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游戏之图书馆可以做什么

变了味的图书馆&----”走进“大学校园系列报道_赵煜婷cucumber_新浪博客
变了味的图书馆&----”走进“大学校园系列报道
“没有作业谁去图书馆呀!”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二的学生刘洋边用帽子围巾重新把自己包裹严实边说。2015年11月22日,天津市迎来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肃杀的寒风不时拍打在在校园走着的人们的脸上身上。“喏,早点都是在食堂买好了准备带到图书馆去吃的。这种天气就应该在宿舍睡大觉,只有我们这种作业狗才去图书馆呢!”
& 图书馆还是自习室
&&进到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B区三层的第一图书阅览室,笔者发现才不到上午九点的时候,这里却几乎坐满了学生。
“哎,又没有地方了。还得上楼。”走了一圈发现没有空余座位后,折返出来的刘洋有些失落。“这几天座位都被复习考研的、考***和***的占满了,想坐在那儿写作业和论文的得跟着考研大军一起在图书馆开门之前排队等着”,“要不是周围同学和师姐都发了论文,我心里着急,压力大,才不来这儿呢。”刘洋这样说。
&据笔者观察,从图书馆的自由阅览室到现刊阅览室,再到图书阅览室,复习各类考试的同学占了绝大多数。《教育学原理》、《现代汉语》、《牛津英汉双语词典》、《肖秀荣1000题》等等各类资料工具书堆叠在埋头奋笔疾书的同学身边,看得出的焦灼嵌在他们颦蹙的眉头之间。地上有贴着《北京青年报》、《渤海早报》等报纸标签的报纸陈列柜,一份份报纸或排列悬挂在陈列架上,或被捆扎放在木柜底端。书架上也整齐摆放着纸页崭新的杂志刊物和各类著作书籍。却很少有人起身去翻看或浏览。他们更愿意戴上一副耳机,或起身打一杯热水回来,拿出手机和ipad玩儿一把游戏。
“图书馆座位多,地方宽敞,冬天又暖和,劝C抢不上位子就来这里上自习咯。”刘洋最后说。
&&大图书馆里的“小网吧”
&&自2015年9月新学年起,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开始不计费上网。“拍一下卡,学号登录,密码六个‘8’,网速嗖嗖的,特别爽!”历史文化学院研一的白阳说,“只是现在免费了去的人也多,挑个没毛病的机子都难。”
从上午10点到晚上7点,图书馆二楼的电子阅览室几乎一直被同学们坐的满满当当。看视频的,浏览购物网站的,还有少数敲打着键盘在新建的word文档里码出一行行内容的。相邻两台电脑间的桌面上也大都放着背包,水杯和小食品。有同学一边剥开一根香蕉一边对着播放着视频的电脑屏幕露出笑意。
写作业累了或者烦了,我就会从六楼跑下来上网。“白阳告诉笔者,“没办法呀,要是图书馆的wifi能用我就不来了。论文我可以回宿舍再查,不过这里网速好,在知网下载完论文还能看看网页什么的。”
&尽管位子不好“抢”,很多同学还是选择来电子阅览室“放松”。这里俨然成了大图书馆里的小网吧。有时候大家说话的声音大了些,坐在门口的管理员还要说一句“同学们请安静”来维持秩序。
&读书的兴趣还在么?
& & “三个小时前刚去图书馆借了一本《恽逸群文集》,还没看,不知道对自己的论文选题有没有帮助。”新闻传播学院研一的马竞怡拿出一本从图书馆借出的书来,“我读本科的时候有过一个去泡一整天图书馆,在那里悠闲地看一本自己想读的书的愿望,可是好像只实现了一次吧。”“刚开学的时候空闲时间多,把严歌苓的《陆犯焉识》看完了。后来上了课,作业布置下来,去图书馆借的书都变成了文献啊,写作业要用到的这种,又抽空匆匆忙忙看了一本《菊与刀》也没时间回味,心里总想着作业呢!”
&除了各类考试的复习资料,在同学们书桌上放着最多的,恐怕就属各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书籍了。很多同学会把多本专业文献摞成一个“小山丘”,不时拿起其中一本翻看几页,用铅笔写写画画,在笔记本上做了摘抄,便合起书来放在另一边再打开下一本,如此循环。“就是为了找到有用的信息粗略地看一下,”马竞怡感慨道:“我本来把自己感兴趣的书的书名都列出来了。《月亮和六便士》,《送你一颗子弹》什么的,可是现在哪有时间啊!来图书馆都是为了找论文资料的。”
&通过采访和请部分同学填写问卷调查,笔者发现,大约有80%的同学因为课业或考试压力而选择去图书馆。资料查阅花去了大部分时间,真正想书似乎也没有时间去想,去找,去看,更别谈回味了。枯燥和重压之下,同学们渐渐变得“无事不去图书馆”,“阅读”成了“必须”而不再是“兴趣”。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诗人袁牧本是在提醒我们读书要细细体味其中的深意,切勿囫囵吞枣。但对于现在的高校学生来说,“不知味”越来越成为普遍的读书态度。为了提升学历层次而“读书”,为了完成作业和论文而“读书”,为了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读书”。这样那样的“为了”,把人们原始认知中的“知识殿堂”变成了一座“数据库”、“资料室”、“自习楼”。学生们为了这样那样的目的在楼里“读书”,“读”累了便玩儿一把游戏,或去“小网吧”释放压力。
&&&天津师范大学的图书馆坐落在校园的北边,学校的标志性建筑“钢笔尖”位于图书馆以南,中间由教学楼相连。在笔者看来,现在的图书馆对于同学们来说更像是一个巨大的墨水瓶。学生们用“钢笔尖”蘸取了墨水,在规定时间里写出一份份试卷或作业,交予教学楼里的教师,由他们为学生们的一学期、一学年,甚至是今后的人生,写下一个分数。
&​​记者感言:教育无小事。越来越沾染上“功利”色彩的高校学风应该引起学校本身和教育部门,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视。大学图书馆是学校的缩影,是校风学风的体现,是对学生无声的教育和熏陶。不重视图书馆的精神文明建设,等于放弃了学校育人的阵地。扪心自问,我们在收获了一张张试卷,一叠叠***,一篇篇论文的同时,是不是也在不经意间丢掉了应有的学习兴趣和人文情怀,黯淡了大学图书馆“知识殿堂”的光环?通过合理安排课程设置,适当改革人才考察制度,净化高校阅读环境,加强高校图书馆的精神文明建设,让学生真正为了自己读书,为了兴趣读书,享受读书并热爱读书。使我们高校的图书馆重新成为荡涤心灵的“圣地”。改革之路,道阻且长。我想高校本身、教育部门以及我们整个社会需要思考和做到的,还有很多。
赵煜婷cucumber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829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