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黑呀监牢监狱钥匙在那呀?

我的纪念馆
郤氏的姓氏渊源
发帖用户:&
发帖时间& 14:19:59&&&浏览次数&764&跟帖次数&6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献公给公族子弟姬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晋献公姬诸侯在周惠王五年(公元前672年)出兵征伐赤狄翟柤国,在战斗中,公族子弟姬叔虎奋勇当先,率领晋军攻破翟人营垒,一举打败了翟人,灭狄翟中的翟柤国。 事后,晋献公把郤邑(今山西泌水下游一带)封赏给姬叔虎,他在那一带建立了郤国,为子爵,史称郤子,此后姬叔虎的后裔子孙皆以国名为姓氏,称郤氏,亦写作郄氏,实为同一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郤子的后代中有位名郤文,在晋国朝中做事,郤文的儿子名郤豹,郤豹的儿子名郤芮,郤芮的儿子名郤缺,郤缺的儿子名郤克,郤克的儿子名郤武,都是晋国的卿大夫,见于历史纪载。其中郤缺和郤克在死后还被追加封号,分别封为“成子”、“献子”。郤氏家族因此繁茂昌盛,名人辈出。到了晋景公姬孺在位时期(公元前599~前581年在位),郤氏家族有三人并称“三郤”,皆以智慧、口才、文章等才能闻名。 郤芮后来因功又被封在冀邑,又称冀芮,成为晋国一代大夫,后衍生出一支冀氏;三儿子郤义是郤至的先祖,后衍生出一支温氏。而郤犨的后代还分衍出一支犨氏。 郤氏家族在晋国世袭卿位,后在周简王姬夷十二年(晋厉公姬寿曼七年,公元前574年)农历12月,郤氏家族的代表人物郤犨、郤錡、郤至因完全把持了晋国的内政、外交、军事、司法诸领域,被晋厉公所忌,因此派心腹侍卫长清沸魋、宠臣夷阳五夷羊五,以及与郤氏家族有仇的胥童、长鱼矫率亲军甲士杀了“三郤”及其家族。 其过程大致是:公元前574年农历12月,晋厉公组织群臣们外出打猎,郤至射杀了一头野猪准备献给国君,不想野猪被晋厉公的心腹寺人孟张先行抢了去。郤至哪受得了这个,干脆顺手又一箭,射杀了孟张。这样一来,晋厉公大怒:“季子欺余!” 12月19日,晋厉公派出胥童、夷羊五率甲士八百,准备直接攻打郤氏家族。长鱼矫认为这样做没有把握,建议用计谋来解决问题。于是,长鱼矫与清沸魋二人拿着戈,假作打斗状,边闹边来到郤府要打官司。而“三郤”毫不防范,就在家中厅堂之上当即组成临时和议庭,就地讨论“案件”。 长鱼矫、清沸魋乘“三郤”无范,出其不意,挥戈一击致命,郤锜、郤犨登时身死。郤至一看不好,扭身奔走,嘴里还呼喊着:“逃威也!”长鱼矫与清沸魋双双追上,再以戈杀之。随后,八百甲士一拥而上,大肆屠杀郤氏家族人等,近百年的大家族一朝灰飞烟灭,郤氏被灭族,史称“晋灭三郤”。 事件之后,晋厉公还将“三郤”的尸首陈列在朝堂上示众。 “三郤”被灭,晋国的姬姓宗亲家族彻底凋敝,而君王也被彻底孤立起来。之后晋国各家士大夫的力量迅速占据国政核心,王室再也没有公族亲戚能够予以抗衡,为以后的“三家分晋”埋下了伏笔——晋厉公灭“三郤”,等于使晋国王族自绝于王权地位。 “晋灭三郤”之际,其家族中毕竟还有后裔子孙侥幸逃出,逃往晋国的世敌楚国。到了楚昭王熊壬执政时期(公元前523~前489年在位),郤氏家族的后人郤宛曾出任楚国左尹,不过,他在周敬王姬丐十四年(楚昭王十八年,公元前506年)的楚国内乱中自杀身亡,其后代分衍出一支郄氏、一支谷氏、一支沈氏。而郤彀的后代分衍出一支郗氏。 郤氏、郄氏、郗氏族人大多尊奉姬叔虎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锡克德氏,亦称希克特氏、锡赫特氏,满语为Sikde Hala,世居卦尔察(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郄氏、郗氏、线氏、奚氏等。 ⑵.满族锡克特哩氏,亦称西克忒里氏、石克特立氏、锡得胡立氏,是锡克德氏的早期分支,满语为Sikteri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乌喇(今吉林永吉)、松花江与黑龙江沿岸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郄氏、郗氏、西氏、胡氏、石氏、奚氏、邵氏等。 满族郄氏的正确读音皆作xì(ㄒㄧˋ)。
关于郤(郄)氏的姓氏之源,郤(郄)氏族人应当注意三个很重要的方面: 第一,有姓氏学者将郤宛列为另源之祖,这是不妥的!郤宛仍为晋国郤氏族人,是当年逃入楚国的郤伯宗之孙,楚国太宰伯州犁之子。伯州犁以父字为姓,称伯氏,后来生子郤宛,字子恶,因此郤宛又叫伯子恶。郤宛在楚昭王熊壬执政时期担任楚国左尹(左丞相)后,为官贤良,正直和蔼,在楚国深得民心,因此为太子少傅费无极(即挑唆楚平王熊弃疾抢娶强纳子妇的那位佞臣)所忌。费无极挑唆令尹子常逼迫郤宛自杀身亡。这在《史记·注》中有明确记载:“伯州犁者,昔晋伯宗之子也。伯州犁之子曰郤宛,郤宛之子侄曰伯嚭。郤宛亦姓伯,又别氏郤。”郤宛的侄子就是著名的吴国宰辅伯嚭。今人绝不能以为郤宛姓伯,因而就与楚若敖熊仪之子熊伯比(斗伯比,斗氏鼻祖、伯氏鼻祖之一)世家强扯上当然的血缘关系,那是非常错误的一种向楚国芈姓熊氏王族世家牵强的做法,实不可取! 第二,“郄”是“郤”的简化字,二者在春秋时期实为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读音皆作xì(ㄒㄧˋ)。今有人读其音为qiè(ㄑㄧㄝˋ),甚至按地方方言读作kē(ㄎㄜ)、kuā(ㄎㄨㄚ),皆是错误的。读其音为qiè(ㄑㄧㄝˋ),是将“郄”字与“㕁”字混淆了。“郄”字是“邑”偏旁,读音作xì(ㄒㄧˋ),是地名称谓。而“㕁”字是“卩”偏旁,是“卪”即折刀偏旁的简化。“㕁”字读音有二:一作qiè(ㄑㄧㄝˋ),专门指“抵帐不归者”,就是赖帐不还的人;一作què(ㄑㄩㄝˋ),是西周时期天官府司中专职负责外出收取赋税官员的下属小吏,如同今天农贸市场的税收专管员,其为姓氏者出嬴姓,非姬姓。而读音作kē(ㄎㄜ)者,实为古代吴越一带地区的方言误读之音,读音作kuā(ㄎㄨㄚ)者,实为古代巴蜀一带地区的方言误读之音,皆没有任何意义。因此,今郤(郄)氏族人中有将自己的姓氏读音作qiè(ㄑㄧㄝˋ)、kē(ㄎㄜ)、kuā(ㄎㄨㄚ),都是错误的!敬请郤(郄)氏族人尽快纠正,否则会贻笑大方,也对不起先祖。 第三,至于“郤”氏有改称“郗”氏者,是因为古代人们在书写过程中字讹的缘故。而郗氏与郤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姓氏,郗氏也是源出地名,即周王畿属地的郗邑,汉朝时期称野王县,今河南省的沁阳市。但在古代“郤”与“郄”同字,而“郄”字又与“郗”字相似,因此有人将“郄”误写为“郗”,后遂以讹为正,世代相传至今。 由于郤(郄)氏家族古谱在文化大革命中惨遭毁灭,因此,郤(郄)氏后人(如河北保定的郄佳超先生)在重新撰写族谱时,应当十分注重甄别以上三点。 另外,“郤”字与“郄”字在Windows操作系统的汉字库中都有,若用全拼方式键入[xi],连翻二十六页即可看到。
得姓始祖:姬叔虎(郤子)。
郤氏的历史名人 -- 郤 芮:(生卒年待考),亦称郄芮。著名春秋时期晋国大夫。 春秋时期,晋献公征伐翟人,战斗中,公族子弟叔虎奋勇当先,带领晋军攻破翟人营垒,打败了翟人。事后晋献公把郤邑封给他。叔虎的二儿子郤芮后来又被封在冀邑,又称冀芮,后衍生出冀氏一族;三儿子郤义是郤至的先祖,后衍生出温氏。郤氏在晋国世袭卿位, 郤芮是晋国旧族。晋献公为国君的时候,郤芮接续叔虎做大夫,是公子夷吾的党羽。 骊姬之乱以后,公子夷吾出逃在外,郤芮跟随夷吾出逃。等到晋献公逝世,里克等人在国内杀死了骊姬姐妹所生的公子,准备迎立公子重耳的时候,郤芮向公子夷吾献计,从而使夷吾得到秦国的帮助,回国做了国君,即晋惠公。 后来晋文公回国之后,郤芮怕晋文公会惩罚晋惠公的党羽,于是就和吕甥一起密谋烧掉晋文公所住的宫室,并杀了晋文公。不料,他们的谋划被寺人揭发了,两人虽烧了宫室,却没有找到晋文公,只好赶快逃跑。后来,郤芮被秦穆公诱杀了。 郤芮的这一反叛行经,后来还影响到了郤缺的政治生涯。
郤 缺:(公元前?~前597年待考),亦称郄缺,大夫郤芮之子。著名春秋时晋国大夫。 晋国下军佐胥臣出使时路过郤芮原来的封地冀邑,看见郤缺在地里除草,他的妻子他送饭,两个人彼此都很恭敬,相待如同宾客一样,后世的成语“相敬如宾”即源出于此。于是胥臣把郤缺带到国都,把他推荐给晋文公。 晋文公认为郤缺之父郤芮有大罪,不能任用。胥臣就举了鲧、禹以及管仲的例子,说明用人应该看他的品德。于是,晋文公就任命郤缺做了下军大夫。 鲁僖公三十三年,晋军在箕地与狄人作战,郤缺率大军俘虏了白狄国君,因功被封为无军行的散卿,并得回了郤芮过去的封地冀邑。胥臣也因举荐得人而增加了一个县的封地。 鲁文公九年,晋国发生五大夫之乱,引起了卿位的大变动。 鲁文公十二年,郤缺以上军佐的身份参加了晋秦河曲之战。战后,赵盾觉得士会留在秦国是个威胁,于是便招集六卿开会,商量对策。郤缺在会议上提出,应该招回士会。 鲁文公十五年,郤缺率军征伐蔡国,攻入蔡都。 鲁宣公八年,郤缺替代死去的赵盾做了中军将。他上任之后,马上就以下军佐胥克有蛊疾为由,罢免了他,让赵盾的儿子赵朔做了下军佐。这说明此时的郤氏已经成为了赵氏一族的死党了。至于赵氏是如何拉拢郤氏的,《左传》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郤缺这样对待曾经帮他进入政坛的胥氏,甚有忘恩负义之嫌。 鲁宣公十一年,郤缺与狄人成功地进行了和谈。不久后,郤缺就病逝了,因为第二年的弭之战时的中军将已是荀林父了。
郤 克:(公元前?~前586年待考),亦称郄克,郤缺之子。著名春秋时期晋国大夫。 弭之战时,郤克做了上军佐,显然是继承了郤缺的卿位。不过他在此战之中并没有什么表现,只是跟着上军将士会带领完整的上军撤了回去。 鲁宣公十七年,郤克出使齐国,齐顷公让女眷躲在帷幕后面看晋国来的使者,当她们看到郤克是个瘸子时,哄然大笑。受到如此侮辱,郤克感到非常愤怒,发誓要报这个仇。他留下副使栾京庐,让齐国谢罪,自己则回国要求晋景公出兵伐齐。 晋景公拒绝了他的请求。郤克又请求用自己的家兵,也没有得到批准。 这件事让士会看在眼里,觉得如果不让郤克出这口气的话,有可能引起郤氏在国内作乱。于是士会自己便依然辞职,让郤克做了中军将。 三年之后的鲁成公二年,郤克率晋军征伐齐国。在进军途中,司马韩厥要杀个犯错之人,因该人与郤克关系很好,郤克便急忙赶去想救下那个人,但是等他赶到时那人已经被杀了。郤克马上命令将被杀的人悬起示众,并向他的车夫解释说,他这么做是为了替韩厥分担责任。 晋齐两军在鞌地大战,郤克被箭射伤了,但仍然坚持擂鼓不断,晋军将士受到鼓舞,拼命冲杀,大胜齐军。得胜回国之后,晋景公慰劳参战的三个卿,郤克推让功劳,显得很是谦虚。 又过了三年的鲁成公五年,郤克病逝。
郤 彀:(生卒年待考),亦称郄彀,著名春秋时期晋国将领。 晋文公在被庐阅兵,列三,谋元帅,大夫赵衰说:“郤縠宣传《礼》、《乐》,研究《诗》、《书》,一定会懂得带兵的道理。”晋文公便让他率领中军。
郤 至、郤 犨、郤 錡:(公元前?~前574年待考),亦称郄至、郄犨、郄錡,分别为郤克之长、次、幼子。著名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三郤”。 鲁成公八年,晋景公诛杀赵同、赵括的时候,“栾、郤为征”,看来,此时郤氏羽翼已经丰满,不再做赵氏的附庸了,反过来还要向赵氏夺取权力。 鲁成公十三年,晋秦麻隧之战时,郤錡(郤克之长子)为上军佐,郤至(郤克之次子)为新军佐,郤毅(郤克之少子)为晋厉御戎,可谓是满门卿士。并称晋国“三郤”。 鲁成公十五年,郤克之弟郤集因忌妒大夫伯宗,谗而杀之,伯宗之子伯州犁逃到楚国,在鄢陵之战中替楚公王出谋划策。韩厥就预言说郤氏要遭受灾祸,原因是郤氏诸卿在参加朝聘等活动时表现得傲慢无礼。这种预言在《左传》中到处都是,而且出奇地准确,几乎从来没有失误过。 鲁成公十六年,发生了晋楚之间的鄢陵之战,郤錡为上军将,郤至为新军佐,郤集以新军将的身份出使卫、齐,请求出兵,郤毅为晋厉公御戎,此时郤氏在八卿中占了三个。此战中,士燮不欲战,郤至则历数晋军三次失败或主将战死的事,认为不能重复以前的耻辱,坚决主战。当中军将栾书提出坚守壁垒,等待楚军撤退时再追击的策略时,郤至认为楚军有六条不利因素,应当速战速决。晋厉公采纳了郤至的建议,晋军获大胜。战斗中,郤至的表现中规中矩,遇到楚共王总是表现出敬意,而且放了郑成公一马。战后,晋厉公派郤至到成周向周天子献俘,郤至却表现得狂妄自大,夸耀自己的功劳。周天子的卿士单襄公再次预言郤至要糟祸。 由于郤氏势大(一门三卿五大夫),引起了晋厉公的担忧和其他贵族的嫉恨。而郤氏也仗恃自己的势力得罪了很多人,其中有晋厉公的三个宠臣(胥童乃胥克之子,胥克被郤缺赶下下军佐之位,自然不满;夷阳五因郤錡夺了他的田地而愤恨;长鱼矫也因与郤集争田而受辱,因此怨恨),甚至连晋厉公本人都得罪了:在一次田猎中,郤至射死了跟他抢夺猎物的内侍,晋厉公认为这是对他的侮辱。加上栾书因郤至在鄢陵之战中不同意他的作战方案,并且取得了大胜而不满,有意陷害郤氏,如此这般,晋厉公决定灭掉郤氏。 “三郤”众人也觉察到了危险,郤錡便想要先下手攻打晋厉公,但是郤至不同意,认为这样违反了“信、智、勇”的礼法,领受国君的俸禄却反对国君,是极大的罪。 公元前574年农历12月,晋厉公组织群臣们外出打猎,郤至射杀了一头野猪准备献给国君,不想野猪被晋厉公的心腹寺人孟张先行抢了去。郤至哪受得了这个,干脆顺手又一箭,射杀了孟张。这样一来,晋厉公大怒:“季子欺余!” 12月19日,晋厉公派出胥童、夷羊五率甲士八百,准备直接攻打郤氏家族。长鱼矫认为这样做没有把握,建议用计谋来解决问题。于是,长鱼矫与清沸魋二人拿着戈,假作打斗状,边闹边来到郤府要打官司。而“三郤”毫不防范,就在家中厅堂之上当即组成临时和议庭,就地讨论“案件”。 长鱼矫、清沸魋乘“三郤”无范,出其不意,挥戈一击致命,郤锜、郤犨登时身死。郤至一看不好,扭身奔走,嘴里还呼喊着:“逃威也!”长鱼矫与清沸魋双双追上,再以戈杀之。随后,八百甲士一拥而上,大肆屠杀郤氏家族人等,近百年的大家族一朝灰飞烟灭,郤氏被灭族,史称“晋灭三郤”。 事件之后,晋厉公还将“三郤”的尸首陈列在朝堂上示众。 “三郤”被灭,晋国的姬姓宗亲家族彻底凋敝,而君王也被彻底孤立起来。之后晋国各家士大夫的力量迅速占据国政核心,王室再也没有公族亲戚能够予以抗衡,为以后的“三家分晋”埋下了伏笔——晋厉公灭“三郤”——晋厉公使晋国王族自绝于王权地位。 附_鄢陵之战: 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长期争霸的晋、楚两国,在鄢陵(今河南鄢陵)展开了一次大战,史称“鄢陵之战”。 晋国经鞌之战而制服了大国齐国,而与楚国势均力敌。周简王七年,在宋大夫华元调停下,晋、楚弭兵议和,实则蓄积力量,等待时机,以利新的争霸决战。晋国则乘楚国背弃秦国之机,击败秦国于麻隧(今陕西泾阳),暂时解除了侧背威胁;又以会盟方式巩固与吴国的联盟,形成南北策应以对楚之势。 楚国亦置弭兵之盟于不顾,于周简王十年出兵进攻郑国、卫国,并对郑国软硬兼施,迫其叛晋附楚。次年春,郑国发兵攻打宋国,全歼抗郑之宋军于勺陵(今河南宁陵)。由是,保宋图郑或保郑图宋,便成为晋、楚争夺中原霸权的焦点。 此时,晋国虽有内部不睦之忧,仍排除晋卿士燮留外患以警内忧的主张,决定不失争霸良机,兴师讨伐郑国以救宋国,进而与楚国决战,重振晋国霸业。 当年农历4月,晋厉公为防止郑军阻遏晋军渡黄河,急令与晋结盟的卫国派兵先趋鸣雁地(今河南杞县),威胁郑军侧背,使其不敢北进。又分遣新军主将郤犫、大夫栾黶联络齐、鲁、卫等国出兵会集郑地鄢陵。随即令下军副将荀罃留守国内,晋厉公亲自统领大军南下,按上、中、下、新四军编成:栾书为中军元帅,指挥全军,士燮为副将;郤锜为上军主将;荀偃为副将;韩厥为下军主将;郤至为新军副将;晋厉公率公族亲兵居中军。 楚共王得知晋军攻打郑国,即亲率楚军及夷兵救郑国,按左、中、右三军编成:司马子反为中军将,指挥三军;令尹子重为左军将;右尹子辛为右军将;楚王率左、右两“广”(每广三十乘)亲兵戎车居中军。楚军由申邑(今河南南阳)出方城(起自今河南叶县西南,沿东南走向至泌阳东北的一条长城),向北疾进,迅速与郑成公所率的郑军会合,企图在齐、鲁、卫三国之军到达鄢陵之前与晋国展开决战,以优势兵力制胜。 农历5月,晋军渡过河水,虽然士燮力主退兵,晋厉公及栾书等多数军将仍坚持既定决心,催军前进,于农历6月进抵鄢陵。是时,齐、鲁、卫三国之军尚在途中,而楚军及夷、郑两国之兵已迎头赶至战场。农历6月29日,楚军不顾兵忌晦日作战,利用晨雾掩护,先机迫近晋军营垒布阵,造成有利于己的战场态势。晋军统帅栾书自知兵力单薄,且受楚军之逼,主张先避其锋,固营坚守,待诸侯援军到达,以优势兵力转取攻势,乘楚军后退而击破之。郤至则认为楚军将帅不和,郑军阵势不整,夷兵不能成阵,且部伍混杂,纪律松懈,彼此观望后顾,没有战斗意志,力主不待援军而速决取胜。 晋厉公鉴于固守待援尚需时日,则战场情势难以逆料,而乘楚军之隙迅速展开决战,虽兵力不及楚军,亦可获胜,乃弃栾书之谋而从郤至之见。又采纳士燮之子士匄之谋,在营内填井平灶,扩大空间,就地列阵,既可摆脱不能出营布阵的困境,又能隐蔽自己的部署调整。当楚共王登巢车(了望车)观察晋军情况时,陪伴于侧的晋旧臣伯州犂仅告知晋军动向而不设谋。楚国旧臣苗贲皇伴随晋厉公观察楚军阵势,针对楚军精锐集于中军,建议分晋中军之锐加强两翼,先击破楚左、右军,尔后合力围歼其中军。晋厉公及栾书即决定以上军及中军之一部攻楚实力较强的左军,以下军、新军及中军之另一部攻楚实力较弱的右军及郑兵,以护卫厉公的栾(栾书)、范(士燮)二卿族之家兵引诱楚军。 由此,晋军先发制人,开营攻击,绕开营前泥沼,沿两侧而进。楚共王见晋厉公所在中军兵力薄弱,且晋厉公乘车陷于泥沼,乃率王族亲兵戎车攻厉公。栾书欲救晋厉公于危急,为其子栾鍼制止,仍保持全军指挥不乱。之后,晋公族大夫郤锜以箭射中楚王左目,迫其后退,晋军恢复攻势。楚军将士得知楚共王负伤后,军心动摇,锐气大减。楚右军及郑兵在晋国重兵的连番攻击下,力不能支,迅即溃退。楚中军及左军受此影响,亦向后退却。楚军在败退中阵势大乱,晋军乘胜全线追击。 郤至率新军追楚“王卒”,三遇楚王而趋避,又协同韩厥所率下军追郑军,恪守不辱伤国君之礼,纵郑成公撤旗逃遁。 楚右军及郑军已溃不成军,而楚左军仍边退边战,直至天黑见星犹鼓勇不止。晋军在追击中俘获楚公子茷,至日暮时进迫楚军于颍水北岸。楚共王以精锐之“王卒”奋力抵御,精于射艺的箭手养由基连发两箭均射中晋卒,战将叔山冉抓晋卒以投而折车轼,晋军为之震慑,兼因天色已晚,乃停止进攻。 双方激战整日,楚军虽失利,但主力尚未大伤。是夜,楚军修缮兵器,补充兵卒,拟于明日再战。晋军更不示弱,故纵楚俘,将晋军加紧备战、次日决胜的消息宣告于楚军。楚共王欲召手下主将子反商议应敌之策,及见子反醉酒不能议事,自料再战难于取胜;又恐支援晋国的齐、鲁、卫三国诸侯军于次日到达,楚国以劣势之兵必受惨重损失,若吴国乘其敝而袭楚国后方,则更有社稷之危,乃趁夜率军南撤。 晋军于次日进入楚营,休整三日,尔后旋师。至战斗结束,仅齐军到达战场。 楚军退至瑕,子反愧于失职而自杀。 此役,楚国在不利的战略形势下与晋国展开决战已是失策,在有利的战场态势下未能抓住战机出击更是败着。唯楚共王“知难而退”,趁夜撤军,保全了楚军主力,为明智之举。 晋军根据楚军阵势及地形特点,当机决策,及时改变部署,灵活使用兵力,以典型的两翼攻击战法制胜,反映出春秋中期野战进攻战术的长足发展。 而晋国主将郤至在战中修“礼”,未对楚军作彻底打击,固属春秋时代观念的局限,不足为训。
郤 巡:(生卒年待考),亦称郄巡。著名东汉侍中。
郤 虑:(生卒年待考),亦称郄虑;山阳高平人(今山东邹县)。著名东汉末期大臣。 少受业于郑玄,汉建安初期为侍中。 汉建安十五年,曹公表“温辟臣子弟,选举故不以实”。使侍中守光禄勋,郗虑持节奉策免温官。 汉献帝尝特见郗虑及少府孔融,问孔融曰:“鸿豫何所优长?”孔融曰:“可与适道,未可与权。”郗虑举笏曰:“融昔宰北海,政散民流,其权安在也!”遂与孔融互相长短,以至不睦。八月,丁未,以郗虑为御史大夫。 后曹操欲除融,郗虑承望风旨,以微法奏免孔融官。公既积嫌忌,而郗虑复构成其罪,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罪状,下狱死。 汉建安十八年五月丙申,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公为魏公。十一月,汉皇后伏氏坐昔与父故屯骑校尉完书,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辞甚丑恶,发闻,公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诏,其上皇后玺绶,退避中宫,迁于它馆。又以尚书令华歆为郗虑副,勒兵入宫收后。后闭户匿壁中。歆坏户发壁,牵后出。帝时与御史大夫郗虑坐,后被发徒跣过,执帝手曰:“不能复相活邪?”帝曰:“我亦不自知命在何时也。”帝谓郗虑曰:“郗公,天下宁有是邪!”遂将后杀之,完及宗族死者数百人。 著名书圣王羲之的妻子,就是郄虑的女儿。
郤 正:(生卒年待考),亦称郄正,字令先;河南偃师人。著名三国时期蜀汉大臣。 三国时期出任蜀汉巴西太守。 博览坟籍,弱冠能文,为秘书令史,迁郎至令。澹于荣利,依则先儒,官终巴西太守。
郤 誢:(生卒年待考),亦称郄誢、郄诜,字广基;济阴单父人(今山东单县)。著名晋朝雍州刺史。 学问好,识见多,气宇不凡,办事果断,能洞察世事,有政绩而爱到朝野一致赞誉。 郤誢使父郤晞,官为尚书左丞。 郤誢博学多才,瑰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晋泰始中期,晋武帝诏告天下举贤良直言之士,太守文立推举郤誢应选。 晋武帝诏曰: “盖太上以德抚时,易简无文。至于三代,礼乐大备,制度弥繁。文质之变,其理何由?虞、夏之际,圣明系踵,而损益不同。周道既衰,仲尼犹曰从周。因革之宜,又何殊也?圣王既没,遗制犹存,霸者迭兴而翼辅之,王道之缺,其无补乎?何陵迟之不反也?岂霸德之浅欤?期运不可致欤?且夷吾之智,而功止于霸,何哉?夫昔人之为政,革乱亡之弊,建不刊之统,移风易俗,刑措不用,岂非化之盛欤?何修而向兹?朕获承祖宗之休烈,于兹七载,而人未服训,政道罔述。以古况今,何不相逮之远也?虽明之弗及,犹思与群贤虑之,将何以辨所闻之疑昧,获至论于谠言乎?加自顷戎狄内侵,灾害屡作,边氓流离,征夫苦役,岂政刑之谬,将有司非其任欤?各悉乃心,究而论之。上明古制,下切当今。朕之失德,所宜振补。其正议无隐,将敬听之。” 郤誢对答: “伏惟陛下以圣德君临,犹垂意于博采,故招贤正之士,而臣等薄陋,不足以降大问也。是以窃有自疑之心,虽致身于阙庭,亦俯矣。伏读圣策,乃知下问之旨笃焉。臣闻上古推贤让位,教同德一,故易简而人化;三代世及,季末相承,故文繁而后整。虞、夏之相因,而损益不同,非帝王之道异,救弊之路殊也。周当二代之流,承凋伪之极,尽礼乐之致,穷制度之理,其文详备,仲尼因时宜而曰从周,非殊论也。臣闻圣王之化先礼乐,五霸之兴勤政刑。礼乐之化深,政刑之用浅。勤之则可以小安,堕之则遂陵迟。所由之路本近,故所补之功不侔也。而齐桓失之葵丘,夷吾沦于小器,功止于霸,不亦宜乎! 策曰:‘建不刊之统,移风易俗,使天下洽和,何修而向兹?’臣以为莫大于择人而官之也。今之典刑,匪无一统,宰牧之才,优劣异绩,或以之兴,或以之替,此盖人能弘政非政弘人也。舍人务政,虽勤何益?臣窃观乎古今,而考其美恶:古人相与求贤,今人相与求爵。古之官人,君责之于上,臣举之于下,得其人有赏,失其人有罚,安得不求贤乎!今之官者,父兄营之,亲戚助之,有人事则通,无人事则塞,安得不求爵乎!贤苟求达,达在修道,穷在失义,故静以待之也。爵苟可求,得在进取,失在后时,故动以要之也。动则争竞,争竞则朋党,朋党则诬誷,诬誷则臧否失实,真伪相冒,主听用惑,奸之所会也。静则贞固,贞固则正直,正直则信让,信让则推贤,推贤不伐,相下无厌,主听用察,德之所趣也。故能使之静,虽日高枕而人自正;不能禁动,虽复夙夜,俗不一也。且人无愚智,咸慕名宦,莫不饰正于外,藏邪于内,故邪正之人难得而知也。任得其正,则众正益至;若得其邪,则众邪亦集。物繁其类,谁能止之!故亡国失世者,未尝不为众邪所积也。方其初作,必始于微,微而不绝,其终乃著。天地不能顿为寒暑,人主亦不能顿为隆替。故寒暑渐于春秋,隆替起于得失。当今之世,宦者无关梁,邪门启矣;朝廷不责贤,正路塞矣。得失之源,何以甚此!所谓责贤,使之相举也;所谓关梁,使之相保也。贤不举则有咎,保不信则有罚。故古者诸侯必贡士,不贡者削,贡而不适亦削。夫士者,难知也;不适者,薄过也。不得不责,强其所不知也;罚其所不适,深其薄过,非恕也。且天子于诸侯,有不纯臣之义,斯责之矣。施行之道,宁纵不滥之矣。今皆反是,何也?夫贤者天地之纪,品物之宗,其急之也,故宁滥以得之,无纵以失之也。今则不然,世之悠悠者,各自取辨耳。故其材行并不可必,于公则政事纷乱。于私则污秽狼籍。自顷长吏特多此累,有亡命而被购悬者矣,有缚束而绞戮者矣。贪鄙窃位,不知谁升之者?兽兕出槛,不知谁可咎者?漏网吞舟,何以过此!人之于利,如蹈水火焉。前人虽败,后人复起,如彼此无已,谁止之者?风流日竞,谁忧之者?虽今圣思劳于夙夜,所使为政,恆得此属,欲圣世化美俗平,亦俟河之清耳。若欲善之,宜创举贤之典,峻关梁之防。其制既立,则人慎其举而不苟,则贤者可知。知贤而试,则官得其人矣。官得其人,则事得其序;事得其序,则物得其宜;物得其宜,则生生丰植,人用资给,和乐兴焉。是故寡过而远刑,知耻以近礼,此所以建不刊之统,移风易俗,刑措而不用也。 策曰:‘自顷夷狄内侵,灾眚屡降,将所任非其人乎?何由而至此?’臣闻蛮夷猾夏,则皋陶作士,此欲善其末,则先其本也。夫任贤则政惠,使能则刑恕。政惠则下仰其施,刑恕则人怀其勇。施以殖其财,勇以结其心。故人居则资赡而知方,动则亲上而志勇。苟思其利而除其害,以生道利之者,虽死不贰;以逸道劳之者,虽勤不怨。故其命可授,其力可竭,以战则克,以攻则拔。是以善者慕德而安服,恶者畏惧而削迹。止戈而武,义实在文,唯任贤然后无患耳。若夫水旱之灾,自然理也。故古者三十年耕必有十年之储,尧、汤遭之而人不困,有备故也。自顷风雨虽颇不时,考之万国,或境土相接,而丰约不同;或顷亩相连,而成败异流,固非天之必害于人,人实不能均其劳苦。失之于人,而求之于天,则有司惰职而不劝,百姓殆业而咎时,非所以定人志,致丰年也。宜勤人事而已。 臣诚愚鄙不足以奉对圣朝,犹进之于廷者,将使取诸其怀而献之乎!臣惧不足也。若收不知言以致知言,臣则可矣,是以辞鄙不隐也。” 郤誢以对策精辟,拜为议郎,直到母忧去职。 郤誢母病,苦无车,及亡,不欲车载柩,家贫无以市马,乃于所住堂北壁外假葬,开户,朝夕拜哭。养鸡种蒜,竭其方术。丧过三年,得马八匹,舆柩至冢,负土成坟。未毕,召为征东参军。徙尚书郎,转车骑从事中郎。 吏部尚书崔洪推荐郤誢为左丞。及在职,郤诜常以事弹劾崔洪,崔洪埋怨郤誢,郤誢以公正距之,语在《洪传》。崔洪闻而惭服。 郤誢累迁雍州刺史。有一次晋武帝于东堂会送,问郤誢道:“卿自以为何如?” 郤誢回答:“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晋武帝大笑。后来侍中因此奏免郤誢的官职,晋武帝说:“吾与之戏耳,不足怪也。” 郤誢在任期间威严明断,甚得四方声誉,后病逝于官任上。其子延登为州别驾。
郤 鉴:(公元269~339年待考),亦称郄鉴、郗鉴,字道徽;山阳金乡人(今山东金乡)。著名晋朝大臣。 郤鉴少孤贫,博览经籍,躬耕吟咏,不应辟命。 晋明帝初年(公元323年)拜安西将军,假节镇合肥。为王敦所忌,征还。寻迁车骑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军事,与王导、卞壸同受遗诏辅少主。祖约、苏峻之乱,鉴登坛流涕,誓师勤王。事平,进太尉,封南昌县公。卒,谥文成。鉴作有文集十卷传于世。 东晋门阀政治格局形成的原因,是士族专兵和皇权不振。士族专兵而又不允许一族独占兵权,皇权不振而又不允许任何其它士族取代司马氏的地位,这就需要一些人物的调处经营。郤鉴对付的办法,一是维护司马氏皇权的存在使之成为维持稳定局面的因素,一是抑制过分强大的士族门户以绝觊觎。郤鉴在江左完成的几件大事,都是属于这类性质:其一,郤鉴建议用流民帅的兵力以平王敦之叛;其二,郤鉴协调当权门户王氏、陶氏、庾氏关系;其三,郤鉴经营京口,控制东道。 郤鉴名义上虽居朝廷三事之列,但从未入主中枢。他的所作所为,主要属于战略性的奇谋异策之类。《世说新语·排调》“郗司空拜北府”条王徽之已讥其“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所以他在东晋并没有什么轰动的事迹足资称述,古今史家也多不甚重视郤鉴其人。同时,他的家族在江左也未曾获得最高的社会地位,像王、谢那样。 郤鉴先世,郤虑以后没有显宦,其家族在两晋之际,基本上未曾脱离东汉儒学家族轨道,直到郤鉴的子侄辈,才完成向玄学士族的转化过程。两晋之时,居于显赫地位的士族人物,往往多方网罗名士,充实幕府,制造声誉。东晋王敦、庾亮、桓温府内,莫不名士充盈,人才济济。可是郤鉴以三公之尊居重镇历十余年,而名士出其州府者则寥寥无几。这也是郤氏家族地位、门户状况的一种反映。当然,郤鉴与出自另一儒学大族的卞壸又有所不同。卞壸与门阀政治格格不入,可以为司马王朝死节,而不能像郤鉴那样厕身于门阀政治之中并能有所建树。 郤太尉在晋咸和四年(公元329年)拜司空、领徐州刺史后说:“平生意不在多,值世故纷坛,遂至台鼎,朱博翰音,实愧于怀。”郤鉴之意,以为自己只不过是像朱博那样的吏才而得登于台鼎,像鸡飞上天一样,在门阀政治中,这本来是想象不到的事。当时逢祖约、苏峻反叛,一时间威胁到社稷存亡,郤鉴率军予以平定 后郤鉴在晋咸康四年(公元338年)为太尉,虽在公位而冲心愈约,劳谦日厌,诵玩坟索,自少及长,身无择行。家本书生,后因丧乱,解巾从戎,非其本愿,常怀慨然。封为南昌县公。 郤鉴两拜三公,相隔近十年,而谦退旨趣前后如一。正因为郤鉴不操其柄,无竞于朝,所以能够久任于京口,善始令终而无殒坠之虞。 不过,郤鉴毕竟是流民之帅,也有过流民帅所共有的杀人越货之事,郤鉴在性格和素养上,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郤 超:(公元336~378年),亦称郄超、郗超,字景兴,一字嘉宾;高平金乡人(今山东高平)。著名东晋大臣。 郤超的祖父是东晋名臣郤鉴,父亲是郤愔,郤超是郤愔的确良长子。 郤超自幼“卓荦不羁,有旷世之度,交游士林,每存胜拔,善谈论,义理精微。”父亲郤愔信道教,而郤超却信佛。郤愔好聚敛,积钱数千万,曾开库任郤超所取。而郤超生性好施予,曾在一日之内将钱财全部散与亲故。 晋永和元年(公元345年),郤超被辟为抚军掾。 晋兴宁元年(公元363年)农历5月,桓温升为大司马,郤超也被升为参军。桓温为人英气高迈,所以很有少能被他推崇的人,在与郤超交谈后,对其却非常钦佩,常说郤超深不可测,遂倾意礼待,郤超也和桓温结下深交。时王珣为桓温主簿,也为桓温所倚重,所以府中人常说:“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髯指郤超,短指王珣。 最能体现郤超军事才能的是桓温伐燕之役。在晋太和二年(公元367年)农历5月,前燕太宰慕容恪病死,桓温准备趁机伐燕。晋太和四年(公元369年)农历3月,桓温请与徐、兖二州刺史郤愔、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等讨伐前燕。时郤愔所领徐州,其民多劲悍,为精兵所聚之地。桓温常说:“京口酒可饮、兵可用”,很不愿意让郤愔居于京口。这时,郤超让郤愔写信给桓温,自称老病,不堪军旅,请桓温统率自己所领之兵,并乞闲职自养。桓温见信大喜,即刻转郤愔为会稽太守,自己并郤愔之兵,又自领平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实力大增。(《晋书·郤超传》中的记载是:郤愔写信邀桓温一同出兵北伐,信被郤超截获,郤超将原信撕碎,模仿父亲笔迹另写一封告老信给桓温,于是桓温解了郤愔兵权。)农历4月,桓温亲率步骑五万自姑孰(今安徽当涂)出发开始北伐。郤超认为:“道远,汴水又浅,恐漕运难通”,桓温不听。农历6月,桓温军至金乡(今山东嘉祥南),适逢大旱,河床干涸,水运断绝。桓温派冠军将军毛虎生在钜野(今山东巨野北)开挖运河三百里,引汶水和清水(古济水自钜野泽以下别名清水)会合。桓温率水军从清水进入黄河,船舰绵延几百里。郤超又建议:“清水入河,无通运理。若寇不战,运道又难,因资无所,实为深虑也。今盛夏,悉力径造邺城,彼伏公威略,必望阵而走,退还幽朔矣。若能决战,呼吸可定。设欲城邺,难为功力。百姓布野,尽为官有。易水以南,必交臂请命。但恐此计轻决,公必务其持重耳。若此计不从,便当顿兵河济,控引粮运,令资储充备,足及来夏,虽如赊迟,终亦济克。若舍此二策而连军西进,进不速决,退必愆乏,贼因此势,日月相引,僶俛秋冬,船道涩滞,且北土早寒,三军裘褐者少,恐不可以涉冬。此大限阂,非惟无食而已”。桓温仍不纳,继续挥军伐燕。果然在枋头(今河南浚县)为燕将慕容垂所败,狼狈逃回。桓温经此惨败,深为惭愧。 晋太和六年(公元371年)农历1月,桓温攻克寿春,问郤超:“此足以雪枋头之耻乎?”郤超回答:“未厌有识之情也”。桓温负其才力,久怀异志。其北伐本意是欲先立功河朔,然后还受九锡,渐窃朝柄。既有枋头之败,威望顿减。所以才有此一问。晚上,郤超至桓温营中,对其说:“明公既居重任,天下之责将归于公矣。若不能行废立大事、为伊霍之举者,不足镇压四海,震服宇内,岂可不深思哉!”桓温素有野心,遂纳其策,遂定废立之事。 由于海西公司马奕(公元366~371年在位)平素谨慎,没有过错,桓温与郤超商量,乃诬海西公有阳痿,是太监之身,并说海西公使嬖人相龙、计好、朱灵宝等与美人田氏、孟氏私通,生下三子,将要冒充皇子建储为王,改变皇家血统,倾移皇基。农历11月,桓温率军从广陵返回姑孰,半路止军于白石(今安徽当涂),带兵入朝,威逼褚太后废海西公帝位,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改年号为咸安,司马昱是为简文帝。简文帝诏桓温依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赐钱五千万,绢二万匹,布十万匹。郤超被升为中书侍郎,执掌朝廷机要。 当时郤超因为与桓温的关系,朝中大臣皆畏之。谢安曾与左卫将军王坦之一起谒见郤超,到晚上还未能入见,王坦之欲去,谢安说:“不能为性命忍俄顷邪!”由此可见郤超的权势之大。郤超一直是桓温的谋主,谢安和王坦之见桓温时,郤超卧在帐中窃听他们的谈话。恰巧这时来一阵风把帐幕吹开,谢安笑道:“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 晋太元二年(公元377年)农历11月,郤超去世,时年四十二岁。 郤超是桓温的党羽,而其父郤愔则忠于晋室,郤超临死时,为了不让郤愔伤心,便取出一箱书,对门生说:“本欲焚之,恐公年尊,必以伤愍为弊。我亡后,若大损眠食,可呈此箱。不尔,便烧之”。 郤超死后,郤愔果然哀悼成疾,门生便将书交给郤愔,郤愔一看,里面写的都是郤超与桓温密谋的事,郤愔大怒说:“小子死恨晚矣!”从此不再哭泣。
郤 纯:(生卒年待考),亦称郄纯、郗纯,字高卿;兖州金乡人。著名唐朝学者。 约唐玄宗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前后在世。 举进士第。张九龄、李邕俱称之。自左拾遗七迁至中书舍人。处事不回,为宰相元载所忌,遂辞疾还东都,自号伊川田父,十年不出。 唐德宗立,召为太子左庶子,集贤院学士。不拜,以老乞身。改詹事,听致仕。世高其节。 郤纯著有文集六十卷行于世。
郤士美:(公元?~819年待考),亦称郄士美、郗士美,字和夫,郤纯之子;高平金乡人。著名唐朝节度使。 郤士美之父郗纯,以文才闻名,与颜真卿、萧颖士、李华等人为好友。 郤士美年少好学,与人讨论经传,对答如流。还没到二十岁,就被任命为阳翟县丞,唐代名将李抱真镇守潞州时,任命他为从事,前后经历两任主帅,都是由郤士美辅佐。 此后,郤士美历任坊州刺史、黔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持节黔中经略招讨观察盐铁等官。当时,溪州贼帅向子琪连结夷獠,控据山洞,有党羽约七八千人,郤士美将其讨平,得到皇帝劳慰,加检校右散骑堂侍,封高平郡公,再迁京兆尹,后出为鄂州观察使。 唐元和五年,郤士美拜河南尹,不久又迁任栓校工部尚书、潞州大都督府长史,充任昭义节度。 郤士美号令严明,赏罚有度,一改前任积习,当时朝廷下令讨伐割据承德的王承宗,郤士美派遣兵马使王献率领精兵一万充当先锋。不料,王献畏敌,逗留不进,郤士美将其召回,数其罪后斩之。下令军中:敢后出者斩!然后,郤士美亲自击鼓,昭义兵奋力死战,承德叛军大败,连下三营,包围了柏乡。当时,包围承德的有来自七、八个藩镇的军队,共十余万人,但只是包围着镇、冀二州,并不真正作战,且多犯法,只有郤士美的昭义士兵勇敢精勇,威声甚振。 此后,郤士美转任工部尚书,拜忠武节度使、检校刑部尚书。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农历9月卒,年六十四。赠尚书左仆射,谥曰景。 郤士美与人交往,有求必应,为人豁达,知人善任,为当时人所称颂。他的儿子是刑部尚书,父子双尚书,一时美谈。
郤 永:(生卒年待考),亦称郄永。著名明朝辽东总兵。
郤 忠:(生卒年待考),亦称郄忠;河北行唐人。著名明朝官吏。 明朝洪武年间进士。 他为官职之时,正值荒年,百姓生儿生女都因无法养活而弃之荒野,郤忠见了心疼,颁布禁止弃子令,并将自己的俸禄拿出以济穷人,获生者甚众。 他在任期间,公证廉明,百姓向善,决狱无滞,监牢都是空的。临漳、行唐二县百姓皆誉称郤忠为好官。
郗恩庭:(公元1949~今),应称郄恩庭、或郤恩庭;河北保定人。著名乒乓球世界冠军。 郗恩庭是中国乒乓球历史上第三个男子单打世界冠军,他自己的生涯书写了一段传奇:二十六岁“高龄”时,在徐寅生的“激将法”之下由正胶换反胶,当时距第三十二届世乒赛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那一次他破釜沉舟,把乒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赢了回来。 郗恩庭在1958年入选保定市业余体校,1960年入选省队,1965年进国家队。郗恩庭右手握拍,直板反胶、左推右攻打法,以三手绝技(发球、推挡和弧圈球)著称。1971年中国队夺得第三十一届世乒赛团体冠军,郗恩庭是主力成员。1973年在第三十二届世乒赛上,他首次男单称雄,成为中国第一个直板反胶男单冠军。 第三十二届世乒赛,中国男单进入前八名的只有郗恩庭一人,男团丢了,只寄希望于男单了。为了防止精神过度紧张,他别出心裁地采用了一种“鸵鸟战术”,他只要教练告诉他下一个对手是谁,该怎么打,其余一概不问,就这样闷着头往前闯,居然进入了决赛。 决赛是在郗恩庭与瑞典的约翰森之间举行,前三局约翰森以2:1领先。第四局,郗恩庭硬着头皮狠逼对方反手,以21:19胜出。打到决胜局15:15时,当时的总教练徐寅生临场指挥,坚持让郗恩庭逼住约翰森的反手,而约翰森正手发力好,反手也不弱,“不许变正手,死也要死在反手上,输了我负责”。果然,按徐寅生的打法,郗恩庭赢了,终于站到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 1973年第三十二届南斯拉夫世乒赛上,郗恩庭孤军奋战、单骑闯关,乒乓史上经典的“鸵鸟战术”就是那届叫响的。在赛场上,敏锐的各国记者很快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场上的这个中国选手每打几个球,总会低头看看手心,然后嘴中默念着什么,难不成他在施魔法。当决赛中郗恩庭最终以3:2力克瑞典“铁锤”约翰森后,潮水般涌过来的记者纷纷去抢郗恩庭的手,想看个究竟。郗恩庭一口唾沫,粉碎了老记们所有的好奇,一时间猜什么的都有:佛教的经文,甚至说是***语录。 其实谜底就是“分分20平,不打冤枉球!”郗恩庭在场上正是用这句话来时刻提醒着自己。因为在三十一届上自己生生把唾手可得的圣勃莱德杯拱手相让的教训太惨痛,因为二十六岁的“高龄”换球板,时间却不等人,因为那时候他深知换板后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拿世界冠军。可就这样,靠决心和韧性,郗恩庭拿到了世界冠军。“当时我在赛场上什么都听不到,完全投入到比赛中,告诉自己每场球每局球每个球都要当作20:20来打。捡球的时候就会看看手心里写下的这些字。所以说,技术实力只是一方面,第三十一届感觉自己玩着就能捧杯的情况下愣是输了,可在第三十二届在不被任何人看好的情况下,我却拿到了。”据说当时打进八强后,郗恩庭身体一直不适,在实力、身体状况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那种豁出去、拼命咬牙顶住的精神让他紧紧握住了成功。 退役后,郗恩庭做起了教练工作,先后到法国和南斯拉夫等国执教。1981年又先后到日本、墨西哥、波多黎各、洪都拉斯等国家培训讲学。现在的南美和日本乒乓界提起郗恩庭的名字,仍旧如雷贯耳。 1990年,郗恩庭接替许绍发继任中国男乒主教练,曾经先后培养出陈静、陈龙灿、韦晴光等多位世界冠军。之后,他东渡日本,开始了授课讲学工作。 就是这样一位在中国乒史上立下赫赫战功的领军人物,在2004年重返家乡,成为今河北省保定市正大乒乓球学校的总教头。他是保定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也是保定体育界成功的象征。 在郗恩庭之后,作为体育之城的保定市又先后培养出许多位世界冠军:齐宝香、钱虹、郭晶晶、任洁…等等,都是历代中国运动员追求成功的榜样。
郤殿福:(公元1967~今),亦称郄殿福。著名航天工业热环境专家。 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真空热环境试验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 1991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就读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1994年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飞行器设计专业硕士学位,曾任“鑫诺二号”通信卫星和“神州六号”载人飞船热试验技术指挥,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跟帖时间& 14:30:25&&&&跟帖用户&
郤氏的宗祠通用对联 -- 1.四言通用联: 郤国启姓;济阴阀阅:全联典指郤氏的源流和郡望。 昆山片玉;桂林一枝:全联典指晋朝雍州刺史郤誢,字广基,单父人。晋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郤誢在任威严明断,甚得声誉。 刑于雅化;抚御良才:上联典指春秋晋郤缺,耕于冀野,其妻送饭于田间,相敬如宾。下联典指春秋晋文公蒐于被庐,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郤縠说《礼》、《乐》而敦《诗》、《书》,必知御兵之道,乃使縠将中军。” 勋高雍郡;绩著巴丘:上联典指晋朝雍州刺史郤誢事典。下联典指三国时蜀汉巴西太守郤正,偃师人,字令先。博览坟籍,弱冠能文,为秘书令史,迁郎至令。澹于荣利,依则先儒,官终巴西太守。
2.五言通用联: 三郤多才辨;二县有誉声:全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大夫郤集,有才辨,食邑襄陵,与郤至、郤錡(均为晋国大夫)并称“三郤”。下联典指明朝洪武进士郤忠,行唐人。知临漳县,值岁荒,民生男女虑不能育,皆弃之,忠行出禁令,以己俸给与,获生者甚众。在任决狱无滞,囹圄空。临漳、行唐二县百姓,皆誉称之。
3.七言通用联: 夫妻如宾传美德;父子为政播芳名:上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大夫郤缺,耨于冀,其妻食之,相敬如宾。文公闻其事,用为下军大夫。下联典指春秋时晋国下军大夫郤缺,成公时代赵盾为政。其子郤克,成公时为大夫,后代士会为政。
4.八言以上通用联: 冀野如宾,受知臼季;被庐谋师,荐出赵衰:上联典指春秋时晋国人郤缺,大夫郤芮的儿子,耕于冀(郤芮的采邑),妻子给他送饭,相敬如宾。司空臼季(晋臣,字季子,食采于臼)路过见了,就把他推荐给了晋文公,文公任他为下军大夫,成公时曾代赵盾执政。下联典指春秋时期晋国人郤彀,晋文公在被庐阅兵,列三,谋元帅,大夫赵衰说:“郤縠宣传《礼》、《乐》,研究《诗》、《书》,一定会懂得带兵的道理。”晋文公便让他率领中军。 坟籍博观,美令先之弱冠;才辨兼有,推郤至之多能:上联典指三国时蜀汉巴西太守郤正,偃师人,字令先。博览坟籍,弱冠能文,为秘书令史,迁郎至令。澹于荣利,依则先儒,官终巴西太守。下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大夫郤至事典。跟帖时间& 14:28:40&&&&跟帖用户&
郤氏的字辈排行 -- 江苏东海、沭阳郤(郄)氏字辈:“木应自起长文永敬玉大廷开延宗跻昌恒庆嘉绪芳仁宽步景耿(祟)后(芳)步宽仁兴”。 山东郤(郄)氏字辈:“本士群文兴传光才良生”。 北京郤(郄)氏字辈:“文永玉(树)连(进)廷(录)少(家)建(冠)鹏程苏宇金庆广清国胜圆利志意忠州”。 湖北郤(郄)氏字辈:“永树进录家冠”。跟帖时间& 14:26:40&&&&跟帖用户&
郤氏的家谱文献 -- 郤(郄)氏族谱,(现代)河北保定人郄佳超等正在编纂过程中。注:郄佳超的MSN邮箱为。跟帖时间& 14:25:26&&&&跟帖用户&
郤氏的郡望堂号 -- 1.郡望: 济阳郡:战国时期为魏国城邑,西汉时期改置为济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部。济阳县在唐朝初期并入冤句县。晋朝惠帝时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山东省东明县以及定陶县一带地区,距今河南省正阳县不远。晋惠帝后来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山东省东明、定陶两县一带地区,距今河南省德正阳县不远。东晋后期晋室南渡后,济阳郡被废黜。 济阴郡:汉景帝中元六年(丁酉,公元144年)置济阴国,汉元帝初元元年癸酉(公元前48年,一说汉武帝建元三年)改为济阴郡,治所在定陶(今山东定陶),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菏泽附近、南至定陶、北至濮城地区。东汉元帝初元元年(癸酉,公元前48年)改为济阴郡,辖地在今山东省定陶县一带。 山阳郡:古代山阳郡有二:①汉景帝中元六年(丁酉,公元前144年)将梁国分置为山阴国,不久以后的汉武帝建元年间(公元前140~135年),又将其改为山阳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独山湖周围金乡县一带地区。②东晋朝义熙年间(公元405~418年),晋安帝将广陵郡分置山阳郡,治理山阳附近的地区,其时辖地在今在今江苏省清江、淮安一带。至隋朝初年(辛丑,公元581年),隋文帝又移其治所到今江苏省淮安市一带地区。
2.堂号: 济阳堂:以望立堂。 济阴堂:以望立堂。 山阳堂:以望立堂。 中军堂:晋国大夫郤穀通礼乐,敦诗书,懂兵法,晋文公姬重耳晋升他为中军(大元帅、执政上卿),另封其弟郤溱为中军佐(副元帅),因此郤氏后裔子孙建有“中军堂”。 丹桂堂:晋朝时期的郤誢举贤良对策试,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以“郤誢丹桂”、“郤誢高第”喻科举及第,荣登榜首,获得功名,因此有郤氏后裔子孙建“丹桂堂”。 高第堂:同丹桂堂。跟帖时间& 14:24:07&&&&跟帖用户&
郤氏的迁徙分布 -- 郤(郄)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零四位门阀。 郤(郄)氏始于春秋时期的晋国王族,是以封邑名称为氏的姓氏,望族出济阳郡。 郤(郄)氏族人的特点是,人口虽然相对较少,但分布很广,今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河北省的石家庄市、保定市阜平县、满城县、无极县、栾城县、博野县、蠡县、鹿泉市、邢台市南和县,陕西省的榆林市神木县,山东省的邹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赤峰市,江西省的抚州市临川区,四川省的成都市、都江偃市,台湾省台北市、台南市,山西省的沁水县,湖北省的麻城市等地,均有郤(郄)氏族人分布。跟帖时间& 14:22:47&&&&跟帖用户&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