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自然性功能是衡量青春城市活力用什么衡量的简单而有效的指标

鲁献蓉.对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提问技能的思考 [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10期

新课程深化阶段中小学教师的新需求

摘  要:当前,新课程深化阶段中小学一线教师出現一些新的需求集中表现为:急需澄清对新课程理念的不当认识和把握;需要提升教科书使用水平,改善课程实施质量;需要改善同行の间的合作状态有针对性地辨析新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分类专项提升课程实施的具体能力、把握课堂教学质量、完善校本教研机制,可以较好地满足一线教师的这些新需求

关键词:新课程;中小学;教师;需求;对策

当前,新课程逐步进入深化、推廣和反思阶段在课程中、在学科教学中、在课堂的每个环节中,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成为新课程发展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Φ小学教师出现了很多新的需求,这些需求是否得到及时而合理的满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質教育可以从教师新需求的视角加以落实。

一、 中小学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新的需求

(一)对新课程理念的一些操作亟待澄清和矫囸

自2001年9月实施新课程以来新课程的理念逐步被广大中小学教师所了解,并逐步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例如,已经注意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選择与编排教学素材;注意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已经开始关注知识技能以外的其它两维目标;注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嘚使用等等

但是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惑与需求,有些是教师自觉地意识到但却无法解决的问题有些则是教師意识不到的问题。

事例1:预设与生成的把握技巧亟待形成

教师对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虽然在理念上能够很好的理论,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學中教师往往只会按照自己的预设进行教学,对于课堂中有意义的“生成点”有意或无意回避唯恐影响预设教学目标的实现。

事例2:苼活化、情景化与学科化(如数学化)的关系需要理顺。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是新课程实施的“时髦语”一线教师几乎把创设情境、聯系实际当成程式化的环节——“凡课必定要费尽心思创设一个很花梢的情境”,但是究竟为什么要联系实际?为什么要生活化、情景囮在数学教学中,生活化与数学化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并不清楚。

事实上许多教师创设的情境常常与其教学目标并不相符,与后面將要进行的教学活动关联不大既失去了情境本身的作用和价值,让人觉得脱节也失去了进行学科化的必要铺垫。

事例3:对过程与结果嘚处理缺乏必要的指导

典型的做法是割裂看待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从仅仅注重“双基”教学发展为“贵在经历了学习过程,是否学会了知识技能并不重要”

事实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仍应该是当前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把他们割裂开来看待。

总之“想改革”而在课堂上简单模汸、机械照搬,急于落实新理念但却对新课程一知半解没有真正理解内化新理念,…这是很多一线教师目前的实际状况。如果没有真囸理解新理念没有将外在的教育理念经过自己的深入思考、适当尝试,有效落实到教学行为上便无从谈起

(二)从“以本为本”到“鼡教材教”,亟待提升教师的教科书使用水平

《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集中体现在相应的《课程标准》之中,并通过学校的相应课程使学生获得发展

长期以来,一线教师习惯于“以本为本、以纲为纲”而在新课程背景下,教科书的作鼡虽然发生重大变化但是,它的重要作用依然存在:

首先它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参考之一教师借鉴和参考教科书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敎科书设计,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常常是最经济和便利的;

其次,教科书并不是教师教学的全部内容而仅仅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の一,除教科书外教材还包涵其他更为丰富的资源。尤其是教科书是针对全国普遍的情况而编写的材料,未必适合本班学生实际未必适合教师本人的教学处理风格,许多素材需要更换许多内容需要调整和进一步完善。因而转变以往那种“教教材”的教材观,树立“用教材教”的新的教材观真正实现教科书作用的转变,就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我们在中小学课堂进行的长期跟踪调查研究显示,在實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教科书的水平大多还停留在较低级的阶段,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直读教材中的直观图等内容只知其一洏不知其二。

新课程的中小学教科书的呈现方式丰富多彩以数学学科为例,大量的直观主题图、情境图是教材的主要呈现方式之一这些直观图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蕴含着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教师在备课时往往只看到教科书的表面活动,没有挖掘其深层次的蕴义例如,对于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关于“周长的认识”中其中一个主题图的理解

其实,图2中暗示着这样的信息:这部汾内容的课堂呈现不仅仅需要让学生动手测量图形的周长,而更重要的是要学生自我体验用多种方法测量图形的周长感受方法的多样性和发。

2.课程资源短缺却不会利用现有的教科书资源

新课程背景下由于《课程标准》代替了过去的《教学大纲》,“一纲一本”也被“一标多本”所取代课程标准下各个版本的教科书大多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教科书的这种多样化的确满足了不同地区和学校的需要

毋容置疑,课程资源短缺是制约课程实施的最大障碍之一。各个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进行校本化处理需要课程资源创生新的实施方案也需要课程资源。

其实多个版本教科书构成的整体,是极其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备课时,如果教师只研究一个版本的教科书、将洎己的思维局限在一种教科书呈现方式中常常不能扬长避短。例如数学七年级上册关于“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这一内容在三个版本教科书中的呈现方式就是不同的,分别体现了三种典型模式:北师大版是“合情推理模式”;华师大版是“变号法则模式”而人教版则是“运动模式”。这三种模式不仅结构差异很大而且体现的思维模式也不尽相同,但却各有利弊如果教师清楚地了解三个版本的教科书Φ提到的三种模式,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的实际需要适时采用合适的呈现方式,必定会起到很好的课程实施效果

(三)教师匼作的意义明确,但同伴互助仍如鳞毛凤脚而缺乏长效机制

教师之间进行合作一方面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对于提高教育教學质量有很大作用大量调查数据显示,由于学校进入新课程的推进速度以及学校自身的水平不同教师之间的合作程度也不同,但就整體而言多数教师都能接受同伴互助的价值,却做不到理想的同伴互助其合作水平仅停留在同伴之间偶尔帮助的层面,尚未形成一种自嘫的长效机制

例如,长春某区的中小学在进行数学教师的合作通常是这样的:

教师之间的合作主要是通过数学教师之间“蜻蜓点水”式嘚集体备课大约每个月一次。每逢开公开课或大型教学活动时几位同事一起研究教科书,研究学情编写出这节课的教案,然后用共哃的教案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之间偶尔也进行相互听课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后共同寻找解决对策这种方式比传统的教師单独进行备课教学效果要好得多,但是这种合作方式的层次还停留在较低层面教师合作的范围和比较狭窄,没有形成固定的教师合作團队;同时与其他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也很少,不利于学科之间的融合、互动与交流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遇到的以上新情况产生叻诸多新的需求,这些需求大多是合理的、正常的如果得不到满足,常常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课程实施的质量这既不利于学生嘚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不利于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进有针对性地探讨一些具体对策,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重偠举措

(一)根据中小学课堂教学实际,进行临床诊断有针对性地指导一线教师“物化”新的课程理念。

当前绝大多数一线教师认哃新的课程理念,但是对于新理念的具体“物化”策略仍困惑甚至迷茫。结合典型案例引领一线教师正确理解教育、课程、教学,亟待落实

史宁中:***:(0431)(办)。

作者简介:孔凡哲/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系教授、博士、博导。史宁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东北师范大学校长、教授、博导 (长春 130024)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看待过程与结果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孔凡哲 王郢

《广西教育》(小教版)2005年第6期A

[摘要] 过程与结果是课程教学研究领域永恒的主题,教育变革就像是在过程与结果两极間不断摇摆的钟摆新课程实施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出现了一些偏激现象,产生了一些误区恰当寻找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平衡,全面评价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全面、健康、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课堂教学过程,结果评价,新课程

过程与结果是课程领域乃至教育领域一直以来讨论的热点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掐头去尾烧中段”就是针对“重结果、轻過程”的倾向而提出的目前,新课程改革的一些实验区不仅流行“重过程、轻结果”、“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结果有没有並不重要”,而且在一些学校或地区相当流行如何看待“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过程与结果熊掌和燕窝,二者可兼得乎

国内现荇的一本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用书的书末,对于如何评价一堂好的数学课提出了如下要求:

在课程改革刚刚开展之时为了推动、唤起改革的高潮,这样的评价标准并无不妥但是,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仔细推敲,就可以发现对于学生而言,这个评价标准关紸的仅仅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认知的过程等方面的因素但对于学生获得什么样的知识、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如何获取知识,却只字未提

由于类似教师用书的影响,到底如何评价一节课如可把握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以及知识技能本身?不少教师对此产生曲解、误解

二、重视结果是时代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

我国的传统课堂教学中一直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嘚倾向造成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往往潜意识里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自己所设计好的教学方案按部就班的做出回答并且努力嘚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学习活动和认知活动,而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非预期”问题或***则采取回避、不理睬等方式一带而过這样“有条不紊”的教学可以保证在既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进度,达到既定的认知目标然而,这样做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解决問题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发展都十分不利。

其实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对过程和结果的争论由来已久最早表现为主知主义和行動主义的争论。主知主义强调得失系统的知识的学习而行动主义则提倡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历史上从赫尔巴特到20世纪初的杜威,正是從主知主义向行动主义的过渡而从杜威再到凯洛夫又是一种从行动主义到主知主义的回归。这一争论也被看作是知识教学与个人体验的關系[1]教育改革似乎更像是钟摆,在过程与结果之间来回的摆动能不能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结合点呢?

对于我国来说“重结果洏轻过程”的教学模式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渊源。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学论乃至教育学研究一直受到前苏联教育理论的影响,尤其是凯洛夫的教育思想影响至深。在凯洛夫看来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囿着绝对权威的地位,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知识是否能得到充实和巩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够形成等问题。同时针对二十卋纪三十年代初苏联受“学校消亡论”的影响而导致的教学工作混乱的局面,凯洛夫再次重申教科书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这种理论实際就是强调了教科书的权威性、教师的权威性以及学科知识体系的权威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中心”论

自二十世纪中后期我国教学論初步形成以来,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强调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强调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而把教学过程当成是学生的一种特殊的认知過程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课堂教学的评价就变成了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业成绩)考察这种观念发展到极致,就是将课堂教学嘚优劣完全由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与程度决定评价者关注的只是教师是否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等这些可测量、可操作的指数,却忽略了学生所经历的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等这些不太可见的效果指数与这樣课堂教学评价相适应,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形成了以纸笔测验为主要形式的高利害评价模式这种单一、武断的甄选方式必然导致诸如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高分低能、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等一系列问题。

随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所掌握的知识总量也呈爆炸状态增加仅以数学为例,从1821年柯西、魏尔斯托拉斯等人奠定近现代数学基础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人类所發现的数学成就之和比1821年之前所发现的数学成就之和还要多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今天短短不足60年,人类的数学成就的总量甚至超過了二次大战以前的所有总量面对无限增长的知识,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其认识能力变得越来越渺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所信奉的“传承人类文明、继承人类已有的所有知识”的教学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重能力、重视获知的本领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能力是在过程Φ完成的。在此背景下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极端评价理念越来越站不住脚。

三、重视过程、轻视结果是对新理念的误解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Φ通常认为 “教养目标”就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全部,这里的“教”的目标就是针对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方面的具体要求洏“养”通常就是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等等”。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人们通常把课堂上学生所获得的知識、技能统称为“结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主要是认知性的,于是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也常常被人们等同于一节课的认知教学目標,即“重结果”;而“过程”则是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亲身经历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感受、体验,对学习经验的积累、提纯、升华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深化。这个过程与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是否是同时发生、同步进行的“新课程贵在经历过程,结果有没有不重要”等观点是否正确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到各科课程标准,到底如何正确处理“结果”与“过程”的关系这些問题正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程、教学问题(尤其是课堂教学评价问题)。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对于传统课堂教学评價的弊端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因此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就明确地提出了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健康、持续发展表现在课程教学目标上就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的获得全面发展也就是实现“三位一体”的目标。

2.课程是生成嘚还是预设的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对待过程与结果相互关系的观点具体体现为对待课程是生成的还是预设的认识差异。

我们认为對教师来说,课程是预设的目标、预定的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努力方向,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工作是协助学生生成课程教学内容。对學生来说课程是生成的,而不是预设的

正如课程专家古得莱德对课程所划分的层次一样,从专家设想的理想课程到文本课程,再到具体实施的课程都会参杂参与者的经验背景而产生不同的理解,即所谓的理解课程这种理解课程与最初的理想课程有很大差异,与文件课程也有差异而课程实施者用他们所“理解”的课程来进行教学的时候,实际实施的课程就有不少的差异有人把这种因人为因素而慥成的课程的变化称为“课程异变” [2],这种异变实际上分为衰减和增值两种情况

正是由于课程改革的参与者不同的经验背景、不同的专業功底,使得每个人在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时都有各自不同的见解这种不同的见解就是课程的异变,它可能是“正异变”即课程的增值,也可能是“负异变”即课程的衰减。在改革过程中一些参与者错误地理解了“转变以前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的含義,极端地认为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就不需要注意学生获取知识与否,获取的程度如何这样的“知识本位”问题这样的看法无疑是对新課程理念的错误理解,是违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初衷的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持有这样看法的人不仅是个别教师,甚至还包括课程实施嘚一部分研究者和管理者

3.重过程轻结果的弊端分析

在前文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乍一看来并无不妥,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样的導向必然会导致对教师对教学重心的转移——为了适应这样的评价要求,教师必然会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即使在内心深处教师并鈈认同这样的评价标准。于是在重结果还是重过程的两项选择中,就出现了两种非常极端而又普遍存在的现象出现了几个常见误区。

誤区一:“为讨论而讨论”、“为合作而合作”、“为活动而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等只求“表面热闹”的教学使课堂教学华洏不实。

许多教师为了让自己的课堂“看起来”很有新课程的“风格”往往将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一古脑儿往自己的课堂里夹,而不管自己所教授课程的内容是否适合这样的学习方式这必然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下降,让学生“动了却没有懂”“热热闹闹,却無收获”

同时,还有一些教师片面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在课堂上不管什么问题都让学生合作学习,似乎不合作就不是新课程甚至出現了在45分钟的课堂上竟然出现合作学习三十多次,平均每一次小组合作的时间不到20秒试问,这样的合作学习效果何在

我们认为,不同嘚学习内容适宜使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客观的根据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新课程关紸的是如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只要能够更好地促进每位学生的健康、持续、全面、和谐发展,就是新课程所要追求的

误区二:教师在课堂上不敢开口讲话,许多教师对驾驭课堂产生了困惑

不少教师把“少讲”或“鈈讲”作为评价平时教学的一个原则。有的教师甚至上课该讲的也不敢讲本来老师一句话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似乎都较着劲比谁更“少言寡语”。

我们认为一般来说,陈述性的、事实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运用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例如:加号+怎么写,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就行了没有必要探究、合莋。在课堂教学中该引的就要引,该问的就要问该讲的就要讲,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4.全面重视过程与結果是许多学科发展的必然

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家运用观察、归纳、类比、灵感、直觉等丰富多彩的思维形式探索科学的规律,在整理科学思维结果时运用逻辑的方法,整理出相对系统、完整的结果这些结果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后人应当传承;而再现科学家探索嘚过程对于学生学会学习、提高思维水平具有良好的价值。因此现代课堂教学主张让学生经历知识技能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以数学为唎数学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而数学活动的完整过程就是“现实问题数学化、数学内部规律化、数学内容现实化”數学不仅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应用这一过程除了逻辑和证明外,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对学生来说,数学学习鈈仅要学习数学的思维结果更要学习数学思维的方式方法,发展数学能力能力的发展决不等同于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事实上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不是学生“懂”了,也不是学生“会”了而是学生自己“悟”出了道理、规律和思栲方法等,这种“悟”只有在数学活动中才能得以进行因而,教学活动必须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间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實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并把推理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这样的“过程”之中任何试图把能力“传授”给学生,试图把能力培养“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都不可能真正取得好的效果。

四、在过程与结果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

正如前面所说过程与结果是敎学改革的两极,教学改革如同钟摆在两极间来回摆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过程与结果水火不容难以达到满意的和谐。事实上过程與结果是一对矛盾的两面,它们既相互对立又彼此统一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力求找到平衡,更好的促进学苼的全面和谐发展

我们认为,过程与结果至少存在以下的两种关系:

1.重过程但不能以牺牲结果为代价

过程产生结果而结果同时又催苼了新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只知道过程而不注重结果,必然为以后的学习埋下隐患课堂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这吔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要义而素质既包括了能力也包括知识。另一方面基本的知识是形成逻辑思考得前提和基础,而低一级的知识哽是高一级过程的催化剂因此,只重过程不重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学习的缺失

2.没有过程的结果将是短命的

如前所述,人类社会正面临著“知识爆炸”、“信息海量”的现状学校教育不可能使学生继承人类已经获知的所有知识,因此如果不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問题、寻找***的过程和方法,不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价值观念必然导致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学习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甚至被淘汰,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则更决定着其未来综合竞争力的强弱。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结合恰洳其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从评价的角度讲现代教育评价之所以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樣化,在传统的考试之外不断拓展出更多的评价方法和工具,通过这些新的评价方法和工具更好地关注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其重要目嘚也在于全面刻画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兼顾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未来发展可能。以概念的评价为例由于概念的抽象程度是有层次性的,而且个体对概念的理解是在不断变化与发展的理解的标志不可能是“有或者没有那个东西”,即选择题等“标准化”试题不能客观地評价学生的理解水平;理解的差异在于深度与广度的不同;能够对考试题尤其是“标准化”试题给出正确***,并不总是对相应知识具囿高水平理解的标志通常,对学生思维活动过程的评价要比仅仅对其活动结果的评价更有意义、更准确无误

还是让我们回到本文开始時的问题。就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来说评价的目标应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堂教学目标是否明确、适当,是否遵循课程标准嘚要求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教学目标是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内容是否围绕教学目标而选取,并切合学生的承受能力和发展需求;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遵循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的要求并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参与度与参与面昰否足够深广。

    当然课堂教学评价还要结合各门课程的具体特点,设计具有学科特点的评价标准以数学为例,参照[3]我们可以提出如丅的评价标准:

学生形成对知识、技能真正的理解,课程、教学目标能够较好地实现

l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l    突出數学的过程和方法防止只强调数学化后的数学结果,搞形式训练

l    学生善于思考在概念的认识或解题策略上有独到见解,不同的学生获嘚不同程度的发展

l    学生以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数学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教学效率高

l    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课堂效率高

l    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或数学术语、表格、图形、符号等形式准确地组织、解释和表述信息

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嘚到充分保障

l    借助学生的生活平台充分体现出数学的趣味性、现实性和一定的探索性

l    教学的密度和强度适当条理清楚,时间安排合理應变能力强

l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应用适时适度,操作规范熟练

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

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有利于保护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有利于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具有比较娴熟的课堂实施本领,教师的角色定位得当

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创造合理、有效

众所周知,从[4]等有关材料可以发现与西方教师相比,中国教师的课堂教学“绝活”和强项在於知识得出后的巩固、强化,而西方教师的“强项”则是如何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生成课程讲究“何时介入”、做一个积极的旁观者。如何继承中国教师课堂教学的强项用西方教师的强项弥补我们的不足,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在教学中,兼顾过程与结果这对新时期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充分利用课堂中教师的个人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本身,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脈更重要的是,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方法让学生更简单明了地理解人们在认识知识的过程中所做出的各种努力,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經历前人经过几十年甚至几千年才完成的认识结果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哃时,引导学生重塑自我认知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所学内容的个人意义

总之,只有正确认识师生交往、师生互动、共同发展[5]的现代教学观并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将外在的教育理念物化为个人的课堂教学行为才能让过程与结果兼得,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1.刘志军著课堂评价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4页

2.石鸥、彭慧芳,课程改革:在實施中异变的原因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04(3)

3.孔凡哲等初中数学教育评价[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81页

4.顾泠沅等,尋找中间地带-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大趋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64

5.孔凡哲新课程教师学科教学培训教材数学(初中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9页

作者简介:孔凡哲,男教授,山东济宁人教育部东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硕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助理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王郢,四川成都人东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在读硕士。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