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志大结局结局到底出没出啊?

英雄志结局发行日期预告(夹杂在以下废话中)。
  首先,是关於【满纸废话】的辩解。
    英雄志自十六册开始,走向了【分章独立,各自表述】,各章情节统合於一个大框架之下,这种写法并不讨好,在情节调度上与阅读上同时进入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方向,要将一部多人物的小说写好,并且服务於一个刚性主题下,这是必然的结果,孙晓希望各位能够谅解,现阶段我必须服从自己的创作意志,读者的期待,我只能尽量放在心中,不能尽如您的意思,望乞海涵。
    英雄志结局的意义。
    英雄志的成败,攸关我的创作计画能否延续,事实上英雄志即使成功了(一个完整饱满的故事结局),未来孙晓两个字能否立足於小说市场,仍须看日后的创作水平与决心(隆庆天下、现代武侠三部曲(三大中篇)、国魂三部曲(三大长篇)),您也明白,这条路走了八年,孙晓曾经孤单,也不孤单,期间有许多同伴加入,也有许多人离开,有过机遇,也有过挫折,没有任何媒体的关注与外来协助,被视为【孤芳自赏】、【曲高和寡】、【格格不入】,作者与读者一齐受到讥笑,读者与作者同时被目为狂徒,但离开这些无谓的争执,现实上的【英雄志】却拥有越发壮大的读者群,越发海阔天空的故事,以及越发不受市场约束的创作精神,孙晓能以独立出版人的身分走到这一步,依靠的是各位读者义无反顾的支持,以及【我思故我鸣】的一股豪气,任何与【英雄志】同在的读者,都将为这点【格格不入的声音】依旧在人间高鸣而自豪不已。
    英雄志【二十二】八王世子
  ISBN: 978-
  售价:新台币250元
    卢云抚著江充的骨灰,回思这一代权臣在景泰朝的种种作为,对比如今的沧海桑田,内心不禁百感交集。七夫人取来了线香,道:「卢大人,你要拜他??」卢云摇头道:「不必了。此人生前不受卢某所敬,死后又何须卢某来拜?」
    昔日江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仗著皇帝宠信,杀了多少忠臣义士?想那燕陵镖局满门老小,不正是死在他与卓凌昭的辣手下?如今「剑神」久不在人世,江充也已伏诛,正应验了「天道不爽」之理。七夫人收走了香,忽道:「杨大人有句话要我转告你。不知卢大人愿听否?」
    耳听杨肃观有话转答,卢云便低垂了目光,轻声道:「夫人但说无妨,卢某这里听著。」
    七夫人道:「杨大人说:『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卢云微微一凛,反问道:「他……他要你对我这样说?」
    七夫人把话传到了,便也不再置评,只点了点头,行向角落,却是一处盘旋圆梯,便自行上楼去了。
    卢云深深吸了口气,「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这是曹操死后对读书人的回应,如今杨肃观把这两句话转给了自己,却是想告诉自己什??
  -------------------------摘自英雄志【二十二】八王世子 第五章 紫霄宫女夜焚香
    英雄志【二十二】八王世子已经完成,随时可以发表,现在的问题是,我又多写了一本(英雄志【二十三】英雄再会,ISBN 978-,),而这本书尚未完成,必须一再修整,这会连动影响二十二册,我明白读者大人会不高兴,感觉作者又骗钱了,但英雄志故事浩瀚,篇幅上是必要的,且无法分两次印刷,必须一次将大结局发行完成(发行预定日:2008年一月十日)。
    英雄志一年一发,已经拖延得太久,包含作者都承受了无比的压力,我有草率结束的冲动,但越是如此,越发要忍,然而忍耐确实是有极限的,我希望今年结束整套书,且无论篇幅多少,只要故事需要,我就会写出来,希望能一口气呈现一千页的结局,只不知各位有什?高见,如要骂人,也请痛快骂出,各位是我的衣食父母,千万别憋屈。
    英雄志-------这是一部记录失败者人生的小说,却不是让失败者寄托失意的小说,当人们寻求一种高乎於现实以上的事物的那一刻,志向的旅程就展开了,在失落与救赎、迷失与妥协的路途上,英雄们展开他们与天命的抗争,这样的过程,展现在观海云远的人生里,展现在许许多多的小人物、大人物相互折磨的修罗场之中---------我们建筑了一个家国天下,我们实现了自我抱负、自我放逐,以及一个是与非、罪与罚、光明与黑暗并存的慷慨人生。
    英雄之所以称为英雄,在於他们绝不躲藏,他们坦然面对而没有怨言。
    在最后一段路途上,希望各位与我同在,让我们一起见证坎坷的英雄们慷慨走出他们的康庄大道。
    给胡建新先生:
  我会努力的,这是艰苦的一年,孤独的一年、甚至是感到人生虚幻、迷失於谷底的一年,但身为一个作者,没有比迷失、痛苦、沮丧、悲愤、被遗弃而孤立那种更适於创作的情绪,为了孙晓自己,也为了同在一条船上的弟兄们,这艘船定然会驶向广大的海洋。
    给剑豪:
  谢谢你这段时日的评论,你的每篇文章,我都仔细看了,必须说,君子和而不同,您确实是每一位作者都梦寐以求的好读者。
    给久不露面但仍关心英雄志的兄弟们:
    英雄志不是---------【因为有人想看这种故事,所以我们写这种故事】。
  英雄志不是---------【因为社会需要这种励志故事,所以我们生产这种故事】。
  英雄志不是--------【因为人们定义这样才是一个好故事,所以我们创作这样的故事】。
    英雄志是因为--------世界上先有观海云远,所以我们找到一种记述方式,称其为【英雄志】。所以,英雄志最后的内容,也必定要这样【虚无】、【沈闷】、【繁琐重复】、【不知所云】、【小人物充斥】,因为只有这样的【虚无沈闷】、【繁琐重复】以及【小人物充斥】,才有崇高伟大的【观海云远】,以及一个对应於景泰王朝的新世界。
    因为------宁不凡是因(景泰),苏颖超是果(正统)。
  因为------伍定远是因(景泰),伍崇卿是果(正统)。
  因为------杨肃观是因(景泰),杨绍奇是果(正统)。
  因为------秦霸先是因(武英),秦仲海是果。
  因为------观海云远是因,王一通是果。
    甚至可以说,因为秦仲海是因(景泰),所以秦仲海是果(正统)。因为卢云是因(景泰),所以卢云是果(正统)。
    写了宁不凡,就一定要写傅元影(变一),吕应裳(变二),如此才有苏颖超与陈得福(正与奇)。写了琼贵妃,写了正统皇帝、写了琼芳,写了琼翊、写了宁不凡,这时陈得福的存在就合理了。那?,当故事没有完整时,陈得福就没有意义,他真的只是一个不知所云的小人物,一如灵智方丈开的那一***,当故事没有完整时(杨绍奇与大哥的对话),灵智的那一***当然无法撼动你。当伍定远尚未与卢云面对面,当卢云尚未与顾倩兮面对面,他们现今的许多章节就显得如此无聊与无味。
    这就像是写了伍定远,写了正统朝,就一定要写正统军,写了正统军,就一定要写【皇天在上】、【牺牲小我(为国为民为大我)】,以及熊俊的【正统军】,【小水滴】。
    英雄志的每个角色,彼此间紧紧缠绕,相互呼应,自英雄志【十七】以来,每本英雄志都像是怀胎十月一样,必须在阵痛中分娩、难产、早产,用一个又一个让人【不知所云】、【莫名其妙】的章节,构筑出一个希望在最后一刻让人恍然大悟、并值得让读者一看再看的大结局,每一个莫名其妙的人物桥段,终会成为新旧读者在结局之后,可以再细细赏析的情节。这是值得让我全力以赴的事,而使他们在各位心中起死回生的战场,就在今夜孙晓奋战不懈的笔下。
    总之,我希望你最终不曾后悔阅读了【英雄志】。
    我没有食言的本钱,一个星期后,我会再来报告我的进度,【英雄再会】。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跳票跳得我心痛.  已经改尊鬼吹灯了.
  等待也是一种幸福,(同每周末在车站等女朋友一样)
  希望《英雄志》的结局不要像《诛仙》一样,虎头蛇尾,不过我相信孙大,因为他里面有个乱世书生。
  最近正在看这个,已经有点坚持不下去了。后面几卷实在太罗嗦了,几十页纸情节进展一点点,非常类似于温瑞安几部作品中无聊混乱的风格。  除了卢云外,其他人物都有点日漫港漫化的趋势。
  坚决支持孙晓,《英雄志》虽厚重但不累赘,看此书犹如中毒一般,不死不休,希望作者坚持写好结尾,哪怕等待的时间长一点,我们已经陪你走到了今天,也希望能陪你走的更远
  我坚持不让他沉,各位帮我多多追踪,附王一通担当什么角色???
  王一通担当天下国家的角色。  观海云远的政治主张落到实处就造就了王一通的未来。  转自讲武堂
作者:孙晓     顺便一提,王一通的线就是【天下国家】的化身,王一通得到幸福,天下人就得到了幸福,这在下一册就会明朗了。
    【正统军】这一章是必要的,没有这一章,其後的故事就没有任何张力。
    下一册七十二万正统军将陆续返回北京,您会看到【藏武四卫】的旗帜飘扬在豆浆铺门口,那个感觉是很微妙的。而怒苍……前已有述,赵任勇是怒苍入关的舞台。总之【正统军】与【怒苍】是连动的。
    正统皇帝会亲临前线,可以想见那个阅兵场面。
    我基本认为,英雄志的故事越到後面越紧、也越精彩,因为十年的过程与开展终於结束,【徽唐徐丰鲁】五王全数登场完毕,【观海云远】也全数身登庙堂,我保证下一册肯定让大家看得极爽,文戏武戏交相分呈,连娟儿也要拔刀劫狱了。
    这一切的所作所为,只为否定一句话:【长篇小说的结局一定无力】,与此相反,英雄志的结局是在人物与剧情堆叠至最高点的一刻,炸开满天烟火中结束。
    淑宁是情场上的败将,?婷就不是了,下一册她终於要与杨肃观【会面】。我们不妨看看,十年後的?婷到底有什?筹码?
    快出了,下一册很快就出了。   _________________   讲武堂出版社       如上文所述,四大天王的混战终於会发生的。血肉横飞的场面以及【神剑】对决【魔刀】的情节也会在结局中登场。
    英雄志目前的写法似【宽】实【窄】,看似天马行空,其实他们都聚集在北京城,走路都会撞见。也因此布线与安排和过去的写法大有不同。只有这样严密的布局,才能收出一个与全部人物都有关的结尾。
    举例来说,英雄志【三】京城之会,主题是卢云与伍定远相会,并让秦仲海、杨肃观分别出场,内容如书名,相当的明确,又举例:英雄志【八】金榜题名,主题是卢云中举,通篇为围绕在这个事件上。但英雄志自十七册开始就不同了,从【天之正道】一直到【保卫京城】、【兵临城下】,每一本也都有一个主题,只是这个主题与所有人物都有互动,全部的主题惯连两大事件,怒苍的反攻以及皇权的二度交替,由於人物出场极多,加上人物与场面的压缩,其实远比过去难写很多。
    因为有这几本的磨练,所以【隆庆天下】能选在【烟岛】这个小岛进行,开始各方势力与对永乐朝的追忆。
    小说的收尾通常都会显得无力,因为开与展较为自由。但英雄志的【收尾】也是在开展中进行,一边展(事件的推移),一边收(事件的结尾)。
    我会谨记各位的指教。
    再来的情节有点像是英雄志【七】天下第一,不同的是【观海云远】四位主角都跃居为四大宗师了。我们可以对比英雄志第七册,结构上相互对映,颇有趣味。     武打:
    能破解扑天盖地【六道】者,***是什?呢?
    ***就是【勇剑】,下一册是勇剑揭破谜团之时。也是三达的最後一关。「三达传人」苏颖超将在天下英雄的见证下葬剑。那过程是很可怜的。
    这一线牵动的是琼贵妃、琼翊与正统皇帝,又因为琼芳而牵涉到卢云。基本上来说,英雄志的练功一定会涉及到主剧情。   _________________   讲武堂出版社       苏颖超不再是武林人物。剩下的剧情就保留了。大眼猫会听到宁不凡对他的评价。而他对师父也有些心里话想说。
    华山真主在下一册诞生。他的出世不如宁不凡那般光彩夺目,即使大家心里有数,他还是那个傻瓜。
    华山这一条线对主剧情有所冲击,主要的施力点是来自琼贵妃。这?解释的原因只为了一件事,很多读者批评英雄志的结构松散,事实上这本书的结构非常严谨,若经不起推敲,我也不敢贸然出书。
    英雄志与传统武侠最大的差异,在於故事不以主人翁的传记为之,所以也缺少大量练功成长的情节,这是一本很难【自我代入】的小说。至於神丹仙丹什?的,也只有狗才吃得到,主角是没有机会的。
  这个我是看过的.不过我的疑问仍然存在......
  孙小说一周,大概就是一个月,说下个月,那么明年三月才是正确时间  不用急,嘿    我看了七八年了,一年看一部,早习惯了        ***就是【勇剑】  -----------还真是废话,六道破仁剑的时候,就已经明说要出勇剑了,这家伙是不是自己都忘了
  等待结局
  期待你的英雄志
也期待你的 隆庆天下
  已经被放了很多次鸽子了。已经失去了耐心了。
  比王家卫还更会拖。
  看了8年,估计还得等80年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