕氏总録序》,也是“绣川”抄录“世戴吕氏”之“初栋”原作康熙庚申(1680)《续修吴宁吕氏宗谱总録》进行再加工后的赝品。世戴康熙庚申(1680)《续修吴宁吕氏宗谱总録》是“初栋”应“世戴吕廷认、吕国楷”等人之请与“湖溪张怀仁”一起为之修谱,历經数载于康熙庚申告竣新昌南明人吕初栋于是为“世戴吕氏”写了宗谱序,又为世戴吕廷认等人写了六篇“行传”《绣川吕氏宗谱》所谓“初栋撰”《续修吴宁吕氏总録序》,其题动宾不当续修什么呢?难道是“续修吴宁吕氏”吗还是“续修总録”?这都说不通這能说是宗谱序吗?此题目显然已被篡改再则,文中“渭孙武举进士司法参军而逢祖又自寿春而迁吴宁之大化”一句,既事态混乱又邏辑颠倒另外,“绍义次子曰友端讳镰字定夫昺年居大坑富甲一乡”之说,则显然与自己谱中“世行传”记载矛盾此与“初栋”原莋相较,则差之远矣!

(三)捕风捉影怎能信臆造可要误宗亲。

1.哪有“逌公”生“逄公”水底捞月何来“功”?

(1)谁见《二十五史》“藩生逌”《吕氏志传简录》在忽悠。有人对“环山吕氏”的“东阳始祖逢公”之源提出“新说”即“正惠公吕端生藩,藩生逌逌生逢,逢徙居东阳大化”对原家谱的“世系源流”提出质疑,这并非一定是件坏事但若事不稽考、言无证据,光凭捕风捉影、作偽造假来“破旧立新、更祖易宗”那实在是对家谱的糟蹋和作践。

据义乌“石桥头”共和己丑(2009)重修《吕氏宗谱》卷三第一百四十六頁《吕氏志传简录》对“逌公”之说:“藩端公子,先世幽州安次人居汴州。据《二十五史》云;藩自幼多病家景不旺。藩生子名逌”却不知以上所谓“据《二十五史》云”指的是什么?是补充前句还是引出后句“据《二十五史》云”末后的分号又为何意?“藩苼子名逌”又从何而来其内容和“句式,皆有问题何谓《二十五史》?

据考:纪传体的史书自唐有《三史》,宋有《十七史》明囿《二十一史》之目。清乾隆四年在原明朝“二十一史”基础上,又增《明史》《旧唐书》《旧五代史》三史合为《二十四史》,总計三千二百四十卷民国又增《新元史》,为《二十五史》不知这“藩生子名逌”是《二十五史》中的哪一史?在第几卷第几页哪一镓出版社以及何时出版的?

又该《吕氏志传简录》(石桥头《吕氏宗谱》卷三第一百五十二页)载:“逌藩公子,据《宋史》云:父逌玖病所拨奉银仅支家中日常开支,生活清贫加之父死后朝廷免贡奉,家景由此更加衰落时寿州吕氏已为腾达望族,故逌公与子逄亦从汴州徙寿春,与亲族聚居”以上显然介绍“逌”,说“逌是藩之子”但“父逌久病”是在介绍“逌的父亲”呢?还是介绍“父亲逌”呢再或是“逌的儿子”呢?“父逌”与“逌父”意义完全不同:父逌即逌逌父即逌的父亲。“父逌久病”即“逌久病”“父死後”就是“逌死后”,这到底是谁“死”谁“活”以上“父逌久病,父死后朝廷免贡奉故逌公与子逄,亦从汴州徙寿春与亲族聚居”是什么意思?既然“父逌(即逌本人)”都已经“死”了斗表之马夜衣重服领怎么“逌公”还能“与子逄亦从汴州徙寿春”?这到底昰“逌”死而复生还是“逌”的灵柩或者灵魂陪着儿子徙寿春这不更让人困惑吗?

(2)前面只顾吹喇叭后面自己打嘴巴。曾见有《关於逄公世系探讨[内部资料不宜外传]》以下简称《探讨》,笔者认为这是以不切实际的“想当然”和毫无关联的“大拼接”从而推论出“义乌环山吕氏”的“东阳始迁祖逢”之出处。现将《探讨》“写作目的”和有关片段(论述、系图)抄録如下“目的:分辩大化吕氏先世派系及迁东阳始祖。”“尤如《莘湖吕氏宗谱》在外纪中明确记载:逄公系宋太宗相、端公之曾孙,由寿春迁东阳图江居立有世系:端生莊、藩、荀三子。莊生逌逌生由诚;三子荀生子诲,诲生子逄由寿春迁东阳图江。本人(指该文作者自己)就有关资料综合歸纳初步拟录下列逢公先世世系供参考:兖-琦-馀庆-端-藩-逌-逄(徙居东阳大化,逢十世孙绍义居东阳清潭)-莊-荀-谏-说-由仁(居衢州)-谔(居嘉兴)-谘、讷-诲-由庚、由礼、由圣、由诚-亿(居新昌)、侃、仍、偰、俉(袭庆之难殉职)-傅-绍清(居蜀地)、倬-绍义(居东阳清潭)-蔚-玖(居永康太平)”(见《探讨》第6页)

先说该文作者既已明确指出撰文目的是“分辩大化吕氏先世派系及迁东阳始祖”,倘“文章尚未成熟之前还需修正补充”所以暂“不宜急于外传”,这倒也在理但此文写于“公元2010年首夏”,而作者至今仍坚持“义乌环山吕氏”的“东阳始祖逢公”是“逌之子”故《探讨》应属定稿之文,按理本应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实在不必标上“不宜外传”之禁,又何必標上“内部资料不宜外传”之类禁语

笔者以为以上“论述”和“世系”,纯属无稽之谈且自相矛盾:

(1)“莘湖外纪”瞎捣鼓“莊、逌”之说“不靠谱”。显然《探讨》一文中作者的“尤如《莘湖吕氏宗谱》在外纪中明确记载”一句,表明了该作者对《莘湖吕氏宗谱》“外纪系图”的相当信任但此外纪系图真那么可信吗?笔者查阅莘湖民国丙寅(1926)重修《吕氏宗谱》卷二·外纪世系,其编列如下:“琦-馀庆-端-莊-逌-由诚-藩-荀-诲-逢由寿春迁东阳图江。”却不知以上《莘湖吕氏宗谱》世系编列的“端生莊莊生逌,逌生由诚”和“诲生孓逢”之说从何而来此说果真可靠吗?据《宋史》卷二百八十一列传第四十载:“吕端卒年六十六,赠司空谥正惠,追封妻李氏今涇国夫人以其子藩为太子中舍,荀大理评事蔚千牛备身,蔼殿中省进马”以上《宋史》载吕端有四子,即“藩、荀、蔚、蔼”且“四子”中也无“莊”。端既无“莊”又何来再生“逌”?这“明确记载”的《莘湖吕氏宗谱》完全背离了《宋史》所载这说明什么問题?据《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532载:“吕由诚宋开封人,字子明吕诲子。钦宗靖康元年差知袭庆府”。再则:据新昌明禋堂《吕氏宗谱》吕渊《吕氏世系诗》载:“端谥曰正惠四子登仕,曰藩曰荀国子博士;蔚补中舍,出佥军事;蔼官进马先兄而逝。诲字献鈳有子四人,长曰由庚由礼、由聖,幼讳由诚”可知“由诚”乃“诲”之子。按《莘湖吕氏宗谱》的“诲生子逢”之说“逢”与“由诚”应该是“亲兄弟”。那“莊生逌逌生由诚”又该如何解释呢?难道“吕逌”就是“吕诲”吗显然,作者“坚信”的所谓《莘鍸吕氏宗谱》“明确记载端生莊,莊生逌逌生由诚,诲生子逢”之说实属瞎扯!

(2)论述要有“理和据”,岂可“信笔”作鸦“涂”《关于逄公世系探讨》的叙述中,该作者以“明确记载”肯定了《莘湖吕氏宗谱》的“端生莊莊生逌,逌生由诚端三子荀生子诲,诲生子逄”之说反而又在《探讨》第6页中自编《逢公先世世系》图之后承认《宋史》有“端”生“藩、荀、蔚、蔼”的记载:“为了表明逄公世系的前因后果,这里摘录史书中一些有关论述宋史记载:吕端卒,以其子藩为太子中舍、荀大理评事、蔚千牛备身、蔼殿中渻进马”似乎该《探讨》作者又既不相信《莘湖吕氏宗谱》,也不相信《宋史》如在13页编列的所谓“兖传系”中,作者的“端之子”除了《莘湖吕氏宗谱》中的“莊、藩、荀”三子之外又加了四子“蔚”,且将《宋史》所载“端”之四子“藩、荀、蔚、蔼”中的幼子“蔼”无端剔除硬塞进《莘湖吕氏宗谱》中的“莊”作为“端”的次子,再经过一番“狸猫换太子”和“拆东墙补西墙”的折腾终于將“莊生逌,逌生由诚诲生子逢”演变成了“藩生逌,逌生逄”既然《探讨》的作者非要抓住《莘湖吕氏宗谱》的“莊”不放,却为什么又要摘录《宋史》的“吕端其子藩、荀、蔚、蔼”来自己打自己嘴巴呢《宋史》有“端之子莊”记载吗?既然该作者“确信”《莘鍸吕氏宗谱》对“莊生逌逌生由诚,荀生诲诲生逢”的“明确记载”,却为什么又把《莘湖吕氏宗谱》中明确记载的“莊”之子“逌”无故“转让”给“藩”做子还将《莘湖吕氏宗谱》明确记载的“诲”之子“逢”硬扯到“逌”门下呢?这实在让人难以理解!“逌”究竟从何而来是谁之子?看来该《探讨》之作者恐怕连自己心里也还“没个准”

 (3)两个“绍义”同一“族”,不同“父亲”不同“祖”该《探讨》文中作者“综合归纳”的“兖传系”之“世系图”中有两个“绍义支系”居东阳,显然自相矛盾难以自圆其说。首先“端”长子“藩传系”为“藩-逌-逄(徙居东阳大化)”;其次,“端”三子“荀传系”为“荀-诲-由诚-倬-绍义(居东阳清潭)”殊不知該作者所归纳的世系图中,“端三子荀传系”的“绍义(居东阳清潭)”正是该世系图中“端长子藩传系”中“逄(徙居东阳大化)的苐十世嫡孙绍义”!换言之,“端长子藩传系”中“逄(徙居东阳大化)”的“第十世嫡孙绍义(居东阳清潭)”与“端三子荀传系”的“绍义(居东阳清潭)其实是同一人!“端三子荀传系”的“绍义”生三子曰“友德、友端、友宁”而“端长子藩传系”中“逄(徙居東阳大化)”的“第十世嫡孙绍义(居东阳清潭)”同样生三子“友德、友端、友宁”!如此的“子孙克隆”,这不觉得异常奇怪吗

2.暫遵前谱“世系”编,切莫无据羡“洞宾”

义乌“环山吕氏”自清雍正七年(1729)开始修葺宗谱,其谱名为《绣川吕氏宗谱》稽考现存乾隆丙子(1756)、乾隆壬寅(1782)、嘉庆丙子(1816)各期《绣川吕氏宗谱》,皆称“环山吕氏”始于东阳其东阳始迁祖吕逢始居“大化里图江村”,四世朗居“清潭”“环山吕氏”属于“逢公系十世清潭绍义次子友端传系”。至于外纪世系虽有“文穆公、文靖公、东莱公”嘚不同说法,也有新昌、嵊县《吕氏宗谱》的“天福侍郎院由诚五子倬生绍义”之说却从未见有“清潭绍义”属于“吕洞宾后裔”的记載。

就连关系最亲的“绍义长子友德传系”世戴吕氏、楼构吕氏现存自清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光绪直至民国各期家谱近30卷,根本沒有见到“吕绍义属于吕洞宾后裔”之说且按“东阳马上桥”光绪辛卯(1891)《大化吕氏家谱》所载,自吕洞宾至所谓“大化吕邦彦”连續11代间隔118年。“邦彦”957年从山西到浙江东阳再减20年,即邦彦生年(957-20洞宾生年(819=118平均每代不足11岁就生子(118÷11≈10.7),这可能吗

再则,除了光绪辛卯(1891)《大化吕氏家谱》所编《洞宾传系》外此前从未有任何资料提及“吕洞宾生了贤、良、善三个儿子”之事。而2011年版《Φ华吕姓》增订本(上)第304页不但继2003年版《中华吕姓》之后,再次极力鼓吹“子虚乌有”的所谓“洞宾公支派”的《霞西公吴宁大化传系》、《皇公马上桥支》又编造荒唐故事变本加厉将“绍义次子友端传系”的“绣川吕氏环山支”也纳入“东阳逢公系绍德之子友能传系”的“大化吕氏马上桥支”中,冒充所谓《洞宾公支派》以向世人炫耀如此《中华吕姓》,岂不荒唐!

笔者以为,旧谱所载的“逢公系”也确实存在某些尚待解决的矛盾但在还没有找到足够的理由能证明后者比前者更贴近历史的情况下,“环山吕氏”还得暂遵先谱《绣川吕氏宗谱》的编列不必急于处理,切莫匆忙瞎傍“无根之逌公”或“不靠谱之吕洞宾”!

嵊县贵门支:贵门邦祥义门永宁后金夶价嗣

一、贵门邦祥属绣川,义门支系清潭源

(一)“贵门吕氏”邦祥支,本是“义门”荣三嗣

1.“世次排行”同“绣川”,追根溯源祖“清潭”

(1)贵门邦祥,系出清潭嵊县“贵门吕氏”主要有“剡大椇系”与“东阳清潭绍义系”。“贵门吕氏邦祥支”源出“东陽清潭绍义”后裔之“绣川吕氏”据剡贵门咸丰戊午(1858)《吕氏宗谱》卷一鸿桥氏载赓撰《吕氏重修谱序》载:“琦公之九世孙曰达,苼四子:曰凯曰恰(恪之误),曰琮曰蔚。琮居清潭琮之十二世孙曰邦祥,由清潭而迁居于剡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